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蚕茧加工用精准选茧机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2022-12-31 16:08: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包装制品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蚕茧加工用精准选茧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蚕茧,作为缫丝工业的原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缫丝成品质量,所以在蚕茧投入使用前,需要根据其质量进行分选,将质量好的蚕茧和质量差的蚕茧分开。目前在选茧时有通过人工分选的,但是效率较低,而且人工成本高,也有通过机器进行分选的,但是准确性不高,难以逐一对蚕茧进行检测能够同步分开排料,为此,本方案提出了一种蚕茧加工用精准选茧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蚕茧分选精准性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蚕茧加工用精准选茧机。
4.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箱体和检测组件,所述箱体的内部沿其轴向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外部沿其轴向套接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上设置有多个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一转盘上的漏斗管、安装在漏斗管内部的两个挡板和用于带动两个挡板相向移动的联动组件,所述第二转盘上设置有与多个下料机构相对应的多个导料机构,所述导料机构包括沿第二转盘径向设置在其内部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转盘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的分料机构、且用于分别带动合格蚕茧和不合格蚕茧分开下料。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带动蚕茧自动逐一下料并逐个检测,进而有效提高了蚕茧检测的精准性,进而提高了蚕茧分选的精准性。
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漏斗管沿着驱动轴轴向设置,两个所述挡板均沿漏斗管径向方向与其滑接,且两个挡板自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下料机构还包括固接在漏斗管靠近箱体内壁一侧外壁上的固定块、沿漏斗管径向转动连接在固定块外壁上的第二传动轴套接在第二传动轴外部的双向伸缩杆和用于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的传动组件,所述固定块为l型结构,所述双向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挡板位于漏斗管外部的一端铰接。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逐一将漏斗管内部的蚕茧排出,避免了同时检测多个蚕茧导致检测准确性不高的问题。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沿漏斗管径向转动连接在固定块外壁上的蜗杆、套接在第二传动轴外部的蜗轮和固接在蜗杆另一端的第一齿轮,所述蜗杆与第二传动轴为交错设置,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第一转盘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传动轴自转,不需要增加动力设备。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的内壁上固接有第一齿弧和第二齿弧,所
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弧分别位于第一齿轮的上方和下方、且分别与第一齿轮相配合。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带动蜗杆在短时间内朝不同的方向转动。
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的底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延伸至箱体的内部、且与驱动轴传动连接。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带动驱动轴低速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驱动盘和第二驱动盘同步转动。
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导料机构分别位于多个漏斗管的正下方,所述导料机构包括沿驱动轴轴向贯穿开设在第二转盘内部的接料槽、套接在第一传动轴外部的接料板、安装在第一传动轴外部的扭簧和固接在第一传动轴延伸至第二转盘外部一端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沿第二转盘径向转动连接在接料槽的内壁上,所述扭簧的一端固接在第一传动轴的外壁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接有接料槽的内壁上。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带动接料槽内部的蚕茧循环移动至检测区域,进而能够逐一对蚕茧进行检测。
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料板的顶部固接有多个弹簧,多个所述弹簧的顶端固接有弹性板。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带动蚕茧跳动,从而确保能够对蚕茧的外部进行充分的检测。
