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磁屏蔽光缆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9-07 20:54: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通信光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磁屏蔽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光缆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光缆主要是由光导纤维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不仅大量应用于常规通信领域,同时也被应用到传感、测量、控制、数据采集等其他高科技领域,例如采矿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军事、石油天然气以及高温医疗应用等。这些领域会涉及到一些特殊应用环境,比如高温环境、电磁环境等。
3.但目前对于光缆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耐热阻燃的研究,很少关注到应用于电磁屏蔽领域的光缆,因此本技术研究制备一种耐热性好、强度高且具有高电磁屏蔽性的光缆。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屏蔽光缆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一种电磁屏蔽光缆,由外到内包括护套层、屏蔽层和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层为改性石墨气凝胶;所述缆芯为一根光纤。
6.优选的,所述改性石墨气凝胶是在石墨烯层间引入吡咯烷酮微球制得;所述吡咯烷酮微球是由马来酸酐、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乙烯基环己醚反应制得。
7.优选的,所述屏蔽层包括三聚氰胺泡沫层、泡沫金属层和碳纤维。
8.优选的,所述碳纤维是聚丙烯腈湿法纺丝后进行预氧化和碳化制得;所述泡沫金属层是在碳纤维上由硫酸镍、水合肼、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进行原位还原制得;所述三聚氰胺泡沫层是在泡沫金属层外包覆经六氟丁醇醚化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并进行发泡制得。
9.优选的,所述一种电磁屏蔽光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0.(1)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氧化石墨烯质量30~50倍的去离子水中,在100~150khz下超声的分散20~30min,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0.25~0.35倍的吡咯烷酮微球,继续超声分散20~30min,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80~200℃下反应12~16h,并在-50~-60℃的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最后在800~900℃下热处理2~3h,制得改性石墨气凝胶;
11.(2)将醋酸镍分散在醋酸镍质量30~4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醋酸镍质量3~5倍质量分数为80~85%的水合肼,在30~50rpm下搅拌0.5~1h,制得醋酸镍溶液;将碳纤维原丝浸泡在质量分数为60~70%的硝酸溶液中,升温至80~90℃反应1~2h,捞出后用去离子水冲洗3~5min,擦干并拉伸至直径为0.06~0.08mm,转移于水热反应釜中,加入碳纤维原丝质量5~10倍质量分数为3~5%的谷氨酸溶液,升温至160~180℃反应0.5~1h后,再加入碳纤维原丝质量20~25倍的醋酸镍溶液和碳纤维原丝质量0.15~0.25倍的十
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继续反应6~8h,转移至碳化炉中,在氮气氛围下、500~1000℃下碳化3~5h,制得带有泡沫金属层的碳纤维;
