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固线结构及具有其的移动空调的制作方法

2022-12-03 09:16: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固线结构及具有其的移动空调。


背景技术:

2.移动空调是一种不受使用地点限制、灵活性好的空调器。移动空调工作时,通常由电源线为其供电,具体地,移动空调的电源线固定于其底盘。
3.然而,现有移动空调的固线结构无法实现对电源线的精确限位,常常会出现电源线脱落的问题,导致电源线安装效率低,且脱落后还存在与移动空调其他部件缠绕的情形,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容易引发用户投诉。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线结构,以解决现有移动空调的电源线易从底盘脱落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线结构,包括具有安装口的卡线扣,所述卡线扣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挡臂和第二挡臂,所述第一挡臂与所述第二挡臂之间形成容线空间,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容线空间连通,且所述安装口可变形扩张;所述第一挡臂朝向所述容线空间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卡凸,所述第二挡臂朝向所述容线空间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卡凸,沿线体的安装方向,所述第一卡凸与所述第二卡凸错位排布,其中,所述安装方向为自安装口卡入所述容线空间的方向。
6.通过设置主要由卡线扣形成的固线结构,以该固线结构在移动空调中的应用为例进行说明,此时,固线结构可以设置在移动空调的底盘。同时,以沿线体的安装方向,第二卡凸位于第一卡凸的下游为例。当需要对移动空调的电源线进行限位固定时,可以将电源线的线体自卡线扣的安装口卡入,在线体由安装口卡入后,线体将先与第一卡凸接触,再与第二卡凸接触,并最终进入容线空间,利用第一卡凸和第二卡凸实现对线体的限位,防止线体由安装口意外脱出。类似地,当需要解除对电源线的限位固定时,则可以使线体向着安装口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线体将先与第二卡凸接触,再与第一卡凸接触,并最终由安装口拆出,从而达到拆卸电源线的目的。
7.该固线结构不仅能够利用卡线扣实现对线体的可靠固定,防止电源线意外脱落,避免需要多次重复安装电源线致使其安装效率降低,同时,也避免电源线与移动空调的其他部件缠绕,而且,通过将第一卡凸和第二卡凸设置为沿线体的安装方向错位排布,还使得线体无论在安装还是拆卸过程中,均不会与第一卡凸和第二卡凸同时接触,从而使得电源线在装拆时不会同时受到两侧扣位的阻力,提高了装拆效率。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臂和所述第二挡臂两者中的至少一者可弹性变形,所述弹性变形被配置为使所述安装口变形扩张。通过该设置,使得线体的安装及拆卸过程变得容易,同时,也减少线体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卡线扣对其造成的划伤。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臂可弹性变形,且沿所述线体的安装方向,所述第二卡凸位于所述第一卡凸的下游。这种卡线扣的设置形式,利用较高的第一挡臂进行弹性变形,便于用户向第一挡臂施加作用力,方便操作。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臂用于设置所述第一卡凸的表面,与所述第二挡臂用于设置所述第二卡凸的表面相对。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减少卡线扣沿线体走向的空间占用,使得卡线扣的结构更加紧凑化。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凸包括呈角度设置的第一导入面和第一导出面,所述第二卡凸包括呈角度设置的第二导入面和第二导出面,其中,沿所述安装方向,所述第一导入面和所述第二导入面均向靠近所述容线空间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一导出面和所述第二导出面均向背离所述容线空间的方向倾斜延伸。该设置对电源线的安装及拆卸过程均起到了引导作用,保证了安装及拆卸过程的顺畅进行,从而提高了电源线的安装及拆卸效率。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入面与所述安装方向的夹角为θ1,20
°
<θ1<30
°
;和/或,所述第二导入面与所述安装方向的夹角为θ2,20
°
<θ2<30
°
。通过该设置,不仅能够对线体的卡入过程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保证安装过程的顺利进行,而且,还能够减少第一卡凸及第二卡凸沿横向(与安装方向垂直)对容线空间的占用,使得在满足线体容纳需求的同时降低第一挡臂与第二挡臂的间距,利于卡线扣的结构紧凑化。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出面与所述安装方向的夹角为φ1,40
