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大流量气路并联进气管的制作方法

2022-12-10 09:14: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氢燃料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大流量气路并联进气管。


背景技术:

2.氢燃料是指液态氢燃料,燃烧一克氢能释放出142千焦耳的热量,是汽油发热量的3倍,它燃烧的产物是水,没有灰渣和废气,不会污染环境,它比汽油、天然气、煤油都轻,因而携带、运送较不方便,在对氢燃料进行长距离输送时,需要借助特殊的运送管道进行输送。
3.经检索,专利公开号为cn206669338u的氢气输送装置,包括氢气储罐、天然气输送段、氢气注入段和混合气输送段;所述氢气储罐用于将压缩氢气供给至所述氢气注入段;所述天然气输送段用于输送天然气;所述氢气注入段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氢气储罐的氢气、并该氢气与来自所述天然气输送段的天然气混合以形成混合气。存在以下不足:在对氢燃料进行输送时,无法同时实现多管道并联输送的效果,当需要对多个方向进行输送时,具有较高的局限性,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大流量气路并联进气管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流量气路并联进气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大流量气路并联进气管,包括主管以及分别设置在主管顶部和底部外壁的第一副管和第二副管,所述第一副管、主管和第二副管的顶部和底部外壁之间开有竖孔,且竖孔的圆周内壁之间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竖轴,所述竖轴的圆周外壁中间位置以及顶部和底部圆周外壁分别设置有主摆动板和副摆动板,且主摆动板和副摆动板分别为与主管、第一副管和第二副管圆周内壁相适配的圆盘状,所述主管的一端圆周外壁设置有对接环,且对接环的两端外壁之间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对接孔;
7.所述主管的一端圆周外壁设置有主筒,且主筒的底部外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与竖轴底部相连接的旋转杆,旋转杆的底部圆周外壁设置有把手;
8.所述第一副管和第二副管的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用于对第一副管和第二副管进行燃料互补的交换机构,且主摆动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主管内燃料压力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
9.优选的,所述主管的两端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底部两侧两端内壁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杆,主管、第一副管和第二副管的另一端外壁设置有固定板。
10.优选的,所述交换机构包括第一分歧管和第二分歧管,且第一分歧管与第二分歧管分别设置于第一副管和第二副管的两侧外壁之间。
11.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设置于主摆动板的一端外
壁,主筒的底部一侧外壁设置有控制终端,且控制终端与压力传感器之间为电性连接,主管的一端一侧内壁设置有与主摆动板接触的挡板。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分歧管和第二分歧管的圆周外壁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单向筒和第二单向筒,第一单向筒和第二单向筒的内壁分别设置有方向相反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均与控制终端电性连接,第一单向筒和第二单向筒与主管之间均设置有支撑杆。
13.优选的,所述竖轴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标记盘,且标记盘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指示杆。
14.优选的,所述旋转杆的顶部外壁与标记盘的底部外壁之间设置有与竖轴不接触的内杆,且竖轴的顶部和底部圆周外壁均设置有转环,转环的圆周外壁均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凸球。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中,在对氢燃料进行输送时,燃料和分别在主管以及与主管相通的第一副管和第二副管内进行运输,从而实现了多管道并联输送的效果,并且在工作人员转动把手时,旋转杆会带动竖轴转动,从而利用主摆动板以及副摆动板对主管、第一副管和第二副管进行封堵,当主管被完全封堵时,第一副管和第二副管内处于完全流通状态,反之则第一副管和第二副管被完全封堵,实现了对输送方向的控制效果;
17.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可对整个装置进行安装支撑,并且设置的固定板可使得主管、第一副管和第二副管处于同步固定的状态,加强了装置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第一分歧管和第二分歧管,可在第一副管和第二副管处于流通状态时,使得第一副管和第二副管内的燃料流通量互补,从而使得燃料输送更加均匀,通过设置的压力传感器以及控制终端,可在主管处于封闭状态时,对主管内的压力进行检测预警,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18.本实用新型中,当旋转杆与标记盘之间为通过内杆连接时,转环可单独控制副摆动板旋转,与主摆动板的转动不产生冲突,从而实现了主管、第一副管和第二副管可同时打开或者同时关闭的效果,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19.