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可滑行电动车驱动轮毂的制作方法

2022-09-02 23:11: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电动车驱动轮毂技术,特别涉及到一种可滑行电动车驱动轮毂。


背景技术:

2.电动车驱动轮毂是指将电动车驱动电机与电动车车轮设计成一体的驱动结构。通常,采用永磁电机作为驱动电机,并采用中心为电机定子、外圆为电机转子的结构。由层叠矽钢片和线圈组成的电机定子与轮轴固定在一起,并与电动车前叉或后叉固定连接;由永磁体组成的电机转子套装在电机定子径向外侧,其轴向两侧与轮毂组合在一起且通过轴承固定在轮轴上,在电机转子的径向外侧直接安装电动车轮胎。当电机定子有电流通过时,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与永磁体作用驱动电机转子转动,而电机转子是与电动车轮毂为一体的,电机转子的转动即为电动车车轮的转动,由此,驱动电动车向前行驶。采用轮毂驱动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电动车的驱动结构,减少了传动机构,提高了电能利用率。但是,由于驱动电机转子与电动车轮毂为一体结构,当遇到下坡或人力推动前行时,电机转子与电机定子的相互作用会对电动车前行造成较大的阻力。
3.显然,现有技术电动车驱动轮毂存在着当遇到下坡或人力推动前行时,电机转子与定子的相互作用会对电动车前行造成较大的阻力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电动车驱动轮毂存在的当遇到下坡或人力推动前行时,电机转子与定子的相互作用会对电动车前行造成较大的阻力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滑行电动车驱动轮毂。
5.本实用新型可滑行电动车驱动轮毂,包括,轮轴、定子、转子、轮毂和轮胎;所述轮轴与电动车的前叉或后叉固定连接;所述定子固定在轮轴上,包括,定子线圈和定子圆盘,所述定子线圈固定在定子圆盘圆周上,所述定子圆盘的中心固定在轮轴上;所述转子套装在定子外侧,包括,永磁环、转子圆盘和转子轴承;所述永磁环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左右转子圆盘和左右转子轴承固定在轮轴上,且所述转子轴承为二个并排设置;在转子圆盘的中心外侧设置有安装轮毂轴承的筒形台阶;所述轮毂套装在转子外侧,包括,轮圈、轮毂圆盘和轮毂轴承;所述轮圈为双环结构,其内环和外环之间通过支撑筋相互连接;所述轮圈内环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左右轮毂圆盘和左右轮毂轴承固定在转子圆盘外侧的筒形台阶上;所述轮胎安装在轮毂外环的外圆;其中,所述轮毂轴承为内圈逆时针自由旋转的单向轴承。
6.进一步的,采用弹簧单向轴承替代轮毂轴承实现转子圆盘和轮毂圆盘之间的动力传输,且可为单侧替代或双侧替代;当采用弹簧单向轴承替代某侧的轮毂轴承时,将原来的单向轮箍轴承改为普通双向轴承,同时,在该侧的转子圆盘和轮毂圆盘之间设置弹簧单向轴承;其中:
7.所述单向轴承为嵌套式弹簧单向轴承,包括,转子法兰ⅰ、轮箍法兰ⅰ、单向轴承ⅰ、
