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石脑油深度脱硫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10 09:39: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度脱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脑油深度脱硫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石脑油是石油产品之一,又叫化工轻油、粗汽油,是以原油或其他原料加工生产的用于化工原料的轻质油,主要用作化工原料,石脑油按蒸馏情况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轻石脑油,一种是重石脑油,石脑油的征收范围包括除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溶剂油以外的各种轻质油,石脑油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或微黄色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石脑油深度脱硫的装置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然而现在的石脑油深度脱硫的装置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就比如:
3.根据专利号:cn202110880564.9一种石脑油深度脱硫的装置,该发明的一种石脑油深度脱硫的装置,对石脑油脱硫处理时,可使用集中板将石脑油和脱硫剂集中起来进行处理,控制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可带动多个摆动杆一同转动,若干个摆动杆在旋转时,可将石脑油与脱硫剂混合,且摆动杆在旋转的同时还能进行自动摆动,增加石脑油与脱硫剂的接触范围和混合效率,该发明的一种石脑油深度脱硫的装置,摆动杆摆动时可将石脑油和脱硫剂吸入固定腔内进行深度混合,然后在摆动的过程中将混合后的物料再次排出,可实现深度脱硫。
4.该技术方案还存在以下问题:
5.1、该石脑油深度脱硫的装置在使用结束时,无法清洁装置内部的残留液体影响下一次使用;
6.2、该石脑油深度脱硫的装置为一体式结构,当该装置内部元件出现故障时,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修;
7.3、该石脑油深度脱硫的装置由于没有移动机构,导致工作人员不便于根据生产需要对该装置进行移动;
8.因此要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脑油深度脱硫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该石脑油深度脱硫的装置在使用结束时,无法清洁装置内部的残留液体影响下一次使用,该石脑油深度脱硫的装置为一体式结构,当该装置内部元件出现故障时,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修,该石脑油深度脱硫的装置由于没有移动机构,导致工作人员不便于根据生产需要对该装置进行移动的问题。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脑油深度脱硫的装置,包括反应釜主体和限位块,所述反应釜主体的上方设置有反应釜盖,所述反应釜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安置座,且安置座的内部开设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的一侧与限位轴承的外侧相连接,所述安置座的内部设置有蜗杆,且蜗杆的一端与限位轴承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安置座的
内部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一侧与蜗杆远离限位轴承的一端相连接;
11.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对接槽,且对接槽与安置槽相贯通,所述对接槽的内部设置有蜗轮,且蜗轮与蜗杆相对接,所述对接槽的两侧连接有第一密封垫,所述蜗轮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贯穿第一密封垫与限位槽相对接,所述蜗轮的内侧连接有清洁杆。
12.优选的,所述反应釜主体的上侧连接有限位座,所述反应釜盖的下侧连接有对接座。
13.优选的,所述对接座的内侧连接有第二密封垫,且第二密封垫与密封块相对接。
14.优选的,所述密封块的下侧与限位座的内侧相连接。
15.优选的,所述反应釜主体的下侧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支撑座。
16.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上侧与反应釜主体的下侧相连接,所述支撑座的两端贯穿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下端连接有万向轮。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石脑油深度脱硫的装置,启动电机,使电机带动蜗杆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清洁杆沿该装置的内侧进行旋转,从而清洁装置内部的残留液体不影响下一次使用,旋转反应釜盖,使反应釜盖在反应釜主体的上侧脱离,使工作人员便于进行检修,旋转螺栓,使螺栓带动万向轮进行伸缩移动,当万向轮接触地面时,便于工作人员根据生产需要对该装置进行移动。
