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池热管理系统、电池包、车辆及电池包的设计方法与流程

2022-11-14 12:09: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电池热管理系统,用于支撑电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1)包括:液冷箱体(11),所述液冷箱体(11)内储存有相变流体(12);导热管(13),穿设于所述液冷箱体(11),所述导热管(13)内流通有导热流体(14);保温管(15),穿设于所述液冷箱体(11)且与所述导热管(13)间隔设置,所述保温管(15)内储存有保温流体(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13)设置于所述保温管(15)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箱体(11)的内部开设有储存腔,所述相变流体(12)储存于所述储存腔中,所述导热管(13)穿过所述储存腔的一段以及所述保温管(15)穿过所述储存腔的一段均浸泡于所述相变流体(12)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13)包括延伸至所述液冷箱体(11)外部的第一折弯段(131),所述保温管(15)包括延伸至所述液冷箱体(11)外部的第二折弯段(15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13)和所述保温管(15)均设置为蛇形阵列式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13)和所述保温管(15)均采用导热金属材料制成。7.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2)以及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1),所述电芯(2)粘结固定于所述液冷箱体(11)的顶部。8.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循环系统以及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所述冷却循环系统与所述电池包中的所述导热管(13)接通,所述冷却循环系统用于向所述导热管(13)通入所述导热流体(14)。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管(15)的端口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用于将所述保温流体(16)密封于所述保温管(15)内。10.电池包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设计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所述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电芯(2)膨胀到最大状态时,获取所述电芯(2)的底部尺寸cmr以及所述电芯(2)的安装极限尺寸gcr,并根据所述底部尺寸cmr和所述安装极限尺寸gcr确定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1)的极限尺寸s1,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1)的所述极限尺寸s1=cmr*cc*gcr*cosa*cosa*cosa,其中,cc为电芯(2)体系相关结构系数,cc的取值范围为0.45至0.82,a为尺寸公差补充参数,12
°
>a>0
°
;根据所述极限尺寸s1确定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1)的相变尺寸,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1)的相变尺寸包括材料相变厚度d和整体相变厚度h,所述材料相变厚度d=s1÷
(gb*gb*e*e*0.85),gb为设计高度极限尺寸,e为安全尺寸系数,e的取值范围为1.53至1.93,所述整体相变厚度h=s1÷
0.55
÷
tanb,b为重量补充,45
°
>b>42
°
;通过所述整体相变厚度h确定所述保温管(15)的尺寸以及所述导热管(13)的尺寸;所述底部尺寸cmr、所述安装极限尺寸gcr、所述极限尺寸s1、所述材料相变厚度d以及所述整体相变厚度h根据仿真结果校正反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电池热管理系统、电池包、车辆及电池包的设计方法,电池热管理系统用于支撑电芯,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液冷箱体、导热管以及保温管,所述液冷箱体内储存有相变流体;导热管穿设于所述液冷箱体,所述导热管内流通有导热流体;保温管穿设于所述液冷箱体且与所述导热管间隔设置,所述保温管内储存有保温流体。本发明的电池热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对电芯的热管理效率。系统能够提高对电芯的热管理效率。系统能够提高对电芯的热管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卢军 于长虹 李黎黎 岳振东 南海 陈蓓娜 尹炳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7
技术公布日:2022/11/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