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子后盖、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2022-09-15 06:00: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后盖、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能够变色和发光的电子产品后盖逐渐成为各显示器件厂家、消费电子产品企业争相研究的课题,从早期的渐变色、幻彩,很多技术比如油墨涂料、光学设计、渐变处理工艺、微膜结构、imm模内纹理注塑等都在不断的推陈出新,发展到如今融入了电子科技的电致变色技术,将色彩的变化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使得电子产品色彩变化更多样,精致度更高,科技感更强。
3.目前市面上电子产品后盖的发光变色一般是通过外部设备来触发发光或变色,比如发光时在后盖上增加起导光作用的结构,如导光板,也有采用电致变色器件来控制后盖透光度从而调解发光效果。但现有技术的后盖发光变色图案单一,且采用整体变色方式,当消费者想根据触摸位置来实现分区发光,现有技术是没法实现的,发光图形也不能随意变换,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电子后盖,包括:盖板玻璃;形成在盖板玻璃内侧的sensor层,该sensor层连接具有触控ic的柔性电路板;以及pdlc调光层,该pdlc调光层能够接收触控ic输入的增压电压;所述触控ic根据sensor层的触摸坐标点对pdlc调光层对应图形位置进行增压。
6.优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在sensor层的一侧,该柔性电路板的触控ic与sensor层电性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pdlc调光层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导电层、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和第二导电层,其中第一导电层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一侧设置有上电极,第二导电层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一侧设置有下电极,所述上电极和下电极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输出。
8.优选的,所述pdlc调光层的图案设置为sensor层的表面相同结构图案,所述sensor层的每一个感应通道均通过柔性电路板与pdlc调光层对应感应通道图案处的上电极和下电极连通。
9.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电子后盖。
10.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11.获取盖板玻璃触摸位置坐标点;
12.根据触摸位置坐标点得到信号频率;
13.pdlc调光层接收到信号频率,该pdlc调光层对应图形位置电压被增压。
14.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电压根据大小不同的变化及炫彩膜五彩斑斓的变化,使得手机后盖会变得炫丽鲜亮,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通过触摸变化的方式随意绘
制图形。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电子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在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前,对所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解释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名称相同或标号相同的部件代表相似或相同的结构,且仅限于示意的目的。
18.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后盖,该电子后盖应用于电子设备,比如手机、平板;如图1所示,所述电子后盖包括盖板玻璃1以及依次叠置在盖板玻璃内侧的sensor层2和pdlc调光层3,盖板玻璃就是cg。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发光显示效果,还包括炫光层,该炫光层一侧与所述盖板玻璃贴合,炫光层另一侧通过光学胶与sensor层连接,光学胶就是oca。
19.所述sensor层2的图案叠构属于现有技术,图案一般采用典型的双条型图案,tx(发射通道)在底层,rx(感应通道)在顶层,这种图案是tp设计中最常见的图案之一,当然还有菱形,三角形,毛毛虫型。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在sensor层的一侧,该柔性电路板的触控ic与sensor层电性连接,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和触摸屏表面形成以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会影响电路整体电容特性。本实施例中,将sensor与柔性线路板(含触控ic)通过bonding工艺粘合导通在一体,此时通过ic方案商驱动便可实现触摸感应功能。
20.所述pdlc调光层3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导电层31、聚合物分散液晶层32和第二导电层33,本实施例中,pdlc调光层的两侧还形成有pet基材层34,其中一个pet基材层通过光学胶与sensor层连接。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均采用ito。
21.所述第一导电层31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一侧设置有上电极,第二导电层33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一侧设置有下电极,给上下电极施加电压,该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就可以从雾状渐渐变成透明状。pdlc调光层上电之后,均匀电压20~24v保持在一种状态色阶或发光亮度。
22.所述下电极包括多个矩阵排列的子电极(现有技术,图中未具体描绘),下电极上设置有由栅线和数据线交叉限定的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一个子电极。出于清楚起见,没有在附图中具体地描绘各个像素单元以及相应的子电极,但是对于获益于本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这应当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不做具体说明。
23.所述pdlc调光层的图案设置为sensor层的表面相同结构图案,所述sensor层的每一个感应通道均通过柔性电路板与pdlc调光层对应感应通道图案处的上电极和对应像素单元中下电极的子电极连通。也就是说sensor层表面的单个图案下的感应通道与pdlc调光层对应图案位置下像素单元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相关联,pdlc调光层的液晶图案可以通过sensor的每一个坐标触摸点相对应有效的发光。所述pdlc调光层3通电外接fpc,pdlc与sensor通过外接fpc共用触控ic,pdlc调光层能够接收触控ic输入的增压电压,并加在对应区域像素单元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控ic给pdlc调光层输入的增压电压为3~3.3v。
24.具体方式是,向上电极施加恒定的第一电压,并且向下电极中像素单元的子电极施加不同的增压电压,从而使pdlc层的不同部分呈现不同的光散射状态。
25.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26.s1、获取盖板玻璃触摸位置坐标点;
27.s2、根据触摸位置坐标点得到信号频率;
28.s3、pdlc调光层接收到信号频率,该pdlc调光层对应图形位置电压被增压。
29.具体地,当使用者手指触摸到盖板玻璃时,触控ic开始计算sensor层的触摸位置坐标点,同时将对应的信号频率输出给pdlc调光层,pdlc调光层对应图形位置接收到对应坐标有增压电压输入信号,其对应位置电压变大为24~27v,从而对应触摸点亮度变大(其中pdlc调光层与sensor层中触控ic相应连接可提供3~3.3v电压);此时触摸在不同盖板玻璃位置时,电压根据大小不同的变化及炫彩膜五彩斑斓的变化,手机后盖会变得炫丽鲜亮。
30.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后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玻璃;形成在盖板玻璃内侧的sensor层,该sensor层连接具有触控ic的柔性电路板;以及pdlc调光层,该pdlc调光层能够接收触控ic输入的增压电压;所述触控ic根据sensor层的触摸坐标点对pdlc调光层对应图形位置进行增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在sensor层的一侧,该柔性电路板的触控ic与sensor层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pdlc调光层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导电层、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和第二导电层,其中第一导电层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一侧设置有上电极,第二导电层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一侧设置有下电极,所述上电极和下电极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输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pdlc调光层的图案设置为sensor层的表面相同结构图案,所述sensor层的每一个感应通道均通过柔性电路板与pdlc调光层对应感应通道图案处的上电极和下电极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pdlc调光层通过光学胶与sensor层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后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炫光层,该炫光层一侧与所述盖板玻璃贴合,炫光层另一侧通过光学胶与sensor层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ic给pdlc调光层输入的增压电压为3~3.3v。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后盖。9.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盖板玻璃触摸位置坐标点;根据触摸位置坐标点得到信号频率;pdlc调光层接收到信号频率,该pdlc调光层对应图形位置电压被增压。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lc调光层对应图形位置电压被增压到24~27v。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后盖、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盖板玻璃;形成在盖板玻璃内侧的sensor层,该sensor层连接具有触控IC的柔性电路板;以及PDLC调光层,该PDLC调光层能够接收触控IC输入的增压电压;所述触控IC根据sensor层的触摸坐标点对PDLC调光层对应图形位置进行增压。本发明电压根据大小不同的变化及炫彩膜五彩斑斓的变化,使得手机后盖会变得炫丽鲜亮,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通过触摸变化的方式随意绘制图形。式随意绘制图形。式随意绘制图形。


技术研发人员:雷刚 徐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7
技术公布日:2022/9/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