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机械制造自动化钻孔装置

2022-12-21 09:51:5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机械制造自动化钻孔装置,应用于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工件加工工艺中,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滑动连接有用于工件定位的放置台(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3),水平设置于所述放置台(2)上侧且通过支撑杆件(4)与所述基座(1)连接;圆周转动组件(5),固定在所述安装板(3)的下侧,所述圆周转动组件(5)的转动件上固定有摆动臂(6);承载架(7),固定在所述摆动臂(6)背离所述圆周转动组件(5)一端,所述承载架(7)内固定有稳定板(8),所述稳定板(8)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电动推杆(9),所述承载架(7)还转动连接有钻孔机构(10);限位板(11),固定在所述钻孔机构(10)上,所述限位板(11)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块(13),所述移动块(13)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9)的输出端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制造自动化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周转动组件(5)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板(3)下侧连接轴(51),所述连接轴(51)上套装有从动锥齿轮(53),所述从动锥齿轮(53)啮合有主动锥齿轮(52),所述主动锥齿轮(52)固定于第一电机(54)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机(54)固定在安装板(3)上,所述从动锥齿轮(53)下固定有转动套(55),并且所述转动套(55)套装在所述连接轴(51)上与之间隙配合,所述转动套(55)一侧与所述摆动臂(6)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制造自动化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7)包括第一承载板(71)和第二承载板(72),两者均呈n型设置,所述第二承载板(72)在所述第一承载板(71)内滑动,并且所述第一承载板(71)与所述第二承载板(72)的上侧壁之间通过第二电动推杆(73)连接,所述第一承载板(71)与所述摆动臂(6)固定,所述稳定板(8)固定于所述第二承载板(72)内,并且所述钻孔机构(10)与所述第二承载板(72)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械制造自动化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机构(10)包括固定架(101)和移动架(102),所述移动架(102)置于所述固定架(101)内且两者滑动连接,并且所述固定架(101)与所述移动架(102)之间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103),所述固定架(101)与所述限位板(11)固定、与所述第二承载板(72)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架(102)内固定有第二电机(104),所述第二电机(104)的输出端穿出所述移动架(102)通过联轴器可拆卸连接有钻杆(105)。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制造自动化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51)下端水平设置有环形导轨(14),所述环形导轨(14)内部通过连接棍(15)与所述连接轴(51)下端固定,所述环形导轨(14)外周侧滑动连接有稳定块(16),所述稳定块(16)背离所述环形导轨(14)的一端与所述摆动臂(6)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制造自动化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件(4)包括竖直设置的套筒(41),所述套筒(41)内插设有螺纹柱(42)并且两者间隙配合,所述套筒(41)上端与所述安装板(3)固定,所述螺纹柱(42)下端与所述基座(1)固定,所述套筒(41)的下端转动连接有驱动件(43),所述驱动件(43)套装在所述螺纹柱(42)上且两者螺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械制造自动化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还固定连接有限位框(17),所述限位框(17)上侧壁套装在所述套筒(41)上与之滑动连接,
所述限位框(17)下侧壁套装固定在所述螺纹柱(42)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械制造自动化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与所述限位框(17)相对的一侧固定有导向板(18),所述安装板(3)套装在所述导向板(18)上与之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板(18)的上端固定有挡位板(19),所述放置台(2)置于所述限位框(17)与所述导向板(18)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制造自动化钻孔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滑动连接有放置台,放置台上侧设有安装板,并且安装板通过支撑杆件与基座连接,在安装板的下侧固定安装有圆周转动组件,圆周转动组件的转动件上固定有摆动臂,摆动臂背离圆周转动组件一端固定有承载件,承载件内通过稳定板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电动推杆,承载架内还转动连接有钻孔机构,在钻孔机构上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上开设有滑槽,在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块,并且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该移动块铰接。本装置使得钻杆的倾斜调节处于连续的状态,提高钻孔的精度,同时能够将钻杆调节至工件的不同位置,提高装置的实用性。提高装置的实用性。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健军 刘炜 张小强 郭鑫 管弘亮 汪国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10.10
技术公布日:2022/12/2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