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危粉尘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25 05:50: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危粉尘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3d打印机,在打印金属粉末时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中国专利cn202023288442.0揭示了一种气氛净化系统,包括过滤组件,该过滤组件通过吸气管路和吹气管路与3d打印机连接构成过滤净化循环回路;吸气管路与3d打印机的连接端设有吸气控制阀,吹气管路与3d打印机的连接端设有吹气控制阀,吸气管路和吹气管路之间通过连接管路连接,过滤组件通过进气管路连接惰性气体气源,连接管路上设有连接管路控制阀。采用气氛循环过滤作为金属3d打印设备的除尘辅助装置,快速带走3d打印设备中的烟尘,并通过进风口端过滤装置隔离烟尘,将清洁后的气体返回成型腔体形成稳定的循环过程。具体地,其具有一级过滤器21、二级过滤器22、三级过滤器23,三级过滤导致滤芯使用寿命时间短;另外现有打印机粉末过滤装置对高危粉尘的惰化效果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二级过滤即可达到较好的过滤效果,提高滤芯的使用寿命,且高危粉尘的惰化效果较好的高危粉尘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4.一种高危粉尘除尘装置,包括打印机prt、惰性气体源igs、二级过滤组件tft、第一排气过滤单元ef1及洗气组件;二级过滤组件tft通过吹气管路a及吸气管路b与打印机prt连接,形成循环除尘回路;二级过滤组件tft的输入端与惰性气体源igs连接,输出端与第一排气过滤单元ef1连接,输出端还通过吹气管路a与打印机prt的吹风口连接,打印机prt的吸风口通过吸气管路b与二级过滤组件tft的输入端连接;洗气组件包括洗气管c及第二排气过滤单元ef2,打印机prt的洗气口通过洗气管c与惰性气体源igs连接,打印机prt的排气口通过排气管d与第二排气过滤单元ef2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打印机prt为3d打印机。
6.进一步地,所述二级过滤组件tft包括一级过滤器ft1、二级过滤器ft2、喷粉装置spa及风机vff;一级过滤器ft1的入口端与惰性气体源igs连接,还通过吸气管路b与打印机prt的吸风口连接;二级过滤器ft2的入口端与一级过滤器ft1的出口端连接;二级过滤器ft2的出口端通过风机vff及吹气管路a与印机prt的吹风口连接,吹气管路a还与第一排气过滤单元ef1连接;喷粉装置spa连接于一级过滤器ft1的出口端与吹气管路a之间。
7.进一步地,所述一级过滤器ft1包括一旋风分离器cs,二级过滤器ft2包括一除尘箱dt。
8.进一步地,所述二级过滤组件tft包括气路分配器kfq、一级过滤器ft1、二级过滤器ft2、喷粉装置spa及风机vff。
9.进一步地,所述二级过滤器ft2包括除尘箱dt、第一粉桶pd1、气动蝶阀pbv、泄压阀dv、第一料位计mlm1、第一蝶阀bfv1、第二蝶阀bfv2、压差计dpm、第一排气电磁阀eev1、第一
压力传感器ps1、氧传感器od及安全阀sv;除尘箱dt的底部开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一粉桶pd1连接,气动蝶阀pbv设置于第一连接管中,泄压阀dv及第一料位计mlm1设置于第一粉桶pd1上;除尘箱dt的侧面靠近顶部的位置连接有第二连接管及第三连接管,第一蝶阀bfv1设置于第二连接管中,第二蝶阀bfv2设置于第三连接管中;除尘箱dt内侧顶部设置有若干反吹电磁阀bbv;第一排气电磁阀eev1、第一压力传感器ps1、氧传感器od及安全阀sv均设置于除尘箱dt的顶部;压差计dpm的一端与除尘箱dt的顶部连通,另一端与除尘箱dt的中部连通。
10.进一步地,所述一级过滤器ft1包括旋风分离器cs、第二粉桶pd2、第二料位计mlm2、第三蝶阀bfv3、第四蝶阀bfv4、第五蝶阀bfv5;旋风分离器cs的顶部通过第四蝶阀bfv4与第一蝶阀bfv1连接,旋风分离器cs的侧面靠近顶部的位置通过第三蝶阀bfv3及一第一夹管阀pv1与打印机prt的吸风口连接;旋风分离器cs的底部开口与第二粉桶pd2连接,第二料位计mlm2及第五蝶阀bfv5设置于第二粉桶pd2上。
