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化高密封托盒封口机的制作方法

2022-12-02 19:29: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高密封托盒封口机。


背景技术:

2.托盒封口机能够自动将装有物品的托盒进行用保鲜膜封口并裁切工序。亦 可在封口前充入氮气或其他混合气体,然后完成封口并裁切工序;以及可以对 托盒内进行抽真空实现贴体封口效果。托盒封口机常被用于食品行业,因为经 过托盒封口包装后,能够保护食品不被污染,提高食品安全性;若经过气调保 鲜包装后,可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又或者经过真空贴体包装后,可以更大化 的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也能使食品包装更加直观。
3.封口机使用一卷薄膜和预先成型的托盒。先将预先成型的托盒引入到机器 下模具的托盒腔内,然后循环开始。托盒被精确地放置于下模具托盒腔内、上 覆盖薄膜之下。上下模具闭合,此时两种塑料的热封(即托盒与上膜之间的热 封)过程开始。若需要进行气调或贴体包装,则在封口之前,托盒内的空气将 被抽出(即抽真空)或被新气体置换,然后托盒内开始充入预先按比例混合完 成的气体,并完成薄膜的裁切。上下模具重新打开,托盒仍处于托盒腔内,最 后产品被输送至出盒输送线上将产品送出。
4.上述的封口机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
5.1、托盒在被送入下模具的托盒腔之前,需要将托盒排列整齐,工作效率低, 自动化程度低;
6.2、采用的输送机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维护不便;
7.3、上下模具闭合后,通过真空抽气泵进行抽真空操作,直至托盒内的空气 被抽出,抽真空速度慢,导致封口机的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高密封托盒封口机,包括机架、上料传送装置、 出料传送装置、薄膜输送装置、上封装模具、下封装模具和升降驱动机构, 还包括:
10.矫正机构,用于调整托盒与上料传送装置的相对位置;
11.托盒转移装置,其用于将上料传送装置和/或下封装模具上的托盒移动至 下封装模具和/或出料传送装置上;
12.其中,上封装模具相对机架固定,下封装模具通过升降驱动机构可升降 安装在上封装模具下方。
13.矫正机构包括:
14.一对侧板,固定安装在机架上;
15.一对纵滑杆,用于固定连接一对侧板两端;
16.一对限制单元,分别活动安装在一对纵滑杆两端之间,可沿纵滑杆滑动, 并在移动后通过紧固件与纵滑杆相互固定;
17.其中,一对限制单元底端与上料传送装置间隙配合。
18.限制单元包括:
19.一对滑动座,分别滑动套设在各纵滑杆上;
20.一对横滑杆,固定安装在一对滑动座之间且相互平行;
21.一对滑动机构,可滑动安装在一对横滑杆上;
22.引导块,其安装在其中一个滑动机构上;
23.挡板,其安装在另一个滑动机构上。
24.托盒转移装置包括:
25.一对夹持架,分别设置在上料传送装置和出料传送装置两侧;
26.若干卡槽,对称设置在各夹持架相对的侧壁上;
27.移动单元,其安装在机架上,用于驱动一对夹持架朝相背/相向移动和/ 或沿上料传送装置的送料方向移动。
28.移动单元包括:
29.一对轴套,分别固定安装在机架两侧;
30.中固定梁,其固定安装在机架上;
31.后固定梁,其固定安装在机架上;
32.一对移动转轴,分别可活动穿插在各轴套中和中固定梁两端;
33.移动梁,其两端与一对移动转轴远离轴套端转动连接;
34.一对连接板,用于使一对夹持架与各移动转轴相互固定连接;
35.推移驱动机构,其用于驱使一对移动梁沿移动转轴的轴向移动;
36.旋转驱动机构,其用于驱使一对移动转轴同向或对向转动。
37.上封装模具包括:
38.安装座,其固定安装在机架上;
39.电加热座,其通过支柱固定安装在安装座底部;
40.升降套,其可升降套设在电加热座外侧;
41.弹簧一,其设置在升降套顶端与安装座底端之间;
42.气密腔,其在升降套底端与下封装模具顶端抵接时,形成于升降套内壁 与下封装模具顶端之间;
43.换气系统,其用于抽出气密腔内空气并向气密腔内注入保鲜气体。