阻力簧ⅰ和承载轴承ⅰ;所述转子法兰ⅰ的盘部与转子圆盘固定连接,管部套装在轮轴上;转子圆盘通过转子轴承固定在轮轴上,轮毂圆盘通过轮箍轴承固定在转子法兰ⅰ管部外圆内侧;所述轮箍法兰ⅰ的盘部与轮毂圆盘固定连接,管部套装在转子法兰ⅰ管部外侧;所述单向轴承ⅰ安装在轮箍法兰ⅰ管部内圆外侧与转子法兰ⅰ管部外圆外侧共同构成的空间内,且单向轴承内圈的内径大于转子法兰ⅰ管部外圆外侧的直径;所述阻力簧ⅰ安装在轮箍轴承与单向轴承ⅰ之间的由转子法兰ⅰ管部外圆和轮箍法兰ⅰ管部内圆构成的筒形空间内,且阻力簧ⅰ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与转子法兰ⅰ管部外圆和轮箍法兰ⅰ管部内圆滑动配合;所述阻力簧ⅰ一个端头固定在轮箍轴承的内圈侧面,另一个端头固定在单向轴承ⅰ内圈的侧面;所述承载轴承ⅰ与单向轴承ⅰ并列固定在单向轴承ⅰ外侧;其中,所述轮毂轴承和承载轴承ⅰ为普通双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ⅰ为内圈逆时针自由旋转的单向轴承;所述阻力簧ⅰ为逆时针绕制的密排型弹簧,两个端头分别焊接有承载环,所述承载环为横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圆环,其内、外径分别与阻力簧ⅰ的内、外径相匹配;
8.或者,
9.所述弹簧单向轴承为并列式弹簧单向轴承,包括,转子法兰ⅱ、轮箍法兰ⅱ、单向轴承ⅱ、阻力簧ⅱ、外支撑轴承和内支撑轴承;所述转子法兰ⅱ的盘部与转子圆盘固定连接,管部套装在轮轴上;转子圆盘通过转子轴承固定在轮轴上,轮毂圆盘通过轮箍轴承固定在转子法兰ⅱ管部外圆内侧;所述轮箍法兰ⅱ的盘部与轮毂圆盘固定连接,其管部左段通过内支撑轴承固定在转子法兰ⅱ管部外圆外侧;其管部中段的内圆与转子法兰ⅱ管部内圆直径相同,且与转子法兰ⅱ管部紧邻并列套装在轮轴外侧,其管部右段通过外支撑轴承固定在轮轴上,在外支撑轴承的内侧并列安装有单向轴承ⅱ,且单向轴承ⅱ内圈的内径大于轮轴直径;所述阻力簧ⅱ安装在转子轴承与单向轴承ⅱ之间的由轮轴外圆和转子法兰ⅱ管部内圆及轮箍法兰ⅱ管部中段内圆构成的筒形空间内,且阻力簧ⅱ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与外圆和转子法兰ⅱ管部内圆及轮箍法兰ⅱ管部中段内圆滑动配合;所述阻力簧ⅱ一个端头固定在转子法兰ⅱ内圆左侧端头的内壁,另一个端头固定在单向轴承ⅱ内圈的侧面;其中,所述单向轴承ⅱ为内圈逆时针自由旋转的单向轴承;所述阻力簧ⅱ为逆时针绕制的密排型弹簧,两个端头分别焊接有承载环,所述承载环为横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圆环,其内、外径分别与阻力簧ⅱ的内、外径相匹配。
10.进一步的,采用弹簧组合体替代轮毂轴承实现转子圆盘和轮毂圆盘之间的动力传输,且可为单侧替代或双侧替代;当采用弹簧组合体替代某侧的轮毂轴承时,将双侧的单向轮箍轴承均改为普通双向轴承,同时,在该侧的转子圆盘和轮毂圆盘之间设置弹簧组合体;所述弹簧组合体为弹簧离合器和弹簧单向轴承的复合体,转子圆盘通过转子轴承固定在轮轴外圆;并且,所述弹簧组合体包括,转子法兰ⅲ、轮毂法兰ⅲ、阻力簧ⅲ、阻力簧ⅳ、单向轴承ⅲ、法兰后盖、触发环ⅲ、平板轴承ⅲ、电动推杆ⅲ、复位弹簧ⅲ和支撑轴承ⅲ;所述转子法兰ⅲ的盘部与转子圆盘固定连接,管部为包括内管和外管的双层结构,且内管内圆套装在输出轴外侧,外管外圆通过轮毂轴承固定有轮毂圆盘;所述轮毂法兰ⅲ的盘部与轮毂圆盘固定连接,其管部左段的台阶通过支撑轴承ⅲ固定在转子法兰ⅲ外管外圆末端,其管部中段的内径与转子法兰ⅲ管部外管的内径相同且相邻并列设置,其管部右段的台阶固定有单向轴承ⅲ,且单向轴承ⅲ的内圈内径较法兰后盖中管的外径大;所述法兰后盖为圆盘结构,在圆盘的中部设置有轴向延伸的中管;所述中管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与转子法兰ⅲ内管
