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侧踏安装结构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12-21 12:57: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踏安装结构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种类也朝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suv、越野车等车型因乘员舱空间大、底盘高等特点受到很多用户的追捧,可以满足用户对于载人数量、户外越野等功能的需求。由于这些车型底盘较高,上下车较为困难,用户购车后往往还需要加装侧踏,以方便用户上下车。
3.但是车身上对侧踏结构提供的安装点位往往是固定的,存在侧踏结构安装后,其脚踏区域与门槛梁的间距较近,对使用者的脚部产生干涉,影响踩踏的踏实感,甚至可能造成使用者摔倒,影响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侧踏安装结构总成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侧踏结构在安装后,其脚踏区域与门槛梁的间距较近,对使用者的脚部产生干涉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侧踏安装结构总成,包括:
7.车架纵梁,外侧面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分布的安装孔组,每个所述安装孔组均包括多个第一安装孔;
8.门槛梁,位于所述车架纵梁的外侧,在内外方向上所述门槛梁与所述车架纵梁间隔设置以形成安装空间;以及
9.侧踏结构,内侧面设有一个侧踏孔组,所述侧踏孔组包括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侧踏孔组择一的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孔组对应,所述侧踏孔组中的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与同一个所述安装孔组中的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所述侧踏结构从所述门槛梁的下方绕过所述门槛梁,并在所述门槛梁的外侧形成脚踏区域;
10.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架纵梁的下侧面开设有第三安装孔;
12.所述侧踏结构内侧面的下侧缘向内延伸形成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对应的第四安装孔;
13.所述固定板的上侧可拆卸的连接有调节垫,所述调节垫开设有与所述第四安装孔对应的第五安装孔;
14.所述侧踏安装结构总成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具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状态,还具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和第五安装孔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状态。
1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节垫包括至少一个垫片,当采用
多个所述垫片时,相邻两个垫片之间可拆卸连接。
1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侧踏结构还包括:
17.安装板,与所述车架纵梁的外侧面贴合接触,所述安装板的下侧缘向内延伸形成所述固定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安装孔;
18.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外板面,所述连接架从所述门槛梁的下方绕过所述门槛梁,并在所述门槛梁的外侧形成安装部;以及
19.踏板,连接于所述安装部,并形成所述脚踏区域。
2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架包括:
21.第一连接板,内侧缘连接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从所述门槛梁的下方绕过所述门槛梁,并形成所述安装部;以及
22.第二连接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下方,所述第二连接板支撑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安装板之间围合形成加强空间,所述加强空间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呈三角形。
2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部呈平板状,所述第一连接板上与所述门槛梁上下对应的区域形成下凹部。
2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踏板上开设有第六安装孔,所述安装部开设有与所述第六安装孔对应的第七安装孔,所述第六安装孔和所述第七安装孔通过第三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2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紧固件为螺纹紧固件,所述车架纵梁为空心梁体,所述车架纵梁内腔的外侧壁固定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一螺孔。
2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义所述安装空间的内外宽度为d1,所述d1≥80mm。
27.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门槛梁和车架纵梁之间设置合理的间距以形成安装空间,为安装侧踏结构提供必要的操作空间;通设置多个安装孔组,可以让侧踏结构上的侧踏孔组根据实际安装情况选择不同高度的安装孔组进行适配安装,实现侧踏结构的安装高度可调,使用者可根据门槛梁的高度为侧踏结构选择合适的安装高度,有效避免门槛梁与脚踏区域在上下方向上间距过小的问题,避免门槛梁对使用者的脚部产生干涉;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安装孔和多个第二安装孔,使侧踏结构与车身纵梁之间形成多个连接点位,避免安装后侧踏结构晃动;通过第一紧固件实现侧踏结构与车架纵梁的可拆卸连接,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安装或不安装侧踏结构,使用灵活性更强。
28.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侧踏安装结构总成。
