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出书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0-26 01:39: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一般涉及书籍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书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书籍印制封装的过程中,书芯被胶订在封面上后形成半成品书籍,再将半成品书籍进一步加工,直至到达成品状态。现有的书籍生产线中,经胶订机完成胶订后的半成品书籍经接书装置接住后,随即由被接书装置抛出,并进入下一工位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半成品书籍胶订侧的胶水仍处于未干的状态,即使较为轻微的磕碰都会造成半成品书籍胶订侧的变形,影响书籍的美观性和牢固性。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能够保证书籍美观性和牢固性的出书装置。
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本技术提供一种出书装置,包括:
6.装置本体;
7.第一传送机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设于所述装置本体上,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用于沿第一方向输送第一状态书籍,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状态下,书籍的胶订侧未凝固,当所述第一传送带处于传送状态时,其运转速率为第一设定速率,其传送长度为第一设定长度,所述第一设定长度与所述第一设定速率之比为第一设定时间,在第一设定时间内,书籍可由所述第一状态变为第二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下,书籍的胶订侧已凝固。
8.可选的,还包括出书机构,所述出书机构设于所述装置本体上,且靠近所述第一传送带的末端,所述出书机构包括:
9.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始端用于承接由所述第一传送带的末端输送至该处的所述第二状态书籍;
10.出书滑板,所述出书滑板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末端的延伸位置,其上的引导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出书滑板用于承接所述第二传送带末端输送至该处的所述第二状态书籍,并通过所述引导面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将所述第二状态书籍导出。
11.可选的,还包括第二传送机构,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设于所述装置本体上,且靠近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始端,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用于输送所述第一状态书籍,其末端用于所述第一状态书籍输送至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始端;
12.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还包括:
13.第一检测设备,所述第一检测设备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传送带始端是否有所述第一状态书籍通过;
14.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检测设备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第一驱动组件;
15.当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始端有所述第一状态书籍通过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传送带进入所述传送状态;
16.当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始端没有所述第一状态书籍通过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传送带处于停止状态。
17.可选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还包括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配合用于使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书籍在被输送时保持竖直状态;
18.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还包括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四挡板配合用于使所述第三传送带上的书籍在被输送时保持竖直状态。
19.可选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装置本体之间,或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装置本体之间,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距离;
20.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设于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装置本体之间,或所述第四挡板与所述装置本体之间,用于调节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四挡板之间的距离。
21.可选的,所述出书机构还包括:
22.第五挡板和第六挡板,所述第五挡板和所述第六挡板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23.夹持驱动组件,所述夹持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五挡板与所述装置本体之间,或所述第六挡板与所述装置本体之间;
24.当所述夹持驱动组件处于松开状态时,用于使所述第二传送带上的所述第二状态书籍在被输送时保持竖直状态;
25.当所述夹持驱动组件处于收紧状态时,用于通过调节所述第五挡板和所述第六挡板之间的距离,将所述第二状态书籍夹住;
26.旋转驱动组件,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始端铰接于所述装置本体上,所述旋转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传送带末端与所述装置本体之间,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送带的末端绕其始端旋转,所述第二传送带的末端可旋转范围的两侧分别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第二工位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下侧,所述出书滑板上的所述引导面的顶端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正下方;
27.当所述第二传送带的末端位于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28.当所述第二传送带的末端位于所述第二工位时,所述第二状态书籍可落至所述出书滑板上的所述引导面的顶端。
29.可选的,所述出书机构还包括:
30.第二检测设备,所述第二检测设备用于检测所述第二传送带末端是否有所述第二状态书籍通过;
31.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检测设备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夹持驱动组件;
处于传送状态时,其运转速率为第一设定速率,其传送长度为第一设定长度,所述第一设定长度与所述第一设定速率之比为第一设定时间,在第一设定时间内,书籍可由所述第一状态变为第二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下,书籍的胶订侧已凝固。
49.由于当所述第一传送带21处于传送状态时,其运转速率为第一设定速率,而其传送长度为第一设定长度,因此所述第一状态书籍可在所述第一传送带21上被输送的时间至少为所述第一设定时间,而在所述第一设定时间内书籍可由所述第一状态变为第二状态,也即书籍的胶订侧可凝固,而在此期间书籍并未被挤压或碰撞,因此其胶订侧会保持既有的完好状态,进而可保证书籍美观性和牢固性。
50.其中在进一步保证书籍美观性和牢固性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出书机构,所述出书机构设于所述装置本体1上,且靠近所述第一传送带21的末端,所述出书机构包括:
51.第二传送带31,所述第二传送带31的始端用于承接由所述第一传送带21的末端输送至该处的所述第二状态书籍;
52.出书滑板32,所述出书滑板32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31末端的延伸位置,其上的引导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出书滑板32用于承接所述第二传送带31末端输送至该处的所述第二状态书籍,并通过所述引导面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将所述第二状态书籍导出。
53.由于在靠近所述第一传送带21的末端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承接由所述第一传送带21的末端输送出的所述第二状态书籍的所述第二传送带31,又在所述第二传送带31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承接所述第二传送带31的末端输送出的所述第二状态书籍的所述出书滑板32,而所述出书滑板32上的所述引导面又可将书籍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导出,因此所述第二状态书籍自所述第一传送机构末端至被导出所述出书机构的过程中,其胶订侧也未被挤压或碰撞,进而其胶订侧会保持既有的完好状态,进而可进一步保证书籍美观性和牢固性。