的内径和外径相同;所述中管的长度以法兰后盖扣装固定在轮毂法兰ⅲ末端后,中管的前端与转子法兰ⅲ的内管后端留有间隙为准;所述阻力簧ⅲ设置在轮轴外圆与转子法兰ⅲ内管内圆及法兰后盖中管内圆构成的筒状空间内,其右端头与转子法兰ⅲ内管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阻力簧ⅳ设置在转子法兰ⅲ内管外圆及法兰后盖中管外圆与转子法兰ⅲ外管内圆及轮毂法兰ⅲ管部中段内圆构成的筒状空间内,其右端头固定在转子法兰ⅲ外管右侧,左端头固定在单向轴承ⅲ内圈侧面;所述触发环ⅲ、平板轴承ⅲ和电动推杆ⅲ依次紧邻阻力簧ⅲ且从左至右套装在轮轴外圆,其中,所述触发环ⅲ为大小台阶空心圆柱体结构,其小台阶外圆与法兰后盖中管内圆相匹配且部分进入到法兰后盖中管内圆;所述平板轴承ⅲ安装在触发环ⅲ大台阶后端与电动推杆ⅲ之间;所述电动推杆ⅲ套装在轮轴上且不随轮轴旋转;所述电动推杆ⅲ能通过平板轴承ⅲ推动触发环ⅲ向阻力簧ⅲ移动;所述复位弹簧ⅲ套装在触发环ⅲ大台阶前侧与法兰后盖后侧之间;其中,所述阻力簧ⅲ为顺时针绕制的密排型弹簧;所述阻力簧ⅳ为逆时针绕制的密排型弹簧;所述单向轴承ⅲ为内圈逆时针自由旋转的单向轴承;所述阻力簧ⅲ和阻力簧ⅳ的两个端头分别焊接有承载环,所述承载环为横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圆环,其内、外径分别与阻力簧ⅲ或ⅳ的内、外径相匹配。
11.进一步的,所述阻力簧ⅲ或ⅳ的总内侧配合间隙小于0.20mm,总外侧配合间隙在0.20mm~1.00mm之间;其中,所述总内侧配合间隙是指阻力簧的内圆直径与其所套装的筒状空间的内圆直径的差值;所述总外侧配合间隙是指阻力簧的外圆直径与其所套装的筒状空间的外圆直径的差值。
12.进一步的,所述阻力簧ⅰ至ⅵ为内、外圆均被磨削加工过的高尺寸进度、高表面光洁度结构。
13.进一步的,所述阻力簧ⅰ至ⅳ为二根绕制,且阻力簧的螺距较绕制阻力簧的钢丝的直径大,并在圆周上呈180度设置。
14.进一步的,所述阻力簧ⅰ至ⅳ为三根绕制,且阻力簧的螺距较绕制阻力簧的钢丝的两倍直径大,并在圆周上呈120度设置。
15.进一步的,所述阻力簧ⅰ至ⅳ的绕制钢丝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
16.本实用新型可滑行电动车驱动轮毂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车轮与电机转子分离,通过单向轴承或弹簧单向轴承使得车轮转速低于电机转子转速时,由电机转子带动车轮旋转;反之,则由车轮自由滑行。并且,还可以倒档行驶。
附图说明
17.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滑行电动车驱动轮毂实施例1的外观三维示意图;
18.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及局部放大示意图;
19.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分解三维示意图;
20.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外观三维示意图;
21.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示意图及嵌套式弹簧单向轴承的剖视示意图;
22.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并列式弹簧单向轴承的剖视示意图;
23.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弹簧组合体的剖视示意图;
