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双桁架臂及作业机械的制作方法

2022-09-11 17:46: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桁架臂及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带动大型石化、核电、交通等项目发展,需要更多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施工规模大型化、设备安装模块化、吊装重量超级化,对超大起重机吊载的需求越来越大。臂架的结构形式也从单臂架结构形式,为了提高臂架系统的承载能力,相继出现了“a”型双臂架,平行双臂架等结构形式。
3.现有平行双臂臂架虽然增加了侧向的稳定性,但同时增加了臂架自重,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吊载性能,无法适配大吨位吊载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桁架臂及作业机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平行双臂臂架自重大,降低吊载性能的缺陷,实现双桁架臂符合结构受力原理,提高侧向承受力,减小自重。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桁架臂,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主臂,所述主臂包括下节臂、臂头和多个中间节臂,多个所述中间节臂设于所述下节臂与所述臂头之间;
6.所述下节臂与所述中间节臂之间设有第一变径横节臂,所述第一变径横节臂靠近所述臂头的一侧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变径横节臂靠近所述下节臂的一侧的尺寸;
7.和/或,相邻两个所述中间节臂之间设有第二变径横节臂,所述第二变径横节臂靠近所述臂头的一侧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变径横节臂靠近所述下节臂的一侧的尺寸;
8.和/或,所述中间节臂与所述臂头之间设有第三变径横节臂,所述第三变径横节臂靠近所述臂头的一侧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三变径横节臂靠近所述下节臂的一侧的尺寸。
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桁架臂,还包括后拉板,所述中间节臂设有耳板,所述后拉板的第一端与所述耳板铰接,所述后拉板的第二端用以与后桅杆连接。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桁架臂,所述耳板设于靠近所述下节臂的所述中间节臂上。
1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桁架臂,所述下节臂与所述中间节臂之间设有第一变径横节臂时;
12.和/或,相邻两个所述中间节臂之间设有第二变径横节臂时;
13.所述中间节臂与所述臂头之间设有第二横节臂,所述第二横节臂靠近和远离所述臂头的两侧的尺寸相同。
1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桁架臂,所述下节臂与所述中间节臂之间设有第一变径横节臂时;
15.和/或,所述中间节臂与所述臂头之间设有第三变径横节臂时;
16.相邻所述中间节臂之间设有第三横节臂,所述第三横节臂靠近和远离所述臂头的两侧的尺寸相同。
1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桁架臂,所述第一变径横节臂分别与所述中间节臂和所述下节臂可拆卸连接。
1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桁架臂,所述臂头设有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销接于所述臂头背离所述中间节臂的一侧。
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包括底盘、上车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双桁架臂,所述上车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底盘上,所述双桁架臂设于所述上车上。
2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作业机械,还包括副臂、前桅杆和后桅杆,所述副臂的第一端与所述臂头连接,所述副臂的第二端设有起吊滑轮;所述前桅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臂头连接,所述前桅杆的第二端通过顶拉板与所述副臂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后桅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臂头连接,所述后桅杆的第二端通过钢丝绳组件与所述前桅杆的第二端连接。