54.其中在降低该装置的用电成本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传送机构,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设于所述装置本体1上,且靠近所述第一传送带21的始端,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第三传送带41,所述第三传送带41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用于输送所述第一状态书籍,其末端用于所述第一状态书籍输送至所述第一传送带21的始端;
55.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还包括:
56.第一检测设备,所述第一检测设备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传送带21 始端是否有所述第一状态书籍通过;
57.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检测设备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传送带21上的第一驱动组件;
58.当所述第一传送带21的始端有所述第一状态书籍通过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传送带21进入所述传送状态;
59.当所述第一传送带21的始端没有所述第一状态书籍通过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传送带21处于停止状态。
60.由于在靠近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的始端位置设置有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而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还设有所述第一检测设备和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因此可将所述第三传送带41始终保持运转状态,其始端用于承接上一道工序后被输送至该处的所述第一状态书籍,此时所
述第三传送带41的传送长度可以远小于所述第一设定长度,当所述第一状态书籍经过所述第三传送带41末端,通过所述第一检测设备可检测到所述第一状态书籍被输送至所述第一传送带21的始端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可控制所述第一传送带21进入运转状态。这样即可实现降低该装置的用电成本的目的。
61.其中在进一步保证书籍美观性和牢固性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还包括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板22和第二挡板23,所述第一挡板22和所述第二挡板23配合用于使所述第一传送带21上的书籍在被输送时保持竖直状态;
62.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还包括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挡板42 和第四挡板43,所述第三挡板42和所述第四挡板43配合用于使所述第三传送带41上的书籍在被输送时保持竖直状态。
63.如图2中所示,由于该装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和所述第二传送机构上分别设置了由于保持其上在被输送的书籍保持竖直状态的挡板,因此书籍在依次通过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和所述第一传送机构时,其胶订侧可保持书籍成品后状态,未凝固的胶水会以设定的形状被限定在封面与书芯之间,进而可进一步保证书籍美观性和牢固性。
64.其中在增加该装置适用范围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挡板22与所述装置本体1之间,或所述第二挡板23与所述装置本体1之间,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挡板22和所述第二挡板23之间的距离;
65.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设于所述第三挡板42与所述装置本体1之间,或所述第四挡板43与所述装置本体1之间,用于调节所述第三挡板42和所述第四挡板43之间的距离。
66.由于该装置内设置了用于调节各组挡板之间距离的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因此可根据书籍的厚度,调整各组挡板之间的距离,进而该装置可平稳输送不同厚度的书籍。
67.其中在使被抛出的所述第二状态书籍具有平稳且一致的姿态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出书机构还包括:
68.第五挡板33和第六挡板34,所述第五挡板33和所述第六挡板34 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69.夹持驱动组件35,所述夹持驱动组件35设于所述第五挡板33与所述装置本体1之间,或所述第六挡板34与所述装置本体1之间;
70.当所述夹持驱动组件35处于松开状态时,用于使所述第二传送带 31上的所述第二状态书籍在被输送时保持竖直状态;
71.当所述夹持驱动组件35处于收紧状态时,用于通过调节所述第五挡板33和所述第六挡板34之间的距离,将所述第二状态书籍夹住;
72.旋转驱动组件36,所述第二传送带31的始端铰接于所述装置本体1上,所述旋转驱动组件36设于所述第二传送带31末端与所述装置本体1之间,所述旋转驱动组件36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送带31的末端绕其始端旋转,所述第二传送带31的末端可旋转范围的两侧分别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第二工位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下侧,所述出书滑板32上的所述引导面的顶端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正下方;
73.当所述第二传送带31的末端位于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第二传送带31的延伸方向
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74.当所述第二传送带31的末端位于所述第二工位时,所述第二状态书籍可落至所述出书滑板32上的所述引导面的顶端。
75.如图3中所示,由于所述出书机构具有上述部件和连接关系,因此当所述第二状态书籍被输送至所述第二传送带31末端时,可通过所述夹持驱动组件35驱动所述第五挡板33或所述第六挡板34,以将位于二者之间的所述第二状态书籍被夹持住。然后通过所述旋转驱动组件36驱动所述第二传送带31的末端绕其始端,由所述第一工位向下转动直至所述第二工位,此时可通过所述夹持驱动组件35驱动所述第五挡板33或所述第六挡板34,以将位于二者之间的所述第二状态书籍松开,所述第二状态书籍以原有被输送时的姿态,落至所述出书滑板32上,并沿所述出书滑板32滑出所述出书装置。因此所述出书机构可使被抛出的所述第二状态书籍具有平稳且一致的姿态。
76.其中在节约人工成本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出书机构还包括:
77.第二检测设备,所述第二检测设备用于检测所述第二传送带31 末端是否有所述第二状态书籍通过;
78.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检测设备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夹持驱动组件35;
79.第三控制模块,所述第三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夹持驱动组件35,所述第三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 36;
80.当所述第二传送带31的末端有所述第二状态书籍时,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夹持驱动组件35由所述松开状态转为所述收紧状态;
81.当所述第二传送带31的末端没有所述第二状态书籍时,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夹持驱动组件35由所述收紧状态转为所述松开状态;
82.当所述夹持驱动组件35转为所述收紧状态时,所述第三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36驱动所述第二传送带31末端由所述第一工位旋转至所述第二工位;
83.当所述夹持驱动组件35恢复所述松开状态时,所述第三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36驱动所述第二传送带31末端由所述第二工位旋转至所述第一工位。
84.通过所述第五挡板33、所述第六挡板34、所述夹持驱动组件35 和所述旋转驱动组件36,可实现将所述第二状态书籍平稳且姿态一致地滑出。而通过在所述出书机构上设置所述第二检测设备、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三控制模块可实现对出书过程的自动化,不再需要人工投入。
85.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挡板22和所述第二挡板23,所述第三挡板42和所述第四挡板43,第五挡板33和所述第六挡板34 等三组挡板中每组挡板在被调节相互之间的距离时,可仅移动组中某一挡板的位置,另一挡板可以为所述装置本体1的某侧面。
86.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 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