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角度可调的双极电凝镊

2022-10-29 21:47: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角度可调的双极电凝镊。


背景技术:

2.双极电凝镊是手术中的新型仪器,常应用在耳鼻咽喉科、骨科、神经外科等多个科室,由双瓣镊体和电极座组成。通过双极电凝镊的两个尖端向病灶组织提供高频电能,使双极镊子两端之间的血管脱水而凝固,达到止血的目的。
3.大部分的双极电凝镊尖端为直的,不好进入部分病灶;有部分双极电凝镊前端为弯曲,但是弯曲角度固定,可能仍然不好进入病灶治疗。
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双极电凝镊。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角度可调的双极电凝镊,其包括电凝镊本体、电极座、电极镊尖和控制结构;所述电凝镊本体第一端与电极座固定连接,电凝镊本体第二端与电极镊尖活动连接,所述控制结构与电凝镊本体活动连接,控制结构与电极镊尖固定连接;上述设置操作控制结构可控制电极镊尖前后转动,前端可调整为不同的角度,可以进入不同的病灶。
7.进一步,所述电凝镊本体包括第一镊体和第二镊体,所述第一镊体和第二镊体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镊体和第二镊体的第二端不接触,存在空隙;优选地,第一镊体和第二镊体的第二端的距离大于5mm。
8.进一步,所述电凝镊本体第一端侧面设置通孔一,所述通孔一内部设置圆柱形空腔。
9.进一步,所述第一镊体和第二镊体第二端顶部均设置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两侧设置通孔二。
10.进一步,所述第一镊体和第二镊体内部的弧形凹槽与圆柱形空腔之间均设置两个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分别设置在第一镊体和第二镊体的左侧和右侧。
11.进一步,所述电极镊尖与第一镊体和第二镊体尾端的斜度相同,所述电极镊尖下部设置一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电极镊尖固定连接,转动块为圆柱形,转动块的直径小于弧形凹槽的直径,转动块两侧设置圆柱形突起二,所述圆柱形突起二的直径与通孔二的直径相同;上述设置保证了电极镊尖可安装在第一镊体和第二镊体内部的弧形凹槽内部,并且可以在弧形凹槽内部转动。
12.进一步,所述控制结构包括滚轮、连接绳、连接杆和操作部;所述滚轮任意一侧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滚轮固定连接,连接杆第二端连接操作部。
13.进一步,所述连接绳设置四根,连接绳第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滚轮的两侧,所述连接绳设置在连接通道内部,连接绳第二端固定连接在转动块两侧。
14.进一步,所述滚轮形状为圆柱形,所述滚轮两侧设置圆柱形突起一,所述圆柱形突
起一与通孔一的直径相同,可安装在圆柱形空腔内转动,所述连接杆与圆柱形突起一的直径相同。
15.进一步,所述电极座后端连接导线,所述导线上设置插头;上述设置保证了插头可插入电源为电凝镊供电。
16.进一步,所述滚轮与转动块转动时均存在一定的阻尼,在医护人员操作时才会发生转动,在不受外力时不会发生转动;上述设置保证了在双极电凝镊使用过程中,角度不会发生变化。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设置本实用新型将双极电凝镊分为电凝镊本体、电极座、电极镊尖和控制结构,而通过控制结构可以使得电极镊尖发生角度变化,从而使得电极镊尖的角度能够调节,调节角度为0-90度,以适应不同部位所需的电极镊尖角度,满足需求。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凝镊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极镊尖连接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极镊尖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镊体第二端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结构安装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第一镊体;2、第二镊体;3、圆柱形空腔;4、弧形凹槽;5、连接通道;6、电极镊尖;7、转动块;8、圆柱形突起二;9、滚轮;10、连接绳;11、连接杆;12、操作部;13、圆柱形突起一;14、插头;15、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1