1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底部内壁上的两个单向伸缩杆、分别固接在两个单向伸缩杆伸长端的第三齿弧与第四齿弧、分别铰接在两个单向伸缩杆伸长端外部的两个连接杆和铰接在两个连接杆相靠近一端的双向液压缸,所述第三齿弧和第四齿弧与第二齿轮相配合,所述双向液压缸的外部固接有与箱体底部内壁相固接的隔板,所述箱体的底部开设有两个下料口,两个所述下料口分别位于两个单向伸缩杆靠近驱动轴的一侧,所述隔板位于两个下料口之间。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自动对合格与不合格的蚕茧进行分开排料,自动化程度高,进而有效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2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组件安装在箱体的内壁上、且位于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在箱体内壁上的ccd工业相机和与ccd工业相机电性连接的数据处理器。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自动对蚕茧进行检测,并判断蚕茧是否合格。
22.一种蚕茧加工用精准选茧机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3.s1、首先将需要蚕茧分别投放至多个漏斗管内部,并保持不缺料状态;
24.s2、通过下料机构将蚕茧逐一投放至接料槽内部;
25.s3、带动接料槽内部的蚕茧依次通过检测组件进行检测;
26.s4、将合格与不合格的蚕茧分别通过不同的下料口排出。
27.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8.1、通过下料机构各部件的配合,能够带动蚕茧自动逐一下料并逐个检测,进而有效提高了蚕茧检测的精准性,进而提高了蚕茧分选的精准性。
29.2、通过导料机构与分料机构各部件的配合,能够自动对合格与不合格的蚕茧进行分开排料,自动化程度高,进而有效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31.图2为本发明的下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发明的导料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发明的箱体外壳结构剖视示意图;
34.图5为本发明的分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35.主要符号说明:1、箱体;2、驱动轴;3、第一转盘;4、第二转盘;5、漏斗管;6、挡板;7、第一传动轴;8、固定块;9、第二传动轴;10、双向伸缩杆;11、蜗杆;12、蜗轮;13、第一齿轮;14、第一齿弧;15、第二齿弧;16、电机;17、接料槽;18、扭簧;19、第二齿轮;20、弹簧;21、弹性板;22、单向伸缩杆;23、第三齿弧;24、第四齿弧;25、连接杆;26、双向液压缸;27、隔板;28、下料口;29、ccd工业相机;30、接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37.实施例1:
38.请结合图1-4,本实施例的一种蚕茧加工用精准选茧机,包括包括箱体1和检测组件,箱体1的内部的内部沿其轴向转动连接有驱动轴2,驱动轴2的外部沿其轴向套接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转盘3和第二转盘4,第一转盘3上设置有多个下料机构,多个下料机构以驱动轴2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下料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一转盘3上的漏斗管5、安装在漏斗管5内部的两个挡板6和用于带动两个挡板6相向移动的联动组件,漏斗管5位于挡板6处的直径仅能通过一个蚕茧,两个蚕茧无法同时通过,第二转盘4上设置有与多个下料机构相对应的多个导料机构,导料机构包括沿第二转盘4径向设置在其内部的第一传动轴7,箱体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柱脚,从而使箱体1底部距离地面有一定的空间,从而方便箱体1下方装置的安装和蚕茧的下料。
39.漏斗管5沿着驱动轴2轴向设置,两个挡板6均沿漏斗管5径向方向与其滑接,且两个挡板6自上到下依次设置,下料机构还包括固接在漏斗管5靠近箱体1内壁一侧外壁上的固定块8、沿漏斗管5径向转动连接在固定块8外壁上的第二传动轴9套接在第二传动轴9外部的双向伸缩杆10和用于带动第二传动轴9转动的传动组件,固定块8为l型结构,双向伸缩杆1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挡板6位于漏斗管5外部的一端铰接,传动组件包括沿漏斗管5径向转动连接在固定块8外壁上的蜗杆11、套接在第二传动轴9外部的蜗轮12和固接在蜗杆11另一端的第一齿轮13,蜗杆11与第二传动轴9为交错设置,蜗杆11与蜗轮12啮合,箱体1的内壁上固接有第一齿弧14和第二齿弧15,第一齿轮13和第二齿弧15分别位于第一齿轮13的上方和下方、且分别与第一齿轮13相配合,驱动轴2带动第一转盘3转动过程中,带动漏斗管5及蜗杆11另一端的第一齿轮13以驱动轴2为中心做公转运动,当第一齿轮13与第二齿弧15啮合时,带动蜗杆11转动,通过蜗杆11与蜗轮12啮合的作用,带动第二传动轴9转动,进而带动双向伸缩杆10转动,从而带动位于下方的挡板6向漏斗管5外部移动,同时带动位于上方的挡板6箱漏斗管5内部移动,从而位于上方的挡板6将漏斗管5内部的蚕茧挡住的同时,位于
下方的挡板6将两个挡板6之间的蚕茧排出,当第一齿轮13与第一齿弧14啮合时,带动蜗杆11朝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通过蜗轮12配合第二传动轴9带动双向伸缩杆10朝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带动位于上方的挡板6向漏斗管5外部移动,漏斗管5内部的蚕茧向下移动,同时带动位于下方的挡板6箱漏斗管5内部移动,将蚕茧挡住,以此循环,逐一排茧;
40.箱体1的底部安装有电机16,电机16输出轴的一端延伸至箱体1的内部、且与驱动轴2传动连接,通过启动电机16配合其输出轴带动驱动轴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盘3和第二转盘4同步转动;