44.换气系统包括:
45.保鲜气体存储罐,其通过管道一与气密腔连通;
46.真空抽气罐,其通过管道二与气密腔连通;
47.一对截止阀,分别安装在所述管道一和管道二上;
48.真空抽气泵一,其抽气端通过单向阀与真空抽气罐连接;
49.真空抽气泵二,其抽气端通过管道三与管道二远离真空抽气罐和截止阀 端连通;
50.气压传感器一,其用于监测气密腔内气压;
51.气压传感器二,其用于监测真空抽气罐内气压;
52.控制器,其与气压传感器一、气压传感器二、真空抽气泵一和真空抽气 泵二电性连接;
53.其中,一对截止阀为电动截止阀,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管道三上也设 有单向阀。
54.同时公开了一种托盒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5.s1、将未封装托盒置于上料传送装置;
56.s2、矫正机构对托盒的位置进行调整;
57.s3、托盒转移装置将矫正位置后的托盒移动至下封装模具上,同时将完 成封装的托盒转移到出料传送装置上进行下料;
58.s4、薄膜输送装置将薄膜送入上封装模具和下封装模具之间;
59.s5、升降驱动机构运行,下封装模具承载托盒上升,直至下封装模具顶 端与升降套底端结合,形成气密腔,此时托盒顶端未与薄膜和电加热座接触, 升降机构停止运行;
60.s6、打开管道二上的截止阀,控制器对气压传感器一和气压传感器二的 输出的气压信号进行比较,当真空抽气罐内气压与气密腔相等时,发送电信 号关闭管道二上的截止阀并启动真空抽气泵一;
61.s7、启动真空抽气泵二,排出气密腔内剩余气体,直至气密腔内形成真 空;
62.s8、关闭真空抽气泵二,打开管道一上的截止阀,保鲜气体进入气密腔, 直至气密腔内气压与外部大气压相等,关闭管道一上的截止阀;
63.s9、升降驱动机构驱动下封装模具上升,电加热座通电发热,薄膜封装 到托盒敞口端;
64.s10、升降驱动机构控制下封装模具下降;
65.s11、重复步骤s1-s10;
66.其中,在步骤s6中,待真空抽气罐内形成真空,真空抽气泵一便停止 运行。
67.还公开了一种截止阀,包括阀体、进口、出口、阀芯和电驱动机构,阀 芯包括:
68.摆臂,其一端通过铰接轴可转动安装阀体内腔靠近进口端内壁上;
69.阀板,其固定安装在摆臂的自由端;
70.陷槽,其设置在阀体内腔与进口的连接处,与阀板外形适配;
71.弧面,其设置在阀体内腔一侧,与陷槽平顺连接且与摆臂的铰接轴同心;
72.其中,电驱动机构用于控制摆臂围绕铰接轴摆动。
73.电驱动机构包括:
74.横滑槽,其设置在阀体内腔顶部;
75.横滑块,其沿横向可滑动安装在横滑槽中;
76.驱动螺杆,其通过螺孔与横滑块传动连接,通过电机驱动旋转;
77.升降槽,其竖直设置在阀体内侧壁上;
78.升降滑块,其竖直滑动安装在升降槽中,顶端通过联动机构与横滑块传 动连接;
79.联动槽,其设置在摆臂中部;
80.联动滑块,其设置在升降滑块上,与联动槽传动连接。
81.本发明的部分有益效果如下:
82.1、通过一对引导块和一对挡板的设置,在托盒在上料传送装置上移动时, 与托盒的外壁接触,引导托盒移动至上料传送装置的中间位置,方便托盒转移 装置对托盒进行移动;
83.2、通过一对纵滑杆、多个滑动座、各横滑杆和各滑动机构的设置,方便工 作人员
根据托盒的尺寸调整一对引导块或一对挡板之间的间距和引导块与挡板 之间的间距;
84.3、通过一对夹持架、若干卡槽和移动单元的设置,一对夹持架可完成夹 持和放开引导盒的动作,并在上料传送装置、下封装模具与出料传送之间移 动,结构简单可靠;
85.4、通过保鲜气体存储罐、真空抽气罐、管道一上的截止阀、管道二上的 截止阀、真空抽气泵一和真空抽气泵二的设置,使气密腔内的大部分气体可 以迅速排出到真空抽气罐中,再通过真空抽气泵二将气密腔内剩余气体排出, 使气密腔快速达到真空状态;
86.5、阀体的出口与管道一或管道二的气压较小端连通,通过摆臂、阀板、陷 槽和电驱动机构的设置,控制摆臂摆动,需要打开出口时,使阀板脱离陷槽, 需要关闭出口时,使阀板进入陷槽,出口端管道一或管道二内的气压小于阀体 内气压,因此,在阀体内气压的作用下,阀板与陷槽贴合紧密,密封性强。
附图说明
8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动化高密封托盒封口机具体结构示意图;
