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效的集成式自动化砌墙装置

2022-09-04 09:22: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集成式自动化砌墙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行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恶劣的工作环境、工人安全措施没有到位以及自身的疏忽,导致了较高的事故发生率。工作人员的安全没有得到真正的保障,从事建筑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好,降低了施工效率。
3.在建设工程中,很多建筑框架结构完工后即为砌墙过程的二次构造。目前这些墙体主要采用人工堆砌方式将砖块码垛起来,需要搭建平台与多名工人同时工作,不但施工效率低,而且施工质量则与工人的本身技术水平相关。
4.为了提高效率,市场上也有少量的实验型砌墙机器人面试。但由于国内外的砌墙机器人多绑定于大型卡车,通过长长的机械臂实现砖块的码垛,作业空间受限;国内的砌墙机器人的发展大多属于概念或者实验阶段,有类似于机床样子的砌内墙机器人,虽然实现了基本功能的码垛砖块,但是整体来说显得笨重且需要人工抹灰。
5.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高效的集成式自动化砌墙装置,以此来代替人工劳作,使得施工效率更高,完成质量更好,事故发生率更低。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集成式自动化砌墙装置,体积小且可自动行走,集上砖、切砖、抹灰、砌墙于一体,用于代替人工砌墙,使得施工效率更高,完成质量更好,事故发生率更低,以达到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集成式自动化砌墙装置,包括机身、上砖机构、切砖机构、推送机构、抹灰机构、砌墙机构、行走机构及控制器;所述机身呈厢体状,机身的两侧设有进砖口与出砖口;所述上砖机构一部分位于进砖口处的机身外侧,且一部分位于机身内侧;所述推送机构位于机身内侧的一端,推送机构的一端位于出砖口处,且位于机身内部的上砖机构一端位于推送机构的一侧;所述切砖机构设于机身内部,且切砖机构的一端移动伸向出砖口;所述抹灰机构连接于机身上,且抹灰机构的出灰口位于出砖口的上方;所述砌墙机构连接于出砖口侧的机身上,行走机构连接于机身底部;所述控制器连接于机身上,控制器上设有控制面板。
8.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上砖机构包括外置传送带、内置传送带、直线电机模组a、直线电机模组b、夹爪及工业相机a;所述外置传送带连接于进砖口的外侧,机身内底部设有凹槽,内置传送带连接于凹槽中;所述直线电机模组a对称连接于机身内侧顶部,且直线电机模组a的一端位于推送机构的上方,直线电机模组a的两个滑块a之间连接有直线电机模组b,直线电机模组b的滑块b底部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底部连接有基座,两个夹爪对称的铰接于基座上,第一电机控制夹爪张开或夹紧,基座的底部连接有工业相
机a。
9.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外置传送带的两侧连接有摇臂,进砖口两侧的机身外侧连接有支撑块,摇臂的一端铰接于支撑块,以使外置传送带在0-90
°
范围内转动;且当外置传送带呈水平状态时,外置传送带与内置传送带平齐对接。
10.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切砖机构包括切砖油缸及切刀;所述切砖油缸连接于出砖口一侧的机身侧壁上,切刀连接于切砖油缸的动力输出端,切刀与机身侧壁平行,切砖油缸驱动切刀伸向出砖口或远离出砖口。
11.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推送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丝杠、推板及延伸台;所述第二电机连接于机身中,丝杠两端转动连接于机身内部,丝杠的一端连接于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且丝杠上转动连接有螺母块;所述推板呈l字型,推板的底部连接于螺母块,推板的一侧滑动连接于机身内壁;所述延伸台连接于出砖口处,推送机构一端的机身上设有观察窗。
12.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抹灰机构包括储灰槽、第三电机、螺旋轴及出灰通道;所述储灰槽连接于机身上,第三电机连接于储灰槽的一端,螺旋轴转动连接于储灰槽内部,且螺旋轴的一端连接于第三电机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出灰通道连接于储灰槽一端的底部,出灰通道底部的出灰口为软质材料。
13.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砌墙机构包括x轴滑台模组、z轴滑台模组、底座、大臂、小臂及夹板;所述x轴滑台模组连接于机身上,z轴滑台模组连接于x轴滑台模组的滑台上,底座连接于z轴滑台模组的滑台上;所述底座外侧连接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驱动连接于转台,转台上连接有减速电机a,大臂连接于减速电机a的动力输出端,且大臂的另一端连接有减速电机b,小臂连接于减速电机b的动力输出端,小臂的椅垫连接有第五电机,第五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回转轴,夹板连接于回转轴的一端。
