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宽体金线蛭的双联免疫养殖法的制作方法

2022-09-04 08:59: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宽体金线蛭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宽体金线蛭的双联免疫养殖法。


背景技术:

[0002]“双联免疫养蛭法”的核心在于,养好水、养好蛭。从养“好水”开始,给水体培藻、培菌,用大量的有益微生物体为水蛭的繁殖、生长生存环境保驾护航,增加外源性“水体免疫”;周期性的给水蛭提供多种微量元素的补充,抗病毒药物的预防性使用,提高水蛭免疫抗病能力,内源性增强“蛭体免疫”。“水体免疫”、“蛭体免疫”双双联合,这就是“双联免疫”,达到减少水蛭病害的发生,保障水蛭存活率,提高产量,最终收获高于市场品质的成品水蛭和经济收益。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体免疫”、“蛭体免疫”双双联合的一种宽体金线蛭的双联免疫养殖法。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宽体金线蛭的双联免疫养殖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
步骤1:对繁育池内水体四项生化指标(ph值6.5~7.5、氨氮0~0.1mg/l、亚硝酸盐 0~0.005mg/l、溶解氧3.0mg/l以上)调控,水体以偏肥为好,10cm以下水深温度 25~28摄氏度;
[0006]
步骤2:改底:在投过3次及以上螺蛳或在下螺前1~2天进行生物、物理改底或化学改底,减少池底“氧债”提高底部氧化还原电位;
[0007]
步骤3:开口苗到满月苗:对开口前幼蛭养殖从群居到分散,让幼苗顺利进食,对开口前幼苗水温控制在20℃~25℃为宜,水深宜保持在30~50cm(水的深浅度取决于气温,气温低则水浅,气温高则水深,以保证水的温度),选择合适的开口料;
[0008]
步骤4:对养苗日常护理,做好巡塘工作;
[0009]
步骤5:对满月苗日常护理管理与疾病预防。
[0010]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1中水体水色以茶褐色、褐绿色为好,水体透明度控制在 20~25cm,保持水体一定肥度和有益藻类(以硅藻门为主绿藻门小球藻为辅)、有益菌、浮游生物含量。
[0011]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2中物理改底是人工清底、清淤、换水,在非养殖季节可以进行,生物改底为以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为主,em菌为辅,通过大量培菌起到分解有机物、改善池底内环境,化学改底为使用过硫酸氢钾或二氧化氯进行化学改底。用二氧化氯兑水稀释泼洒,二氧化氯用量为刮布水池25~30g/100m2,水田网箱池180~250g/亩,次日用果酸进行解毒,刀刮布水池泼洒用量为20ml/100m2;水田网箱池泼洒用量为150ml/亩。使用过硫酸氢钾进行化学改底全池均匀抛洒,用量为刀刮布水池40g/100m2,水田网箱池280g/亩。底
0~0.005mg/l、溶解氧3.0mg/l以上)调控,水体以偏肥为好,10cm以下水深温度 25~28摄氏度;
[0021]
步骤2:改底:在投过3次及以上螺蛳或在下螺前1~2天进行生物、物理改底或化学改底,减少池底“氧债”提高底部氧化还原电位;
[0022]
步骤3:开口苗到满月苗:对开口前幼蛭养殖从群居到分散,让幼苗顺利进食,对开口前幼苗水温控制在20℃~25℃为宜,水深宜保持在30~50cm(水的深浅度取决于气温,气温低则水浅,气温高则水深,以保证水的温度),选择合适的开口料;
[0023]
步骤4:对养苗日常护理,做好巡塘工作;
[0024]
步骤5:对满月苗日常护理管理与疾病预防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5]
