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开关的制作方法

2022-10-29 16: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关。


背景技术:

2.现有开关包括自动转换开关,但并非局限于自动转换开关,在电器技术领域里,自动转换开关用于为负载提供不间断电源,能够在不同电源间切换,保证供电的连续性。而如今模块化、小型化已成为电器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自动转换开关作为低压电器中的一个重要器件,在模块化、小型化方面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
3.已有技术中的开关如前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的夹持式触头组件存在的缺陷是:由于分闸过程中电弧在进入灭弧室前,无法避免电弧弧根在静触头上的移动,因而电弧弧根在静触头上的移动过程中会烧损一部分触点,最终降低电寿命性能。其他采用夹持式触头组件的开关例如断路器也有类似问题。
4.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开关结构加以合理的改进。为此,本技术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开关,其增设了一引弧角,在分闸过程中,电弧进入灭弧室前,能使电弧弧根快速转移到引弧角上而得以显著降低静触头触点受电弧的影响程度,提高电寿命性能。
6.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开关,包括动触头、静触头和灭弧室,所述动触头包括一对间隔设置的动触片,所述静触头包括联结板、以及与联结板电连接的触头和引弧板,所述触头垂直于所述联结板布置,所述引弧板从触头的一侧向灭弧室方向延伸,在闭合位置,一对所述的动触片将触头夹持,所述静触头还包括一与联结板电连接的引弧角,所述引弧角包括一固定端和一延伸端,所述固定端位于触头的远离引弧板的一侧,所述延伸端穿过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的运动轨迹向引弧板方向延伸,当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时,一对动触片分别从引弧角的两侧经过,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产生电弧时,电流在引弧角、电弧和动触头中流通的路径呈u形。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联结板具有一安装座,在所述安装座上以垂直于安装座的状态设置有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安装座固定,所述触头构成于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上;所述引弧板的端部折弯并向安装座延伸与安装座固定。
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一引弧角固定块,所述引弧角固定块位于触头的远离引弧板的一侧,所述引弧角固定块的顶部与所述引弧角的固定端固定,且所述触头的顶部与所述引弧角间隔设置。
9.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引弧角固定块构成在连接块上,且所述引弧角固定块的高度高于触头的高度,使得延伸端与触头之间存在间隙。
10.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引弧板的端部折弯并向安装座延伸
构成一对安装脚,所述一对安装脚的下端均折展而构成一用于与所述安装座固定的安装端。
11.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端之中任一在安装座上爬行后绕至连接块的背向引弧板的一侧,并折弯后向远离安装座的方向延伸构成引弧角固定块,且所述引弧角固定块的高度高于触头的高度,所述引弧角固定块的顶部与所述引弧角的固定端固定。
12.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引弧板上延设有一引弧片,所述引弧片向引弧角的延伸端延伸。
13.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引弧板从触头的一侧向灭弧室的靠近静触头的那一侧的最外侧灭弧栅片的电弧切割区延伸。
14.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第一、在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的方向上,动触头先与静触头分离后,一对动触片再分别经过引弧角的两侧,在动触头和静触头打开时,触点之间产生电弧,由于引弧角穿过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的运动轨迹,电弧弧根快速运动至引弧角上,避免电弧在触点上灼烧;第二、由于引弧角通过连接块一侧的引弧角安装座实现与安装座电连接,使得产生电弧后,引弧角上的电流方向与电弧行进方向相同,由于引弧角在电弧所在区域产生磁场为垂直纸面朝外,在该磁场内,电弧受到沿着电弧行进方向的电动力f,加快了电弧向灭弧室移动的速度。
附图说明
15.图1a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开关的静触头的立体图。
16.图1b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开关的静触头的分解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开关的触头灭弧模块的一视图。
18.图3a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开关位于第二电源合闸位置时的触头灭弧模块内部示意图。