29.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上述的侧踏安装结构总成,有效避免门槛梁与脚踏区域在上下方向上间距过小的问题,避免门槛梁对使用者的脚部产生干涉,提升踩踏的踏实感及使用安全性,同时,保证侧踏结构的安装强度及装卸灵活性,有效提升侧踏的改装体验,有利于提升整车品质。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侧踏安装结构总成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31.图2为图1中车架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图1中侧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侧踏安装结构总成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00、车架纵梁;10a、第一孔组;10b、侧踏孔组;10c、第三孔组;110、第一安装孔;120、第三安装孔;
36.200、门槛梁;
37.300、侧踏结构;310、第二安装孔;320、第四安装孔;330、固定板;340、调节垫;341、垫片;350、安装板;360、连接架;361、第一连接板;3611、下凹部;362、第二连接板;370、踏板;380、加强空间;
38.400、安装空间;
39.500、第一紧固件;
40.600、第二紧固件;
41.700、第三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3.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44.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术语“上”、“下”与车身上下方向相同,术语“前”、“后”与车身前后方向相同,术语“内”指的是朝向乘员舱的方向,术语“外”指的是背离乘员舱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前后方向在附图中为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其余方位词,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左”、“右”、“顺时针”、“逆时针”、“高”、“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45.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46.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47.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踏安装结构总成进行说明。所述侧踏安装结构总成,包括车架纵梁100、门槛梁200和侧踏结构300;车架纵梁100的外侧面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分布的安装孔组,每个安装孔组均包括多个第一安装孔110;门槛梁200位于车架纵梁100的外侧,在内外方向上门槛梁200与车架纵梁100间隔设置以形成安装空
间400;侧踏结构300的内侧面设有一个侧踏孔组,侧踏孔组包括多个第二安装孔310,侧踏孔组择一的与其中一个安装孔组对应,侧踏孔组中的多个第二安装孔310与同一个安装孔组中的多个第一安装孔110一一对应,侧踏结构300从门槛梁200的下方绕过门槛梁200,并在门槛梁200的外侧形成脚踏区域;其中,第一安装孔110和第二安装孔310通过第一紧固件500可拆卸连接。
48.本实施例示例性的将安装孔组示出为三个,三个安装孔组从上至下分别定义为第一孔组10a、第二孔组10b和第三孔组10c,第一孔组10a、第二孔组10b和第三孔组10c均具有四个呈相同矩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安装孔110,第一孔组10a、第二孔组10b和第三孔组10c的覆盖区域有交叠,使得侧踏结构300上下移动的行程小于单个安装孔组覆盖区域的高度,不仅满足多连接点位的装配需求,还充分利用车架纵梁100外侧面的空间,保证侧踏结构300的可移动量。
49.需要理解的是,多个安装孔组的分布方式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方式,还可以是具有三个安装孔组,每个安装孔组的覆盖区域均不交叠,总之,安装孔组的分布方式能满足装配需求即可,其余示例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50.本实施例中,侧踏结构300的内侧面与车架纵梁100的外侧面贴合接触,提升侧踏结构300与车架纵梁100之间装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1.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500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固定销、螺栓、直插式卡扣。
52.本实施例提供的侧踏安装结构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门槛梁200和车架纵梁100之间设置合理的间距以形成安装空间400,为安装侧踏结构300提供必要的操作空间;通设置多个安装孔组,可以让侧踏结构上的侧踏孔组根据实际安装情况选择不同高度的安装孔组进行适配安装,实现侧踏结构300的安装高度可调,使用者可根据门槛梁200的高度为侧踏结构300选择合适的安装高度,有效避免门槛梁200与脚踏区域在上下方向上间距过小的问题,避免门槛梁200对使用者的脚部产生干涉;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安装孔110和多个第二安装孔310,使侧踏结构300与车身纵梁100之间形成多个连接点位,避免安装后侧踏结构300晃动;通过第一紧固件500实现侧踏结构300与车架纵梁100的可拆卸连接,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安装或不安装侧踏结构,使用灵活性更强。
53.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定义安装空间400的内外宽度为d1,d1≥80mm(例如85mm、100mm、105mm等)。本实施例对安装空间400进行了优化限定,在满足车身主体设计需求的前提下,满足对于安装侧踏结构300的最小空间需求,使得安装工具能顺利伸入该空间内进行第一紧固件500的装配,充分利用车身设计空间来降低侧踏结构300的安装难度。