24.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内、外圆均被磨削加工后的阻力簧的三维示意图;
25.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阻力簧为二根的三维示意图;
26.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阻力簧为三根的三维示意图;
27.附图11是本实用新型阻力簧绕制钢丝横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剖视示意图。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可滑行电动车驱动轮毂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9.实施例1
30.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滑行电动车驱动轮毂实施例1的外观三维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及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分解三维示意图;图中,1为轮轴,2为定子,2-1为定子线圈,2-2为定子圆盘,3为转子,3-1为永磁环,3-2为转子圆盘,3-3为转子轴承,4为轮毂,4-1为轮圈,4-2为轮毂圆盘,4-3为轮毂轴承,5为轮胎。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可滑行电动车驱动轮毂,包括,轮轴1、定子2、转子3、轮毂4和轮胎5;所述轮轴1与电动车的前叉或后叉固定连接;所述定子2固定在轮轴1上,包括,定子线圈2-1和定子圆盘2-2,所述定子线圈2-1固定在定子圆盘圆周上,所述定子圆盘2-2的中心固定在轮轴上;所述转子3套装在定子外侧,包括,永磁环3-1、转子圆盘3-2和转子轴承3-3;所述永磁环3-1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左右转子圆盘3-2和左右转子轴承3-3固定在轮轴上,且所述转子轴承3-3为二个并排设置;在转子圆盘3-2的中心外侧设置有安装轮毂轴承的筒形台阶;所述轮毂4套装在转子外侧,包括,轮圈4-1、轮毂圆盘4-2和轮毂轴承4-3;所述轮圈4-1为双环结构,其内环和外环之间通过支撑筋相互连接;所述轮圈4-1内环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左右轮毂圆盘4-2和左右轮毂轴承4-3固定在转子圆盘外侧的筒形台阶上;所述轮胎安装在轮毂外环的外圆;其中,所述轮毂轴承4-3为内圈逆时针自由旋转的单向轴承。本实用新型可滑行电动车驱动轮毂,将轮毂与转子进行了分离,两者之间通过轮毂轴承可转动连接在一起;并且,轮毂轴承的内圈与转子圆盘固定连接,轮毂轴承的外圈与轮毂圆盘固定连接。由于轮毂轴承为内圈逆时针自由旋转的单向轴承,当电动车遇到下坡或人力推动前行时,轮毂圆盘将顺时针旋转,相当于单向轴承内圈逆时针旋转;因此,电动车前行是自由的,不受限制的。当驱动电机启动后,电机转子顺时针旋转的速度大于轮毂速度后,相当于单向轴承内圈顺时针旋转,单向轴承的内圈将会带动外圈一起顺时针旋转,即转子对轮毂的驱动,从而形成对电动车前行的驱动。可见,本实用新型可滑行电动车驱动轮毂将轮毂与转子进行分离,通过单向轴承使得车轮转速低于电机转子转速时,由电机转子带动车轮旋转;反之,则由车轮自由滑行。
31.实施例2