19.图3b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开关位于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均断开时的触头灭弧模块内部示意图。
20.图3c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开关位于第一电源合闸位置时的触头灭弧模块内部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开关的原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开关的静触头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23.图中:1.动触头、11.动触片、111.第一接触端、112.第二接触端;2.静触头、21.联结板、211.安装座、2111.安装座卯、22.触头、221.触点、222.凹槽、2211.导向斜面、2212.接触平面、23.引弧板、231.引弧片、24.引弧角、241.固定端、242.延伸端、25.安装脚、251.安装端、253.开口、26.连接块、261.连接块榫、262.连接块右端固定面、27.引弧角固定块;3.灭弧室、31.灭弧栅片、311.电弧切割区;4.负载接线端子;5.软连接;6.采样接线端子;7.铆钉;100.基座;200.第一电源接线端子;300.第二电源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
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5.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对应附图所示的位置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26.请参阅图1a至图3c,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具体为一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触头灭弧模块,所述触头灭弧模块由基座100、动触头1、第一电源静触头、第二电源静触头、灭弧室3、负载接线端子4组成,前述第一电源静触头、第二电源静触头均固定在基座100上,前述动触头1可旋转的枢接在基座100上,前述的第一电源静触头在伸出基座100的端部构成第一电源接线端子200,前述的第二电源静触头在伸出基座100的端部构成第二电源接线端子300,前述的负载接线端子4固定在基座100上,前述的动触头1与负载接线端子4之间通过软连接5连接。
27.由于第一电源静触头和第二电源静触头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第二电源静触头的联结板21比第一电源静触头的联结板21长,因此申请人在下面将第一电源静触头和第二电源静触头统称为静触头2。
28.请参阅图1至图3c,前述动触头1包括一对间隔设置的动触片11,前述静触头2包括联结板21、以及与联结板21电连接的触头22和引弧板23,所述触头22垂直于前述联结板21布置,所述引弧板23固定在联结板21上且从触头22的一侧向灭弧室3方向延伸,具体的,所述的引弧板23从触头22的一侧向灭弧室3的靠近静触头2的那一侧的最外侧灭弧栅片31的电弧切割区311延伸。在闭合位置时,前述的一对动触片11将触头22夹持。
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是:前述静触头2的结构体系中还包括一与联结板21电连接的引弧角24,所述引弧角24包括一固定端241和一延伸端242,所述固定端241位于触头22的远离引弧板23的一侧,所述延伸端242穿过动触头1与静触头2分离的运动轨迹向引弧板23方向延伸,当动触头1与静触头2分离时,一对动触片11分别从引弧角24的两侧经过,动触头1与静触头2之间产生电弧时,电流在引弧角24、电弧和动触头1中流通路径呈u形,如图4所示。
30.所述的联结板21具有一安装座211,在所述安装座211上以垂直于安装座211的状态设置有一连接块26,所述连接块26的一端与安装座211固定,所述触头22构成于所述连接块26的另一端上。
31.所述引弧板23的端部折弯并向安装座211延伸后与安装座211固定,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引弧板23的端部折弯并向安装座211延伸构成一对安装脚25,一对所述的安装脚25与安装座211固定,前述一对安装脚25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开口253,所述触头22对应于所述开口25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对安装脚25的下端均折展而构成一用于与安装座211固定的安装端251。在本实施例中,前述引弧板23与安装座211的固定方式是:铆钉7穿过一对安装脚25的安装端251,从而将安装端251与安装座211固定。当然,前述引弧板23与安装座211的固定不限于前述实施例,也可以是:一对安装脚25的延伸至安装座211的端部不设置折弯构成的安装端251,而在安装座211的对应两个安装脚25的位置处开设一对孔或槽,安装脚25与孔或槽配合后铆接。在所述引弧板23上延设有一引弧片231,在本实施例中,该引弧片231对应于所述开口253的上部的位置,所述引弧片231向引弧角24的延伸端242延伸。
32.在所述安装座211上还设置有一引弧角固定块27,所述引弧角固定块27位于触头22的远离引弧板23的一侧,所述引弧角固定块27的顶部与所述引弧角24的固定端241固定,且所述触头22的顶部与所述引弧角24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引弧角固定块27构成在连接块26上,且所述引弧角固定块27的高度高于触头22的高度,即在连接块26上,构成引弧角固定块27的块体的顶部相较于构成触头22的块体的顶部高,使得连接块26的顶部呈台阶状,这样引弧角24通过固定端241与引弧角固定块27固定后,引弧角24的朝向触头22的底面与触头22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隔,引弧角24的延伸端242与触头22之间存在间隙,即引弧角24的朝向触头22的底面与触头22的顶面不接触。
