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调节刹车的脚轮的制作方法

2022-12-21 12:26: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脚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调节刹车的脚轮。


背景技术:

2.在办公或家用空间内,带有五星脚的转椅已较为普及,转椅在五星脚的五个支脚上各自安装有一个脚轮,该脚轮也是一个万向轮,转椅通过脚轮行走或移动到所需位置;对于普通的脚轮而言,无论人是否坐在上面,均可以通过力驱动来使办公椅通过脚轮行走移动;这本身也无可厚非,但是对于使用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上述脚轮在某些场合不能满足部分使用者的需求,比如对于部分成人使用者来说,当已调整好椅子位置后,坐在椅子上并不希望椅子移动,尤其是在午休时;再比如对于儿童来说,当儿童坐在椅子上时,此时家长并不希望椅子是移动的,因为儿童具有多动性,如果儿童在就坐时椅子处于易移动的状态,那么就会使儿童处于危险之中,严重时会导致儿童摔落。
3.因此,带有自动刹车功能的脚轮就应运而生,比如专利号为 cn201620087339.4 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刹车装置的转轮,包括支撑架、弹簧和转轮,所述的支撑架的上侧连有座椅,所述的支撑架的下侧中部竖直连有活动腔,所述的活动腔下端两侧壁分别向外伸出布置有安装架,该活动腔内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弹簧与插板,所述的插板内横向穿有转轴,所述的转轴的两端连有转轮,所述的转轮的内侧圆心处布置有刹车齿轮,所述的刹车齿轮与安装架内侧上端布置的卡扣相配。该实用新型通过刹车齿轮与卡扣的咬合跟脱离来实现转轮的固定跟转动,使得安装有该转轮的椅子达到了“既在没人坐着的状态下可以自由滑动,方便挪位,又在有人坐着的状态下可以固定不动”这样的设计目的。
4.上述脚轮出厂之后,锁定状态与自由状态之间的切换就确定了,也符合部分使用者的需求,但是对于办公空间内布置有数十个办公椅的场合而言,这种自锁式刹车脚轮也不能满足所有使用者的需求,比如,众口难调的是有使用者在就坐后,在短时间内仍然需要小范围移动,像以往而言,他只需要转身并脚蹬地即可实现移动;但是如果装了这种轮子,使用者必须起身才能实现移动,显然对他来说是不方便的;但是如果同一办公空间内选配部分普通脚轮,选配部分刹车脚轮也是不现实的,这会增加采购的难度,统计也不方便。如上所言,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将脚轮刹车功能进行自由调节。
5.因此,基于上述需求,目前市场上诞生了一种可以调节刹车的脚轮,也就是说,通过调节,可以将该脚轮调成自锁式刹车脚轮,也可以调节成普通的脚轮,这样使用者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来进行调节;具体而言是在轮架上端设置小拨扣,通过拨动小拨扣至一定角度来调节刹车功能的脚轮,此种脚轮虽然可以调节刹车功能,但脚轮安装之后小拨扣目标太小不方便拨动,并且使用者需要蹲在地上或者猫腰才可以操作,拨动时拨扣始终贴合于轮架表面的,需要注意是否拨动到位,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调节刹车的脚轮,将按钮设置在
轮架主体的前端上,按动按钮就可以调节脚轮的刹车功能,可以不用蹲下或者猫腰,而用脚踢按钮来调节脚轮刹车功能,不论是用手按动按钮,还是用脚踢按钮,操作起来,都一样的简单方便。
7.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便于调节刹车的脚轮,包括脚轮本体,所述的脚轮本体包括轮架以及位于轮架两侧的轮片,轮架包括主体以及位于主体内的垫块,两轮片之间穿有横轴,横轴同时穿过垫块,在垫块与主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主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与垫块产生相对移动并配置为在移动后使脚轮刹车;在主体上设有自锁开关,自锁开关的按钮露出于主体外,且按钮自带有限位棒,在垫块上设有与限位棒插接配合的插孔;该脚轮具有限位状态与自由状态,在限位状态下,按钮带动限位棒同步移动使限位棒插入插孔内,此时轮架与垫块在纵向方向保持相对固定,脚轮自如移动;在自由状态下,按钮通过限位棒反向移动使得限位棒脱离插孔,此时,轮架受到下压力时下移同时复位弹簧变形,脚轮为刹车状态;下压力消失或减弱时,轮架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复位,脚轮为自如移动状态。通过在轮架上设置自锁开关,按动按钮带动限位棒插入垫块的插孔中,限位棒将主体和垫块连成一个整体,主体不能相对于垫块移动,这样轮架受压之后不能再向下移动,因此关闭了脚轮刹车功能;再按动按钮,按钮带动带动限位棒反向移动,脱出垫块插孔,主体可以相对垫块移动,轮架的主体受压之后下移启动刹车功能。