8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矫正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8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矫正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9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托盒转移装置结构示意图;
9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上封装模具和下封装模具结构示意图;
9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换气系统示意图;
9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截止阀结构示意图。
94.附图标记
95.101-机架、102-上料传送装置、102a-前端传送带、102b-后端传送带、103
‑ꢀ
出料传送装置、104-薄膜输送装置、105-下封装模具、106-升降驱动机构、2-上 封装模具、201-安装座、202-电加热座、203-升降套、204-弹簧一、205-气密腔、 206-支柱、3-矫正机构、301-侧板、302-纵滑杆、4-托盒转移装置、401-夹持架、 402-卡槽、5-限制单元、501-滑动座、502-横滑杆、503-引导块、504-挡板、505
‑ꢀ
安装板、506-引导条、507-竖槽、6-滑动机构、601-滑动架、602-支板、603-立 板、604-直行气缸、7-移动单元、701-轴套、702-中固定梁、703-后固定梁、704
‑ꢀ
移动转轴、705-移动梁、706-连接板、8-推移驱动机构、801-支架、802-皮带轮、 803-引导轮、804-传动皮带、805-固定夹板、9-旋转驱动机构、901-连接臂、902
‑ꢀ
双向气缸、10-换气系统、1001-保鲜气体存储罐、1002-管道一、1003-真空抽气 罐、1004-真空抽气泵一、1005-单向阀、1006-真空抽气泵、1007-管道二、1008
‑ꢀ
管道三、1009-气压传感器一、1010-气压传感器二、1011-控制器、11-截止阀、 1101-阀体、1102-进口、1103-出口、12-阀芯、1201-阀板、1202-陷槽、1203-弧 面、13-电驱动机构、1301-横滑槽、1302-横滑块、1303-驱动螺杆、1304-升降槽、 1305-升降滑块、1306-联动槽、1307-联动滑块、14-联动机构、1401-传动槽、1402
‑ꢀ
引导槽、1402a-平直部、1402b-倾斜部、1403-传动三角块、1404-传动滑块、15
‑ꢀ
摆臂、1501-固定臂、1502-伸缩臂、1503-伸缩孔、1504-伸缩杆、1505-弹簧二。
具体实施方式
9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 例。基于本技术中
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 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97.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 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 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 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 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 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 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98.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伺 服器进行详细地说明。
99.实施例1:
100.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高密封托盒封口机,包括机 架101、上料传送装置102、出料传送装置103、薄膜输送装置104、上封装 模具2、下封装模具105和升降驱动机构106,还包括矫正机构3,用于调整 托盒与上料传送装置102的相对位置;托盒转移装置4,其用于将上料传送 装置102和/或下封装模具105上的托盒移动至下封装模具105和/或出料传 送装置103上,上封装模具2相对机架101固定,下封装模具105通过升降 驱动机构106可升降安装在上封装模具2下方。
101.进一步的,上料传送装置102包括前端传送带102a,安装在矫正机构3 下方;后端传送带102b,安装在前端传送带102a与下封装模具105之间, 托盒经过前端传送带102a时,托盒在前端传送带102a上的位置被矫正机构 3调整,托盒转移装置4将后端传送带102b上的托盒转移纸下封装模具105 上,同时将位于下封装模具105上完成封装的托盒转移到出料传送装置103 上。
102.在本技术的该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将托盒置放在前端传送 带102a上侧,随着前端传送带102a的运行,托盒向后端传送带102b移动,这 个过程中,经过矫正机构3,矫正机构3对托盒的位置进行调整,使托盒位于前 端传送带102a和后端传送带102b的中间位置,随后从前端传送带102a上移动 到后端传送带102b上,将下一个托盒放到前端传送带102a上侧,经矫正机构3 调整位置后,移动到后端传送带102b上,多个托盒在后端传送带102b上排列 整齐,由托盒转移装置4将后端传送带102b上的多个托盒平移运输到下封装模 具105上,同时,将完成封装并开模后随下封装模具105上的多个托盒平移到 出料传送装置103(可采用现有的传送带)上,上封装模具2和下封装模具105 运行对未封装的托盒进行封装的同时,出料传送装置103将完成封装的托盒送 出封口机,集成化程度高,一机便能够实现全自动化托盒封口作业。
103.实施例2:
104.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矫正 机构3包括一对侧板301,固定安装在机架101上;一对纵滑杆302,用于固 定连接一对侧板301两端;一对限制单元5,分别活动安装在一对纵滑杆302 两端之间,可沿纵滑杆302滑动,并在移动后通过紧固件与纵滑杆302相互 固定,一对限制单元5底端与上料传送装置102间隙配合。
105.进一步的,限制单元5包括一对滑动座501,分别滑动套设在各纵滑杆 302上;一对横滑杆502,固定安装在一对滑动座501之间且相互平行;一对 滑动机构6,可滑动安装在一对横滑杆502上;引导块503,其安装在其中一 个滑动机构6上;挡板504,其安装在另一个滑
动机构6上。
106.进一步的,滑动机构6包括滑动架601,其可滑动安装在一对横滑杆502 上;支板602,其一体成型设置在滑动架601底端;立板603,其通过直行气 缸604可活动安装在滑动架601下方;其中,直行气缸604固定安装在立板 603上,引导块503或挡板504固定安装在立板603的内侧表面。
107.进一步的,限制单元5还包括安装板505,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各滑动 座501底部;引导条506,其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安装板505内侧壁上;一对 竖槽507,贯穿设置在安装板505两端,用于与紧固件配合。
108.在本技术的该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托盒在前端传送带102a 向后端传送带102b上移动时,对侧的外壁与两侧的引导块503外壁接触,随着 前端传送带102a的运行,托盒被引导块503限制在前端传送带102a中间位置, 并向后端传送带102b输送,随后,当托盒对侧的外壁仍未脱离与两侧的引导块 503的接触时,托盒靠近后端传送带102b的一端对侧外壁进入一对挡板504之 间,与一对挡板504的对侧外壁滑动抵接,一对引导块503与一对挡板504相 互平行设置,并且均垂直于前端传送带102a的输送方向,使得经过一对引导块 503和一对挡板504之间的托盒位置被移动至前端传送带102a和后端传送带 102b的中间位置并且对侧外壁与前端传送带102a和后端传送带102b平行;