33.其和触头22在连接块26上以电弧行进方向依次布置。
34.在对应于前述触头22的前侧面以及后侧面各固定有一触点221,该触点221为银合金触点。在前述触头22的前侧面以及后侧面并且在对应于前述触点221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用于补偿触点221的厚度且使触点221与触头22焊固的凹槽222。前述的触点221朝向外的表面构成有导向斜面2211和接触平面2212,并且该导向斜面2211以及接触平面2212是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前述动触头1与静触头2接触闭合的运动方向相一致的,在导向斜面2211区域上,位于触头22的前侧面的触点221与位于触头22后侧面的触点221之间的距离沿着动触头1与静触头2接触闭合的运动方向由窄变宽,而在接触平面2212区域上,位于触头22的前侧面的触点221与位于触头22后侧面的触点221之间的距离相等即等距离。在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动触头1与静触头2的闭合运动过程中,导向斜面2211用于对两者的接触进行导向,而动触头1与静触头2的接触到位时,动触头1停留在接触平面2212上实现与触头22的可靠接触。
35.由图1b所示,前述的静触头2还包括有与联结板21铆接的采样接线端子6。
36.所述连接块26与安装座211的固定具体为:在前述连接块26的左端朝向下的一侧构成有一连接块榫261,而在前述安装座211上且在对应前述连接块榫261的位置上开设有一安装座卯2111,前述连接块榫261与安装座卯2111彼此榫卯配合。前述连接块26的右端下表面构成为连接块右端固定面262,所述连接块右端固定面262与安装座211焊接。在本实施例中,前述连接块榫261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相应地,前述的安装座卯2111的形状也呈矩形即矩形的卯。当然,所述连接块榫261的横截面形状可设计为圆形即连接块榫261的立体形状呈圆柱体,相应的安装座卯2111的截面形状呈圆形即呈圆形孔。
37.请继续参阅图3a至图3c,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从第二电源合闸位置切换到第一电源合闸位置的动作过程:
38.如图3a所示,前述双电源转换开关位于第二电源合闸位置,动触头1的一对间隔设置的动触片11构成夹持式组件,图中,所述动触头1的上端构成第一接触端111,所述动触头1的下端构成第二接触端112,位于第二接触端112位置的一对动触片11的彼此面对的壁上的银合金触点与第二电源静触头即位于图示下方位置的静触头2的触点221接触,动触片11夹持在触点221的两侧,第二电源回路导通,第一电源回路断开。
39.如图3b所示,在操作机构带动下,动触头1顺时针转动,位于第二接触端112位置的一对动触片11与触点221分离,并分别从引弧角24的两侧经过,动触头1转动至中间断开位置,此时动触头1与第一电源静触头、第二电源静触头都断开。
40.如图3c所示,在操作机构带动下,动触头1继续顺时针转动到第一电源合闸位置,动触头1的一对动触片11夹持在静触头两侧,即第一接触端111位置的一对动触片11的彼此
面对的壁上的银合金触点与第一电源静触头的触点221接触,第一电源回路导通,第二电源回路断开。
41.前述双电源转换开关从第一电源合闸位置切换到第二电源合闸位置的动作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不再累述。
42.在本实施例中,引弧角24的一端固定至引弧角安装块27上,一方面实现了引弧角24的固定,另一方面使得引弧角24的一端(即图1a、图1b所示位置状态的左端)与安装座211电连接,而引弧角24的另一端(即图1a、图1b所示位置状态的右端)延伸穿过动触头1与静触头2分离的运动轨迹向引弧板23延伸,如图4所示。
43.在动触头1与静触头2分离的方向上,动触头1先与静触头2分离后,一对动触片11再分别经过引弧角24的两侧,在动触头1与静触头2打开时,触点之间产生电弧,由于引弧角24穿过动触头1与静触头2分离的运动轨迹,电弧弧根快速运动至引弧角24上,避免电弧在触头22上的灼烧。进一步地,由于引弧角24通过位于触头22左侧的引弧角安装座27实现与安装座211电连接,使得产生电弧后,电流在引弧角24、电弧和动触头1中流通路径呈u形,如图4所示,由于引弧角24在电弧所在区域产生的磁场为垂直纸面朝外,在该磁场内,电弧受到沿着电弧行进方向的电动力f,加快了电弧向灭弧室3移动的速度。
44.当然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引弧角24的固定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如图5所示,所述安装端251之中任一在安装座211上爬行后绕至连接块26的背向开口253的一侧,并折弯后向远离安装座211的方向延伸构成所述的引弧角固定块27,且所述引弧角固定块27的高度高于触头22的高度,所述引弧角固定块27的顶部与所述引弧角24的固定端241固定。同样,由于引弧角固定块27的高度高于触头22的高度,使得引弧角24通过固定端241与引弧角固定块27固定后,引弧角24的朝向触头22的底面与触头22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隔,即引弧角24的朝向触头22的底面与触头22的顶面不接触。
45.当然,为了保证引弧角24的朝向触头22的底面与触头22的顶面不接触,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也可以是将引弧角24的面向触头22的面(如图1a的底面)布置成台阶状,其延伸端242所在位置相对与固定端241所在位置呈凹陷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