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具有高精度前模斜顶顶出结构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11-16 10:01: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精度前模斜顶顶出结构的模具。


背景技术:

2.注塑件是通过前模及后模合模后模腔内注塑成型的,在塑料制品的内侧,通常会设计有倒扣位,这些倒扣位置在设计模具的时候,通常会采用斜顶机构,斜顶在顶出过程中,可脱离产品的倒扣位置。现有的斜顶机构均设置在模具的后模位置,固定在顶针板上,油缸主动驱动顶针板动作时,带动斜顶也跟着动作,实现斜顶将产品顶出。但有些制品由于结构的需要,产品的前模侧也有倒扣,也需要对前模侧的倒扣也进行抽芯。前模固定在注塑机上,是定模,没有设置油缸和顶针板的活动空间,如直接按照后模斜顶的结构设计前模斜顶,会使得模具的制作非常复杂,制作成本非常高,需要对这种斜顶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精度前模斜顶顶出结构的模具,旨在解决现有模具直接按照后模斜顶的结构设计前模斜顶,会使得模具的制作非常复杂,制作成本非常高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具有高精度前模斜顶顶出结构的模具,包括:前模板、斜顶座及斜顶。前模板固定在注塑机台上,斜顶座固定在前模板上。斜顶座设有斜导孔,斜顶的第一端滑动设在斜导孔内,斜顶的第二端置于前模型腔内,且斜顶的第二端的侧壁上设有倒扣柱。斜顶的第一端与斜导孔的孔底之间抵压有复位弹簧,斜顶的第一端的侧壁上设有限位销,斜导孔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限位销在限位槽内滑动。模具的后模板的分型面上设有顶持柱体,顶持柱体成型产品上的通孔,且顶持柱体抵压在斜顶的第二端的端面上。
5.优选地,前模板贴合注塑机台的一侧设有沉槽,斜顶座上还设有斜顶固定座,斜顶固定座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沉槽内。前模板设有容置通孔,斜顶座置于容置通孔内,且斜顶固定座将斜顶座压紧固定在容置通孔内。斜导孔贯穿斜顶座,复位弹簧抵压在斜顶固定座和斜顶的第一端之间。
6.优选地,斜顶的第一端沿其滑动方向设有导向柱,复位弹簧套在导向柱上。
7.优选地,斜顶的第一端的内部沿其滑动方向设有导向孔,导向柱的第一端滑动设在导向孔内,且导向柱的第一端套有保持弹簧,保持弹簧抵压在导向柱与导向孔的内壁之间。导向柱的第二端穿出斜顶的第一端的端面,且复位弹簧套在导向柱的第二端。
8.优选地,斜顶的第一端的侧壁上设有插孔,限位销一部分插入插孔内,且限位销与插孔的孔底之间抵压有辅助弹簧。
9.优选地,斜顶座的外壁上还设有与限位销对应的顶针孔。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模具开模时,通过复位弹簧将斜顶顶
出,从而实现将产品顶出前模,并对前模倒扣抽芯。通过直接在后模板的分型面上设置的顶持柱体,模具合模时,顶持柱体抵压在斜顶回退而实现精准复位。这种前模斜顶结构省去了设置油缸和顶针板的空间,制作简单,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整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斜顶成型产品后的立体结构图;
14.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斜顶座与斜顶装配后的结构图;
15.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6.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斜顶的立体图;
17.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斜顶座的截面结构图;
18.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限位销的组装截面结构图;
19.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高精度前模斜顶顶出结构的模具。
21.参照图1-7,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整体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斜顶成型产品后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斜顶座与斜顶装配后的结构图,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斜顶的立体图,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斜顶座的截面结构图,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限位销的组装截面结构图。
22.如图1-3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具有高精度前模斜顶顶出结构的模具,包括:前模板1、斜顶座2及斜顶3。前模板1固定在注塑机台上,前模板1贴合注塑机台的一侧设有沉槽,斜顶座2上还设有斜顶固定座5,斜顶固定座5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沉槽内。前模板1设有容置通孔,斜顶座2置于容置通孔内,且斜顶座2将斜顶固定座5压紧固定在容置通孔内。斜顶座2设有斜导孔6,斜导孔6贯穿斜顶座2。斜顶3的第一端滑动设在斜导孔6内,斜顶3的第二端置于前模型腔内,且斜顶3的第二端的侧壁上设有倒扣柱7。斜顶3的第一端与斜顶固定座5之间抵压有复位弹簧8,模具处在合模状态时,斜顶3抵压复位弹簧8至压缩状态,模具开模时,复位弹簧8的弹力将斜顶3顶出,实现将产品9顶出前模,并对前模倒扣抽芯。
23.如图1所示,斜顶3的第一端沿其滑动方向设有导向柱10,复位弹簧8套在导向柱10上,使得复位弹簧8伸缩时不会弯曲偏移,保证复位弹簧8呈线性伸缩。如图4所示,斜顶3的第一端的内部沿其滑动方向设有导向孔11,导向柱10的第一端滑动设在导向孔11内,且导向柱10的第一端套有保持弹簧12,保持弹簧12抵压在导向柱10与导向孔11的内壁之间。导向柱10的第二端穿出斜顶3的第一端的端面,且复位弹簧8套在导向柱10的第二端。通过将导向柱10设置成可相对斜顶3伸缩的结构,使得斜顶3滑动过程中,导向柱10不会随斜顶3一起动作,从而使得斜顶座2可以做得更短,不会增加前模的厚度。而且,导向柱10的第二端在
保持弹簧12顶持作用下,始终与斜顶固定座5之间抵紧,使得复位弹簧8整体始终套在导向柱10上,使得复位弹簧8伸缩过程中不会出现弯曲偏移的情况,保证线性弹力。另外,斜顶固定座5朝向斜导孔6的一侧还可以开设凹槽13,复位弹簧8和导向柱10都被抵压在凹槽13的槽底,可以进一步增加斜顶3长度的同时,又不会增加前模厚度。
24.如图5-6所示,斜顶3的第一端的侧壁上设有限位销14,斜导孔6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15,限位销14在限位槽15内滑动,从而限制斜顶3在开模和合模时的滑动行程。如图7所示,斜顶3的第一端的侧壁上设有插孔16,限位销14一部分插入插孔16内,且限位销14与插孔16的孔底之间抵压有辅助弹簧17,从而限位销14可被按压至全部缩进插孔16内。通过将限位销14设置成可活动按压的结构,方便安装斜顶3时,将限位销14滑入限位槽15内。如图3和图6所示,斜顶座2的外壁上还设有与限位销14对应的顶针孔18,当需要拆卸斜顶3进行维护或修模时,将斜顶座2从前模拆卸下来后,只需要借助顶针插入顶针孔18内,将限位销14按压至全部缩进插孔16内,即可将斜顶3抽出。模具的后模板的分型面上设有顶持柱体(图中未示出),如图2所示,顶持柱体成型产品9上的通孔19,模具合模时,顶持柱体抵压斜顶3的第二端的端面,使得斜顶3退回并压缩复位弹簧8,直至完全合模。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模具开模时,通过复位弹簧8将斜顶3顶出,从而实现将产品9顶出前模,并对前模倒扣抽芯。通过直接在后模板的分型面上设置的顶持柱体,模具合模时,顶持柱体抵压在斜顶3回退而实现精准复位。这种前模斜顶3结构省去了设置油缸和顶针板的空间,制作简单,制作成本低。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