12.(3)将带有泡沫金属层的碳纤维浸泡在醚化三聚氰胺中,加入醚化三聚氰胺质量0.01~0.04倍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2000~2500rpm下搅拌2~5min,再加入醚化三聚氰胺质量0.02~0.04倍的发泡剂正戊烷和醚化三聚氰胺质量0.08~0.1倍催化剂草酸,继续搅拌5~8s后,将带有泡沫金属层的碳纤维捞出,将缆芯包覆,并置于在90~100℃下预热3~5min的模具中,密封并置于带有泡沫金属层的碳纤维烘箱中发泡固化,2~3h后取出,最后在干燥箱中干燥24~48h,制得带有屏蔽层的缆芯;
13.(4)将改性石墨气凝胶、聚酰胺和环氧树脂按质量比2:0.5:6~3:0.8:8混合置于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在带有屏蔽层的缆芯表面,熔体温度为315~355℃,护套层厚度为0.05~0.15mm,转移至烘干箱中,在60~80℃下干燥5~6h,制得电磁屏蔽光缆。
14.优选的,上述步骤(1)中:吡咯烷酮微球的制备方法为:将马来酸酐、偶氮二异丁腈和氟利昂225按质量2:0.15:10~4:0.2:15混合,依次加入马来酸酐质量0.8~1.2倍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马来酸酐质量0.5~0.8倍的乙烯基环己醚和马来酸酐质量0.02~0.05倍的交联剂二乙烯基苯,搅拌至溶液澄清后,通氮气置换空气,在氮气氛围下升温至60~62℃,反应6~8h后,在100~200khz下超声分散2~3min并用丙酮进行索氏提纯36~48h,最后置于45~55℃真空干燥箱中干燥中恒重,制得吡咯烷酮微球。
15.优选的,上述步骤(2)中:碳纤维原丝的制备方法为:将聚丙烯腈与二甲基二酰胺按质量比1:10~3:10混合,加热至85~100℃,并在200~300w微波辅助下混合0.5~1h,再加入聚丙烯腈质量0.1~0.2倍的丙三醇和聚丙烯腈质量0.05~0.15倍的硫脲,混合均匀,制得纺丝液,在70~90℃下进行湿法静电纺丝,凝固温度为5~15℃,制得碳纤维原丝。
16.优选的,上述步骤(3)中:醚化三聚氰胺的制备方法为:将三聚氰胺、多聚甲醛和三乙胺按质量比1:6:20~1:8:40混合,升温至90~95℃,完全溶解后继续保温1~2h,加入三聚氰胺质量0.15~0.3倍的六氟丁醇,并用硝酸调节ph至5.2~5.5,保持温度在90~95℃,反应12~24h,再用三乙胺调节ph至8~9,制得醚化三聚氰胺。
17.优选的,上述步骤(3)中:缆芯为一根直径为0.2~0.5mm的光纤。
18.优选的,上述步骤(4)中:屏蔽层厚度为0.1~0.2mm。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20.本发明制备的电磁屏蔽光缆,由外到内包括护套层、屏蔽层和缆芯;护套层为加入改性石墨气凝胶的环氧树脂;屏蔽层包括三聚氰胺泡沫层、泡沫金属层和碳纤维;
21.改性石墨气凝胶是在石墨烯层间引入吡咯烷酮微球制得;吡咯烷酮微球是由马来酸酐、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乙烯基环己醚反应制得,表面含有酸酐和内酰胺基团,内部为交联结构,加入环氧树脂后增强了护套层的耐热性;吡咯烷酮微球附着在石墨烯上,使改性石墨气凝胶具有多孔结构和相互连接的三维网络结构,既能够分散所受到的外力,又提高了护套层的力学强度,还具备电磁屏蔽性能;处于护套层和屏蔽层间的改性石墨气凝胶还能够与三聚氰胺泡沫层进行反应,将护套层和屏蔽层紧密连接,增强光缆强度;
22.屏蔽层是在碳纤维表面沉积泡沫金属,再包覆发泡醚化三聚氰胺树脂制得;在聚丙烯腈湿法纺丝制得的碳纤维原丝表面包覆一层含氧、氮基团的分子膜,进行预氧化时,在水热反应釜中进行,并加入硫酸镍、水合肼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碳纤维表面原位还
原生成泡沫金属镍,再在表面包覆经六氟丁醇醚化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发泡形成三聚氰胺泡沫层;谷氨酸在碳纤维表面引入羧基并形成含氧、氮基团的分子膜,预氧化时,使得碳纤维能够吸附镍离子并在表面原位还原生成的泡沫状立方晶体结构的金属镍,将泡沫金属镍紧密吸附在含氧、氮基团的分子膜表面,加入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不仅镍颗粒表面形成离子层,阻止金属镍颗粒的团聚,使得链的平均直径减小,增大泡沫金属镍的孔隙率,使得电磁波能够在屏蔽层内部的孔洞中发生反射,增强光缆的电磁屏蔽性。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将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制备的电磁屏蔽光缆的各指标测试方法如下:
25.耐热性:将实施例与对比例参照gb/t2406进行极限氧指数测试;
26.力学性能:将实施例与对比例参照gb/t 2951.42进行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测试。
27.电磁屏蔽性:将实施例与对比例参照gb/t30142进行电磁波屏蔽效能测试。
28.实施例1
29.(1)将马来酸酐、偶氮二异丁腈和氟利昂225按质量2:0.15:10混合,依次加入马来酸酐质量0.8倍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马来酸酐质量0.5倍的乙烯基环己醚和马来酸酐质量0.02倍的交联剂二乙烯基苯,搅拌至溶液澄清后,通氮气置换空气,在氮气氛围下升温至60℃,反应6h后,在100khz下超声分散2min并用丙酮进行索氏提纯36h,最后置于45℃真空干燥箱中干燥中恒重,制得吡咯烷酮微球;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氧化石墨烯质量30倍的去离子水中,在100khz下超声的分散20min,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0.25倍的吡咯烷酮微球,继续超声分散20min,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80℃下反应12h,并在-50℃的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最后在800℃下热处理2h,制得改性石墨气凝胶;
30.(2)将聚丙烯腈与二甲基二酰胺按质量比1:10混合,加热至85℃,并在200w微波辅助下混合0.5h,再加入聚丙烯腈质量0.1倍的丙三醇和聚丙烯腈质量0.05倍的硫脲,混合均匀,制得纺丝液,在70℃下进行湿法静电纺丝,凝固温度为5℃,制得碳纤维原丝;将醋酸镍分散在醋酸镍质量3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醋酸镍质量3倍质量分数为80%的水合肼,在30rpm下搅拌0.5h,制得醋酸镍溶液;将碳纤维原丝浸泡在质量分数为60%的硝酸溶液中,升温至80℃反应1h,捞出后用去离子水冲洗3min,擦干并拉伸至直径为0.06mm,转移于水热反应釜中,加入碳纤维原丝质量5倍质量分数为3%的谷氨酸溶液,升温至160℃反应0.5h后,再加入碳纤维原丝质量20倍的醋酸镍溶液和碳纤维原丝质量0.15倍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继续反应6h,转移至碳化炉中,在氮气氛围下、500℃下碳化3h,制得带有泡沫金属层的碳纤维;
31.(3)将三聚氰胺、多聚甲醛和三乙胺按质量比1:6:20混合,升温至90℃,完全溶解后继续保温1h,加入三聚氰胺质量0.15倍的六氟丁醇,并用硝酸调节ph至5.2,保持温度在
90℃,反应12h,再用三乙胺调节ph至8,制得醚化三聚氰胺;将带有泡沫金属层的碳纤维浸泡在醚化三聚氰胺中,加入醚化三聚氰胺质量0.01倍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2000rpm下搅拌2min,再加入醚化三聚氰胺质量0.02倍的发泡剂正戊烷和醚化三聚氰胺质量0.08倍催化剂草酸,继续搅拌5s后,将带有泡沫金属层的碳纤维捞出,将一根直径为0.2mm的光纤包覆,并置于在90℃下预热3min的模具中,密封并置于带有泡沫金属层的碳纤维烘箱中发泡固化,2h后取出,最后在干燥箱中干燥24h,制得带有屏蔽层的缆芯,屏蔽层厚度为0.1mm;
32.(4)将改性石墨气凝胶、聚酰胺和环氧树脂按质量比2:0.5:6混合置于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在带有屏蔽层的缆芯表面,熔体温度为315℃,护套层厚度为0.05mm,转移至烘干箱中,在60℃下干燥5h,制得电磁屏蔽光缆。
33.实施例2