9.作为优选,轮架的主体上设有腰型孔,横轴穿插在腰型孔内,轮架的主体上下移动时,腰型孔对横轴起到避让作用。主体上设置腰型孔,横轴不会阻挡轮架的主体上下移动。
10.作为优选,轮架的主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与垫块产生相对移动并在移动后使脚轮刹车是指:轮架的主体底面形成与地面相贴的接触部,轮架的主体受下压力下移时,接触部与地面接触产生摩擦力,以使脚轮刹车静止。重力加载后,轮架的主体受压整体下移,底部和地面接触,产生摩擦力,实现脚轮的刹车功能;重力卸载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轮架的主体上移,底面与地面的接触分离,脚轮此时处于自如移动状态。通过与地面产生摩擦力而产生刹车功能,比在轮片或者横轴上设置刹车机构件来刹车更可靠且不易磨损刹车机构件。
11.作为优选,轮架的主体底面为敞口设计,并且在主体底面设有封盖;在主体内设有垫块安装腔以及自锁开关安装位,垫块置于垫块安装腔内,自锁开关包括开关控制部与按钮,自锁开关安装位包括位于主体内的开关控制部位置以及位于主体前端的按钮孔位,开关控制部安装于开关控制部位置,按钮安装于按钮孔位;封盖将自锁开关及垫块封于主体内,接触部形成于封盖上。在轮架的主体底面设置封盖将轮架的主体全部封闭起来,保护设置在轮架里面的自锁开关,延长脚轮的使用寿命。
12.作为优选,所述接触部为形成于封盖表面的凸起,在封盖表面设置与地面接触的凸起,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更好的实现刹车功能。
13.作为优选,封盖通过卡扣或螺丝安装于主体上。
14.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5.1、通过在脚轮的轮架的主体上设置自锁开关,自锁开关的按钮露出于主体外,按动按钮,按钮带动限位棒移动,限位棒插入垫块插孔中,限位棒将主体和垫块连成一个整体,主体不能相对于垫块移动,这样轮架的主体受压之后不能再向下移动,因此关闭了脚轮刹车功能;再按动按钮,限位开关带动限位棒反向移动,限位棒从垫块的插孔里脱出,主体
与垫块之间可以相对移动,轮架受压之后下移启动刹车功能。
16.2、重力加载后,轮架受压整体下移,轮架底部和地面接触,产生摩擦力,实现脚轮的刹车功能;重力卸载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轮架上移,底面与地面的接触分开,脚轮此时处于自如移动状态。通过与地面产生摩擦力而产生刹车功能,比在轮片或者横轴上设置刹车机构件来刹车更可靠且不易磨损刹车机构件。
17.3、在轮架底面设置封盖将轮架封闭起来,保护设置在轮架里面的自锁开关,延长脚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脚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脚轮的爆炸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脚轮在限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3中的a-a的剖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脚轮在自由状态下加载压力刹车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图5中a-a的剖视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脚轮在自由状态下空载时轮子自如活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图7中的a-a的剖视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脚轮轮架拆分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脚轮轮架装配自锁开关后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脚轮的封盖结构示意图。
29.1为脚轮本体,2为轮架,3为轮片,4为主体,5为垫块,501为凹槽,6为横轴,7为复位弹簧,8为自锁开关,801为开关控制部,802为按钮,9为按钮孔位,10为限位棒,11为插孔,12为腰型孔,13为封盖,14为接触部,15为凸起,16为卡扣,17为卡接孔,18为椅脚竖轴安装腔,19为开关控制部位置,20为自锁开关安装位,21为弹簧安装位,22为凸棱,23为垫块安装腔。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32.如图1-11所示,一种便于调节刹车的脚轮,包括脚轮本体1,脚轮本体1包括轮架2和轮架2两侧的轮片3,轮架2由主体4和垫块5构成,垫块5与主体4之间设有复位弹簧7,主体4内设置有垫块安装腔23,垫块安装腔23里设有弹簧安装位21。如图9-10所示,装配时先将复位弹簧7装入弹簧安装位21中,再将垫块5装入垫块安装腔23内,也可以在垫块5与复位弹簧7接触面开设凹槽501,这样复位弹簧7处于凹槽501内,复位弹簧7受压或者复位时不容易移位。主体4两侧上还设置有腰型孔12,两侧轮片3之间穿有横轴6,横轴6穿过垫块5,穿插在腰型孔12内。主体4上下移动时,腰型孔12对横轴6起到避让作用,这样的设置,横轴6不会阻
