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货物转运叉取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21:18: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货物转运叉取机构。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要求,以及减少人工成本,对于不同工位上的货物都会通过机器进行运输,例如2个工位较远,则可以通过叉车等运输工具进行运输,但2个工位之间的距离比较接近,通常会通过电动葫芦对货物进行提升,然后将货物从一个工位提取到另一工位。
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动葫芦对货物的移动存在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也就是说,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会存在容易晃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货物转运叉取机构,旨在解决现有的运输设备对货物的运输存在运输稳定性差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货物转运叉取机构,包括:
6.机架;
7.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包括支承组件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支承组件连接,用于驱使所述支承组件从取货工位到放货工位往复运动;
8.升降构件,所述升降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支承组件连接,用于在所述支承组件承托货物后,驱使所述支承组件和货物上升。
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构件包括:
10.提升电机,所述提升电机固设于所述机架上;
11.第一齿轮箱,所述第一齿轮箱固设于所述机架一侧,所述第一齿轮箱具有第一输入轴和多个第一输出轴,所述提升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输入轴连接;
12.第一升降件,所述第一升降件设置有多个,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输出轴连接,各所述第一升降件包括凸轮杆和升降杆,所述凸轮杆一端固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输出轴;所述升降杆一端固设于所述凸轮杆的另一端,用于抵触所述支承组件。
13.进一步的,所述支承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承件和第二支承件,所述第一支承件与第二支承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升降件与所述第一支承件连接,所述升降构件还包括:
14.第二齿轮箱,所述第二齿轮箱固设于所述机架的另一侧,所述第二齿轮箱具有第二输入轴和多个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入轴通过连接组件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输出轴固定连接;
15.其中,每一所述第二输出轴均设置有第二升降件,所述第二升降件与所述第一升
降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升降件与所述第二支承件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的外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万向节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端和第二连接部的内端连接。
17.进一步的,所述支承组件还包括多个支承杆,各所述支承杆均横向设置并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机架,各所述支承杆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承框,所述支承框设置有用于供对应所述升降杆伸入的活动腔;
18.所述第一支承件包括:
19.基杆,所述基杆设置有多个,各所述基杆分别横向固设于所有所述支承杆上端;
20.第一承接杆,所述第一承接杆设置有多个且与所述基杆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承接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基杆上端;
21.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分别与所述基杆和第一承接杆连接,用于驱使所述第一承接杆沿所述基杆长度方向往复滑动。
22.进一步的,所述支承框外侧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外周侧抵触于所述机架内侧壁。
23.进一步的,所述支承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支承件还包括:
24.第二承接杆,所述第二承接杆设置有多个且与所述基杆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承接杆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承接杆上端;
25.其中,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承接杆和第二承接杆连接,用于驱使所述第二承接杆沿所述第一承接杆长度方向往复滑动。
26.进一步的,所述基杆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
27.驱滑电机,所述驱滑电机装设于所述基杆下端;
28.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驱滑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齿轮组中的末端的第一齿轮连接;
29.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横向固设于所述第一承接杆下端并与所述第一齿轮组啮合。
3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承接杆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
31.连接齿轮,所述连接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组中的另一末端的第一齿轮连接;