°
<φ1<50
°
;和/或,所述第二导出面与所述安装方向的夹角为φ2,40
°
<φ2<50
°
。通过该设置,不仅能够对线体的退出过程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保证拆卸过程的顺利进行,而且,还能够减少第一卡凸及第二卡凸沿安装方向对容线空间的占用,使得在满足线体容纳需求的同时降低第一挡臂及第二挡臂的高度,从而减少第一挡臂及第二挡臂对底盘上方部件造成干涉的风险。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入面与所述第一导出面能够相交于第一线,所述第二导入面与所述第二导出面能够相交于第二线,沿所述安装方向,所述第一线与所述第二线之间的距离为l,其中,l>10mm。通过该设置,使得线体在安装过程中,当线体在第一导入面的引导下移动后,在与第二导入面接触前具有足够的移动空间,不会出现线体与第一导入面和第二导入面同时接触的情形,从而有效减少了线体安装过程中的阻力;类似地,线体在拆卸过程中,当线体在第二导出面的引导下移动后,在与第一导出面接触前具有足够的移动空间,不会出现线体与第一导出面和第二导出面同时接触的情形,从而有效减少了线体拆卸过程中的阻力。
15.进一步地,所述固线结构还包括u形槽,所述u形槽能够容纳所述线体,沿线体的出线方向,所述卡线扣与所述u形槽依次设置。u形槽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实现对线体的容纳,使得线体的出线过程变得顺畅,减少发生于线体的弯折,另一方面,在安装时,使线体直接由u形槽的开口卡入即可,方便了线体的安装。
16.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空调,以解决现有移动空调的电源线易从底盘脱落的技术问题。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空调,其底盘设置有上述固线结构,所述底盘的周边设置围板,所述固线结构靠近所述围板的内侧设置,所述固线结构被配置为固定所述移动空调的电源线。
18.通过在移动空调的底盘中设置上述固线结构,相应地,该移动空调具有上述固线
结构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空调的底盘对电源线进行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空调的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空调的底盘的横截面示意图;
24.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010-底盘;020-卡线扣;030-u形槽;040-线体;050-围板;
27.100-第一挡臂;110-第一卡凸;111-第一导入面;112-第一导出面;113-第一线;200-第二挡臂;210-第二卡凸;211-第二导入面;212-第二导出面;213-第二线;300-安装口;400-容线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28.目前,常用的将移动空调的电源线固定于其底盘的方式有以下三种:(1)将多根线缆一起挤压卡在线槽中;(2)在底盘设置开孔,利用开孔对电源线进行限位;(3)在底盘设置u形槽,利用u形槽对电源线限位。对于第一种方式,线体操作强度大,且限位可靠性差,使得线体在上下方向易脱出;对于第二种方式,线体装配效率低,而且,需要使电源线端子和插头均小于开孔的孔径,才可实现电源线从开孔的顺利穿入、穿出,使用不便;对于第三种方式,限位不可靠,线体易从u形槽的开口处脱落。
2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空调,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空调的底盘010对电源线进行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空调的底盘0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移动空调的底盘010设置有固线结构,底盘010的周边设置围板050,固线结构靠近围板050的内侧设置,固线结构被配置为固定移动空调的电源线。
31.通过在移动空调中设置固线结构,能够实现对其电源线的有效固定,防止电源线的意外脱落。
32.下述文字中,将对固线结构的具体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进行详细阐述。
33.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空调的底盘010的横截面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固线结构,包括具有安装口300的卡线扣020,具体地,卡线扣02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挡臂100和
