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运输货车用的集装箱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2-24 10:20: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货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输货车用的集装箱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2.载货汽车一般称作货车,又称作卡车,指主要用于运送货物的汽车,有时也指可以牵引其他车辆的汽车,属于商用车辆类别,一般可依造车的重量分为重型和轻型两种,绝大部分货车都以柴油引擎作为动力来源,但有部分轻型货车使用汽油、石油气或者天然气。
3.厢式货车是最常见的载货汽车之一,因在其车架上安装有集装箱而得名,例如常见的物流运输车就是一种厢式货车,但是厢式货车在使用时,其内部缺少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货物通常直接堆放在集装箱内,当运输货车在颠簸的路面行驶时,随着车身的晃动,内部的货物也会跟随晃动,并会撞击集装箱的内壁,产生运损。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输货车用的集装箱缓冲结构,具有使用方便以及安全性能高的特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运输货车用的集装箱缓冲结构,包括底板用于安装在集装箱的内底面,所述运输货车用的集装箱缓冲结构还包括:
6.长方形结构的支撑载板,所述支撑载板弹性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面,且在所述支撑载板的四周均固定有侧挡板,在所述侧挡板的内侧弹性连接有侧限位板;
7.侧弹性立板,三组所述侧弹性立板分别固定在所述侧限位板的内面并分别对应所述支撑载板的前端部和左右两侧;
8.弹性横板,所述弹性横板利用转轴转动安装在一侧的所述侧弹性立板上,且在另一侧的所述侧弹性立板上设有对应于所述弹性横板自由端的定位组件,在所述弹性横板上利用转轴转动安装有弹性伸缩板,且当所述弹性伸缩板自然下垂时的底端抵贴所述支撑载板的顶面。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一号伸缩弹簧,在所述侧挡板与所述侧限位板之间固定有一号伸缩柱,所述一号伸缩弹簧套设在所述一号伸缩柱上且处在所述侧挡板与所述侧限位板之间。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二号伸缩弹簧,在所述底板的顶面与所述支撑载板的底面之间固定有二号伸缩柱,所述二号伸缩弹簧套设在所述二号伸缩柱上且处在所述底板的顶面与所述支撑载板的底面之间。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活动片和复位弹簧,在所述侧弹性立板上固定有贯穿所述活动片设置的安装柱,且在所述安装柱远离侧弹性立板的一端固定有限位盘,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安装柱上且处在所述限位盘与所述活动片之间;在所述活动片上还固定有定位短柱,在所述弹性横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定位短柱嵌入
的定位孔。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侧弹性立板的外壁铰接有连接柱,且在所述连接柱远离所述侧弹性立板的一端铰接有吸盘。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缓冲结构,用于安装在集装箱的内底面对运输货物进行缓冲抗震,能够实现对运输货物不同方向的缓冲,避免运输货车在颠簸的路面行驶时货物因受到颠簸而撞击集装箱内壁的问题,保证了货物的安全,避免了运损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定位组件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底板;2、支撑载板;3、侧挡板;4、侧限位板;5、侧弹性立板;6、连接柱;7、吸盘;8、弹性横板;9、弹性伸缩板;10、定位组件;11、一号伸缩柱;12、一号伸缩弹簧;13、二号伸缩柱;14、二号伸缩弹簧;15、活动片;16、安装柱;17、限位盘;18、复位弹簧;19、定位短柱;20、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运输货车用的集装箱缓冲结构,包括底板1用于安装