109.本实施例中,位于同侧的挡板504的内端面与引导块503的内端顶点连接 成的直线与前端传送带102a和后端传送带102b平行,防止托盒经过一对引导 块503的矫正后再次发生偏移;
110.本实施例中,根据托盒的高度调整一对引导条506与前端传送带102a上侧 表面的间距,并通过紧固件对引导条506进行固定,使一对引导条506底面在 托盒经过前端传送带102a时,顶端位置得到限制,防止托盒被运行的前端传送 带102a推到引导块503上,而架设在一对引导块503或某个引导块503上,避 免前端传送带102a被托盒堵塞;
111.本实施例中,根据托盒的宽度,当托盒的尺寸变化较大时,调整一对限制 单元5中的滑动座501在各纵滑杆302上的位置,并通过紧固件固定,使各引 导块503和各挡板504之间的间隙得到调整,适应新的托盒的尺寸,当托盒的 尺寸变化较小时,操作相应的直行气缸604运行,微调各引导块503和各挡板 504的位置,使各引导块503和各挡板504之间的间隙得到调整,再根据托盒的 长度,使各滑动架601在横滑杆502上滑动,调整位置后,通过紧固件固定, 使引导块503与挡板504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托盒长度的二分之一,足够的间 隔距离才能够对托盒起到足够的引导作用;
112.紧固件采用螺栓,各滑动座501和滑动架601上均设有与纵滑杆302或横 滑杆502对应的螺孔,滑动座501和滑动架601在纵滑杆302和横滑杆502上 调整位置后,旋紧螺栓,使螺栓的端部穿过螺孔与纵滑杆302或横滑杆502表 面抵接,便能够使滑动座501和滑动架601与纵滑杆302和横滑杆502的相对 位置被固定。
113.实施例3:
11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托盒转移装 置4包括:一对夹持架401,分别设置在上料传送装置102和出料传送装置 103两侧;若干卡槽402,对称设置在各夹持架401相对的侧壁上;移动单元 7,其安装在机架101上,用于驱动一对夹持架401朝相背/相向移动和/或沿 上料传送装置102的送料方向移动。
115.进一步的,移动单元7包括一对轴套701,分别固定安装在机架101两 侧;中固定梁702,其固定安装在机架101上;后固定梁703,其固定安装在 机架101上;一对移动转轴704,分别可活动穿插在各轴套701中和中固定 梁702两端;移动梁705,其两端与一对移动转轴704远离轴套701端转动 连接;一对连接板706,用于使一对夹持架401与各移动转轴704相互固定 连接;推移驱动机构8,其用于驱使一对移动梁705沿移动转轴704的轴向 移动;旋转驱动机构9,其用于驱使一对移动转轴704同向或对向转动。
116.进一步的,推移驱动机构8包括支架801,其固定安装在后固定梁703 上;皮带轮802,其可转动安装在支架801上,通过电机驱动旋转;引导轮 803,其可转动安装在中固定梁702底部;传动皮带804,其传动安装在皮带 轮802和引导轮803之间;固定夹板805,其用于使传动皮带804上侧与移 动梁705底面固定连接。
117.进一步的,旋转驱动机构9包括一对连接臂901,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 各移动转轴704远离轴套701端;双向气缸902,其具有一对输出端,各输 出端分别与各连接臂901的自由端通过铰接轴可转动连接。
118.在本技术的该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完成对托盒的移动时, 双向气缸902的各输出端伸出,使一对连接臂901的顶端相互远离,同时使一 对旋转轴在相应的轴套701、中固定梁702和移动梁705中转动,一对连接臂 901随一对旋转轴的转动,带动一对夹持架401向远离下封装模具105的方向移 动,直至夹持架401脱离下封装模具105的升降范围,随后,下封装模具105 在升降驱动机构106(例如:直行气缸、液压缸或者电动伸缩杆)的控制下上升, 与上封装模具2合模,对托盒进行封口作业,出料传送装置103将完成封装的 托盒送出封口机,同时,与皮带轮802连接的电机运行,使传动皮带804在引 导轮803和皮带轮802之间移动,驱使移动梁705向上料传送装置102方向移 动,使一对夹持架401位于上料传送装置102和下封装模具105的两侧,待下 封装模具105与上封装模具2分模并下降至与上料传送装置102水平位置,双 向气缸902运行,其输出端缩回,使一对连接臂901的顶端相互靠近,一对旋 转轴转动,一对连接臂901与一对夹持架401同时动作,向靠近下封装模具105 的方向移动,位于上料传送装置102上的各未被封口的托盒与位于下封装模具 105上被封口的托盒同时被固定在各夹持架401之间的卡槽402中,随后与皮带 轮802连接的电机反向运行,使皮带轮802顺时针旋转,皮带带动移动梁705 向出料传送装置103的方向移动;
