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燃气轮机用自循环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03 09:08: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燃气轮机用自循环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2.燃气轮机是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质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将燃料的能量转变为有用功的内燃式动力机械,是一种旋转叶轮式热力发动机。
3.现有的燃气轮机用的换热器,不方便对换热器进行拆装处理,对内部的零部件进行维修,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燃气轮机用自循环换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用自循环换热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轮机用自循环换热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横置板、第二侧板,且均设置有一对,所述第一侧板、横置板以及第二侧板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多个导热片,所述第一侧板、横置板以及第二侧板上均固定设置有导热板,所述横置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口,所述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上均开设有两个通道口,使得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内部形成完整的通道,所述横置板通过设置的连接口插入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的内部,使得横置板与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的内部相通,所述横置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设置有插接组件,用于将第一侧板安装至横置板上,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
6.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槽、连接板以及螺栓,所述连接槽固定安装在横置板的侧表面上,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第一侧板的侧表面上,所述连接槽中开设有与连接板相适配的凹槽,所述螺栓的一端贯穿所述连接板以及连接槽的内部。
7.优选地,所述插接组件包括第一插槽、插孔、第一插块以及第二插块,所述第一插槽以及插孔均开设在导热板的表面,位于所述第一插槽正下方的导热片的端部与横置板的内壁面之间设置有与第一插槽宽度相适配的间隙,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槽相适配的第一插块,以及与所述插孔相适配的第二插块,所述第一插块的底端与所述横置板的内顶面紧密贴合。
8.优选地,所述导热板位于所述横置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部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密封槽相适配的第一密封块。
9.优选地,所述导热片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插块相适配的第三插槽,所述第三插槽位于所述第二插块的正上方。
10.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二密封槽以及第二密封块,所述第二密封槽开设在所述第一侧板的两端处,所述第二密封块固定设置在第二侧板的两侧。
11.优选地,所述横置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处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侧板的上下两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插槽相适配的第三插块。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第一侧板、横置板以及第二侧板的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通道可完成快速换热的效果,同时在第一侧板与横置板之间设置有插接组件,通过插接组件将第一侧板预固定在横置板上,将第二侧板通过限位组件插入两个第一侧板之间后,通过固定组件三者固定连接,可实现快速安装以及拆卸的过程,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侧板、横置板以及第二侧板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横置板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横置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侧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侧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1、第一侧板;2、横置板;3、第二侧板;4、连接板;5、连接槽;6、出水口;7、进水口;8、连接口;9、导热板;10、螺栓;11、第一密封槽;12、第一插槽;13、插孔;14、第二插槽;15、第三插槽;16、导热片;17、第一插块;18、第二插块;19、第一密封块;20、第二密封槽;21、通道口;22、第三插块;23、第二密封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参照图1至图7对本实用一种燃气轮机用自循环换热装置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22.一种燃气轮机用自循环换热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横置板2、第二侧板3,且均设置有一对,第一侧板1、横置板2以及第二侧板3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多个导热片16,第一侧板1、横置板2以及第二侧板3上均固定设置有导热板9,横置板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口8,第一侧板1以及第二侧板 3上均开设有两个通道口21,使得第一侧板1与第二侧板3的内部形成完整的通道,一个横置板2的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进水口7,另一个横置板2上固定设置有出水口6,出水口6以及进水口7均与横置板2内部的通道相连通,使得热液通过进水口7进入横置板2的内部,热液在通道内流动的过程中,不断的与导热片16以及导热板9的表面接触,进行换热,依次通过横置板2、第二侧板3以及第一侧板1的内部后,再进入另一个横置板2的内部,并通过出水口6流出,流出的液体变为冷夜,便于使用,横置板2通过设置的连接口8插入第一侧板1或第二侧板3的内部,使得横置板2与第一侧板1或第二侧板3 的内部相通,横置板2与第一侧板1之间设置有插接组件,用于将第一侧板1 安装至横置板2上,第二侧板3与第一侧板1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第一侧板 1的一侧与第一侧板1的一侧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安装时,首先将位于下方的横置板2放置于地面上,再将第一侧板1通过插接组件插入横置板2的内部,实现对第一侧板1的预固定,将第一侧板1安装完成后在将第二侧板3通过限位组件插入至两个第一侧板1之间,然后将顶部的横置板2通过插接组价与第一侧板1进行连接,最后通过固定组件使第一侧板1固定安装在两个横置板2 上,实现快
速安装的过程。
23.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槽5、连接板4以及螺栓10,连接槽5固定安装在横置板2的侧表面上,连接板4固定安装在第一侧板1的侧表面上,连接槽5中开设有与连接板4相适配的凹槽,螺栓10的一端贯穿连接板4以及连接槽5的内部,插接第一侧板1和横置板2时,需要将连接板4插入连接槽5的凹槽中,再利用螺栓10将第一侧板1固定安装在横置板2上,操作较为方便快捷。
24.插接组件包括第一插槽12、插孔13、第一插块17以及第二插块18,第一插槽12以及插孔13均开设在导热板9的表面,位于第一插槽12正下方的导热片16的端部与横置板2的内壁面之间设置有与第一插槽12宽度相适配的间隙,第一侧板1的端部固定设置有与第一插槽12相适配的第一插块17,以及与插孔13相适配的第二插块18,第一插块17的底端与横置板2的内顶面紧密贴合,将第一侧板1插入至横置板2的内部时,需要将第一插块17、第二插块18分别与第一插槽12、插孔13对准后便将第一插块17以及第二插块18插入横置板2的内部,由于导热片16的端部与第一侧板1的内壁面之间设置有与第一插槽12的宽度相适配的间隙,使得导热片16的端部恰好将第一插块17的一侧面抵紧,提高安装后第一侧板1的稳定性,且在未将第一侧板1和横置板2固定连接之前,预固定下的第一侧板1稳定性也较高。
25.导热板9位于横置板2与第一侧板1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一密封槽11,第一侧板1的端部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密封槽11相适配的第一密封块19,将第一侧板1和横置板2连接后,第一密封块19紧贴在第一密封槽11的表面上,有利于提高二者之间的密封效果,同时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26.导热片16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二插块18相适配的第三插槽15,第三插槽15 位于第二插块18的正上方,第二插块18的端部贯穿插孔13后,其端部继续插入第三插槽15中,有利于连接后更加的稳定,可促进该处的密封效果,在连接处通道口21、第一插槽12以及插孔13的边缘处可增加橡胶圈,提高连接处的密封效果。
27.限位组件包括第二密封槽20以及第二密封块23,第二密封槽20开设在第一侧板1的两端处,第二密封块23固定设置在第二侧板3的两侧,可将第二侧板3通过第二密封块23自上而下插入第二密封槽20中。
28.横置板2与第二侧板3连接处开设有第二插槽14,第二侧板3的上下两端固定设置有与第二插槽14相适配的第三插块22,提高第二侧板3安装后的稳定性。
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