图1为一种大流量气路并联进气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一种大流量气路并联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一种大流量气路并联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一种大流量气路并联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一种大流量气路并联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主管;2、第一副管;3、标记盘;4、主筒;5、固定板;6、第一分歧管;7、第一单向筒;8、第一支撑板;9、连接杆;10、控制终端;11、对接环;12、把手;13、旋转杆;14、第二单向筒;15、支撑杆;16、第二分歧管;17、挡板;18、副摆动板;19、竖轴;20、主摆动板;21、压力传感器;22、凸球;23、转环;24、内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实施例1
26.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大流量气路并联进气管,包括主管1以及分别设置在主管1顶部和底部外壁的第一副管2和第二副管,第一副管2、主管1和第二副管的顶部和底部外壁之间开有竖孔,且竖孔的圆周内壁之间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竖轴19,竖轴19的圆周外壁中间位置以及顶部和底部圆周外壁分别设置有主摆动板20和副摆动板18,且主摆动板20和副摆动板18分别为与主管1、第一副管2和第二副管圆周内壁相适配的圆盘状,主管1的一端圆周外壁设置有对接环11,且对接环11的两端外壁之间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对接孔;
27.主管1的一端圆周外壁设置有主筒4,且主筒4的底部外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与竖轴19底部相连接的旋转杆13,旋转杆13的底部圆周外壁设置有把手12;
28.第一副管2和第二副管的两侧外壁分别设置有用于对第一副管2和第二副管进行燃料互补的交换机构,且主摆动板2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对主管1内燃料压力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在对氢燃料进行输送时,燃料和分别在主管1以及与主管1相通的第一副管2和第二副管内进行运输,从而实现了多管道并联输送的效果,并且在工作人员转动把手12时,旋转杆13会带动竖轴19转动,从而利用主摆动板20以及副摆动板18对主管1、第一副管2和第二副管进行封堵,当主管1被完全封堵时,第一副管2和第二副管内处于完全流通状态,反之则第一副管2和第二副管被完全封堵,实现了对输送方向的控制效果。
29.其中,主管1的两端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8和第二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8与第二支撑板的底部两侧两端内壁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杆9,主管1、第一副管2和第二副管的另一端外壁设置有固定板5,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撑板8和第二支撑板,可对整个装置进行安装支撑,并且设置的固定板5可使得主管1、第一副管2和第二副管处于同步固定的状态,加强了装置的稳定性。
30.其中,交换机构包括第一分歧管6和第二分歧管16,且第一分歧管6与第二分歧管16分别设置于第一副管2和第二副管的两侧外壁之间,通过设置的第一分歧管6和第二分歧管16,可在第一副管2和第二副管处于流通状态时,使得第一副管2和第二副管内的燃料流通量互补,从而使得燃料输送更加均匀。
31.其中,检测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21,且压力传感器21设置于主摆动板20的一端外壁,主筒4的底部一侧外壁设置有控制终端10,且控制终端10与压力传感器21之间为电性连接,主管1的一端一侧内壁设置有与主摆动板20接触的挡板17,通过设置的压力传感器21以及控制终端10,可在主管1处于封闭状态时,对主管1内的压力进行检测预警,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32.其中,第一分歧管6和第二分歧管16的圆周外壁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单向筒7和第二单向筒14,第一单向筒7和第二单向筒14的内壁分别设置有方向相反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均与控制终端10电性连接,第一单向筒7和第二单向筒14与主管1之间均设置有支撑杆15,通过设置的第一单向筒7和第二单向筒14,可在控制终端10的控制下,对第一副管2和第二副管内流通的燃料进行单一方向的输送,实现了对单一管道内的燃料量的增加或者减少。
33.其中,竖轴19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标记盘3,且标记盘3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指示杆,通过设置的标记盘3,可在转动把手12带动主摆动板20和副摆动板18转动时,对主摆动板20的方向进行标记提示,更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
34.实施例2
35.请参阅图5,与实施例1相区别的是,旋转杆13的顶部外壁与标记盘3的底部外壁之间设置有与竖轴19不接触的内杆24,且竖轴19的顶部和底部圆周外壁均设置有转环23,转环23的圆周外壁均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凸球22,当旋转杆13与标记盘3之间为通过内杆24连接时,转环23可单独控制副摆动板18旋转,与主摆动板20的转动不产生冲突,从而实现了主管1、第一副管2和第二副管可同时打开或者同时关闭的效果,实用性更强。
3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