119.本实施例中,旋转轴活动穿插在轴套701和中固定梁702中,远离轴套701 端与移动梁705转动连接,旋转轴壳在轴套701和中固定梁702中可穿插滑 动和旋转,与移动梁705只能相对旋转;
120.本实施例中,转轴沿轴向移动时,皮带轮802在电机的驱动下逆时针/ 顺时针转动,传动皮带804随之沿逆时针/顺时针在皮带轮802和引导轮803 之间做回转运动,由于移动梁705与皮带轮802通过固定夹板805的设置, 相互固定,移动梁705便随着皮带轮802的逆时针/顺时针回转运动,向引导 轮803/皮带轮802移动,实现移动梁705推/拉转轴移动,轴套701、中固定 梁702和后固定梁703与机架101固定连接,发生位移的仅传动皮带804、 固定夹板805、移动梁705和转轴;
121.本实施例中,双向气缸902仅通过两侧的输出端与一对连接臂901顶端 通过铰接轴铰接,悬空于移动梁705上方,一对连接臂901相互对称,且与 各自转轴上的连接板706相
互平行,双向气缸902的一对输出端同时伸出时, 一对连接臂901的顶端同时向远离双向气缸902的方向移动,便使各转轴和 相应的连接板706和夹持架401同时运动,各夹持架401此时便相互远离, 卡槽402脱离与托盒的接触。
122.实施例4:
123.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特征,上封 装模具2包括安装座201,其固定安装在机架101上;电加热座202,其通过 支柱206固定安装在安装座201底部;升降套203,其可升降套203设在电 加热座202外侧;弹簧一204,其设置在升降套203顶端与安装座201底端 之间;气密腔205,其在升降套203底端与下封装模具105顶端抵接时,形 成于升降套203内壁与下封装模具105顶端之间;换气系统10,其用于抽出 气密腔205内空气并向气密腔205内注入保鲜气体。
124.进一步的,换气系统10包括保鲜气体存储罐1001,其通过管道一1002 与气密腔205连通;真空抽气罐1003,其通过管道二1007与气密腔205连 通;一对截止阀11,分别安装在所述管道一1002和管道二1007上;真空抽 气泵一1004,其抽气端通过单向阀1005与真空抽气罐1003连接;真空抽气 泵二1006,其抽气端通过管道三1008与管道二1007远离真空抽气罐1003 和截止阀11端连通,管道三1008上也设有单向阀1005。
125.进一步的,换气系统10还包括气压传感器一1009,其用于监测气密腔 205内气压;气压传感器二1010,其用于监测真空抽气罐1003内气压;控制 器1011,其与气压传感器一1009、气压传感器二1010、真空抽气泵一1004 和真空抽气泵二1006电性连接,一对截止阀11为电动截止阀11,并与控制 器1011电性连接。
126.还包括一种托盒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7.s1、将未封装托盒置于上料传送装置102;
128.s2、矫正机构3对托盒的位置进行调整;
129.s3、托盒转移装置4将矫正位置后的托盒移动至下封装模具105上,同 时将完成封装的托盒转移到出料传送装置103上进行下料;
130.s4、薄膜输送装置104将薄膜送入上封装模具2和下封装模具105之间;
131.s5、升降驱动机构106运行,下封装模具105承载托盒上升,直至下封 装模具105顶端与升降套203底端结合,形成气密腔205,此时托盒顶端未 与薄膜和电加热座202接触,升降机构停止运行;
132.s6、打开管道二1007上的截止阀11,控制器1011对气压传感器一1009 和气压传感器二1010的输出的气压信号进行比较,当真空抽气罐1003内气 压与气密腔205相等时,发送电信号关闭管道二1007上的截止阀11并启动 真空抽气泵一1004;