在集装箱的内底面,运输货车用的集装箱缓冲结构还包括:长方形结构的支撑载板2,支撑载板2弹性安装在底板1的顶面,且在支撑载板2的四周均固定有侧挡板3,在侧挡板3的内侧弹性连接有侧限位板4,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号伸缩弹簧12,在侧挡板3与侧限位板4之间固定有一号伸缩柱11,一号伸缩弹簧12套设在一号伸缩柱11上且处在侧挡板3与侧限位板4之间;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二号伸缩弹簧14,在底板1的顶面与支撑载板2的底面之间固定有二号伸缩柱13,二号伸缩弹簧14套设在二号伸缩柱13上且处在底板1的顶面与支撑载板2的底面之间;侧弹性立板5,三组侧弹性立板5分别固定在侧限位板4的内面并分别对应支撑载板2的前端部和左右两侧,在侧弹性立板5的外壁铰接有连接柱6,且在连接柱6远离侧弹性立板5的一端铰接有吸盘7;弹性横板8,弹性横板8利用转轴转动安装在一侧的侧弹性立板5上,且在另一侧的侧弹性立板5上设有对应于弹性横板8自由端的定位组件10,在弹性横板8上利用转轴转动安装有弹性伸缩板9,且当弹性伸缩板9自然下垂时的底端抵贴支撑载板2的顶面,因为三组侧弹性立板5分别固定在侧限位板4的内面并分别对应支撑载板2的前端部和左右两侧,支撑载板2后端部没有分布侧弹性立板5的位置对应
集装箱的尾部,即集装箱的开门位置,在使用时,将装置的底板1固定在集装箱的内底面,将需要运输的货物堆放在支撑载板2上,二号伸缩柱13为两段空心圆柱体构件套接组成的伸缩结构,在二号伸缩弹簧14的弹力配合下,实现对货物竖直方向的缓冲;一号伸缩柱11为两段空心圆柱体构件套接组成的伸缩结构,在一号伸缩弹簧12的弹力配合下,当货物受到颠簸时,会撞击侧限位板4,一号伸缩柱11和一号伸缩弹簧12收缩实现缓冲;将连接柱6翻转至合适的角度,并利用吸盘7吸附集装箱的内壁,侧弹性立板5也能够对货物进行缓冲,当货物堆放较高位置时,高处的货物即可通过侧弹性立板5来进行弹性限位,避免货物撞击集装箱的内壁而损坏;在货物堆放完毕后,先翻转弹性横板8,直到翻转弹性横板8翻转至水平状态,再利用定位组件10对翻转弹性横板8进行稳定,此时弹性伸缩板9自然下垂,且弹性伸缩板9的底端抵贴支撑载板2的顶面,利用弹性伸缩板9从尾部对货物进行限位,其中,弹性伸缩板9为两段空心长方体构件套接组成的伸缩结构。
22.具体的,根据附图1和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定位组件10包括活动片15和复位弹簧18,在侧弹性立板5上固定有贯穿活动片15设置的安装柱16,且在安装柱16远离侧弹性立板5的一端固定有限位盘17,复位弹簧18套设在安装柱16上且处在限位盘17与活动片15之间;在活动片15上还固定有定位短柱19,在弹性横板8上开设有供定位短柱19嵌入的定位孔20,当翻转弹性横板8翻转至水平状态后,外拉活动片15使复位弹簧18压缩,当定位短柱19越过翻转弹性横板8后旋转活动片15一定角度,直到定位短柱19对应定位孔20,此时松开活动片15,复位弹簧18释放弹力使得活动片15复位,定位短柱19嵌入定位孔20内,实现对翻转弹性横板8的稳定,保证翻转弹性横板8稳定保持在水平状态。
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货车用的集装箱缓冲结构,在使用时,将装置的底板1固定在集装箱的内底面,将需要运输的货物堆放在支撑载板2上,二号伸缩柱13为两段空心圆柱体构件套接组成的伸缩结构,在二号伸缩弹簧14的弹力配合下,实现对货物竖直方向的缓冲;
24.一号伸缩柱11为两段空心圆柱体构件套接组成的伸缩结构,在一号伸缩弹簧12的弹力配合下,当货物受到颠簸时,会撞击侧限位板4,一号伸缩柱11和一号伸缩弹簧12收缩实现缓冲;
25.将连接柱6翻转至合适的角度,并利用吸盘7吸附集装箱的内壁,侧弹性立板5也能够对货物进行缓冲,当货物堆放较高位置时,高处的货物即可通过侧弹性立板5来进行弹性限位,避免货物撞击集装箱的内壁而损坏;
26.在货物堆放完毕后,先翻转弹性横板8,直到翻转弹性横板8翻转至水平状态,再利用定位组件10对翻转弹性横板8进行稳定,此时弹性伸缩板9自然下垂,且弹性伸缩板9的底端抵贴支撑载板2的顶面,利用弹性伸缩板9从尾部对货物进行限位。
27.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28.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9.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设有”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
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