14.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夹板整体呈l字型,夹板的一端铰接有开合板;所述夹板底部铰接有夹紧油缸,夹紧油缸的另一端铰接于开合板;所述砌墙机构还包括红外探头a及工业相机b;所述红外探头a连接于砌墙机构一侧的机身底部,工业相机b连接于夹板的底部。
15.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行走机构为舵轮组件与红外探头b;所述舵轮组件共有四组,其对称连接于机身底部;所述红外探头b共有四个,其对称连接于机身两端的底部。
16.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机身一端底部连接有三角形状的加强板,x轴滑台模组的一端连接于加强板的顶部。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第一、本发明的高效的集成式自动化砌墙装置,智能控制以自动化施工,体积小且可自动行走,集上砖、切砖、抹灰、砌墙于一体,用于代替人工砌墙,使得施工效率更高,完成质量更好,事故发生率更低。
18.第二、本发明的高效的集成式自动化砌墙装置,上砖机构可保证外侧的砖块进入到机身内,以实现自动进砖的目的。
19.第三、本发明的高效的集成式自动化砌墙装置,外置传送带可折叠,在非工作状态下节省空间。
20.第四、本发明的高效的集成式自动化砌墙装置,切砖机构与推送机构配合,根据推送机构的行程控制砖块的长度,并通过切刀将砖块切掉,从而实现砖块不同尺寸的需求。
21.第五、本发明的高效的集成式自动化砌墙装置,抹灰机构实现自动匀量抹灰,提高整体施工效率。
22.第六、本发明的高效的集成式自动化砌墙装置,出灰通道底部的出灰口为软质材料,可起到摊平混凝土的作用。
23.第七、本发明的高效的集成式自动化砌墙装置,砌墙装置通过个各电机、节点的配合,实现多个自由度的动作,方便快捷。
24.第八、本发明的高效的集成式自动化砌墙装置,行走采用舵轮组件,可实现精准的转向和位移。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外置传送带水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发明上砖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28.图4为本发明上砖机构与推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发明抹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发明上砖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31.图7为本发明切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本发明推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9为本发明行走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34.图10为本发明砌墙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5.图11为本发明砌墙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6.图中:1-机身、101-进砖口、102-出砖口、103-凹槽、104-支撑块、105-观察窗、106-加强板、2-上砖机构、201-外置传送带、202-内置传送带、203-直线电机模组a、204-直线电机模组b、205-夹爪、206-工业相机a、207-第一电机、208-基座、209-摇臂、3-切砖机构、301-切砖油缸、302-切刀、4-推送机构、401-第二电机、402-丝杠、403-推板、404-延伸台、5-抹灰机构、501-储灰槽、502-第三电机、503-螺旋轴、504-出灰通道、505-出灰口、6-砌墙机构、601-x轴滑台模组、602-z轴滑台模组、603-底座、604-大臂、605-小臂、606-夹板、607-第四电机、608-转台、609-减速电机a、610-减速电机b、611-第五电机、612-回转轴、613-开合板、614-夹紧油缸、615-红外探头a、616-工业相机b、7-行走机构、701-舵轮组件、702-红外探头b、8-控制器、801-控制面板、9-加气砖。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38.实施例1:如图1~11所示,一种高效的集成式自动化砌墙装置,包括机身1、上砖机构2、切砖机构3、推送机构4、抹灰机构5、砌墙机构6、行走机构7及控制器8;所述机身1呈厢体状,机身1的两侧设有进砖口101与出砖口102;所述上砖机构2一部分位于进砖口101处的机身1外侧,且一部分位于机身1内侧;所述推送机构4位于机身1内侧的一端,推送机构4的
一端位于出砖口102处,且位于机身1内部的上砖机构2一端位于推送机构4的一侧;所述切砖机构3设于机身1内部,且切砖机构3的一端移动伸向出砖口102;所述抹灰机构5连接于机身1上,且抹灰机构5的出灰口505位于出砖口102的上方;所述砌墙机构6连接于出砖口102侧的机身1上,行走机构7连接于机身1底部;所述控制器8连接于机身1上,控制器8上设有控制面板801。
