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旋转输膜除尘散风器的制作方法

2022-12-31 20:30: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废弃农膜回收利用领域的辅助装备,特别是一种旋转输膜除尘散风器。


背景技术:

2.农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资料之一,它的技术应用也极大的促进了农业产量和效益的提高,也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但随着农膜应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大量残留农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进行。多年来,人们一直试图研发一种能够减少白色污染,又可将膜杂有效分离,使之变废为宝的加工设备,但收效甚微。
3.农膜看上去薄薄一层,但是作用非常大,不仅能够提高地温、保墒、保湿、保土、保肥,而且还有灭草、防病虫、防旱抗涝等功能,对于那些刚出土的幼苗来说,具有护根促长等作用,针对低温少雨、干旱贫瘠、无霜期短等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使用者大部分采用农膜种植来提高产量,虽然农膜在我们农业生产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使用者只是看到了农膜所带来的好处,却忽视了农膜使用过后在田间地头留下的残膜所造成的一些危害。
4.因此废旧农膜的回收成为一重要的发展局势,而农膜再利用之前必须经过多步处理,漂洗也是不可忽视的,能把废旧农膜漂洗干净,除去多余的脏东西,有利于后期对废旧农膜的处理利用。
5.现有的含杂物的废旧农膜风力分离装置,其分离罐体内进料管的下方设置着向上吹风的风机或向上送风的送风管,将进入分离罐体内破碎的含杂物的废旧农膜向上吹起,通过风力输送至卸料管,经卸料管上安装的风膜分离器使含尘风与废旧农膜分离后,使废旧农膜从卸料口卸出。但是风膜分离器使含尘风与废旧农膜的分离效果差。风膜分离器的结构为在均布通风孔处的卸料管外围固接着集风室,在集风室上连接着输风管。含尘风通过均布的通风孔从集风室输出至除尘器除尘,废旧农膜依靠重力从卸料管下落卸出。但是,由于含尘风通过均布的通风孔进入集风室,含尘风往往将废旧农膜贴附在集风室处的卸料管壁的通风孔上,影响了含尘风与废旧农膜的分离效果,使部分含尘风扩散出去,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输膜除尘散风器,其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节能环保,可以有效地使农膜在排料管中与含尘风分离,同时对分离的含尘废气和废旧农膜分别集中回收,降低白色污染,既方便又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旋转输膜除尘散风器,包括含杂物的废旧农膜风力分离装置,在含杂物的废旧农膜风力分离装置的排料管上安装着旋转输膜除尘装置,旋转输膜除尘装置的结构为在圆筒形壳体内侧的上下端分别设置着上、下圆环形挡圈
构成筒主体,在筒主体一侧的的筒壁上设置着长方形的排风口,在排风口上连接着变径导流筒,在上、下挡圈之间设置着与上、下挡圈的内孔相对应的网孔筒,在网孔筒上均布设置着通孔,在上挡圈的背面和下挡圈的正面分别围绕着网孔筒均布设置着直立的轮轴,在轮轴上通过轴承安装着滚轮,均布的滚轮与网孔筒筒面相配合,在上、下挡圈的内孔上固装着对称直立的直杆状毛刷,毛刷的刷毛与网孔筒的内壁相配合,在筒主体的下端设置着装有减速器的电机,位于筒主体内的减速器输出轴安装着主动摩擦轮,在下挡圈上固接的立轴通过轴承安装着从动摩擦轮,主动摩擦轮与从动摩擦轮相配合,从动摩擦轮与网孔筒筒面相配合传动网孔筒转动。
8.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筒主体、通心网孔筒、滚轮、主动摩擦轮、从动摩擦轮、电机、减速器、毛刷、变径导流筒组成。旋转输膜除尘散风器的主体上端和下端焊接着法兰,在上、下挡圈的对应面上分别通过沿网孔筒外圆周壁均布设置的轮轴上分别安装着滚轮,滚轮为上下对称均布,并且与网孔筒的筒面相结合,同时起到约束网孔筒以轴心为圆心转动的作用,而主体中心设置着通心网孔筒,通心网孔筒上下端边缘处与主体内壁间隙处用橡胶皮垫密封,同时起到软连接和摩擦作用,在通心网孔筒上均布着大小相等的网孔,在网孔筒下端的装有电机及减速器,减速器安装的主动摩擦轮通过从动摩擦轮带动网孔筒转动,通心网孔筒内周围由上至下在主体上固定着毛刷,而在主体左侧连接着变径导流筒。
9.该装备工作原理为:农膜通过管道进入旋转输膜除尘散风器内,由于正负风压的影响,少量农膜会吸附在通心网孔筒壁上,此时电机带动减速器,减速器带动主动摩擦轮转动,主动摩擦轮通过从动摩擦轮带动通心网孔筒旋转,在通心网孔筒内固定的毛刷就会将筒壁内壁上的农膜刮掉使其落下,而管道内多余的含尘废气则通过网孔进入变径导流筒流向除尘器。
