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塑料弹簧的全塑泡沫泵的制作方法

2022-10-26 09:17: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泡沫泵。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技术,中国专利201721395248.8,一种垫阀式泡沫泵。包括基座、按压部、网通、主柱、中柱、大活塞、活塞缸和液体挤出组件,所述按压部可升降的滑动连接在基座顶部,所述网通固定连接在按压部内,所述主柱呈中空状、且顶端与所述按压部固定相连;所述大活塞的表面上开设有至少一补气孔,所述补气孔的下方设有与大活塞固定相连的补气垫阀;所述液体挤出组件连接在中柱中、且其底部穿出至活塞缸外。存在问题是:补气垫阀不能排气控制,储气腔压力小,金属弹簧和玻璃球不能回收;复位慢,导致液体进入储气腔,泡沫性能差。
3.中国专利202020844484.9,及一种轻量化防静电泡沫泵,是针对现有同类产品的泵体内空间设计欠合理,缺少双活塞和连接座结构设计的技术问题而设计。其要点是该泡沫本规定泵体内活塞包括大活塞和小活塞,阀针从阀杆一端套入阀杆内通孔的同时,阀杆内阀针与阀杆另一端套入的小活塞一端扣合固定连接,小活塞的杆部与阀针的扣合固定连接处阀杆外径套有弹簧垫,阀杆的阀针套入端外径设有凸起的圈筋,弹簧的一端与阀杆的圈筋相抵,弹簧的另一端相抵于弹簧垫;小活塞的外径与泵体的弹套处上方的细内腔壁相抵密封,大活塞的外径与泵体内细内腔上方的大内腔壁相抵密封,鸭嘴通过连接座与阀杆连接,大活塞的叶圈处外径设有通气槽。存在问题是:泡沫量小、此无垫阀结构缓慢按压的情况下泡沫会呈水状或起泡不丰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塑料弹簧的全塑泡沫泵,它具有复位快,复位时封闭排气,气液混合均匀、泡沫丰富、可直接循环回收的特点。
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塑料弹簧的全塑泡沫泵,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包括按头、螺牙、本体、网通、大活塞、活塞杆、垫阀、针柱、活塞座、小活塞、塑料阀、上塑料弹簧和下塑料弹簧,
6.按头包括进液管、出液管路和环绕进液管的套筒,
7.螺牙包括筒形体、圆形座板、补气腔、止位腔和插接槽,
8.本体包括储气腔、设在储气腔上端的法兰、设在储气腔底部的环形座、液体腔、设在液体腔底部的单向阀座和接口,
9.大活塞包括双曲线形活塞主体、下开口的筒形座、设在筒形座顶板上的环形插接座、设在环形插接座底部的补气孔和柱形座,柱形座包括进气连接腔、气液混合腔、网通腔和设在隔板上的压缩孔;
10.活塞杆包括柱锥台形腔、导向腔、设在导向腔上的轴向导液槽、环绕导向腔的内阀座和进液腔,
11.垫阀包括筒连接座、环绕外周向面的补气阀芯片、设在筒形连接座的环形阀芯座和排气阀芯片,
12.针柱包括柱锥台形芯体、导向杆、连杆、阀杆和头部,
13.活塞座包括筒形壳和设在底板中心的筒形弹簧座,
14.小活塞包括下开口的小活塞主体、导流管体和设在导流管体内的环形座板;
15.大活塞的环形插接座与补气腔的间隙配合且上端伸入筒形体内,筒形座与止位腔配合止,上塑料弹簧设在螺牙的圆形座板上,网通固定在筒形体上端内;柱形座插入按头的进液管内,上塑料弹簧与进液管和套筒之间的按头配合;垫阀的筒连接座插入环形插接座的下开口的环形插接槽内;针柱设在活塞杆内、柱锥台形芯体与柱锥台形腔配合、导向杆与导向腔滑动配合,活塞杆的柱锥台形腔穿过补气阀芯片与大活塞的进气连接腔插接,排气阀芯片与内阀座配合、补气阀芯片与筒形座的顶板配合;本体的储气腔上的法兰插入螺牙的插接槽内,双曲线形活塞主体与储气腔滑动配合;活塞座设在本体的环形座内,下塑料弹簧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筒形壳的底板和内阀座配合;小活塞的导流管体插入活塞杆的进液腔的下端内,针柱的头部与环形座板配合,阀杆与环形座板的中心导液孔配合;塑料阀设在单向阀座内。