11.进一步地,所述喷粉装置spa包括喷粉单元sp、第二排气电磁阀eev2及共压电磁阀cpev;第二排气电磁阀eev2及共压电磁阀cpev均与喷粉单元sp连接;共压电磁阀cpev通过第九蝶阀bfv9与一定频风机fff连接,定频风机fff通过第八蝶阀及第七蝶阀bfv7与一第四夹管阀pv4连接;第二排气电磁阀eev2与第一排气过滤单元ef1连接;喷粉单元sp还通过第二气动蝶阀pbv2与第一蝶阀bfv1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气路分配器kfq的一个端口通过流量计fm1、第一调压阀prv1与惰性气体源igs连接,第一调压阀prv1连接一第一压力表pg1;气路分配器kfq的一个端口通过第一电磁阀ev1与除尘箱dt的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连接;气路分配器kfq的一个端口通过第二电磁阀ev2与第一粉桶pd1连接;气路分配器kfq的一个端口通过第三电磁阀ev3与喷粉单元sp的顶部连接;气路分配器kfq的一个端口通过第四电磁阀ev4与第二粉桶pd2连接;气路分配器kfq的一个端口通过第五电磁阀ev5与打印机prt连接;惰性气体源igs还通过第二调压阀prv2与除尘箱dt的反吹电磁阀bbv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打印机prt的吹风口连接有第二夹管阀pv2,第二夹管阀pv2通过一三通元件与第四夹管阀pv4及一风速仪anm均连接,风速仪anm通过第十蝶阀bfv10与风机vff连接,风机vff通过第11蝶阀bfv11与第二蝶阀bfv2连接;风速仪anm与第十蝶阀bfv10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ths及第二压力传感器ps2;风速仪anm与第十蝶阀bfv10之间的管路还通过第四排气电磁阀eev4与第一排气过滤单元ef1连接;第五蝶阀bfv5依次通过第六蝶阀bfv6及第三夹管阀pv3与第四夹管阀pv4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高危粉尘除尘装置包括打印机prt、惰性气体源igs、二级过滤组件tft、第一排气过滤单元ef1及洗气组件;二级过滤组件tft通过吹气管路a及吸气管路b与打印机prt连接,形成循环除尘回路;二级过滤组件tft的输入端与惰性气体源igs连接,输出端与第一排气过滤单元ef1连接,输出端还通过吹气管路a与打印机prt的吹风口连接,打印机prt的吸风口通过吸气管路b与二级过滤组件tft的输入端连接;洗气组件包括洗气管c及第二排气过滤单元ef2,打印机prt的洗气口通过洗气管c与惰性气体源igs连接,打印机prt的排气口通过排气管d与第二排气过滤单元ef2连接。如此通过二级过滤即可达到较好的过滤效果,提高滤芯的使用寿命,且高危粉尘的惰化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15.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危粉尘除尘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危粉尘除尘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9.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危粉尘除尘装置包括打印机prt、惰性气体源igs、二级过滤组件tft、第一排气过滤单元ef1及洗气组件。
20.打印机prt优选为3d打印机。
21.二级过滤组件tft通过吹气管路a及吸气管路b与打印机prt连接,形成循环除尘回路,快速带走打印机prt中的烟尘。
22.二级过滤组件tft的输入端与惰性气体源igs连接,输出端与第一排气过滤单元ef1连接,输出端还通过吹气管路a与打印机prt的吹风口连接,打印机prt的吸风口通过吸气管路b与二级过滤组件tft的输入端连接。
23.洗气组件包括洗气管c及第二排气过滤单元ef2。打印机prt的洗气口通过洗气管c与惰性气体源igs连接。打印机prt的排气口通过排气管d与第二排气过滤单元ef2连接。
24.具体地,二级过滤组件tft包括一级过滤器ft1、二级过滤器ft2、喷粉装置spa及风机vff。
25.风机vff优选为变频风机。
26.一级过滤器ft1的入口端(即二级过滤组件tft的输入端)与惰性气体源igs连接,还通过吸气管路b与打印机prt的吸风口连接;二级过滤器ft2的入口端与一级过滤器ft1的出口端连接;二级过滤器ft2的出口端通过风机vff及吹气管路a与印机prt的吹风口连接,吹气管路a还与第一排气过滤单元ef1连接。
27.喷粉装置spa连接于一级过滤器ft1的出口端与吹气管路a之间。
28.本实施方式中,一级过滤器ft1主要包括一旋风分离器cs,二级过滤器ft2主要包括一除尘箱dt。
29.3d打印机打印金属粉末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通过风机vff作为动力把3d打印机内产生的烟尘吸入到旋风分离器cs中,过滤大颗粒烟尘;然后细小的烟尘通过装有烧结板滤芯的除尘箱dt进行过滤,喷粉装置spa喷出惰化粉对除尘箱dt中的细小烟尘颗粒进行惰化,阻止高危粉尘可燃。通过除尘箱过滤后干净的惰性气体再送回打印机里,如此循环再利用,节约惰性气体消耗,节约成本。