2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桁架臂,还包括超起桅杆,所述超起桅杆的第一端通过前拉板与所述臂头连接,所述超起桅杆的第二端用以与上车连接。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桁架臂及作业机械,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主臂,所述主臂包括下节臂、臂头和多个中间节臂,多个所述中间节臂设于所述下节臂与所述臂头之间;所述下节臂与所述中间节臂之间设有第一变径横节臂,所述第一变径横节臂靠近所述臂头的一侧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变径横节臂靠近所述下节臂的一侧的尺寸;和/或,相邻两个所述中间节臂之间设有第二变径横节臂,所述第二变径横节臂靠近所述臂头的一侧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变径横节臂靠近所述下节臂的一侧的尺寸;和/或,所述中间节臂与所述臂头之间设有第三变径横节臂,所述第三变径横节臂靠近所述臂头的一侧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变径横节臂靠近所述下节臂的一侧的尺寸,通过设置第一变径横节臂,将双桁架臂设置为顶部窄,底部宽的结构形式,更符合结构受力设计原理,提高双桁架臂整体的侧向力的承受程度,同时减轻双桁架臂的整体重量,降低成本,提高吊载性能,适配大吨位的吊载作业。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桁架臂的俯视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桁架臂的侧视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业机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图3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
29.100、主臂;110、下节臂;120、臂头;130、中间节臂;131、耳板;140、第一变径横节臂;150、第二横节臂;160、第三横节臂;170、滑轮组件;210、底盘;220、上车;230、副臂;231、起吊滑轮;240、前桅杆;241、顶拉板;250、后桅杆;251、钢丝绳组件;260、后拉板;270、前拉板;280、超起桅杆;290、超起小车。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下面结合图1至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桁架臂,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主臂100,主臂100包括下节臂110、臂头120和多个中间节臂130,两个主臂100之间对应的下节臂110平行设置,两个主臂100之间对应的中间节臂130平行设置,多个中间节臂130设于下节臂110与臂头120之间;下节臂110与中间节臂130之间设有第一变径横节臂140,第一变径横节臂140靠近臂头120的一侧的尺寸小于第一变径横节臂140靠近下节臂110的一侧的尺寸;
32.和/或,相邻两个中间节臂130之间设有第二变径横节臂,第二变径横节臂靠近臂头120的一侧的尺寸小于第二变径横节臂靠近下节臂110的一侧的尺寸;
33.和/或,中间节臂130与臂头120之间设有第三变径横节臂,第三变径横节臂靠近臂头120的一侧的尺寸小于第三变径横节臂靠近下节臂110的一侧的尺寸。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双桁架臂包括两个主臂100,且两个主臂100并列设置。其中,并列设置是指,两个主臂100对应设置,两个主臂100的底端均用以与上车220安装适配,主臂100的顶端用以安装副臂230。
34.具体的,每个主臂100均设置有下节臂110、臂头120和多个中间节臂130,其中一个主臂100的下节臂110与另一个主臂100的下节臂110平行设置,其中一个主臂100的中间节臂130与另一个主臂100的中间节臂130平行设置,两个臂头120设置于对应的主臂100的顶端。多个中间节臂130设置于下节臂110和臂头120之间,也就是说,沿主臂100由下到上的方向,下节臂110的上端与最下方的中间节臂130的下端连接,多个中间节臂130之间首尾顺次连接,最上方的中间节臂130的上端与臂头120连接。
35.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下节臂110与中间节臂130之间设置有第一变径横节臂140,第一变径横节臂140实现下节臂110与中间节臂130连接的同时,实现两个主臂100之间的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变径横节臂140为变径节臂,使得两个主臂100的下节臂110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主臂100对应的中间节臂130之间的间距。
36.具体的,第一变径横节臂14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主臂100对应连接,第一变径横节臂140的第一端的上侧与其中一个主臂100的中间节臂130的下端连接,第一变径横节臂140的第一端的下侧与该主臂100的下节臂110的上端连接,其中,第一变径横节臂140的第一端的上侧的有效连接面的尺寸小于第一变径横节臂140的第一端的下侧的有效连接面的尺寸,有效连接面是指实际连接时所对应占据的范围。
37.其中,第一变径横节臂140的第二端的上侧与另一个主臂100的中间节臂130的下端连接,第一变径横节臂140的第二端的下侧与该主臂100的下节臂110的上端连接,其中,第一变径横节臂140的第二端的上侧的有效连接面的尺寸小于第一变径横节臂140的第二端的下侧的有效连接面的尺寸,进而实现变径连接。