32.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二齿轮组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齿轮组其中一个第二齿轮与所述连接齿轮啮合;
33.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横向固设于所述第二承接杆下端并与所述第二齿轮组啮合。
3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承接杆上端面设置有金刚砂层。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货物转运叉取机构,包括机架、支承构件和升降构件,所述支承构件包括支承组件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支承组件连接,用于驱使所述支承组件从取货工位到放货工位往复运动;所述升降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支承组件连接,用于在所述支承组件承托货物后,驱使所述支承组
件和货物上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支承组件承托货物,然后通过升降构件驱使支承组件和货物共同上升,再利用第一驱动件驱使货物从取货工位运输到放货工位,可以有效避免货物出现晃动的情况,从而提高货物的运输稳定性。
附图说明
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货物转运叉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货物转运叉取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货物转运叉取机构中的第一升降件的结构示意图;
4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货物转运叉取机构中的第一驱动件的爆炸图。
41.图中标识说明:
42.1、机架;11、容纳腔;2、提升电机;21、第一齿轮箱;22、第一输出轴; 23、第一升降件;24、凸轮杆;25、升降杆;26、第二齿轮箱;27、第二输入轴;28、第二输出轴;3、第一支承件;31、第二支承件;32、支承杆;33、支承框;34、活动腔;4、连接组件;41、第一连接部;42、第二连接部;43、第三连接部;44、第一万向节;5、基杆;51、第一承接杆;52、第二承接杆;53、滚轮;54、第一安装槽;6、第一驱动件;61、驱滑电机;62、第一齿轮组;63、第一齿条;7、第二安装槽;71、第二驱动件;72、连接齿轮;73、第二齿轮组; 74、第二齿条;8、衔接组件;81、第一衔接部;82、第二衔接部;83、第三衔接部;84、第二万向节。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4.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45.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46.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47.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货物转运叉取机构,包括:
48.机架1;
49.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包括支承组件和第一驱动件6(结合图4),所述第一驱动件6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且与所述支承组件连接,用于驱使所述支承组件从取货工位到放货工位往复运动;
50.升降构件,所述升降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并与所述支承组件连接,用于在所述支承组件承托货物后,驱使所述支承组件和货物上升。
51.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呈方框型,机架1的中部设置有容纳腔11,需要说明的是,货物是被放置在放置架上,放置架具有供支承组件嵌入的空间,也就是说,支承组件可以深入放置架内部,并在升降构件的驱动下抵触于货物的下端。
5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例如需要将货物从取货工位移动至放货工位,则先利用第一驱动件6将支承组件移动至取货工位,然后利用升降构件驱使支承组件向上移动,即使得支承组件的上端抵触于货物的下侧,通过这种方式,使得货物被承托,从而能够提高货物运输的稳定性。
53.继续利用升降构件抬起支承组件和货物,减少货物和放置架之间的摩擦,从而提高支承组件的运输稳定性并对货物起到保护的作用,在抬起货物达到预设的高度后,再利用第一驱动件6将支承组件朝放货工位移动,在货物达到放货工位的正上方后,利用升降构件将货物和支承组件向下移动,使得货物被放置在放货工位的放置架上,最后利用第一驱动件6驱使支承构件复位,实现货物从取货工位到放货工位的运输,简单易操作。
54.本技术的叉取机构对货物的运输具有较好的运输稳定性,且全自动,无需人工操作,从而减少了劳动成本,并提高了运输效率。
55.结合图2和图3,具体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构件包括:
56.提升电机2,所述提升电机2固设于所述机架1上;
57.第一齿轮箱21,所述第一齿轮箱21固设于所述机架1一侧,所述第一齿轮箱21具有第一输入轴和多个第一输出轴22,所述提升电机2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输入轴连接;
58.第一升降件23,所述第一升降件23设置有多个,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输出轴22连接,各所述第一升降件23包括凸轮杆24和升降杆25,所述凸轮杆 24一端固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输出轴22;所述升降杆25一端固设于所述凸轮杆24的另一端,用于抵触所述支承组件。
59.在本实施例中,提升电机2通过栓接的方式与机架1的一外侧固定连接,其中,提升电机2可以通过减速机与第一齿轮箱21的第一输入轴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升降件23设置有2个,且均位于容纳腔11内,以提高结构的紧凑性;其中,凸轮杆24与升降杆25相垂直设置,在需要升降时,启动提升电机2,通过第一齿轮箱21的动力传动后,带动凸轮杆24转动,由于升降杆25 的一端固设于凸轮杆24的另一端,换言之,升降杆25的几何中心线与凸轮杆 24的转动轴线具有距离,使得凸轮杆24转动,升降杆25绕凸轮杆24的转动轴线转动,从而挤压支承组件,以驱使支承组件实现升降,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不对升降杆25的长度做具体限定,且支承组件的升降根据升降杆25的长度进行调整。