30.相对于现有技术:
31.1.采用了两级过滤器:一级过滤,过滤大颗粒粉尘;二级过滤,装有烧结板滤芯的除尘箱可捕集0.1μm粒径的粉尘,除尘效率达99.999%(德国权威机构检测),滤芯使用寿命时间长(寿命预期>10年)。
32.2.增加了喷粉装置spa,其作用惰化高危粉尘。
33.更为详细地,二级过滤组件tft包括气路分配器kfq、一级过滤器ft1、二级过滤器
ft2、喷粉装置spa、风机vff等。
34.其中,二级过滤器ft2包括除尘箱dt、第一粉桶pd1、气动蝶阀pbv、泄压阀dv、第一料位计mlm1、第一蝶阀bfv1、第二蝶阀bfv2、压差计dpm、第一排气电磁阀eev1、第一压力传感器ps1、氧传感器od及安全阀sv。除尘箱dt的底部开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一粉桶pd1连接,气动蝶阀pbv设置于第一连接管中,泄压阀dv及第一料位计mlm1设置于第一粉桶pd1上。
35.除尘箱dt的侧面靠近顶部的位置连接有第二连接管及第三连接管,第一蝶阀bfv1设置于第二连接管中,第二蝶阀bfv2设置于第三连接管中。除尘箱dt内侧顶部设置有若干反吹电磁阀bbv。第一排气电磁阀eev1、第一压力传感器ps1、氧传感器od及安全阀sv均设置于除尘箱dt的顶部。压差计dpm的一端与除尘箱dt的顶部连通,另一端与除尘箱dt的中部连通。安全阀sv与第一排气过滤单元ef1连接,第一排气电磁阀eev1与第一排气过滤单元ef1连接。
36.其中,一级过滤器ft1包括旋风分离器cs、第二粉桶pd2、第二料位计mlm2、第三蝶阀bfv3、第四蝶阀bfv4、第五蝶阀bfv5。旋风分离器cs的顶部通过第四蝶阀bfv4与第一蝶阀bfv1连接,旋风分离器cs的侧面靠近顶部的位置通过第三蝶阀bfv3及一第一夹管阀pv1与打印机prt的吸风口连接。旋风分离器cs的底部开口与第二粉桶pd2连接,第二料位计mlm2及第五蝶阀bfv5设置于第二粉桶pd2上。
37.其中,喷粉装置spa包括喷粉单元sp、第二排气电磁阀eev2及共压电磁阀cpev,第二排气电磁阀eev2及共压电磁阀cpev均与喷粉单元sp连接。喷粉单元sp由一双螺杆失重式喂料机tsf带动。共压电磁阀cpev通过第九蝶阀bfv9与一定频风机fff连接,定频风机fff通过第八蝶阀及第七蝶阀bfv7与一第四夹管阀pv4连接。第二排气电磁阀eev2与第一排气过滤单元ef1连接。喷粉单元sp还通过第二气动蝶阀pbv2与第一蝶阀bfv1连接。
38.其中,气路分配器kfq的一个端口通过流量计fm1、第一调压阀prv1与惰性气体源igs连接,第一调压阀prv1连接一第一压力表pg1;气路分配器kfq的一个端口通过第一电磁阀ev1与除尘箱dt的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连接;气路分配器kfq的一个端口通过第二电磁阀ev2与第一粉桶pd1连接;气路分配器kfq的一个端口通过第三电磁阀ev3与喷粉单元sp的顶部连接;气路分配器kfq的一个端口通过第四电磁阀ev4与第二粉桶pd2连接;气路分配器kfq的一个端口通过第五电磁阀ev5与打印机prt连接。惰性气体源igs还通过第二调压阀prv2与除尘箱dt的反吹电磁阀bbv连接。
39.打印机prt的吹风口连接有第二夹管阀pv2,第二夹管阀pv2通过三通元件与第四夹管阀pv4及一风速仪anm均连接,风速仪anm通过第十蝶阀bfv10与风机vff连接,风机vff通过第11蝶阀bfv11与第二蝶阀bfv2连接。风速仪anm与第十蝶阀bfv10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ths及第二压力传感器ps2。
40.打印机prt的排气口通过第三排气电磁阀eev3与第二排气过滤单元ef2连接。
41.风速仪anm与第十蝶阀bfv10之间的管路还通过第四排气电磁阀eev4与第一排气过滤单元ef1连接。
42.第五蝶阀bfv5依次通过第六蝶阀bfv6及第三夹管阀pv3与第四夹管阀pv4连接。
4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高危粉尘除尘装置包括打印机prt、惰性气体源igs、二级过滤组件tft、第一排气过滤单元ef1及洗气组件;二级过滤组件tft通过吹气管路a及吸气管路b与打印机prt连接,形成循环除尘回路;二级过滤组件tft的输入端与惰性气
体源igs连接,输出端与第一排气过滤单元ef1连接,输出端还通过吹气管路a与打印机prt的吹风口连接,打印机prt的吸风口通过吸气管路b与二级过滤组件tft的输入端连接;洗气组件包括洗气管c及第二排气过滤单元ef2,打印机prt的洗气口通过洗气管c与惰性气体源igs连接,打印机prt的排气口通过排气管d与第二排气过滤单元ef2连接。如此通过二级过滤即可达到较好的过滤效果,提高滤芯的使用寿命,且高危粉尘的惰化效果较好。
4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