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偏瘫患者康复升降架的制作方法

2022-10-25 22:28: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偏瘫患者康复升降架。


背景技术:

2.偏瘫又称半身不遂,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偏瘫患者在临床中表现为身体的一侧大腿及手臂肌肉则表现无力状态,在临床中,一般称呼为患侧。偏瘫患者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借助康复设备,能够对患者的翻身训练起到一定辅助作用。
3.步行功能及平衡功能受损较为严重的偏瘫患者往往需要长期卧床,且在实际康复训练中,需要至少两名护理人员进行康复训练,上述康复训练过程中,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员,而且对于偏瘫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患者主动康复的积极性和效果。而现有的偏瘫康复设备鲜有针对长期卧床的初期锻炼的康复设备,故需要研发一种针对于该种长期卧床的初期锻炼的康复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瘫患者康复升降架,能够针对卧床的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降低实际的人员工作强度。
5.本实用新型中的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偏瘫患者康复升降架,包括康复床板,所述康复床板的两侧分别与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康复床板朝向一侧抬升或降低,所述康复床板的一侧设置有升降机架,所述升降机架沿着康复床板周向方向移动,所述升降机架竖直方向往复移动。
7.本实用新型还存在如下技术特征:
8.所述康复床板安装在移动机架上,所述移动机架的周向方向设置有移动轨道,所述升降机架安装在移动轨道上。
9.所述升降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抵靠患者患侧手臂的手托板及患者腿部的脚托板。
10.所述手托板及脚托板铰接设置在升降机架上,所述手托板及脚托板的铰接轴水平且与康复床板长度方向垂直布置。
11.所述手托板及脚托板水平滑动设置在伸缩轨道上,伸缩轨道水平设置在升降机架上。
12.所述伸缩轨道上设置升降螺母,所述升降螺母内设置有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丝杆竖直,所述升降丝杆的上端与升降电机连接,所述升降电机驱动伸缩轨道竖直移动。
13.所述升降机架的下端设置有至少4组滚轮,所述移动轨道的截面呈“工”字型,所述4组滚轮分置在移动轨道的两侧卡槽内。
14.其中一组滚轮为驱动轮,所述滚轮的轮心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驱动升降机架沿着移动轨道移动。
15.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该康复床在实际使用时,偏瘫患
者躺在该康复床板位置,通过升降机构实施对康复床板一侧的升降,使得康复床板朝向一侧抬升或降低,进而可实现对患者的翻身动作,以帮助偏瘫患者的康复,通过患者的健侧,使得升降机构移动调整至患者的健侧位置,使得患者的患侧抵靠在升降机架上,实现对患者的手臂及大腿的抬升及降低,进而实现对偏瘫患者的康复锻炼,该升降架能够针对卧床的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降低实际的人员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16.图1是偏瘫患者康复床的主视图;
17.图2是偏瘫患者康复床的仰视图;
18.图3是偏瘫患者康复床的俯视图;
19.图4是偏瘫患者康复床的左视图;
20.图5、图6和图7是偏瘫患者康复床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21.图8和图9是偏瘫患者康复床的部分结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22.图10和图11是偏瘫患者康复床的另外一部分结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23.图12是图11的左视图;
24.图13是升降机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参照图1至图13,对本偏瘫患者康复床的特征详述如下:
26.一种偏瘫患者康复床,包括康复床板100,所述康复床板100的两侧分别与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康复床板100朝向一侧抬升或降低,所述康复床板100的一侧设置有升降机架200,所述升降机架200沿着康复床板100周向方向移动,所述升降机架200竖直方向往复移动。