41.多个导料机构分别位于多个漏斗管5的正下方,导料机构包括沿驱动轴2轴向贯穿开设在第二转盘4内部的接料槽17、套接在第一传动轴7外部的接料板30、安装在第一传动轴7外部的扭簧18和固接在第一传动轴7延伸至第二转盘4外部一端的第二齿轮19,第一传动轴7沿第二转盘4径向转动连接在接料槽17的内壁上,扭簧18的一端固接在第一传动轴7的外壁上,扭簧18的另一端固接有接料槽17的内壁上,接料板30的下方设置有与接料槽17内壁固接的限位块,限位块与接料板30抵接,扭簧18的设置能够确保第一传动轴7的稳定性,接料板30的顶部固接有多个弹簧20,多个弹簧20的顶端固接有弹性板21,蚕茧掉落至接料槽17内部的弹性板21上时,弹簧20受到冲击力后,会带动弹性板21及弹性板21顶部的蚕茧跳动,进而在蚕茧经过检测组件位置时,检测组件能够对蚕茧表面进行充分的检测;
42.检测组件安装在箱体1的内壁上、且位于第一转盘3和第二转盘4之间,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在箱体1内壁上的ccd工业相机29和与ccd工业相机29电性连接的数据处理器,通过ccd工业相机29能够对接料槽17内部的蚕茧进行持续拍照,数据处理器能够对ccd工业相机29所拍摄的照片进行在其数据库里进行比对分析,进而判断蚕茧是否合格,另外数据处理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数据处理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
43.本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蚕茧加工用精准选茧机及其使用方法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将蚕茧依次投入到多个漏斗管5内部,通过启动电机16配合其输出轴带动驱动轴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盘3和第二转盘4同步转动,进而带动漏斗管5及蜗杆11另一端的第一齿轮13以驱动轴2为中心做公转运动,当第一齿轮13与第二齿弧15啮合时,带动蜗杆11转动,通过蜗杆11与蜗轮12啮合的作用,带动第二传动轴9转动,进而带动双向伸缩杆10转动,从而带动位于下方的挡板6向漏斗管5外部移动,同时带动位于上方的挡板6箱漏斗管5内部移动,从而位于上方的挡板6将漏斗管5内部的蚕茧挡住的同时,位于下方的挡板6将两个挡板6之间的蚕茧排出至接料槽17的内部,当第一齿轮13与第一齿弧14啮合时,带动蜗杆11朝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通过蜗轮12配合第二传动轴9带动双向伸缩杆10朝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带动位于上方的挡板6向漏斗管5外部移动,漏斗管5内部的蚕茧向下移动,同时带动位于下方的挡板6箱漏斗管5内部移动,将蚕茧挡住,以此循环,逐一排茧,蚕茧掉落至接料槽17内部的弹性板21上时,弹簧20受到冲击力后,会带动弹性板21及弹性板21顶部的蚕茧跳动,同时第二转盘4带动接料槽17内部的蚕茧循环通过检测组件位置时,检测组件能够对蚕茧表面进行充分的检测。
44.实施例2:
45.结合图1和图5,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二转盘4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一传动轴7转动的分料机构、且用于分别带动合格蚕茧和不合格蚕茧分开下料,分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1底部内壁上的两个单向伸缩杆22、分别固接在两个单
向伸缩杆22伸长端的第三齿弧23与第四齿弧24、分别铰接在两个单向伸缩杆22伸长端外部的两个连接杆25和铰接在两个连接杆25相靠近一端的双向液压缸26,第三齿弧23和第四齿弧24与第二齿轮19相配合,双向液压缸26的外部固接有与箱体1底部内壁相固接的隔板27,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两个下料口28,两个下料口28分别位于两个单向伸缩杆22靠近驱动轴2的一侧,隔板27位于两个下料口28之间,双向液压缸26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控制双向液压缸26的伸缩,当蚕茧通过检测组件检测为合格后,控制器控制双向液压缸26向第三齿弧23方向伸长,进而通过连接杆25带动与第三齿弧23相连接的单向伸缩杆22的伸长端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三齿弧23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双向液压缸26另一端收缩,进而通过连接杆25带动与第四齿弧24相连的单向伸缩杆22的伸长端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第四齿弧24向上移动,进而在第二转盘4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第一传动轴7上的第二齿轮19与第四齿弧24啮合,从而带动第一传动轴7转动,进而带动接料板30及弹性板21转动,由于弹性板21倾斜,从而将弹性板21顶部的蚕茧排出,进而蚕茧通过其下方的下料口28排出,另外,当第二齿轮19与第四齿弧24失去啮合后,通过扭簧18的反作用力,能够带动第一传动轴7及弹性板21复位,相反的,当蚕茧通过检测组件检测为不合格后,控制器控制双向液压缸26向第四齿弧24方向伸长,进而通过连接杆25带动与第四齿弧24相连接的单向伸缩杆22的伸长端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第四齿弧24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双向液压缸26靠近第三齿弧23的一端收缩,进而通过连接杆25带动与第三齿弧23向上移动,进而在第二转盘4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第一传动轴7上的第二齿轮19与第三齿弧23啮合,从而带动第一传动轴7转动,进而带动弹性板21顶部的蚕茧排出,进而蚕茧通过其下方的下料口28排出。
46.一种蚕茧加工用精准选茧机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7.s1、首先将需要蚕茧分别投放至多个漏斗管5内部,并保持不缺料状态;
48.s2、通过下料机构将漏斗管5内部的蚕茧逐一投放至接料槽17内部;
49.s3、带动接料槽17内部的蚕茧依次通过检测组件进行检测;
50.s4、将合格与不合格的蚕茧分别通过不同的下料口28排出。
51.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