34.(1)将马来酸酐、偶氮二异丁腈和氟利昂225按质量3:0.18:13混合,依次加入马来酸酐质量1.1倍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马来酸酐质量0.6倍的乙烯基环己醚和马来酸酐质量0.04倍的交联剂二乙烯基苯,搅拌至溶液澄清后,通氮气置换空气,在氮气氛围下升温至61℃,反应7h后,在150khz下超声分散4min并用丙酮进行索氏提纯42h,最后置于5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中恒重,制得吡咯烷酮微球;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氧化石墨烯质量40倍的去离子水中,在130khz下超声的分散25min,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0.3倍的吡咯烷酮微球,继续超声分散25min,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90℃下反应14h,并在-55℃的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最后在850℃下热处理2h,制得改性石墨气凝胶;
35.(2)将聚丙烯腈与二甲基二酰胺按质量比2:10混合,加热至90℃,并在250w微波辅助下混合0.5h,再加入聚丙烯腈质量0.15倍的丙三醇和聚丙烯腈质量0.01倍的硫脲,混合均匀,制得纺丝液,在80℃下进行湿法静电纺丝,凝固温度为10℃,制得碳纤维原丝;将醋酸镍分散在醋酸镍质量35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醋酸镍质量4倍质量分数为83%的水合肼,在40rpm下搅拌0.5h,制得醋酸镍溶液;将碳纤维原丝浸泡在质量分数为65%的硝酸溶液中,升温至85℃反应1h,捞出后用去离子水冲洗4min,擦干并拉伸至直径为0.07mm,转移于水热反应釜中,加入碳纤维原丝质量7倍质量分数为4%的谷氨酸溶液,升温至170℃反应0.5h后,再加入碳纤维原丝质量23倍的醋酸镍溶液和碳纤维原丝质量0.2倍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继续反应7h,转移至碳化炉中,在氮气氛围下、700℃下碳化4h,制得带有泡沫金属层的碳纤维;
36.(3)将三聚氰胺、多聚甲醛和三乙胺按质量比1:7:30混合,升温至94℃,完全溶解后继续保温1h,加入三聚氰胺质量0.22倍的六氟丁醇,并用硝酸调节ph至5.4,保持温度在93℃,反应18h,再用三乙胺调节ph至8.5,制得醚化三聚氰胺;将带有泡沫金属层的碳纤维浸泡在醚化三聚氰胺中,加入醚化三聚氰胺质量0.03倍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2200rpm下搅拌4min,再加入醚化三聚氰胺质量0.03倍的发泡剂正戊烷和醚化三聚氰胺质量0.09倍催化剂草酸,继续搅拌6s后,将带有泡沫金属层的碳纤维捞出,将一根直径为0.3mm的光纤包覆,并置于在95℃下预热4min的模具中,密封并置于带有泡沫金属层的碳纤维烘箱中发泡固化,2.5h后取出,最后在干燥箱中干燥36h,制得带有屏蔽层的缆芯,屏蔽层厚度为0.5mm;
37.(4)将改性石墨气凝胶、聚酰胺和环氧树脂按质量比2:0.6:7混合置于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在带有屏蔽层的缆芯表面,熔体温度为335℃,护套层厚度为0.1mm,转移至烘干箱中,在70℃下干燥5h,制得电磁屏蔽光缆。
38.实施例3
39.(1)将马来酸酐、偶氮二异丁腈和氟利昂225按质量4:0.2:15混合,依次加入马来酸酐质量1.2倍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马来酸酐质量0.8倍的乙烯基环己醚和马来酸酐质量0.05倍的交联剂二乙烯基苯,搅拌至溶液澄清后,通氮气置换空气,在氮气氛围下升温至62℃,反应8h后,在200khz下超声分散3min并用丙酮进行索氏提纯48h,最后置于55℃真空干燥箱中干燥中恒重,制得吡咯烷酮微球;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氧化石墨烯质量50倍的去离子水中,在150khz下超声的分散30min,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0.35倍的吡咯烷酮微球,继续超声分散30min,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200℃下反应16h,并在-60℃的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最后在900℃下热处理3h,制得改性石墨气凝胶;