38.也就是说,两个主臂100构成上端窄,下端宽的结构形式,位于下端的下节臂110承受主臂100整体传递的力,增大两个下节臂110之间的距离,可有效提升主臂100的吊载能
力,符合结构受力原理,提高侧向承受力,与现有技术中的采用倾斜臂实现变径相比,有效减小主臂100的自重,降低生产成本,适配大吨位的吊载作业。
39.还需要说明的是,中间节臂130的设置个数可根据实际需要主臂100的长度具体设定选择。
4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中间节臂130之间设置第二变径节臂,实现主臂100由臂头120至下节臂110方向的变径,双桁架臂由窄变宽。
4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中间节臂130和臂头120之间设置有第三变径横节臂,实现主臂100由臂头120至下节臂110方向的变径,双桁架臂由窄变宽。
4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下节臂110与中间节臂130之间设置第一变径横节臂140,且相邻两个中间节臂130之间设置有第二变径横节臂,第一变径横节臂140靠近臂头120的一侧的尺寸与第二变径横节臂靠近下节臂110的一侧的尺寸相同。
4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下节臂110与中间节臂130之间设置第一变径横节臂140,中间节臂130和臂头120之间均设置有第三变径横节臂,第一变径横节臂140靠近臂头120的一侧的尺寸与第三变径横节臂靠近下节臂110的一侧的尺寸相同。
4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中间节臂130之间设置有第二变径横节臂,中间节臂130和臂头120之间设置有第三变径横节臂,第二变径横节臂靠近臂头120的一侧的尺寸与第三变径横节臂靠近下节臂100的一侧的尺寸相同。
45.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下节臂110与中间节臂130之间设置有第一变径横节臂140,相邻两个中间节臂130之间设置有第二变径横节臂,中间节臂130和臂头120之间设置有第三变径横节臂,第一变径横节臂140靠近臂头120的一侧的尺寸与第二变径横节臂靠近下节臂110的一侧的尺寸相同,第二变径横节臂靠近臂头120的一侧的尺寸与第三变径横节臂靠近下节臂100的一侧的尺寸相同。
46.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下节臂110与中间节臂130之间设有第四横节臂,相邻两个中间节臂130之间设置有第二变径横节臂,第四横节臂靠近和远离臂头120的两侧的尺寸相同,并与第二变径横节臂的下侧的尺寸相同。
47.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下节臂110与中间节臂130之间设有第四横节臂,中间节臂130与臂头120之间设有第二横节臂150,第四横节臂靠近和远离臂头120的两侧的尺寸相同,并与第三变径横节臂的下侧的尺寸相同。
4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桁架臂,还包括后拉板260,靠近下节臂110的中间节臂130设有耳板131,后拉板260的第一端与耳板131铰接,后拉板260的第二端用以与后桅杆25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靠近下节臂110的中间节臂130设有耳板131,也就是说,沿主臂100的高度方向,位于最下方的中间节臂130设置有耳板131。后拉板260的第一端通过销轴与耳板131铰接,后拉板260的另一端用以与后桅杆250连接,使得主臂100、后拉杆和后桅杆250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保证结构强度。同时,可实现后拉板260的快速组装,无需改变后拉板260的位置。
49.需要说明的是,耳板131的设置方式也可适用于单臂,组装时,后拉板260的第一端与耳板131铰接,后拉板260平置于中间节臂130上,各节臂完成组装后,将后拉板260的第二端与后桅杆250对应连接。
5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桁架臂,下节臂110与中间节臂130之间设有第一变
径横节臂140;和/或,相邻两个中间节臂130之间设有第二变径横节臂;中间节臂130与臂头120之间设有第二横节臂150,第二横节臂150的横向长度小于第一变径横节臂140的横向长度,第二横节臂150靠近和远离臂头120的两侧的尺寸相同。可以理解的是,中间节臂130与臂头120之间设有横置的第二横节臂150,其中,第二横节臂150的第一端与其中一个主臂100连接,第二横节臂150的第二端与另一个主臂100连接,同时实现中间节臂130与臂头120之间、两个主臂100之间的连接。
51.其中,第二横节臂150的上侧的有效连接面与第二横节臂150的下侧的有效连接面尺寸相同。第二横节臂150的下侧的有效连接面与第一变径横节臂140的上侧的有效连接面尺寸相同,但是小于第一变径横节臂140的下侧的有效连接面。也就是说,第二横节臂150的横向长度小于第一变径横节臂140的下侧的横向长度。
5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横节臂150的下侧的有效连接面的尺寸与第二变径横节臂的上侧的有效连接面的尺寸相同,第二变径横节臂的下侧的有效连接面的尺寸与第一变径横节臂140的上侧的有效连接面尺寸相同。