60.结合图1、图2和图4,具体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承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承件3和第二支承件31,所述第一支承件3与第二支承件31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升降件23与所述第一支承件3连接,所述升降构件还包括:
61.第二齿轮箱26,所述第二齿轮箱26固设于所述机架1的另一侧,所述第二齿轮箱26具有第二输入轴27和多个第二输出轴28,所述第二输入轴27通过连接组件4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输出轴22固定连接;
62.其中,每一所述第二输出轴28均设置有第二升降件,所述第二升降件与所述第一升降件23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升降件与所述第二支承件31连接。
6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承件3和第二支承件31并排且间隔设置,通过第一支承件3和第二支承件31对货物进行支承,可以有效提高对货物的运输稳定性,减少货物出现掉落的情况;同时,第二升降件也设置有2个,且2个第二升降件的位置和2个第一升降机的位置一一对应,利用第二齿轮箱26和连接组件4 的配合,即提升电机2可以对控制第二齿轮箱26的动力传动,使得第二升降件可以驱使第二支承件31升降,也即是说,通过一个提升电机2,控制所有的第一升降件23和第二升降件同时转动,实现第一支承件3和第二支承件31的同步升降,在提高了本技术叉取机构的结构紧凑性的同时,还提高了对货物的运输稳定性。
6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设置有3个第一输出轴22,2个第一升降件23分别固设于位于两端的第一输出轴22上,连接组件4和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输出轴 22固定连接,同理,第二输出轴28设置有2个,2个第二升降件分别固设于位于两端的第一输出轴22上,其中,第二输入轴27位于2个第二输入轴27的中间,连接组件4和第二输入轴27固定连接,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起到较好的传动效果。
65.在制造的时候,根据实际需要,第一升降件23和第二升降件的数量也可以是其他,例如可以设置3个等,同理,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定。
66.结合图1、图2和图4,具体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41、第二连接部42和第三连接部43,所述第一连接部41和第三连接部43的外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输出轴22和第二输入轴2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4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万向节44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的内端和第二连接部42的内端连接。
67.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4位于容纳腔11内,且连接组件4横向设置,其中,第一万向节44设置有2个,2个第一万向节44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部42 的两端,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和对应的第一万向节44连接,更具体的,第一连接部41、第二连接部42和第三连接部43可以优选柔性轴,通过这样的设置,消除因装配存在偏差的情况,导致带来第一连接部41和第三连接部43不同心问题。
68.结合图1、图2和图4,具体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承组件还包括多个支承杆 32,各所述支承杆32均横向设置并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机架1,各所述支承杆 32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承框33,所述支承框33设置有用于供对应所述升降杆25 伸入的活动腔34;
69.所述第一支承件3包括:
70.基杆5,所述基杆5设置有多个,各所述基杆5分别横向固设于所有所述支承杆32上端;
71.第一承接杆51,所述第一承接杆51设置有多个且与所述基杆5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承接杆51滑动连接于所述基杆5上端;
72.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6分别与所述基杆5和第一承接杆51连接,用于驱使所述第一承接杆51沿所述基杆5长度方向往复滑动。
73.在本实施例中,支承杆32设置有2个,2个支承杆32分别位于容纳腔11 内、且位于
容纳腔11的两端,支承杆32的延伸方向与基杆5的延伸方向垂直,同时,基杆5也对称设置有2个,基杆5的两端通过栓接的方式分别和2个支承杆32的同一端固定连接,换言之,2个基杆5和2个支承杆32形成井字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接杆51设置有2个,2个第一承接杆51分别滑动在对应的基杆5上,其中,第一承接杆51的延伸方向和滑动方向与基杆5的长度方向相同,在需要驱使第一承接杆51对货物进行运输时,通过第一驱动件6驱使第一支承杆32沿基杆5长度方向滑动,使得第一承接杆51的一端突出放置框的外侧并靠近取货工位。
74.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杆25呈圆柱状,1个支承杆32上设置有2个支承框 33,活动腔34的面积大于支承杆32的竖截面面积,换言之,升降杆25与活动腔34内侧壁的接触是线接触,随着升降杆25绕凸轮杆24的转动,升降杆25 会与支承框33产生相对转动,从而实现支承框33和第一支承件3的升降。
75.结合图图2、图3和图4,具体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承框33外侧转动连接有滚轮53,所述滚轮53外周侧抵触于所述机架1内侧壁。
76.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支承框33上均设置有滚轮53,通过各个滚轮53的配合使用,可以提高支承构件与机架1之间的移动稳定性,同时,通过各个滚轮 53抵触在容纳腔11的内侧壁上,可以对支承构件起到定位和限位的作用。
77.具体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承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件71,所述第一支承件3 还包括:
78.第二承接杆52,所述第二承接杆52设置有多个且与所述基杆5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承接杆52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承接杆51上端;
79.其中,所述第二驱动件71分别与所述第一承接杆51和第二承接杆52连接,用于驱使所述第二承接杆52沿所述第一承接杆51长度方向往复滑动。
8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承接杆52设置有2个,2个第二承接杆52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第一承接杆51上,其中,第二承接杆52起到延长第一承接杆51的长度的目的,也即是说,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在第一驱动件6驱使第一承接杆 51滑动到预定位置后,第二驱动件71驱使第二承接杆52继续滑动直至取货工位,使得第一承接杆51和第二承接杆52形成伸缩的功能,从而提高了本技术叉取机构的结构紧凑性和适用性。
8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承接杆51和第二承接杆52在缩合状态下的投影可以完全落入容纳腔11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区域内。
82.结合图1、图2和图4,具体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杆5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安装槽54,所述第一驱动件6包括:
83.驱滑电机61,所述驱滑电机61装设于所述基杆5下端;
84.第一齿轮组62,所述第一齿轮组62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54内,所述驱滑电机61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齿轮组62中的末端的第一齿轮连接;
85.第一齿条63,所述第一齿条63横向固设于所述第一承接杆51下端并与所述第一齿轮组62啮合。
86.在本实施例中,驱滑电机61通过栓接的方式固设于其中一个基杆5的下端,驱滑电机61的输出轴通过链传动的方式与第一齿轮组62的其中一个第一齿轮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齿轮组62包括多个依次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每一第一齿轮分别通过轴连接的方式转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槽54内,其中,第一承接杆51的下端面抵触于基杆5的上端面,第一齿条63通过栓接的方式与第一承接杆51的下端固定连接,且第一齿条63嵌入第一安装槽54
内并与至少部分第一齿轮啮合连接,应当注意的是,驱滑电机61输出的动力通过第一齿轮组62 中一端的第一齿轮传递,也就是说,所有的第一齿轮应当沿同一个方向进行转动,从而驱使第一齿条63沿同一个方向进行滑动,在实际运输过程中,运行驱滑电机61,驱滑电机61驱使所有的第一齿轮同向转动,带动第一齿条63、第一承接杆51沿对应方向进行滑动,直至到达预设位置。
87.结合图1、图2和图4,具体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接杆5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安装槽7,所述第二驱动件71包括:
88.连接齿轮72,所述连接齿轮72与所述第一齿轮组62中的另一末端的第一齿轮连接;
89.第二齿轮组73,所述第二齿轮组73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7内,所述第二齿轮组73其中一个第二齿轮与所述连接齿轮72啮合;
90.第二齿条74,所述第一齿条63横向固设于所述第二承接杆52下端并与所述第二齿轮组73啮合。
9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组62具有2个末端,连接齿轮72和远离驱滑电机61的一端上的第一齿轮同轴连接,即第一齿轮转动会带动连接齿轮72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齿轮组73包括多个依次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每一第二齿轮分别通过轴连接的方式转动连接于第二安装槽7内,其中,第二承接杆52的下端面抵触于第一承接杆51的上端面,第二齿条74通过栓接的方式与第二承接杆52的下端固定连接,且第二齿条74嵌入第二安装槽7内并与至少部分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92.应当注意的是,所有的第二齿轮应当沿同一个方向进行转动,即连接齿轮 72和位于第二齿轮组73中的其中一个末端上的第二齿轮啮合连接,从而驱使第二齿条74沿同一个方向进行滑动,在实际运输过程中,运行驱滑电机61,驱滑电机61驱使所有的第一齿轮同向转动,带动第一齿条63、第一承接杆51、第二齿轮组73、第二齿条74、第二承接杆52沿对应方向进行滑动,直至第二承接杆52到达货位工位,也就是说,通过第一驱滑电机61,可以驱使第一承接杆 51和第二承接杆52同时滑动,且第一承接杆51和第二承接杆52会产生相对滑动,有效提高对货物的运输效率。
93.更优的,所述第一支承件3和第二支承件31通过衔接组件8连接;
94.所述衔接组件8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衔接部81、第二衔接部82和第三衔接部83,所述第一衔接部81和第三衔接部83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承件3的第一齿轮组62和第二支承件31的第一齿轮组62连接,所述第二衔接部82两端分别通过第二万向节84(结合图1)与所述第一衔接部81和第二衔接部82连接。
9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衔接部81和第一齿轮组62末端的第一齿轮同轴固定连接,同时,第二啮合齿轮和另一第一齿轮组62件对应位置上的第一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换言之,通过一个驱滑电机61可以驱使2个第一齿轮组62运动,从而提高本技术的结构紧凑性。
96.具体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承接杆52上端面设置有金刚砂层。
97.在本实施例中,金刚砂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可以减少货物移动过程中发生移动的情况,从而对货物起到保护的作用。
9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
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