27.该康复床在实际使用时,偏瘫患者躺在该康复床板100位置,通过升降机构实施对康复床板100一侧的升降,使得康复床板100朝向一侧抬升或降低,进而可实现对患者的翻身动作,以帮助偏瘫患者的康复,通过患者的健侧,使得升降机构移动调整至患者的健侧位置,使得患者的患侧抵靠在升降机架200上,实现对患者的手臂及大腿的抬升及降低,进而实现对偏瘫患者的康复锻炼,该偏瘫患者康复床能够针对卧床的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降低实际的人员工作强度。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康复床板100的一端铰接设置有床头板300,所述床头板300的铰接轴水平且与康复床板100的长度方向垂直。
29.上述的床头板300可沿着康复床板100的一端铰接,通过调节床头板300与康复床板100之间的夹角,以实施对患者头部的角度的支撑,以提高床头板300对患者头部支撑的舒适度。
30.在实施对患者翻身时,所述康复床板100间隔设置有两组,所述升降机构驱动两组中的一组康复床板100朝向另外一组的康复床板100方向倾斜,两组康复床板100的相邻端为倾斜段的低端。
31.在实施对患者翻身时,通过升降机构驱动康复床板100上升,使得康复床板100朝向相邻侧的康复床板100的一侧翻转,并且相邻侧的康复床板100为低端,进而可连动躺在
康复床板100上的患者朝向健侧翻身,进而使得患侧朝外,健侧压靠在康复床板100上,通过升降机架200的升降动作,连动患者的手臂及腿部的抬升及降低动作,进而达到对患者的患侧的康复,以实施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32.优选地,在实施对康复床板100升降驱动时,所述康复床板100的一侧设置有升降连杆110,所述升降连杆110的一端与基座120的一端铰接,所述升降连杆110两端的铰接轴水平且与康复床板100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升降机构驱动升降连杆110绕基座120的铰接轴摆动。
33.在实施对康复床板100升降时,通过升降机构驱动升降连杆110绕基座120的铰接轴摆动,进而使得康复床板100的一侧绕升降连杆110的一端转动,使得康复床板100的一侧抬升,进而实施对患者患侧的翻身,达到与升降机架200的结合,达到对患者的康复目的。
34.更为优选地,在实施对升降连杆110摆动动作时,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升降连杆110杆身铰接的升降驱动杆130,所述升降驱动杆130竖直布置且一端滑动式设置在升降机架板140上,所述升降驱动杆130的铰接轴与升降连杆110的铰接轴平行。
35.在实施对升降连杆110摆动的驱动时,通过上述的升降驱动杆130竖直启动,可实施的升降连杆110绕基座120上的铰接轴转动,进而达到对康复床板100的摆动,达到对患者患侧的翻身,从而实施对患者的康复锻炼,在实施对升降驱动杆130的竖直驱动时,通过升降机架板140的竖直驱动,以达到对升降驱动杆130的竖直驱动。
36.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杆130的下端设置有升降滚轮131,所述升降机架板140水平且沿着康复床板100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升降机架板140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腔,所述滑轨腔的截面呈“工”字形,所述升降滚轮131与升降机架板140的滑轨腔配合。
37.上述升降机架板140上设置的“工”字形滑轨腔,并且该“工”字形滑轨腔与升降滚轮131构成限位配合,当升降机架板140竖直移动时,使得升降滚轮131能够位于升降机架板140的“工”字形滑轨腔内滑动,以实施对升降驱动杆130竖直限位,当升降驱动杆130上升时,连动升降连杆110摆动绕基座120上的铰接轴转动,进而使得康复床板100一侧抬升,达到对患者的患侧的翻身动作,直至患者翻身并且实施对患者患侧的康复锻炼。
38.在实施对升降机架板140竖直驱动过程中,所述升降机架板140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设置在驱动机架150上,所述第一铰接轴水平且沿着康复床板100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驱动机架150上设置有驱动平板160,所述驱动平板160水平且沿着康复床板100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驱动平板160设置在气囊170上。
39.用于驱动升降机架板140的通过第一铰接轴设置在驱动机架150上,配合升降连杆110绕基座120转动,使得整个康复床板100绕铰接轴转动,从而使得康复床板100能够朝向相邻侧的康复床板100翻转,进而实施对患者的患侧的翻身,达到后期的康复锻炼。