所述步骤1中水体水色以茶褐色、褐绿色为好,水体透明度控制在20~25cm,保持水体一定肥度和有益藻类(以硅藻门为主绿藻门小球藻为辅)、有益菌、浮游生物含量。
[0026]
所述步骤2中物理改底是人工清底、清淤、换水,在非养殖季节可以进行,生物改底为以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为主,em菌为辅,通过大量培菌起到分解有机物、改善池底内环境,化学改底为使用过硫酸氢钾或二氧化氯进行化学改底。用二氧化氯兑水稀释泼洒,二氧化氯用量为刮布水池25~30g/100m2,水田网箱池180~250g/亩,次日用果酸进行解毒,刀刮布水池泼洒用量为20ml/100m2;水田网箱池泼洒用量为150ml/亩。使用过硫酸氢钾进行化学改底全池均匀抛洒,用量为刀刮布水池40g/100m2,水田网箱池280g/亩。底部恶化严重时可加量使用,或隔天连续使用。之后迅速根据换的新水的水色、各指标情况进行补藻和补菌。
[0027]
所述步骤3中开口苗维护在前三天用葡萄糖和多维混合兑水稀释每天全池泼洒。葡萄糖用量为刮布水池350g/100m2,水田网箱池2500g/亩;多维用量为刮布水池30g/100m2,水田网箱池250g/亩,第4天至第7天酌情减量。提前在精养池中用em菌和乳酸菌进行给水体培菌,并在出苗后的第2~3天持续补充em菌和乳酸菌,所述步骤三中开口料选择用螺蛳或漂螺(浮螺)饲养,不可用捕捞起来后放置时间过长的螺蛳,选择来源可靠,水体干净的大水面螺蛳清洗消毒后投放。
[0028]
所述步骤4中养苗日常护理需进行水体管理,要每天巡水以及勤换新水,多补充新水,多培菌培藻,多用微量元素,少用药物的(抗生素)“三多一少”模式进行管理。
[0029]
所述步骤4中巡塘工作需要做好记录,记录每天巡塘的不正常现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查看水蛭状态、检测水体指标、检查防逃网防鸟、检查水电管路。
[0030]
所述步骤5满月苗管理时对满月苗下苗,分池养殖密度2
×
4m,8m2水田网箱1800~2100 尾,露天刀刮布水池250~350尾/m2,大棚刀刮布水池300~350尾/m
2,
下苗前一天分别给精养池和养殖池内兑水稀释泼洒葡萄糖混合多维联合使用,葡萄糖用量为刮布水池 350g/100m2,水田网箱池2500g/亩;多维用量为刮布水池30g/100m2,水田网箱池250g/
[0031]
亩,根据反应程度可以连用1~2天。
[0032]
所述步骤5中满月苗管理时根据苗子的大小,可以投子螺、漂螺、或子螺混合1.2cm规格及以下的小螺,投放量为1斤/m2,5~7天天投放一次。投放子螺、小螺1~2次过后,根据水蛭的生长情况,可以直接投放1.2~1.4cm大小的中等规格螺蛳,满月苗在养殖10~20天后,可以直接投放统货饲料螺蛳。
[0033]
所述步骤5中满月苗疾病预防要保证“水体免疫”,根据水色、透明度、水体各项指标给水体及时培藻肥水,以防藻类老化或水体肥力不足出现倒藻、透明度高以及一系列“水体并发症”,固本培元“蛭”体免疫,多维每5天泼洒一次,用量为刮布水池25g/100m2,水田网箱池200g/亩。葡萄糖每10天泼洒一次,用量为刮布水池250g/100m2,水田网箱池 2000g/亩,在换水、改底或雨后抗应激反应用多维同葡萄糖联合泼洒,葡萄糖用量为刮布水池350g/100m2,水田网箱池2500g/亩;多维用量为刮布水池30g/100m2,水田网箱池250g/ 亩。
[0034]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给水体培藻、培菌,用大量的有益微生物体为水蛭的繁殖、生长生存环境保驾护航,增加外源性“水体免疫”;周期性的给水蛭提供多种微量元素的补充,抗病毒药物的预防性使用,提高水蛭免疫抗病能力,内源性增强“蛭体免疫”。“水体免疫”、“蛭体免疫”双双联合,这就是“双联免疫”。
[0035]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