挡主体4上下移动。主体4上设置连接椅脚竖轴的椅脚竖轴安装腔18,通过椅脚竖轴与五星脚相连接。当有重力加载在主体4上的时候,主体4向下移动,而垫块5有两侧轮片3及中间横轴6支撑,保持静止,可以在脚轮的主体4上设置与轮片3或者横轴6配合的刹车机构件,在主体4下移时驱动刹车机构件,脚轮处于刹车状态;当重力卸载之后,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主体4上移,刹车机构件分离,脚轮处于自如转动状态。
33.目前脚轮的刹车机构件属于现有技术,例如背景技术中的专利号为 cn201620087339.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刹车装置的转轮,在所述的转轮的内侧圆心处布置有刹车齿轮,所述的刹车齿轮与安装架内侧上端布置的卡扣相配。该实用新型通过刹车齿轮与卡扣的咬合跟脱离来实现转轮的固定跟转动。
34.当然本实施例中采用,主体4受下压力下移时,主体4的底面和地面接触,产生摩擦力,实现脚轮的刹车功能;重力卸载后,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主体4上移,主体4的底面与地面的接触分离,脚轮此时处于自如移动状态。通过与地面产生摩擦力而产生刹车功能,比在轮片或者横轴上设置刹车机构件来刹车更可靠且不易磨损刹车机构件。
35.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在于:轮架2的主体4内还设有自锁开关8,自锁开关8的按钮802自带限位棒10,而在垫块5上设有可供限位棒10插入的插孔11。
36.具体而言,主体4上设有自锁开关安装位20,自锁开关安装位20包括开关控制部位置19和按钮孔位9,将自锁开关8的开关控制部801卡合在开关控制部位置19,将按钮802插入按钮孔位9,按钮802的头端露出于主体4的前端。按动按钮802,按钮802带动限位棒10移动,插入垫块5的插孔11内,垫块5、限位棒10与主体4连成一个整体,重力加载后主体4不能向下移动,将脚轮刹车功能关闭;再按动按钮802,限位棒10反向移动使得限位棒10脱离插孔11,主体4可以相对于垫块5移动,脚轮刹车功能开启。自锁开关8为现有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按钮开关;在开关按钮第一次按时,开关接通并保持,即自锁,在开关按钮第二次按时,开关断开,同时开关按钮弹出来。因自锁开关为外购件,并非本实用新型发明点,因此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就不赘述。
37.更进一步,如图9-11所示,主体4的底面为敞口设计,封盖13盖合于主体4底面,封盖13上有用于支撑自锁开关8的凸棱22,用于盖合封盖13之后防止开关控制部801移位,封盖13上设置卡扣16,卡扣16头端为钩状,主体4相应位置设置有卡接孔17,将卡扣16插入主体4底面,卡扣16头段的钩状物卡入主体的卡接孔17中,实现主体4与封盖13的连接。也可以在主体4与封盖13相应位置设置安装孔用螺丝固定,将主体4和封盖13相连接。这样封盖13将主体封闭起来,更好的保护轮架2以及轮架2内的自锁开关8,延长脚轮的使用寿命。
38.更优的方案,如图5-6所示,当重力加载于脚轮本体1之后,主体4向下移动,压缩复位弹簧7,连接于主体4底面的封盖13上的接触部14与地面接触,与地面产生摩擦力,使得脚轮刹车静止。通过封盖13底面与地面接触产生摩擦力刹车,从而避免主体4的磨损。
39.更进一步,如图11所示,在封盖13上设置凸起15,该凸起15即形成与地面接触的接触部14,当主体4下移的时候,封盖13上的凸起15与地面接触,实现刹车功能。在封盖13上设置凸起15,不但增强了封盖13的力学稳定性,也增大了封盖13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能更好的实现刹车功能。
40.更具体点,如图3-4所示,按动按钮802,按钮802带动限位棒10移动,限位棒10插入垫块5的插孔11中,将垫块5和主体4连接成一个整体,使两者在纵向方向保持相对固定,此
时脚轮处于限位状态。当压力加载于脚轮上时,轮架2处于一个整体承压状态,主体4不能相对于垫块5移动,轮片3能够自如转动,不具有刹车功能。
41.如图5-6所示,按动按钮802,按钮802带动限位棒10反向移动使得限位棒10脱离插孔11,垫块5与主体4分离开,这时脚轮处于自由状态。当压力加载在脚轮上时,主体4压缩复位弹簧7向下移动直至封盖13上的接触部14与地面接触,此时产生摩擦力,轮片3不能移动,脚轮处于刹车状态。如图7-8所示,当脚轮压力卸载后,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主体4上移,接触部14与地面分离,与地面的摩擦力消失,轮片3能够自由移动,脚轮处于自如移动状态。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