39.其中,所述上砖机构2包括外置传送带201、内置传送带202、直线电机模组a203、直线电机模组b204、夹爪205及工业相机a206;所述外置传送带201连接于进砖口101的外侧,机身1内底部设有凹槽103,内置传送带202连接于凹槽103中;所述直线电机模组a203对称连接于机身1内侧顶部,且直线电机模组a203的一端位于推送机构4的上方,直线电机模组a203的两个滑块a之间连接有直线电机模组b204,直线电机模组b204的滑块b底部连接有第一电机207,第一电机207的底部连接有基座208,两个夹爪205对称的铰接于基座208上,第一电机207控制夹爪205张开或夹紧,基座208的底部连接有工业相机a206。
40.其中,所述外置传送带201的两侧连接有摇臂209,进砖口101两侧的机身1外侧连接有支撑块104,摇臂209的一端铰接于支撑块104,以使外置传送带201在0-90
°
范围内转动;且当外置传送带201呈水平状态时,外置传送带201与内置传送带202平齐对接。
41.其中,所述切砖机构3包括切砖油缸301及切刀302;所述切砖油缸301连接于出砖口102一侧的机身1侧壁上,切刀302连接于切砖油缸301的动力输出端,切刀302与机身1侧壁平行,切砖油缸301驱动切刀302伸向出砖口102或远离出砖口102。
42.其中,所述推送机构4包括第二电机401、丝杠402、推板403及延伸台404;所述第二电机401连接于机身1中,丝杠402两端转动连接于机身1内部,丝杠402的一端连接于第二电机401的动力输出端,且丝杠402上转动连接有螺母块;所述推板403呈l字型,推板403的底部连接于螺母块,推板403的一侧滑动连接于机身1内壁;所述延伸台404连接于出砖口102处,推送机构4一端的机身1上设有观察窗105。
43.其中,所述抹灰机构5包括储灰槽501、第三电机502、螺旋轴503及出灰通道504;所述储灰槽501连接于机身1上,第三电机502连接于储灰槽501的一端,螺旋轴503转动连接于储灰槽501内部,且螺旋轴503的一端连接于第三电机502的动力输出端;所述出灰通道504连接于储灰槽501一端的底部,出灰通道504底部的出灰口505为软质材料。
44.其中,所述砌墙机构6包括x轴滑台模组601、z轴滑台模组602、底座603、大臂604、小臂605及夹板606;所述x轴滑台模组601连接于机身1上,z轴滑台模组602连接于x轴滑台模组601的滑台上,底座603连接于z轴滑台模组602的滑台上;所述底座603外侧连接有第四电机607,第四电机607驱动连接于转台608,转台608上连接有减速电机a609,大臂604连接于减速电机a609的动力输出端,且大臂604的另一端连接有减速电机b610,小臂605连接于减速电机b610的动力输出端,小臂605的椅垫连接有第五电机611,第五电机61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回转轴612,夹板606连接于回转轴612的一端。
45.其中,所述夹板606整体呈l字型,夹板606的一端铰接有开合板613;所述夹板606底部铰接有夹紧油缸614,夹紧油缸614的另一端铰接于开合板613;所述砌墙机构6还包括红外探头a615及工业相机b616;所述红外探头a615连接于砌墙机构6一侧的机身1底部,工业相机b616连接于夹板606的底部。
46.其中,所述行走机构7为舵轮组件701与红外探头b702;所述舵轮组件701共有四
组,其对称连接于机身1底部;所述红外探头b702共有四个,其对称连接于机身1两端的底部。
47.其中,所述机身1一端底部连接有三角形状的加强板106,x轴滑台模组601的一端连接于加强板106的顶部。
48.本发明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本发明适用于加气砖9,且个动作通过控制板输入指令即可实现顺序动作。
49.s1、上砖:外置传送带201打开,于内置传送带202保持平齐;操作人员将加气砖9放置于外置传送带201上,外置传送带201将加气砖9从进砖口101传送至内置传送带202上,并在内置传送带202上有序排列;直线电机模组a203与直线电机模组b204配合动作,实现夹爪205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移动,工业相机a206用于检测加气砖9的具体位置,当工业相机a206确定加气砖9的具体位置时,第一电机207驱动夹爪205夹起加气砖9,并抓防至推板403处。
50.s2、切砖:若需要较短尺寸的加气砖9时,第二电机401驱动丝杠402转动,从而推板403将加气砖9推至出砖口102的外侧,加气砖9长度通过第二电机401驱动推板403移动的行程来确定,当加气砖9达到所需尺寸时,第二电机401停止工作,切砖油缸301伸出,切刀302将加气砖9切断。
51.s3、抹灰:混凝土倒置于储灰槽501中,螺旋轴503既可以保证混凝土不易凝固,也可保证混凝土不断向出灰通道504处涌动;混凝土从出灰口505排出的同时,推板403也将加气砖9向延伸台404上推送,保证混凝土刚好落在加气砖9上,且软质的出灰口505将混凝土刮平。
52.s4、砌墙:抹灰后的加气砖9被推送至夹板606上,夹紧油缸614伸出,开合板613与夹板606将加气砖9抓住,x轴滑台模组601、z轴滑台模组602、第四电机607、减速电机a609、减速电机b610及第五电机611协同工作,工业相机b616判断加气砖9所需砌墙的位置,红外探头a615用于判定装置与墙体的垂直度,从而实现砌墙动作。
53.s5、行走:舵轮组件701实现装置的行走及转向,同时红外探头b702可实时判定装置的位移量,保证砌墙的效果。
54.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