16.所述的一种双塑料弹簧的全塑泡沫泵,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进气连接腔包括设在内壁上的轴向座板,轴向座板设有凹槽;
17.所述气液混合腔设有导气缺口;
18.所述活塞杆的柱锥台形腔的外周向面上设有环形卡舌,环形卡舌与凹槽嵌合,相邻二个轴向座板之间的进气连接腔和柱锥台形腔构成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与导气缺口连通。
19.所述的一种双塑料弹簧的全塑泡沫泵,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针柱的阀杆包括芯杆部和设在芯杆部上且在一条直径线的凸起。
20.所述的一种双塑料弹簧的全塑泡沫泵,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塑料阀,包括阀体、圆形阀芯和弹性连接板,
21.圆形阀芯与单向阀座底部的阀芯座配合。
22.所述的一种双塑料弹簧的全塑泡沫泵,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筒形座上设有台阶,所述进液管的下端与台阶配合止位。
23.本发明一种双塑料弹簧的全塑泡沫泵,上下塑料弹簧的设置,实现全塑,易回收;复位时封闭排气通道,储气腔压力大,气液混合均匀、泡沫丰富,防止液体进入储气腔。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25.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26.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27.图4是本发明大活塞的立体剖视图。
28.图5是本发明活塞杆的立体剖视图。
29.图6是本发明垫阀的剖视图。
30.图7是本发明针柱的立体剖视图。
31.图8是本发明针柱的立体图。
32.图9是本发明塑料阀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4.如图1所示,一种双塑料弹簧的全塑泡沫泵,包括按头1、螺牙2、本体3、网通4、大活塞5、活塞杆6、垫阀7、针柱8、活塞座9、小活塞10、塑料阀11、上塑料弹簧121和下塑料弹簧122,各部件均由塑料材料制成,故称:全塑;
35.按头1包括进液管1a、出液管路1b和环绕进液管1a的套筒1c,套筒1c和进液管1a之间的按头1与上塑料弹簧121上端配合,进液管1a插入上塑料弹簧121内;
36.螺牙2包括筒形体21、圆形座板22、补气腔23、止位腔24和插接槽25,
37.本体3包括储气腔31、设在储气腔31上端的法兰32、设在储气腔31底部的环形座33、液体腔34、设在液体腔34底部的单向阀座35和接口36,环形座33上设有下开口的环形腔,环形座33内设在环形凸起;
38.如图4所示,大活塞5包括双曲线形活塞主体51、下开口的筒形座52、设在筒形座顶板上的环形插接座53、设在环形插接座53底部的补气孔54和柱形座,补气孔54贯通筒形座52的顶板;柱形座包括进气连接腔55、气液混合腔56、网通腔57和网通腔和气液混合腔之间的隔板上的压缩孔58;液体和气体在气液混合腔56内混合,经压缩孔58时压缩,在网通腔57底部释放;
39.如图5所示,活塞杆6包括柱锥台形腔61、导向腔62、设在导向腔62上的轴向导液槽、环绕导向腔62的内阀座63和进液腔64,
40.如图6所示,垫阀7包括筒连接座71、环绕外周向面的补气阀芯片72、设在筒形连接座的环形阀芯座73和排气阀芯片74,,在双弹簧的按压状态时,气腔内的压强能够瞬间增大,则促使补气阀芯片72完全密闭,气体只能瞬间通过排气阀芯片74排除与液体混合,能够有效减少气腔内部空气损失,以致不管在快速按压或缓慢按压状态下,泡沫均能丰富立体,回弹时,排气阀芯片74能快速封闭,同样有效避免液体回流至本体气腔空间内;
41.如图7、图8所示,针柱8包括柱锥台形芯体81、导向杆82、连杆83、阀杆84和头部85,头部85包括与阀杆连接的圆柱部和倒圆锥台部,
