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开合夹具的制作方法

2022-12-03 08:14: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开合夹具。


背景技术:

2.电池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其中一步需要将封膜切边后的电池传送至下一个加工工位,现市面上大部分的传送夹具是通过气缸驱动夹具完成开合操作,由于电池产品较大,普通夹具无法对产品进行牢固、稳定的夹持,容易导致产品在传送过程中外侧膜面或产品受损,不仅对产品的外观和实际使用造成影响,还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进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开合夹具,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自动开合夹具,包括固定板、第一转动电机、过渡组件和夹具组件,所述第一转动电机安装在固定板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轮,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设有从动轮,所述夹具组件设置在固定板上并与固定板活动连接,通过皮带绕设在传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并带动夹具组件进行移动,所述过渡组件安装在固定板上并位于夹具组件的侧端,所述过渡组件包括第一z轴驱动件和过渡板,所述第一z轴驱动件通过第一连接架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z轴驱动件与过渡板驱动连接,所述过渡板的上端面设有第一斜面。
6.进一步的,所述夹具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x轴滑轨、第一y轴滑轨和夹具模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皮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一x轴滑轨安装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一x轴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y轴滑轨安装在第二连接上,所述夹具组件与第一y轴滑轨滑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二x轴气缸和卡接块,所述第二x轴气缸驱动卡接块沿x轴方向移动,所述卡接块位于夹具模组的侧端。
8.进一步的,所述卡接块靠近夹具模组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弧形槽。
9.进一步的,所述夹具模组包括底板、顶板、第一夹手和第二夹手,所述底板第一y轴滑轨滑动连接,所述顶板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在底板上,所述顶板的两端设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夹手位于顶板的侧端并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手位于顶板的另一侧端并与第二滑块滑动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手上设有与第一滑块相匹配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沿z轴方向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手上设有与第二滑块相匹配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沿z轴方向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手和第二夹手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夹手和第二夹手均为l型
结构,所述第一夹手和第二夹手均与顶板相抵接。
13.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设有若干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四连接架和定位销,所述第一滑杆与第二滑杆均安装在第三连接板上并与第三连接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的侧端均与第四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架上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销安装在定位孔上。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于夹具组件相匹配的过渡组件,当夹具组件在移动过程中经过渡板上的第一斜面时对夹具组件上的第一夹手和第二夹手进行抬起,从而完成开夹具组件的操作,当产品放置在顶板上第一夹手和第二夹手回落并完成对产品的夹紧和固定,本装置通过夹具组件与过渡组件之间的配合实现产品的夹取,不仅操作简便,易于维护,且夹取过程中能有效保护产品不被破坏,有效提高本装置的夹取效率和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5.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本技术中过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本技术中夹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本技术中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本技术中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
21.1、固定板;