18.1、该石脑油深度脱硫的装置,启动电机,蜗杆通过限位轴承和安置槽构成旋转结构,使电机带动蜗杆进行旋转,通过蜗杆和蜗轮呈啮合对接,蜗杆旋转时带动蜗轮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清洁杆沿该装置的内侧进行旋转,从而清洁装置内部的残留液体不影响下一次使用,通过第一密封垫与蜗轮呈过盈配合,第一密封垫采用橡胶材质,使装置内部的液体不会流入安置槽和对接槽的内部,再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相对接,使蜗轮限制在对接槽的内部;
19.2、该石脑油深度脱硫的装置,旋转反应釜盖,通过限位座的内侧与对接座的外侧呈螺纹连接,使反应釜盖在反应釜主体的上侧脱离,使工作人员便于进行检修,再通过第二密封垫采用橡胶材质,第二密封垫与密封块呈过盈配合,使该装置内部的液体不会渗出,使工作人员检修完毕启动该装置时不会发生漏液的情况;
20.3、该石脑油深度脱硫的装置,旋转螺栓,支撑座的两端与螺栓呈螺纹连接,使螺栓带动万向轮进行伸缩移动,当万向轮接触地面时,便于工作人员根据生产需要对该装置进行移动,反之操作使该装置通过支撑板和支撑座稳定的安置于地面。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蜗杆和蜗轮正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置座左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座和对接座正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蜗杆和蜗轮俯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反应釜主体;2、反应釜盖;3、安置座;4、安置槽;5、限位轴承;6、蜗杆;7、电机;8、对接槽;9、蜗轮;10、第一密封垫;11、限位槽;12、限位块;13、清洁杆;14、限位座;15、对接座;16、第二密封垫;17、密封块;18、支撑板;19、支撑座;20、螺栓;21、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石脑油深度脱硫的装置,包括反应釜主体1和限位块12,反应釜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反应釜盖2,反应釜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安置座3,且安置座3的内部开设有安置槽4,安置槽4的一侧与限位轴承5的外侧相连接,安置座3的内部设置有蜗杆6,且蜗杆6的一端与限位轴承5的内侧相连接,安置座3的内部设置有电机7,且电机7的一侧与蜗杆6远离限位轴承5的一端相连接,反应釜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对接槽8,且对接槽8与安置槽4相贯通,对接槽8的内部设置有蜗轮9,且蜗轮9与蜗杆6相对接,对接槽8的两侧连接有第一密封垫10,蜗轮9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11,限位块12贯穿第一密封垫10与限位槽11相对接,蜗轮9的内侧连接有清洁杆13,蜗杆6通过限位轴承5和安置槽4构成旋转结构,蜗杆6和蜗轮9呈啮合对接,电机7与安置槽4相固定,第一密封垫10与蜗轮9呈过盈配合,第一密封垫10采用橡胶材质,限位槽11的截面尺寸与限位块12的截面尺寸相匹配,限位槽11的截面形状呈圆环形。
30.启动电机7,蜗杆6通过限位轴承5和安置槽4构成旋转结构,使电机7带动蜗杆6进行旋转,通过蜗杆6和蜗轮9呈啮合对接,蜗杆6旋转时带动蜗轮9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清洁杆13沿该装置的内侧进行旋转,从而清洁装置内部的残留液体不影响下一次使用,通过第一密封垫10与蜗轮9呈过盈配合,第一密封垫10采用橡胶材质,使装置内部的液体不会流入安置槽4和对接槽8的内部,再通过限位块12和限位槽11相对接,使蜗轮9限制在对接槽8的内部。
31.反应釜主体1的上侧连接有限位座14,反应釜盖2的下侧连接有对接座15,对接座15的内侧连接有第二密封垫16,且第二密封垫16与密封块17相对接,密封块17的下侧与限位座14的内侧相连接,限位座14的内侧与对接座15的外侧呈螺纹连接,第二密封垫16采用橡胶材质,第二密封垫16与密封块17呈过盈配合,限位座14的截面形状呈圆环形。
32.旋转反应釜盖2,通过限位座14的内侧与对接座15的外侧呈螺纹连接,使反应釜盖2在反应釜主体1的上侧脱离,使工作人员便于进行检修,再通过第二密封垫16采用橡胶材质,第二密封垫16与密封块17呈过盈配合,使该装置内部的液体不会渗出,使工作人员检修完毕启动该装置时不会发生漏液的情况。
33.反应釜主体1的下侧连接有支撑板18,两个支撑板18之间设置有支撑座19,支撑座19的上侧与反应釜主体1的下侧相连接,支撑座19的两端贯穿有螺栓20,螺栓20的下端连接有万向轮21,支撑座19的高度与支撑板18的高度相匹配,支撑座19的两端与螺栓20呈螺纹连接。
34.旋转螺栓20,支撑座19的两端与螺栓20呈螺纹连接,使螺栓20带动万向轮21进行
伸缩移动,当万向轮21接触地面时,便于工作人员根据生产需要对该装置进行移动,反之操作使该装置通过支撑板18和支撑座19稳定的安置于地面。
35.综上所述,启动电机7,使蜗杆6旋转时带动蜗轮9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清洁杆13沿该装置的内侧进行旋转,从而清洁装置内部的残留液体不影响下一次使用,通过第一密封垫10与蜗轮9呈过盈配合,使装置内部的液体不会流入安置槽4和对接槽8的内部,再通过限位块12和限位槽11相对接,使蜗轮9限制在对接槽8的内部,旋转反应釜盖2,使反应釜盖2在反应釜主体1的上侧脱离,使工作人员便于进行检修,通过第二密封垫16与密封块17呈过盈配合,使该装置内部的液体不会渗出,使工作人员检修完毕启动该装置时不会发生漏液的情况,旋转螺栓20,使螺栓20带动万向轮21进行伸缩移动,当万向轮21接触地面时,便于工作人员根据生产需要对该装置进行移动,反之操作使该装置通过支撑板18和支撑座19稳定的安置于地面,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6.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