28.请参照图1-7,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双极电凝镊,其包括电凝镊本体、电极座、电极镊尖6和控制结构;电凝镊本体第一端与电极座固定连接,电凝镊本体第二端与电极镊尖6活动连接,控制结构与电凝镊本体活动连接,控制结构与电极镊尖6固定连接;上述设置操作控制结构可控制电极镊尖6前后转动,前端可调整为不同的角度,可以进入不同的病灶。
29.实施例2
30.请参照图1-3,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增加以下技术特征:(对电凝镊本
体结构进行以下具体设置):电凝镊本体包括第一镊体1和第二镊体2,第一镊体1和第二镊体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镊体1和第二镊体2的第二端不接触,存在空隙;优选地,第一镊体1和第二镊体2的第二端的距离大于5mm。
31.电凝镊本体第一端侧面设置通孔一,通孔一内部设置圆柱形空腔3。
32.第一镊体1和第二镊体2第二端顶部均设置弧形凹槽4,弧形凹槽4两侧设置通孔二。
33.第一镊体1和第二镊体2内部的弧形凹槽4与圆柱形空腔3之间均设置两个连接通道5,连接通道5分别设置在第一镊体1和第二镊体2的左侧和右侧。
34.实施例3
35.请参照图3-4,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增加以下技术特征(对电极镊尖6的结构进行以下具体设置):电极镊尖6与第一镊体1和第二镊体2尾端的斜度相同,电极镊尖6下部设置一转动块7,转动块7与电极镊尖6固定连接,转动块7为圆柱形,转动块7的直径小于弧形凹槽4的直径,转动块7两侧设置圆柱形突起二8,圆柱形突起二8的直径与通孔二的直径相同;上述设置保证了电极镊尖6可安装在第一镊体1和第二镊体2内部的弧形凹槽4内部,并且可以在弧形凹槽4内部转动。
36.实施例4
37.请参照图6-7,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增加以下技术特征(对控制结构进行以下具体设置):控制结构包括滚轮9、连接绳10、连接杆11和操作部12;滚轮9任意一侧设置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第一端与滚轮9固定连接,连接杆11第二端连接操作部12。
38.连接绳10设置四根,连接绳10第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滚轮9的两侧,连接绳10设置在连接通道5内部,连接绳10第二端固定连接在转动块7两侧。
39.滚轮9形状为圆柱形,滚轮9两侧设置圆柱形突起一13,圆柱形突起一13与通孔一的直径相同,可安装在圆柱形空腔3内转动,连接杆11与圆柱形突起一13的直径相同。
40.电极座后端连接导线15,导线15上设置插头14;上述设置保证了插头14可插入电源为电凝镊供电。
41.滚轮9与转动块7转动时均存在一定的阻尼,在医护人员操作时才会发生转动,在不受外力时不会发生转动;上述设置保证了在双极电凝镊使用过程中,角度不会发生变化。
42.尖端的长度范围为5 mm-10mm。尖端可向两侧弯曲,尖端的弯曲角度变化范围上限为90度,角度变化范围为60-70度最佳。
43.连接绳10正常情况下处于收紧状态,连接绳10固定在滚轮9两侧的下半部分,保证滚轮9转动时一侧的连接绳10收紧,另一侧的连接绳10放松,连接绳10设置在转动块7两侧的中间部分,保证电极镊尖6的转动角度足够大;当滚轮9顺时针转动时,电极镊尖6也会顺时针转动,当滚轮9逆时针转动时,电极镊尖6也会逆时针转动,从而达到调节电极镊尖6角度的功能。
44.实施例5
4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此器械的使用方式进行设置,该电凝镊可与计算机系统、机械臂/机器人进行整合,在机械臂/机器人上设置转动操作部12的转动结构,当患者手术部位需要改变角度进入时,计算机系统控制,使机械臂/机器人转动结构转动,从而更好的进入病灶治疗;转动结构在此不做具体设置,其一端能固定电凝镊,另一端与机械壁/机器人
连接即可。
46.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