22.2、第一转动电机;21、传动轮;22、从动轮;
23.3、过渡组件;31、第一z轴驱动件;32、过渡板;311、第一连接架;321、第一斜面;
24.4、夹具组件;41、第一连接板;42、第一x轴滑轨;43、第一y轴滑轨;44、夹具模组;421、第二连接板;441、底板;442、顶板;443、第一夹手;444、第二夹手;4421、第一连接杆;4422、第一固定块;4423、第二固定块;4424、第一滑块;4425、第二滑块;4431、第一滑轨;4441、第二滑轨;
25.5、移动组件;51、第二x轴气缸;52、卡接块;53、凹槽;
26.6、第三连接板;
27.7、定位组件;71、第一滑杆;72、第二滑杆;73、第四连接架;74、定位销;731、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9.具体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2,包括固定板1、第一转动电机2、过渡组件3和夹具组件4,第一转动电机2安装在固定板1的一端,第一转动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轮21,固定板1的另一端设有从动轮22,夹具组件4设置在固定板1上并与固定板1活动连接,通过皮带绕设在传动轮21和从动轮22之间并带动夹具组件4进行移动。因此使用时通过第一转动电
机2带动夹具组件4在传动轮21和从动轮22之间进行移动。
30.过渡组件3安装在固定板1上并位于夹具组件4的两侧端,过渡组件3包括第一z轴驱动件31和过渡板32,第一z轴驱动件31通过第一连接架311与固定板1固定连接,第一z轴驱动件31与过渡板32驱动连接,过渡板32的上端面设有第一斜面321。
31.请结合图3,夹具组件4包括第一连接板41、第一x轴滑轨42、第一y轴滑轨43和夹具模组44,第一连接板41与皮带固定连接,第一x轴滑轨42安装在第一连接板41上,第一x轴滑轨42上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421,第一y轴滑轨43安装在第二连接上,夹具组件4与第一y轴滑轨43滑动连接。因此使用时可通过第一x轴滑轨42和第一y轴滑轨43对夹具模组44的位置进行移动,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和移动的便捷性。
32.夹具模组44包括底板441、顶板442、第一夹手443和第二夹手444,底板441第一y轴滑轨43滑动连接,顶板442通过第一连接杆4421固定在底板441上,顶板442的两端设有第一固定块4422和第二固定块4423,第一固定块4422上设有第一滑块4424,第二固定块4423上设有第二滑块4425,第一夹手443位于顶板442的侧端并与第一滑块4424滑动连接,第二夹手444位于顶板442的另一侧端并与第二滑块4425滑动连接。第一夹手443上设有与第一滑块4424相匹配的第一滑轨4431,第一滑轨4431沿z轴方向设置。第二夹手444上设有与第二滑块4425相匹配的第二滑轨4441,第二滑轨4441沿z轴方向设置。第一夹手443和第二夹手444结构相同,第一夹手443和第二夹手444均为l型结构,第一夹手443和第二夹手444均与顶板442相抵接。使用是将产品放置在顶板442上,当夹具模组44向靠近第一斜面321的一端移动时,在夹具模组44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夹手443和第二夹手444随第一斜面321的斜面高度抬升而抬升,从而实现第一夹手443和第二夹手444的打开,便于将产品放置在顶板442上,底板441上安装有若干弹簧,弹簧的底端与底板441固定连接,弹簧的顶端与第一夹手443或第二夹手444的顶端固定连接,当夹具模组44向远离第一斜面321的一端返回时,第一斜面321坡度下降且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实现第一夹手443和第二夹手444对产品的夹紧固定。
33.请结合图4,第二连接板421上设有移动组件5,移动组件5通过螺丝可移动的固定在第二连接板421上,移动组件5包括第二x轴气缸51和卡接块52,第二x轴气缸51驱动卡接块52沿x轴方向移动,卡接块52位于夹具模组44的侧端,卡接块52位于第二连接杆的侧端,卡接块52靠近夹具模组44的一端设有凹槽53,凹槽53为弧形槽,凹槽53的形状与第一连接杆4421相匹配,通过第二x轴气缸51驱动卡接块52对第一连接杆4421进行卡接,从而避免工作过程中夹具模组44在第一y轴滑轨43上发生位移。
34.请结合图5,底板441和顶板442之间设有第三连接板6,第三连接板6上设有若干定位组件7,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板6上安装有两个定位组件7,两定位组件7分别安装在第三连接板6的两侧段。定位组件7包括第一滑杆71、第二滑杆72、第四连接架73和定位销74,第一滑杆71与第二滑杆72均安装在第三连接板6上并与第三连接板6滑动连接,第一滑杆71和第二滑杆72的侧端均与第四连接架73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架73上设有若干定位孔731,定位销74安装在定位孔731上,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定位销74安装在相应的安装孔上。当夹具模组44移动至相应操作工位时可通过定位销74对夹具模组44进行定位,避免夹具模组44继续移动导致移动至操作工位之外的地方,从而提高夹具模组44在夹取产品过程中的位置准确性。
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于夹具组件相匹配的过渡组件,当夹具组件在移动过程中经过渡板上的第一斜面时对夹具组件上的第一夹手和第二夹手进行抬起,从而完成开夹具组件的操作,当产品放置在顶板上第一夹手和第二夹手回落并完成对产品的夹紧和固定,本装置通过夹具组件与过渡组件之间的配合实现产品的夹取,不仅操作简便,易于维护,且夹取过程中能有效保护产品不被破坏,有效提高本装置的夹取效率和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3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前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前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