40.(2)将聚丙烯腈与二甲基二酰胺按质量比3:10混合,加热至100℃,并在300w微波辅助下混合1h,再加入聚丙烯腈质量0.2倍的丙三醇和聚丙烯腈质量0.15倍的硫脲,混合均匀,制得纺丝液,在90℃下进行湿法静电纺丝,凝固温度为15℃,制得碳纤维原丝;将醋酸镍分散在醋酸镍质量4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醋酸镍质量5倍质量分数为85%的水合肼,在50rpm下搅拌1h,制得醋酸镍溶液;将碳纤维原丝浸泡在质量分数为70%的硝酸溶液中,升温至90℃反应2h,捞出后用去离子水冲洗5min,擦干并拉伸至直径为0.08mm,转移于水热反应釜中,加入碳纤维原丝质量10倍质量分数为5%的谷氨酸溶液,升温至180℃反应1h后,再加入碳纤维原丝质量25倍的醋酸镍溶液和碳纤维原丝质量0.25倍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继续反应8h,转移至碳化炉中,在氮气氛围下、1000℃下碳化35h,制得带有泡沫金属层的碳纤维;
41.(3)将三聚氰胺、多聚甲醛和三乙胺按质量比1:8:40混合,升温至95℃,完全溶解后继续保温2h,加入三聚氰胺质量0.3倍的六氟丁醇,并用硝酸调节ph至5.5,保持温度在95℃,反应24h,再用三乙胺调节ph至9,制得醚化三聚氰胺;将带有泡沫金属层的碳纤维浸泡在醚化三聚氰胺中,加入醚化三聚氰胺质量0.04倍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2500rpm下搅拌5min,再加入醚化三聚氰胺质量0.04倍的发泡剂正戊烷和醚化三聚氰胺质量0.1倍催化剂草酸,继续搅拌8s后,将带有泡沫金属层的碳纤维捞出,将一根直径为0.5mm的光纤包覆,并置于在100℃下预热5min的模具中,密封并置于带有泡沫金属层的碳纤维烘箱中发泡固化,3h后取出,最后在干燥箱中干燥48h,制得带有屏蔽层的缆芯,屏蔽层厚度为0.2mm;
42.(4)将改性石墨气凝胶、聚酰胺和环氧树脂按质量比3:0.8:8混合置于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在带有屏蔽层的缆芯表面,熔体温度为355℃,护套层厚度为0.15mm,转移至烘干箱中,在80℃下干燥6h,制得电磁屏蔽光缆。
43.对比例1
44.对比例1的处方组成同实施例2。该电磁屏蔽光缆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的不同,将步骤(1)修改为: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氧化石墨烯质量40倍的去离子水中,在130khz下超声的分散50min,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90℃下反应14h,并在-55℃的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最后在850℃下热处理2h,制得改性石墨气凝胶。
45.对比例2
46.对比例2的处方组成同实施例2。该电磁屏蔽光缆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4)的不同,将步骤(1)(4)修改为:(1)将马来酸酐、偶氮二异丁腈和氟利昂225按质量3:0.18:13混合,依次加入马来酸酐质量1.1倍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马来酸酐质量
0.6倍的乙烯基环己醚和马来酸酐质量0.04倍的交联剂二乙烯基苯,搅拌至溶液澄清后,通氮气置换空气,在氮气氛围下升温至61℃,反应7h后,在150khz下超声分散4min并用丙酮进行索氏提纯42h,最后置于5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中恒重,制得吡咯烷酮微球;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氧化石墨烯质量40倍的去离子水中,在130khz下超声的分散50min,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90℃下反应14h,并在-55℃的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最后在850℃下热处理2h,制得改性石墨气凝胶;(4)将吡咯烷酮微球、改性石墨气凝胶、聚酰胺和环氧树脂按质量比0.5:1.5:0.6:7混合置于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在带有屏蔽层的缆芯表面,熔体温度为335℃,护套层厚度为0.1mm,转移至烘干箱中,在70℃下干燥5h,制得电磁屏蔽光缆。
47.对比例3