第二挡臂200,第一挡臂100与第二挡臂200之间形成容线空间400,安装口300与容线空间400连通,且安装口300可变形扩张;第一挡臂100朝向容线空间400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卡凸110,第二挡臂200朝向容线空间400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卡凸210,沿电源线的线体040的安装方向,第一卡凸110与第二卡凸210错位排布,其中,安装方向为自安装口300卡入容线空间400的方向,即:图5中箭头a所指方向。
34.以沿线体040的安装方向,第二卡凸210位于第一卡凸110的下游为例进行说明。当需要对移动空调的电源线进行限位固定时,可以将电源线的线体040自卡线扣020的安装口300卡入,在线体040由安装口300卡入后,线体040将先与第一卡凸110接触,再与第二卡凸210接触,并最终进入容线空间400,利用第一卡凸110和第二卡凸210实现对线体040的限位,防止线体040由安装口300意外脱出。类似地,当需要解除对电源线的限位固定时,则可以使线体040向着安装口300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线体040将先与第二卡凸210接触,再与第一卡凸110接触,并最终由安装口300拆出,从而达到拆卸电源线的目的。
35.该固线结构不仅能够利用卡线扣020实现对线体040的可靠固定,防止电源线意外脱落,避免需要多次重复安装电源线致使其安装效率降低,同时,也避免电源线与移动空调的其他部件缠绕,而且,通过将第一卡凸110和第二卡凸210设置为沿线体040的安装方向错位排布,还使得线体040无论在安装还是拆卸过程中,均不会与第一卡凸110和第二卡凸210同时接触,从而使得电源线在装拆时不会同时受到两侧扣位的阻力,提高了装拆效率。
36.本实施例中,第一挡臂100和第二挡臂200两者中的至少一者可弹性变形,其中,该弹性变形被配置为使安装口300变形扩张。
37.在线体040卡入卡线扣020的过程中,能够利用第一挡臂100和第二挡臂200两者中可以弹性变形的部件使安装口300扩大,以使线体040顺利进入容线空间400;当线体040进入容线空间400后,第一挡臂100和第二挡臂200两者中可以弹性变形的部件则在自身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复位,使安装口300缩小,从而实现对线体040的固定。通过该设置,使得线体040的安装及拆卸过程变得容易,同时,也减少线体040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卡线扣020对其造成的划伤。
38.请继续参照图3至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挡臂100可弹性变形,且沿线体040的安装方向,第二卡凸210位于第一卡凸110的下游。也就是说,在底盘010的使用状态下,第一卡凸110高于第二卡凸210,设置有第一卡凸110的第一挡臂100能够弹性变形。
39.通过该设置,使得在安装电源线的线体040时,在线体040卡入卡线扣020的过程中,先与可发生弹性变形的第一挡臂100接触,并先受到来自第一卡凸110的安装阻力;随着线体040的继续卡入,在第一卡凸110与第二卡凸210之间的空间无法使线体040顺利通过时,第一挡臂100受到线体040的挤压力后将发生弹性变形,使第一挡臂100远离第二挡臂200,以使第一挡臂100与第二挡臂200之间的空间增大;当线体040顺利进入容线空间400后,第一挡臂100在自身弹性回复力作用下,朝靠近容线空间400的方向运动,使安装口300缩小,从而利用第一卡凸110和第二卡凸210实现对线体040的限位。
40.这种卡线扣020的设置形式,利用较高的第一挡臂100进行弹性变形,便于用户向第一挡臂100施加作用力,方便操作。
41.本实施例中,第二挡臂200具有一定刚度,在线体040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基本不会发生变形。
42.请继续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挡臂100用于设置第一卡凸110的表面,与第二挡臂200用于设置第二卡凸210的表面相对。也就是说,在电源线的安装状态下,第一挡臂100和第二挡臂200沿线体040的径向相间隔。
43.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减少卡线扣020沿线体040走向的空间占用,使得卡线扣020的结构更加紧凑化。
44.请继续参照图3和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凸110包括呈角度设置的第一导入面111和第一导出面112,第二卡凸210包括呈角度设置的第二导入面211和第二导出面212,其中,沿安装方向,第一导入面111和第二导入面211均向靠近容线空间400的方向倾斜延伸,第一导出面112和第二导出面212均向背离容线空间400的方向倾斜延伸。
45.当安装电源线的线体040时,在将线体040沿安装方向卡入容线空间400的过程中,第一导入面111和第二导入面211能够分别对线体040起到引导作用,使得线体040顺利地进入容线空间400;当拆卸电源线的线体040时,也就是说,在线体040沿与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导出面112和第二导出面212将分别对线体040进行退出过程中的引导,使得线体040顺利退出容线空间400。