32.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外观三维示意图,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示意图及嵌套式弹簧单向轴承的剖视示意图,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并列式弹簧单向轴承的剖视示意图;图中,1为轮轴,2为定子,3为转子,3-2为转子圆盘,3-3为转子轴承,4为轮毂,4-2为轮毂圆盘,4-3为轮毂轴承,5为轮胎,6为嵌套式弹簧单向轴承,6-1为转子法兰ⅰ,6-2为轮箍法兰ⅰ,6-3为单向轴承ⅰ,6-4为阻力簧ⅰ,6-5为承载轴承ⅰ,7为并列式弹簧单向轴,7-1为转子法兰ⅱ,7-2为轮箍法兰ⅱ,7-3为单向轴承ⅱ,7-4为阻力簧ⅱ,7-5为外支撑轴承,7-6为内支撑轴承。由图可知,为提高电机转子与轮毂之间的扭矩传递能力,作为改进方案之一,本实施例2采用弹簧单向轴承替代轮毂轴承实现转子圆盘和轮毂圆盘之间的动
与转子法兰ⅰ一起顺时针旋转。此时,转子法兰ⅰ与轮箍法兰ⅰ之间是依靠阻力簧ⅰ整体涨径抵死在轮箍法兰ⅰ管部内壁所形成的摩擦力传动力矩,因此,可以承载较大扭矩负荷。对于并列式弹簧单向轴承,固定在转子法兰ⅱ内圆左侧端头的内壁的阻力簧ⅱ将随转子圆盘一同顺时针旋转,而阻力簧ⅱ的另一个端头固定在单向轴承ⅱ内圈的侧面,单向轴承ⅱ将阻止阻力簧ⅱ的顺时针旋转,使得阻力簧ⅱ在左、右两侧逆自身旋向扭动的情况下产生涨径,阻力簧ⅱ的外壁将涨径抵死在由转子法兰ⅱ管部内圆和轮箍法兰ⅱ管部中段内圆组成的同径内壁上,使得轮箍法兰ⅱ与转子法兰ⅱ一起顺时针旋转。此时,转子法兰ⅱ与轮箍法兰ⅱ之间是依靠阻力簧ⅱ整体涨径抵死在转子法兰ⅱ和轮箍法兰ⅱ管部内壁所形成的摩擦力传动力矩,因此,可以承载较大扭矩负荷。当轮毂的转速较转子高时,阻力簧ⅰ或ⅱ将从涨径状态回复到原始状态,弹簧单向轴承处于自由运行状态,轮毂可以自由旋转。显然,所谓嵌套式弹簧单向轴承与并列式弹簧单向轴承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是相同的,都是依赖弹簧对筒轴内壁的摩擦传递动力,差别主要在于嵌套式的筒轴是径向排列的,并列式的筒轴是轴向并列的。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环境进行选择和设计,且均可实现大扭矩动力传递。另外,在阻力簧ⅰ或ⅱ的绝大部分扭矩已经传递给转子法兰和轮箍法兰的情况下,单向轴承ⅰ或ⅱ所承受的扭矩相对较小,完全可以承受。采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的单向轴承作为阻力簧触发的反向制动,可以使得弹簧单向轴承的结构更加简单,并且,运行可靠,经久耐用。再有,不论是将单侧的轮毂轴承替换成弹簧单向轴承,还是双侧都进行替换,相对于普通单向轴承,采用弹簧单向轴承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扭矩传递能力。
36.实施例3
37.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弹簧组合体的剖视示意图,图中,1为轮轴,3-2为转子圆盘,3-3为转子轴承,4-2为轮毂圆盘,4-3为轮毂轴承,8为弹簧组合体,8-1为转子法兰ⅲ,8-2为轮毂法兰ⅲ,8-3为阻力簧ⅲ,8-4为阻力簧ⅳ,8-5为单向轴承ⅲ,8-6为法兰后盖,8-7为触发环ⅲ,8-8为平板轴承ⅲ,8-9为电动推杆ⅲ,8-10为复位弹簧ⅲ,8-11为支撑轴承ⅲ。