42.活塞座9包括筒形壳91和设在底板中心的筒形弹簧座92,
43.小活塞10包括下开口的小活塞主体101、导流管体102和设在导流管体102内的环形座板103;环形座板103与圆柱部配合密封;
44.大活塞5的环形插接座53与补气腔23的间隙配合且上端伸入筒形体21内、筒形座52与止位腔24配合止位;上塑料弹簧121设在螺牙2的圆形座板22上,网通4固定在筒形体上端的网通腔57内,网通腔57底板上支撑块地撑网通4;柱形座插入按头的进液管1a内并连接在一起,上塑料弹簧121与进液管1a和套筒1c之间的按头1配合;垫阀7的筒连接座71插入环形插接座53的下开口的环形插接槽内;针柱8设在活塞杆6内、柱锥台形芯体81与柱锥台形腔61配合、导向杆82与导向腔62滑动配合,活塞杆6的柱锥台形腔61穿过补气阀芯片72与大
活塞5的进气连接腔55插接,排气阀芯片74与内阀座63配合,补气阀芯片与筒形座52的顶板配合;本体3的储气腔31上的法兰32插入螺牙2的插接槽25内,双曲线形活塞主体51与储气腔31滑动配合;活塞座9设在本体3的环形座33内、环形座33内的环形凸起与筒形壳91台阶配合定位,下塑料弹簧122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筒形壳91的底板和内阀座63配合;小活塞10的导流管体102插入活塞杆6的进液腔64的下端内,针柱8的头部85与环形座板103的中心导液孔滑动配合、头部85覆盖中心导液孔且密封,阀杆84与环形座板103的中心导液孔配合;塑料阀11设在单向阀座35内。
45.所述进气连接腔55包括设在内壁上的轴向座板551,轴向座板551设有凹槽;
46.所述气液混合腔56底部设有导气缺口561;
47.所述活塞杆6的柱锥台形腔61的外周向面上设有环形卡舌611,环形卡舌611与凹槽嵌合,相邻二个轴向座板551之间的进气连接腔55和柱锥台形腔61构成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与导气缺口561连通。
4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柱8的阀杆84包括芯杆部841和设在芯杆部上且在一条直径线的凸起842,凸起842与环形座板103的中心导液孔滑动配合。
49.如图9所示,所述塑料阀11,包括阀体111、圆形阀芯112和弹性连接板113,
50.圆形阀芯112与单向阀座35底部的阀芯座351配合。
51.所述筒形座上设有台阶59,所述进液管1a的下端与台阶59配合止位。
52.图1是本发明待机状态,储气腔31内有空气和液体腔34有液体,头部85封闭环形座板103的中心导液孔;针柱8的柱锥台形芯体81与活塞杆6的柱锥台形腔61密封且两者形成线密封,在正常按压时,由于针柱与小活塞的中心孔具有一定的摩擦力,使得大活塞带动活塞杆先往下运动一小段距离,针柱保持不动,此针柱8的柱锥台形芯体81与活塞杆6的柱锥台形腔61之间便呈现打开状态,继续在外力的作用下,当针柱8顶部碰到大活塞5的气液混合腔56的骨位时,此时针柱、活塞杆、大活塞一起继续往下运动直至碰到小活塞端面,促使小活塞10的环形座板103与针柱8的头部85平面密封处也呈现打开状况,继续在外力的作用下,大活塞、活塞杆、针柱、小活塞则一起往下运动;
53.按压按头1,按头、针柱8、大活塞5和活塞杆6向下移动,针柱8的头部与环形座板103的中心导液孔分离;然后活塞杆6驱动小活塞10在储液腔34内向下移动;与此同时,排气阀芯片74与内阀座63排气;
54.液体经小活塞10的导流管体102、活塞杆进入气液混合腔56内,与此同时,储气腔31内有空气经进气连接腔55进入气液混合腔56内;气体和液体在气液混合腔56内预混,经压缩孔58压缩释放在网通腔57内,然后经网通4、进液管1a由出液管路1b喷出泡沫;
55.按头1失去动力,塑料阀11打开,头部85快速封闭环形座板103的中心导液孔,排气阀芯片74与内阀座63贴合封闭;容器内液体进入储液腔34内,垫阀7的补气阀芯片72和筒形座52的顶板分离进入补气。
5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