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饲料添加剂混料搅拌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3-02-11 17:13: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混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饲料添加剂混料搅拌机构。


背景技术:

2.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饲料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鱼粉、氨基酸、杂粕、乳清粉、油脂、肉骨粉、谷物、饲料添加剂等十余个品种的饲料原料。
3.现有饲料通常由多种原料以及添加剂混料搅拌而成,但在现有的混料搅拌设备中,搅拌机构无法对料箱最底端的原料或添加剂进行充分混合,无论搅拌多久,最底端的原料或添加剂都难以混合,混合效果差,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饲料添加剂混料搅拌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饲料添加剂混料搅拌机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饲料添加剂混料搅拌机构,包括移动座、牵引环、车体、立板、齿轮箱、电机、搅拌箱和搅拌箱前侧的出料口,还包括: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安装在齿轮箱底端右侧的输出端,且转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搅拌箱的内腔底端中心位置;封堵机构,所述封堵机构设置在搅拌箱前侧的出料口处;弧形刮板,两个所述弧形刮板分别设置在转杆的前后两侧底端;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安装在搅拌箱的内腔底端中心,且处于转杆的内腔底端;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安装在支撑块的顶端;下搅拌组件,两个所述下搅拌组件分别设置在转杆的左右两侧底端;上搅拌杆,两个相互匹配的所述上搅拌杆分别设置在转杆的左右两侧底端,所述上搅拌杆位于下搅拌组件的上方,并处于搅拌箱的中部。
6.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堵机构包括:限位条,两个所述限位条分别设置在搅拌箱前侧的出料口的左右两侧;挡板,所述挡板插接在两个限位条中将搅拌箱的出料口封堵;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挡板的顶端左右两侧;气缸,两个所述气缸分别安装在两个限位条外侧的搅拌箱的外壁面上,且气缸的输出端与连接板安装在一起。
7.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气缸启动时,可带动连接板和挡板向上或向下移动,在所述挡板逐渐向上移动过程中可将搅拌箱的出料口逐渐打开,在所述挡板逐渐向下移动过程中可将搅拌箱的出料口逐渐封堵。
8.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下搅拌组件包括:圆杆,两个所述圆杆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转杆的左右两侧底端,且圆杆的内端延伸至转杆的内腔;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在圆杆的内端,且与第一齿轮相啮合;套筒,多个所述套筒分别设置在两个圆杆的外壁,所述套筒呈扁状的椭圆形,所述套筒底端的条形开口内壁的斜面棱边贴合在搅拌箱的内腔底端;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套筒和圆杆之间,且三者之间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条形开
口,两个所述条形开口分别开设在套筒的上下两侧,且条形开口的内壁一侧呈倾斜设置。
9.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转杆带动圆杆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二齿轮会在转杆和圆杆的带动下在第一齿轮上进行转动,使所述圆杆以转杆为轴心转动的同时自身进行转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饲料添加剂混料搅拌机构,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的啮合配合,在转杆带动圆杆和第二齿轮转动时,可使第二齿轮沿着第一齿轮进行自转,促使圆杆和套筒以转杆为轴心转动的同时进行自转,套筒通过条形开口将搅拌箱内腔底端的原料少部分铲起,再从套筒上掉落下来,同时在套筒的转动配合下进行搅拌,在一定时间的工作下,可使最底端的原料充分混合,从而可实现将搅拌箱最底端的原料或添加剂进行充分混合,混合效果好,操作简单,使用灵活。