133.s7、启动真空抽气泵二1006,排出气密腔205内剩余气体,直至气密腔 205内形成真空;
134.s8、关闭真空抽气泵二1006,打开管道一1002上的截止阀11,保鲜气 体进入气密腔205,直至气密腔205内气压与外部大气压相等,关闭管道一 1002上的截止阀11;
135.s9、升降驱动机构106驱动下封装模具105上升,电加热座202通电发 热,薄膜封装到托盒敞口端;
136.s10、升降驱动机构106控制下封装模具105下降;
137.s11、重复步骤s1-s10;
138.其中,在步骤s6中,待真空抽气罐1003内形成真空,真空抽气泵一1004 便停止运行。
139.在本技术的该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下封装模具105承载托 盒上升的过程中,下封装模具105的顶端首先与上封装模具2的升降套203底 端接触,形成气密腔205时,下封装模具105便停止上升,真空抽气罐1003内 提前被真空抽气泵一1004抽至真空,控制器1011发送电信号使管道二1007上 的截止阀11打开,由于管道二1007两端气压不均,气密腔205内的空气便通 过管道二1007进入真空抽气罐1003,使真空抽气罐1003与气密腔205内的气 压达到一致,此时,控制器1011通过气压传感器一1009和气压传感器二1010 监测到这一情况,便控制管道二1007上的截止阀11关闭,同时打开真空抽气 泵一1004,将进入真空抽气罐1003内的气体排出,使真空抽气罐1003内再次 形成真空,此时,气密腔205内的气压已经快速下降至较低值,再启动真空抽 气泵二1006,便能够快速使气密腔205内达到真空的状态,此时,托盒处于气 密腔205的真空环境中,控制器1011通过气压传感器一1009监测到气密腔205 内已经真空,便关闭真空抽气泵二1006,并且打开管道一1002上的截止阀11, 由于管道一1002的两端气压不均,保鲜气体存储罐1001(其内部装有高压的保 鲜气体)内的保鲜气体(例如:氮气)便通过管道一1002进入气密腔205,待 控制器1011通过气压传感器监测到气密腔205内的气压达到标准大气压时,便 发送电信号关闭管道一1002上的截止阀11,断开保鲜气体的输入,此时,托盒 内充满保鲜气体,下封装模具105继续上升,使托盒上升,与薄膜和电加热座 202接触,进行封口作业;
140.本实施例中,升降套203底端敞开,套设在电加热座202的外侧,升降套 203的底端低于电加热座202的底端,并设有密封圈,在下封装模具105上升时 先电加热座202与下封装模具105顶端接触并形成密封的气密腔205,弹簧一 204对升降套203施压,使其底端与下封装模具105接触紧密,密封圈发生变形, 提高气密性,避免在气密腔205内真空时外部气体进入气密腔205。
141.实施例5:
142.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同时公开了一种适于前述托盒封装方法的截 止阀11,包括阀体1101、进口1102、出口1103、阀芯12和电驱动机构13, 阀芯12包括摆臂15,其一端通过铰接轴可转动安装阀体1101内腔靠近进口1102端内壁上;阀板1201,其固定安装在摆臂15的自由端;陷槽1202,其 设置在阀体1101内腔与进口1102的连接处,与阀板1201外形适配;弧面 1203,其设置在阀体1101内腔一侧,与陷槽1202平顺连接且与摆臂15的铰 接轴同心,电驱动机构13用于控制摆臂15围绕铰接轴摆动。
143.进一步的,电驱动机构13包括横滑槽1301,其设置在阀体1101内腔顶 部;横滑块1302,其沿横向可滑动安装在横滑槽1301中;
144.驱动螺杆1303,其通过螺孔与横滑块1302传动连接,通过电机驱动旋 转;升降槽1304,其竖直设置在阀体1101内侧壁上;升降滑块1305,其竖 直滑动安装在升降槽1304中,顶端通过联动机构14与横滑块1302传动连接; 联动槽1306,其设置在摆臂15中部;联动滑块1307,其设置在升降滑块1305 上,与联动槽1306传动连接。
145.进一步的,联动机构14包括传动槽1401,其设置在升降滑块1305顶端, 沿横向延伸;引导槽1402,其贯穿设置在横滑块1302上,包括平直部1402a 和倾斜部1402b;传动三角块1403,其中一个边角与阀体1101内腔铰接,另 两个边角均通过传动滑块1404分别与传动