46.该设置对电源线的安装及拆卸过程均起到了引导作用,保证了安装及拆卸过程的顺畅进行,从而提高了电源线的安装及拆卸效率。
47.请继续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入面111与安装方向的夹角为θ1,20
°
<θ1<30
°
。通过该设置,不仅能够对线体040的卡入过程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保证安装过程的顺利进行,而且,还能够减少第一卡凸110沿横向(与安装方向垂直)对容线空间400的占用,使得在满足线体040容纳需求的同时降低第一挡臂100与第二挡臂200的间距,利于卡线扣020的结构紧凑化。
48.类似地,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入面211与安装方向的夹角为θ2,20
°
<θ2<30
°
。通过该设置,同样能够在卡入过程中对线体040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并减少第二卡凸210沿横向对容线空间400的占用,使得在满足线体040容纳需求的同时降低第一挡臂100与第二挡臂200的间距,进一步保证了卡线扣020的结构紧凑化。
49.优选地,第一导入面111与安装方向的夹角θ1为25
°
,第二导入面211与安装方向的夹角θ2为25
°

50.请继续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出面112与安装方向的夹角为φ1,40
°
<φ1<50
°
。通过该设置,不仅能够对线体040的退出过程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保证拆卸过程的顺利进行,而且,还能够减少第一卡凸110沿安装方向对容线空间400的占用,使得在满足线体040容纳需求的同时降低第一挡臂100的高度,减少第一挡臂100对底盘010上方部件造成干涉的风险。
51.类似地,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出面212与安装方向的夹角为φ2,40
°
<φ2<50
°
。通过该设置,同样能够在拆卸过程中对线体040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并减少第二卡凸210沿安装方向对容线空间400的占用,使得在满足线体040容纳需求的同时降低第二挡臂200的高度,减少第二挡臂200对底盘010上方部件造成干涉的风险。
52.请继续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入面111与第一导出面112能够相交于第一线113,第二导入面211与第二导出面212能够相交于第二线213,沿安装方向,第一线113与第二线213之间的间距为l,其中,l>10mm。
53.通过该设置,使得线体040在安装过程中,当线体040在第一导入面111的引导下移动后,在与第二导入面211接触前具有足够的移动空间,不会出现线体040与第一导入面111和第二导入面211同时接触的情形,从而有效减少了线体040安装过程中的阻力;类似地,线体040在拆卸过程中,当线体040在第二导出面212的引导下移动后,在与第一导出面112接触前具有足够的移动空间,不会出现线体040与第一导出面112和第二导出面212同时接触的情形,从而有效减少了线体040拆卸过程中的阻力。
54.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固线结构还包括u形槽030,具体地,u形槽030能够容纳线体040,沿线体040的出线方向,卡线扣020与u形槽030依次设置。
55.u形槽030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实现对线体040的容纳,使得线体040的出线过程变得顺畅,减少发生于线体040的弯折,另一方面,在安装时,使线体040直接由u形槽030的开口卡入即可,方便了线体040的安装,在u形槽030的宽度大于线体040线径的情况下便可达到线体040的安装目的,无需使电源线端子和插头等部件均小于u形槽030的宽度,通用性好。
56.本实施例中,u形槽030设置在底盘010的边缘位置。
57.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固线结构包括一组卡线扣020和一个u形槽030。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卡线扣020设置为多组,多组卡线扣020沿线体040的走向间隔排布。
58.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59.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0.上述实施例中,诸如“上”、“下”、“侧”等方位的描述,均基于附图所示。
61.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