10.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节能环保,有效地使农膜在排料管中与含尘风分离,同时对分离的含尘废气和废旧农膜分别集中回收,降低了白色污染,既方便又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一种旋转输膜除尘散风器,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含杂物的废旧农膜风力分离装置,在含杂物的废旧农膜风力分离装置的排料管上安装着旋转输膜除尘装置,旋转输膜除尘装置的结构为在圆筒形壳体内侧的上下端分别设置着上、下圆环形挡圈构成筒主体1,在筒主体1一侧的的筒壁上设置着长方形的排风口,在排风口上连接着变径导流筒6,在上、下挡圈之间设置着与上、下挡圈的内孔相对应的网孔筒2,在网孔筒2上均布设置着通孔,在上挡圈的背面和下挡圈的正面分别围绕着网孔筒2均布设置着直立的轮轴,在轮轴上通过轴承安装着滚轮4,均布的滚轮4与网孔筒2筒面相配合,在上、下挡圈的内孔上固装着对称直立的直杆状毛刷5,毛刷的刷毛5与网孔筒2的内壁相配合,在筒主体1的下端设置着装有减速器9的电机8,位于筒主体1内的减速器9输出轴安装着主动摩擦轮10,在下挡圈上固接
的立轴通过轴承安装着从动摩擦轮11,主动摩擦轮10与从动摩擦轮11相配合,从动摩擦轮11与网孔筒2筒面相配合传动网孔筒2转动。在筒主体1的上、下端面上分别设置着上、下法兰3、7,旋转输膜除尘散风器通过上、下法兰3、7连接在含杂物的废旧农膜风力分离装置的排料管上。网孔筒2由钢板构成,在钢板筒上均布设置着通孔,通孔的直径为3-6mm,在网孔筒2的上、下端的筒面上分别设置着无通孔的摩擦配合面,从动摩擦轮11与网孔筒2的摩擦配合面相配合。在摩擦配合面上设置着橡胶层。变径导流筒6的进口为与筒主体排风口相配合的长方形接口,变径导流筒6的出口为变径收缩后的圆筒形接口。均布的滚轮4数量为3-5只。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输膜除尘散风器,包括含杂物的废旧农膜风力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在含杂物的废旧农膜风力分离装置的排料管上安装着旋转输膜除尘装置,旋转输膜除尘装置的结构为在圆筒形壳体内侧的上下端分别设置着上、下圆环形挡圈构成筒主体(1),在筒主体(1)一侧的筒壁上设置着长方形的排风口,在排风口上连接着变径导流筒(6),在上、下挡圈之间设置着与上、下挡圈的内孔相对应的网孔筒(2),在网孔筒(2)上均布设置着通孔,在上挡圈的背面和下挡圈的正面分别围绕着网孔筒(2)均布设置着直立的轮轴,在轮轴上通过轴承安装着滚轮(4),均布的滚轮(4)与网孔筒(2)筒面相配合,在上、下挡圈的内孔上固装着对称直立的直杆状毛刷(5),毛刷(5)的刷毛与网孔筒(2)的内壁相配合,在筒主体(1)的下端设置着装有减速器(9)的电机(8),位于筒主体(1)内的减速器(9)输出轴安装着主动摩擦轮(10),在下挡圈上固接的立轴通过轴承安装着从动摩擦轮(11),主动摩擦轮(10)与从动摩擦轮(11)相配合,从动摩擦轮(11)与网孔筒(2)筒面相配合传动网孔筒(2)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输膜除尘散风器,其特征是:在筒主体(1)的上、下端面上分别设置着上、下法兰(3、7),旋转输膜除尘散风器通过上、下法兰(3、7)连接在含杂物的废旧农膜风力分离装置的排料管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输膜除尘散风器,其特征是:网孔筒(2)由钢板构成,在钢板筒上均布设置着通孔,通孔的直径为3-6mm,在网孔筒(2)的上、下端的筒面上分别设置着无通孔的摩擦配合面,从动摩擦轮(11)与网孔筒(2)的摩擦配合面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输膜除尘散风器,其特征是:在摩擦配合面上设置着橡胶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输膜除尘散风器,其特征是:变径导流筒(6)的进口为与筒主体排风口相配合的长方形接口,变径导流筒(6)的出口为变径收缩后的圆筒形接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输膜除尘散风器,其特征是:均布的滚轮(4)数量为3-5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输膜除尘散风器,在含杂物的废旧农膜风力分离装置的排料管上安装着旋转输膜除尘装置,旋转输膜除尘装置的结构为在圆筒形壳体内侧的上下端分别设置着上、下圆环形挡圈构成筒主体,筒主体一侧的的筒壁上设置着长方形的排风口,排风口上连接着变径导流筒,在上、下挡圈之间设置着与上、下挡圈的内孔相对应的网孔筒,在网孔筒上均布设置着通孔,在上挡圈的背面和下挡圈的正面分别围绕着网孔筒均布设置着直立的轮轴,在轮轴上通过轴承安装着滚轮,均布的滚轮与网孔筒筒面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节能环保,有效地使农膜在管道中通行,同时对含尘废气集中回收,降低白色污染,既方便又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夫宝 高华 任耀峰 姚天凡 马福昌 张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克拉玛依市广海环境治理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6
技术公布日:2022/12/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