40.上述的驱动机架150的竖直升降的驱动力设置在驱动平板160上,驱动平板160摆放在气囊170上,气囊170的充气或排气,使得气囊170的整个驱动力分布在驱动平板160上,实现对驱动平板160的竖直驱动,进而实现对康复床板100的驱动,使得康复床板100绕铰接轴翻转。
41.更为具体地,在实施对驱动平板160竖直驱动时,所述气囊170整体呈矩形盒状构造,所述气囊170的上板面与驱动平板160平行,所述气囊170的上板面设置有用于卡置驱动平板160的卡槽171,所述气囊170与高压气源的出气口连通,控制单元控制高压气源的出气
口向气囊170内导入高压气体。
42.上述的控制单元空气高压气源的出气口向矩形盒状气囊170内打气,使得气囊170的卡槽171槽底抬升,进而实施对驱动平板160的抬升,以达到对升降机架板140的竖直驱动,进而实施对患者的患侧的翻身。
43.更为优选地,所述基座120与床架体180之间设置有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轴与第一铰接轴平行布置。
44.上述的基座120与床架体180之间设置有第二铰接轴,上述的第二铰接轴与第一铰接轴配合,使得整个康复床板100能够绕第一铰接轴及第二铰接轴转动,进而使得整个康复床板100能够跟随铰接轴的翻转而翻转,以达到对患者的患侧的翻身动作。
45.上述的各个铰接轴上均设置有限位,当康复床板100处在板面水平状态时,各个铰接轴上的限位器使得康复床板100在承受竖直方向的压力时,依然处在板面水平的状态;
46.具体就是升降驱动杆130与升降连杆110的铰接轴上设置有限位,避免康复床板100承受患者自重的竖直压力时,仍然使得康复床板100处在水平状态,并且康复床板100绕铰接轴翻身时,升降驱动杆130与升降连杆110的铰接轴上的限位脱离,不影响康复床板100的自然翻转。
47.更为优选地,为实施对相邻康复床板100之间的连接,相邻康复床板100之间设置有弹性簧片190,所述弹性簧片190沿着康复床板100长度方向布置,相邻康复床板100之间通过柔性连接套191连接为一体。
48.具体地,相邻康复床板100的下板面及上板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101及第二卡槽102,所述第一卡槽101及第二卡槽102沿着康复床板100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弹性簧片190的两侧设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板192及第二安装板193,所述第一安装板192安装在第一卡槽101内,所述第二安装板193安装在第二卡槽102内。
49.上述在相邻康复床板100的下板面及上板面分别设置第一卡槽101及第二卡槽102,并且在第一卡槽101及第二卡槽102内分别设置第一安装板192及第二安装板193,通过弹性簧片190实现对两相邻康复床板100的柔性连接,并且使得相邻康复床板100能够绕着弹性簧片190产生形变,进而实现对患者患侧的翻转。
50.在实施对患者床头板300与康复床板100之间角度调整时,所述床头板300上设置有调节弧形板310,所述调节弧形板310的圆心与床头板300的铰接轴同心,所述调节弧形板310上设置有调节滑孔311,所述调节滑孔311沿着调节弧形板310延伸方向布置,所述调节滑孔311的一侧孔壁间隔设置有多个锁定凹槽312。
51.在实施对床头板300与康复床板100之间锁定时,所述床头板300上的铰接轴上活动式设置有调节摆杆320,所述调节摆杆320与床头板300的铰接轴垂直,所述调节摆杆320的杆端垂直设置有锁定杆321,所述锁定杆321穿置在调节滑孔311内且与锁定凹槽312配合。
52.更为优选地,所述康复床板300安装在移动机架400上,所述移动机架400的周向方向设置有移动轨道410,所述升降机架200安装在移动轨道410上。
53.在实施对升降机架200位于移动机架400上移动时,所述升降机架200的下端设置有至少4组滚轮210,所述移动轨道410的截面呈工字型,所述4组滚轮210分置在移动轨道410的两侧卡槽内,其中一组滚轮210为驱动轮,该滚轮210的轮心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
机驱动移动机架400沿着移动轨道410移动,进而实施对升降机架200的驱动。
54.所述升降机架200上设置有用于抵靠患者患侧手臂的手托板220及患者腿部的脚托板230,所述手托板220及脚托板230铰接设置在升降机架200上。
55.患者的患侧手臂及腿部卡置在手托板220及脚托板230上,通过驱动升降机架200升降,实施对患者的手部及脚部的抬升,达到对患者的康复锻炼。
56.并且手托板220及脚托板230水平滑动设置在伸缩轨道240上,伸缩轨道240水平设置在升降机架200上,通过对伸缩轨道240伸缩,实现对手托板220及脚托板230的收纳及展开,方便整个升降机构200沿着移动轨道410移动。
57.所述伸缩轨道240上设置升降螺母241,所述升降螺母241内设置有升降丝杆242,所述升降丝杆242竖直,所述升降丝杆242的上端与升降电机243连接,通过升降电机243驱动整个伸缩轨道240的竖直移动,达到对患者的康复锻炼。
5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5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