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中搅拌箱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图2中转杆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图2中套筒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移动座,2、牵引环,3、车体,4、立板,5、齿轮箱,6、电机,7、转杆,8、搅拌箱,9、限位条,10、挡板,11、连接板,12、气缸,13、弧形刮板,14、支撑块,15、第一齿轮,16、圆杆,17、第二齿轮,18、套筒,19、连接杆,20、条形开口,21、上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7.本具体实施例仅仅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18.本实用新型一种饲料添加剂混料搅拌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19.实施例一:
20.见图1、图2、图3、图4;一种饲料添加剂混料搅拌机构,包括移动座1、牵引环2、车体3、立板4、齿轮箱5、电机6、搅拌箱8、搅拌箱8前侧的出料口、转杆7、封堵机构、弧形刮板13、支撑块14、第一齿轮15、下搅拌组件和上搅拌杆21;
21.牵引环2安装在移动座1的左侧;车体3设置在左侧并通过自身后座与牵引环2连接在一起;立板4安装在移动座1顶端左侧;齿轮箱5安装在立板4顶端,齿轮箱5顶端左侧还是安装有控制器;电机6安装在齿轮箱5的顶端,且电机6输出端与齿轮箱5输入端相连接;搅拌箱8安装在移动座1顶端;搅拌箱8前侧开设有出料口;转杆7的一端安装在齿轮箱5底端右侧的输出端,且转杆7的另一端延伸至搅拌箱8的内腔底端中心位置;封堵机构设置在搅拌箱8前侧的出料口处;两个弧形刮板13分别设置在转杆7的前后两侧底端;支撑块14安装在搅拌箱8的内腔底端中心,且处于转杆7的内腔底端;第一齿轮15固定安装在支撑块14的顶端;两个下搅拌组件分别设置在转杆7的左右两侧底端;两个相互匹配的上搅拌杆21分别设置在
转杆7的左右两侧底端,上搅拌杆21位于下搅拌组件的上方,并处于搅拌箱8的中部。
22.具体实施时,封堵机构包括:限位条9、挡板10、连接板11和气缸12,两个限位条9分别设置在搅拌箱8前侧的出料口的左右两侧;挡板10插接在两个限位条9中将搅拌箱8的出料口封堵;两个连接板11分别设置在挡板10的顶端左右两侧;两个气缸12分别安装在两个限位条9外侧的搅拌箱8的外壁面上,且气缸12的输出端与连接板11安装在一起,通过气缸12可带动连接板11和挡板10向上或向下移动,通过限位条9可对挡板10进行限位,使挡板10更加稳定。
23.使用时,启动气缸12,气缸12可带动连接板11和挡板10向上或向下移动,在挡板10逐渐向上移动时,可将搅拌箱8前侧的出料口打开,以方便混合后的饲料排出,在挡板10逐渐向下移动复位时,可将搅拌箱8前侧的出料口封堵,避免饲料漏出。
24.为方便控制气缸12和电机6启动,气缸12和电机6与齿轮箱5顶端的控制器电性连接在一起,控制箱电性连接有控制开关并安装在车体3上,具体原理为现有公知技术,在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知晓范围之内,在此不作过多叙述。
25.具体实施时,下搅拌组件包括:圆杆16、第二齿轮17、套筒18、连接杆19和条形开口20,两个圆杆16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转杆7的左右两侧底端,且圆杆16的内端延伸至转杆7的内腔;第二齿轮17安装在圆杆16的内端,且与第一齿轮15相啮合,在第一齿轮15与第二齿轮17的啮合配合下,转杆7带动圆杆16和第二齿轮17以转杆7为轴心转动时,可使第二齿轮17沿着第一齿轮15滚动,促使第二齿轮17和圆杆16进行自转;多个套筒18分别设置在两个圆杆16的外壁;连接杆19设置在套筒18和圆杆16之间,且三者之间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个条形开口20分别开设在套筒18的上下两侧,且条形开口20的内壁一侧呈倾斜设置,通过条形开口20,可方便套筒18转动时将搅拌箱8底部的原料少部分铲起,在与套筒18转动的配合下形成搅拌,使搅拌箱8底部的原料充分混合。
26.如图4所示,为保证套筒18的转动可对原料进行搅拌,套筒18呈扁状的椭圆形。
27.如图3和图4结合所示,为方便套筒18转动时将搅拌箱8内腔底部的原料充分混合,套筒18底端的条形开口20内壁的斜面棱边贴合在搅拌箱8的内腔底端。
28.使用时,在电机6通过齿轮箱5带动转杆7转动的时,转杆7带动圆杆16和第二齿轮17转动,在第二齿轮17与第一齿轮15的啮合配合下,可使第二齿轮17以转杆7为轴心转动的同时沿着第一齿轮15进行自转,促使圆杆16和套筒18以转杆7为轴心转动的同时进行自转,套筒18通过条形开口20将搅拌箱8内腔底端的原料少部分铲起,再从套筒18上掉落下来,同时在套筒18的转动配合下进行搅拌,使最底端的原料充分混合,同时转杆7带动上搅拌杆21进行转动,搅拌杆21对上部分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
29.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