5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桁架臂,下节臂110与中间节臂130之间设有第一变径横节臂140;和/或,中间节臂130与臂头120之间设有第三变径横节臂;相邻中间节臂130之间设有第三横节臂160,第三横节臂160靠近和远离臂头120的两侧的尺寸相同。可以理解的是,相邻两个中间节臂130之间设有横置的第三横节臂160,其中,第三横节臂160的第一端与其中一个主臂100连接,第三横节臂160的第二端与另一个主臂100连接,同时实现相邻中间节臂130之间、两个主臂100之间的连接。
54.其中,第三横节臂160的上侧的有效连接面与第三横节臂160的下侧的有效连接面尺寸相同。第三横节臂160的下侧的有效连接面与第一变径横节臂140的上侧的有效连接面尺寸相同,但是小于第一变径横节臂140的下侧的有效连接面。也就是说,第三横节臂160的横向长度小于第一变径横节臂140的下侧的横向长度。
5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横节臂160的上侧有效连接面尺寸与第三变径横节臂的下侧有效连接面尺寸相同,第三横节臂160的下侧有效连接面尺寸与第一变径横节臂140的下侧的有效连接面尺寸相同。
56.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两个相邻的中节臂130之间设有有横置的第三横节臂160,另外两个相邻的中间节臂130之间设有横置的第二变径横节臂。
57.在一个实施例中,臂头120设置有滑轮组件170,滑轮组件170通过销轴连接于臂头120背离中间节臂130的一侧,并通过钢丝绳与吊重连接,是双桁架臂的受力点。
5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桁架臂,第一变径横节臂140分别与中间节臂130和下节臂110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下节臂110与第一变径横节臂140可拆卸连接,中间节臂130与第一变径横节臂140可拆卸连接,也就是说,第一变径横节臂140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可将第一变径横节臂140设置于中间节臂130之间,满足不同的吊载需求。
5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包括底盘210、上车220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双桁架臂,上车220可转动的设于底盘210上,双桁架臂设于上车220上。可以理解的是,作业机械可为起重机。
6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作业机械,还包括副臂230,副臂230的第一端与臂头
120连接,副臂230的第二端设有起吊滑轮231。可以理解的是,副臂230的第一端与臂头120连接,副臂230的第二端设有起吊滑轮231,起吊滑轮231与待吊物连接。
6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作业机械,还包括前桅杆240,前桅杆240的第一端与臂头120连接,前桅杆240的第二端通过顶拉板241与副臂230的第二端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前桅杆240的第一端与臂头120连接,前桅杆240的第二端通过顶拉板241与副臂230的第二端连接,使得前桅杆240、顶拉板241和副臂230形成三角形的稳定性结构,进而与主臂100、后拉杆和后桅杆250形成的三角形结构通过钢丝绳组件251连接,通过调整钢丝绳组件251的长度,实现副臂230三角形的不同位置的调整,进而调节工作半径。
6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作业机械,还包括后桅杆250,后桅杆250的第一端与臂头120连接,后桅杆250的第二端通过钢丝绳组件251与前桅杆240的第二端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后桅杆250的第一端与臂头120连接,后桅杆250的第二端与前桅杆240的第二端连接,钢丝绳组件251绕设于后桅杆250的第二端和前桅杆240的第二端,并可调节长短。
6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作业机械,还包括超起桅杆280,超起桅杆280的第一端通过前拉板270与臂头120连接,超起桅杆280的第二端用以与上车22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超期桅杆的第一端通过前拉板270与臂头120连接,超期桅杆的第二端用以与上车220连接,其中,超期桅杆的第一端通过拉板与超起小车290连接,进而平衡吊重对回转重心的力矩。
6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桁架臂及作业机械,包括并列设置的两个主臂,主臂包括下节臂、臂头和多个中间节臂,多个中间节臂设于下节臂与臂头之间;下节臂与中间节臂之间设有第一变径横节臂,第一变径横节臂靠近臂头的一侧的尺寸小于第一变径横节臂靠近下节臂的一侧的尺寸;和/或,相邻两个中间节臂之间设有第二变径横节臂,第二变径横节臂靠近臂头的一侧的尺寸小于第一变径横节臂靠近下节臂的一侧的尺寸;和/或,中间节臂与臂头之间设有第三变径横节臂,第三变径横节臂靠近臂头的一侧的尺寸小于第一变径横节臂靠近下节臂的一侧的尺寸,通过设置第一变径横节臂,将双桁架臂设置为顶部窄,底部宽的结构形式,更符合结构受力设计原理,提高双桁架臂整体的侧向力的承受程度,同时减轻双桁架臂的整体重量,降低成本,提高吊载性能,适配大吨位的吊载作业。
6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