54.一些实施例采用如图1至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1及图4,车架纵梁100的下侧面开设有第三安装孔120;侧踏结构300内侧面的下侧缘向内延伸形成固定板330,固定板330上开设有与第三安装孔120对应的第四安装孔320;固定板330的上侧可拆卸的连接有调节垫340,调节垫340开设有与第四安装孔320对应的第五安装孔;侧踏安装结构总成还包括第二紧固件600,第二紧固件600具有与第三安装孔120和第四安装孔320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状态,还具有与第三安装孔120、第四安装孔320和第五安装孔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状态。其中,调节垫340在固定板330和车架纵梁100之间起到支撑作用,适应因侧踏结构300整体上下移动导致固定板330与车架纵梁100下侧面间距变化的现象,保证第二紧固件600能够有效装配。调节垫340与固定板33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粘接、插接、卡接等,并且,
若装配调节垫340,则匹配的第二紧固件600的长度可大于未装配调节垫340所采用的第二紧固件600的长度。
55.本实施例中,第三安装孔120、第四安装孔320和第二紧固件600形成上下方向的连接点位,与前述的内外方向上的连接点位配合,对侧踏结构300和车架纵梁100之间的连接强度起到有效的提升,有利于保持侧踏结构300安装后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第二紧固件600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固定销、螺栓、直插式卡扣。
56.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4,调节垫340包括至少一个垫片341,当采用多个垫片341时,相邻两个垫片341之间可拆卸连接。可通过调整垫片341的使用数量达到调节调节垫340厚度的目的。图4中侧踏结构300已处于最低安装位置(第一紧固件500装配于第三孔组10c中的第一安装孔110),此时固定板330与车架纵梁100下侧面间距最大,选用两个垫片341组成调节垫340;若侧踏结构300处于中间安装位置(第一紧固件500装配于第二孔组10b中的第一安装孔110),则选用一个垫片341;若侧踏结构300处于最高安装位置(第一紧固件500装配于第二孔组10a中的第一安装孔110),则不适用任何的垫片341,固定板330直接贴合于车架纵梁100。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垫片34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粘接、插接、卡接等。
57.在另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调节垫340为整体式结构,不可拆分,可选用不同厚度的调节垫340来适应固定板330与车架纵梁100下侧面间距的变化。
58.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侧踏结构300可以采用如图1、图3及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1、图3及图4,侧踏结构300还包括安装板350、连接架360和踏板370;安装板350与车架纵梁100的外侧面贴合接触,安装板350的下侧缘向内延伸形成固定板330,安装板350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10;连接架360的内端连接于安装板350的外板面,连接架360从门槛梁200的下方绕过门槛梁200,并在门槛梁200的外侧形成安装部;踏板370连接于安装部,并形成脚踏区域。通过将侧踏结构300进行分解,安装的时候可先将安装板350与连接架360进行装配,随后将安装板350与车架纵梁100进行连接,最后再安装踏板370,避免踏板370影响安装板350与车架纵梁100的装配,降低安装难度,还降低了侧踏结构300制造难度。
5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连接架360可以采用如图1、图3及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1、图3及图4,连接架360包括第一连接板361和第二连接板362;第一连接板361的内侧缘连接于安装板330,第一连接板361从门槛梁200的下方绕过门槛梁200,并形成安装部;第二连接板362设于第一连接板361下方,第二连接板362支撑连接于安装板350和第一连接板361之间,第一连接板361、第二连接板362和安装板350之间围合形成加强空间380,加强空间380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呈三角形。本实施例通过形成三角形的加强空间,提升了安装板350和连接架360所构成支架结构的强度,避免踩踏时该支架结构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形,继而避免用户踩踏时产生明显的晃动感,提升使用品质。
60.一些实施例采用如图1、图3及图4所示结构,为了方便安装踏板370,安装部呈平板状;第一连接板361上与门槛梁200上下对应的区域形成下凹部3611,不仅避开了门槛梁200,也提升了第一连接板361整体的结构强度,避免踩踏后有明显的晃动感。
61.一些实施例采用如图1、图3及图4所示结构,踏板370上开设有第六安装孔,安装部开设有与第六安装孔对应的第七安装孔,第六安装孔和第七安装孔通过第三紧固件700可拆卸连接。其中,第三紧固件700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固定销、螺栓、直插式卡扣。本实
施例的第三紧固件700为螺纹紧固件,获取难度低,安装更加简单,使用成本较低,同时具有较好的连接强度,满足装配需求。本实施例的螺纹紧固件示例性的被示出为m10螺栓。
6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500为螺纹紧固件,车架纵梁100为空心梁体,车架纵梁100内腔的外侧壁固定有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上形成有与第一安装孔110对应的第一螺孔。本实施例的第一紧固件500为螺纹紧固件,获取难度低,安装更加简单,使用成本较低,同时具有较好的连接强度,满足装配需求。本实施例的螺纹紧固件示例性的被示出为m10螺栓。
6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紧固件600为螺纹紧固件,车架纵梁100内腔的外侧壁固定有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上形成有与第三安装孔120对应的第二螺孔,其设置原理与上述第一紧固件500的设置原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64.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侧踏安装结构总成。
65.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上述的侧踏安装结构总成,有效避免门槛梁与脚踏区域在上下方向上间距过小的问题,避免门槛梁对使用者的脚部产生干涉,提升踩踏的踏实感及使用安全性,同时,保证侧踏结构的安装强度及装卸灵活性,有效提升侧踏的改装体验,有利于提升整车品质。
6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