由图可知,为增加倒档行驶,作为改进方案之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采用弹簧组合体替代轮毂轴承实现转子圆盘和轮毂圆盘之间的动力传输,且可为单侧替代或双侧替代;当采用弹簧组合体替代某侧的轮毂轴承时,将双侧的单向轮箍轴承均改为普通双向轴承,同时,在该侧的转子圆盘和轮毂圆盘之间设置弹簧组合体;所述弹簧组合体8为弹簧离合器和弹簧单向轴承的复合体,转子圆盘通过转子轴承固定在轮轴外圆;并且,所述弹簧组合体8包括,转子法兰ⅲ8-1、轮毂法兰ⅲ8-2、阻力簧ⅲ8-3、阻力簧ⅳ8-4、单向轴承ⅲ8-5、法兰后盖8-6、触发环ⅲ8-7、平板轴承ⅲ8-8、电动推杆ⅲ8-9、复位弹簧ⅲ8-10和支撑轴承ⅲ8-11;所述转子法兰ⅲ8-1的盘部与转子圆盘固定连接,管部为包括内管和外管的双层结构,且内管内圆套装在输出轴外侧,外管外圆通过轮毂轴承固定有轮毂圆盘;所述轮毂法兰ⅲ8-2的盘部与轮毂圆盘固定连接,其管部左段的台阶通过支撑轴承ⅲ8-11固定在转子法兰ⅲ外管外圆末端,其管部中段的内径与转子法兰ⅲ管部外管的内径相同且相邻并列设置,其管部右段的台阶固定有单向轴承ⅲ8-5,且单向轴承ⅲ的内圈内径较法兰后盖中管的外径大;所述法兰后盖8-6为圆盘结构,在圆盘的中部设置有轴向延伸的中管;所述中管的内径和外径分别与转子法兰ⅲ内管的内径和外径相同;所述中管的长度以法兰后盖扣装固定在轮毂法兰ⅲ末端后,中管的前端与转子法兰ⅲ的内管后端留有间隙为准;所述阻力簧ⅲ8-3设置在轮轴外圆与转子法兰ⅲ内管内圆及法兰后盖中管内圆构成的筒状空间内,其右端头与转子法兰ⅲ内
管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阻力簧ⅳ8-4设置在转子法兰ⅲ内管外圆及法兰后盖中管外圆与转子法兰ⅲ外管内圆及轮毂法兰ⅲ管部中段内圆构成的筒状空间内,其右端头固定在转子法兰ⅲ外管右侧,左端头固定在单向轴承ⅲ内圈侧面;所述触发环ⅲ8-7、平板轴承ⅲ8-8和电动推杆ⅲ8-9依次紧邻阻力簧ⅲ且从左至右套装在轮轴外圆,其中,所述触发环ⅲ8-7为大小台阶空心圆柱体结构,其小台阶外圆与法兰后盖中管内圆相匹配且部分进入到法兰后盖中管内圆;所述平板轴承ⅲ8-8安装在触发环ⅲ大台阶后端与电动推杆ⅲ之间;所述电动推杆ⅲ8-9套装在轮轴上且不随轮轴旋转;所述电动推杆ⅲ能通过平板轴承ⅲ推动触发环ⅲ向阻力簧ⅲ移动;所述复位弹簧ⅲ8-10套装在触发环ⅲ大台阶前侧与法兰后盖后侧之间;其中,所述阻力簧ⅲ为顺时针绕制的密排型弹簧;所述阻力簧ⅳ为逆时针绕制的密排型弹簧;所述单向轴承ⅲ为内圈逆时针自由旋转的单向轴承;所述阻力簧ⅲ和阻力簧ⅳ的两个端头分别焊接有承载环,所述承载环为横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圆环,其内、外径分别与阻力簧ⅲ或ⅳ的内、外径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采用弹簧组合体作为转子圆盘与轮毂圆盘的连接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同时具备了自由滑行和倒档功能。当电动车遇到下坡或人力推动前行时,轮毂顺时针旋转,此时,对于单向轴承ⅲ的内圈为逆时针旋转,因此,轮毂的顺时针旋转是自由的、无阻力的。当驱动电机开启,转子顺时针旋转。转子法兰ⅲ将带动阻力簧ⅲ和ⅳ一同顺时针旋转。此时,阻力簧ⅲ触发机构未工作,不会带动轮毂法兰ⅲ一同旋转。而单向轴承ⅲ将阻止阻力簧ⅳ顺时针旋转,阻力簧ⅳ将处于顺时针扭转的状态,阻力簧ⅳ在左、右两侧逆自身旋向扭动的情况下产生涨径,阻力簧ⅳ的外壁将完全涨径抵死在由转子法兰ⅲ外管内圆及轮毂法兰ⅲ管部中段内圆组成的同径内壁上,使得转子法兰ⅲ和轮箍法兰ⅲ一同顺时针旋转,从而带动轮毂圆盘与转子圆盘一起顺时针旋转。