槽1401和引导槽1402传动配合, 倾斜部1402b的一端与平直部1402a远离驱动螺杆1303端连接,另一端向横 滑槽1301顶端倾斜延伸。
146.进一步的,摆臂15包括固定臂1501,其通过铰接轴与阀体1101内壁可 转动连接;伸缩臂1502,其一端设有伸缩孔1503,另一端与阀板1201通过 焊接连接;伸缩杆1504,其一端与固定臂1501自由端焊接,另一端活动穿 插在伸缩孔1503中;弹簧二1505,其套设在伸缩杆1504外侧,两端分别与 固定臂1501与伸缩臂1502相邻的端面抵接。
147.在本技术的该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阀体1101的出口1103 与管道二1007靠近真空抽气罐1003的一端或管道一1002靠近气密腔205的一 端连通,位于阀体1101出口1103端的管道内的气压在阀板1201未打开时,均 低于管道另一端的气密腔205或保鲜气体存储罐1001内的气压;
148.本实施例中,出口1103闭合状态时,阀板1201位于陷槽1202中,封闭出 口1103,阀体1101内的气压高于出口1103端的气压,同时,弹簧二1505具有 预载力,当阀板1201进入与陷槽1202对应的位置时,便推动伸缩臂1502向陷 槽1202方向移动,待阀板1201进入陷槽1202,弹簧二1505仍旧对阀板1201 持续施压,配合气压使阀板1201与陷槽1202贴合紧密,提高密封效果和密封 的稳定性,此时传动三角块1403上端的传动滑块1404位于引导槽1402的平直 部1402a中;
149.本实施例中,需要使出口1103打开或部分打开时,与驱动螺杆1303连接 的电机运行,使驱动螺杆1303转动,横滑块1302在螺孔与驱动螺杆1303的配 合下,随驱动螺杆1303的转动,在横滑槽1301中向靠近与驱动螺杆1303连接 的电机移动,传动三角块1403上端的传动滑块1404从引导槽1402的平直部 1402a滑动到倾斜部1402b中,从而带动传动三角块1403第一边角的铰接点向 横滑槽1301方向摆动,位于传动三角块1403底端的传动滑块1404升高,同时 在传动槽1401中滑动并带动升降滑块1305在升降槽1304中上升,联动滑块1307 随升降滑块1305的上升而升高,带动摆臂15围绕其与阀体1101的转动连接点 向横滑槽1301方向摆动,阀板1201从陷槽1202中滑动向弧面1203,出口1103 打开,使气流能够通过,同时弹簧二1505受压缩短,伸缩杆1504在伸缩孔1503 中滑动;
150.在本实施例中,横滑块1302的对侧外壁上设有凹陷部(图中未示出),使 得传动三角块1403的一角能够插设到横滑块1302侧壁与横滑槽1301之间。
15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 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 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 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 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 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 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 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 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 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15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 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 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
很多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