48.对比例3的处方组成同实施例2。该电磁屏蔽光缆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不进行步骤(1)的处理,并将步骤(4)修改为:将聚酰胺和环氧树脂按质量比0.6:7混合置于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在带有屏蔽层的缆芯表面,熔体温度为335℃,护套层厚度为0.1mm,转移至烘干箱中,在70℃下干燥5h,制得电磁屏蔽光缆。
49.对比例4
50.对比例4的处方组成同实施例2。该电磁屏蔽光缆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步骤(3)的不同,将步骤(3)修改为:用带有泡沫金属层的碳纤维将一根直径为0.5mm的光纤包覆,制得带有屏蔽层的缆芯,屏蔽层厚度为0.2mm。
51.对比例5
52.对比例5的处方组成同实施例2。该电磁屏蔽光缆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步骤(2)的不同,将步骤(2)修改为:将聚丙烯腈与二甲基二酰胺按质量比2:10混合,加热至90℃,并在250w微波辅助下混合0.5h,再加入聚丙烯腈质量0.15倍的丙三醇和聚丙烯腈质量0.01倍的硫脲,混合均匀,制得纺丝液,在80℃下进行湿法静电纺丝,凝固温度为10℃,制得碳纤维原丝;将碳纤维原丝浸泡在质量分数为65%的硝酸溶液中,升温至85℃反应1h,捞出后用去离子水冲洗4min,擦干并拉伸至直径为0.07mm,转移于水热反应釜中,加入碳纤维原丝质量7倍质量分数为4%的谷氨酸溶液,升温至170℃反应0.5h后,转移至碳化炉中,在氮气氛围下、700℃下碳化4h,制得带有泡沫金属层的碳纤维。
53.对比例6
54.(1)将马来酸酐、偶氮二异丁腈和氟利昂225按质量3:0.18:13混合,依次加入马来酸酐质量1.1倍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马来酸酐质量0.6倍的乙烯基环己醚和马来酸酐质量0.04倍的交联剂二乙烯基苯,搅拌至溶液澄清后,通氮气置换空气,在氮气氛围下升温至61℃,反应7h后,在150khz下超声分散4min并用丙酮进行索氏提纯42h,最后置于5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中恒重,制得吡咯烷酮微球;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氧化石墨烯质量40倍的去离子水中,在130khz下超声的分散25min,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0.3倍的吡咯烷酮微球,继续超声分散25min,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90℃下反应14h,并在-55℃的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最后在850℃下热处理2h,制得改性石墨气凝胶;
55.(2)将改性石墨气凝胶、聚酰胺和环氧树脂按质量比2:0.6:7混合置于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在一根直径为0.5mm的光纤表面,熔体温度为335℃,护套层厚度为0.1mm,转移至烘干箱中,在70℃下干燥5h,制得电磁屏蔽光缆。
56.效果例
57.下表1给出了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2、3与对比例1、2、3、4、5、6的电磁屏蔽光缆的各性能分析结果。
58.表1
[0059][0060]
通过表1中实施例与对比例的实验数据比较可以明显发现,实施例1、2、3制备的电磁屏蔽光缆的耐热性、力学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较好;
[0061]
从实施例1、2、3和对比例1、2、3的实验数据比较可发现,在石墨烯层间引入吡咯烷酮微球制得的改性石墨气凝胶,内部为交联结构,加入环氧树脂后增强了护套层的耐热性,使改性石墨气凝胶具有多孔结构和相互连接的三维网络结构,提高了护套层的力学强度,还具备电磁屏蔽性能,并将护套层和屏蔽层紧密连接,增强光缆强度;从实施例1、2、3和对比例4、5、6的实验数据比较可发现,在碳纤维表面沉积泡沫金属,再包覆发泡醚化三聚氰胺树脂制得的屏蔽层,使得电磁波能够在屏蔽层内部的孔洞中发生反射,增强光缆的电磁屏蔽性。
[0062]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