当驱动电机反转时,即转子逆时针旋转时,单向轴承ⅲ的内圈也逆时针旋转,因此,转子圆盘将逆时针自由旋转,且不带动轮箍圆盘一同旋转。此时,开启电动推杆ⅲ,电动推杆ⅲ将通过平板轴承ⅲ推动触发环ⅲ向阻力簧ⅲ移动,触发环ⅲ将阻止阻力簧ⅲ的逆时针旋转,阻力簧ⅲ将处于逆时针扭转的状态。由于阻力簧ⅲ为顺时针绕制的密排型弹簧,阻力簧ⅲ在左、右两侧逆自身旋向扭动的情况下产生涨径,阻力簧ⅲ的外壁将完全涨径抵死在由转子法兰ⅲ内管内圆及法兰后盖中管内圆组成的同径内壁上,使得转子法兰ⅲ和轮箍法兰ⅲ一同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轮毂圆盘与转子圆盘一起逆时针旋转,即电动车的倒档。
38.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内、外圆均被磨削加工后的阻力簧的三维示意图,图中,b为阻力簧。本实用新型可滑行电动车驱动轮毂采用弹簧作为动力传输的介质,且作为动力传输或分离的关键零部件,因此,在设计和安装时需要较高的配合精度,特别是弹簧离合器的弹簧。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阻力簧ⅲ或ⅳ的总内侧配合间隙小于0.20mm,总外侧配合间隙在0.20mm~1.00mm之间;其中,所述总内侧配合间隙是指阻力簧的内圆直径与其所套装的筒状空间的内圆直径的差值;所述总外侧配合间隙是指阻力簧的外圆直径与其所套装的筒状空间的外圆直径的差值。为保证配合精度,所述阻力簧ⅰ至ⅵ为内、外圆均被磨削加工过的高尺寸进度、高表面光洁度结构。由此,保证阻力簧与其他零部件的配合精度
39.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阻力簧为二根的三维示意图,图中,b为阻力簧,a为承载环,a为第一阻力簧,b为第二阻力簧。由图可知,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可滑行电动车驱动轮毂的扭矩承载负荷,所述阻力簧ⅰ至ⅳ为二根绕制,且阻力簧的螺距较绕制阻力簧的钢丝的直径大,并在圆周上呈180度设置。如此,在阻力簧ⅰ至ⅳ涨径抵压时,有二根弹簧涨紧在筒轴内
壁,可以提高承载能力。
40.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阻力簧为三根的三维示意图,图中,b为阻力簧,a为承载环,a为第一阻力簧,b为第二阻力簧,c为第三阻力簧。由图可知,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可滑行电动车驱动轮毂的扭矩承载负荷,所述阻力簧ⅰ至ⅳ为三根绕制,且阻力簧的螺距较绕制阻力簧的钢丝的两倍直径大,并在圆周上呈120度设置。如此,在阻力簧ⅰ至ⅳ涨径抵压时,有三根弹簧涨紧在筒轴内壁,可以提高承载能力。
41.附图11是本实用新型阻力簧绕制钢丝横截面形状为矩形的剖视示意图,图中,b为阻力簧。由图可知,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本实用新型可滑行电动车驱动轮毂的扭矩承载负荷,所述阻力簧ⅰ至ⅳ的绕制钢丝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如此,可以有效提高涨径抵压时阻力簧ⅰ至ⅳ与筒轴内壁的摩擦面积,提高摩擦力,从而提高扭矩承载负荷。
42.显然,本实用新型可滑行电动车驱动轮毂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车轮与电机转子分离,通过单向轴承或弹簧单向轴承使得车轮转速低于电机转子转速时,由电机转子带动车轮旋转;反之,则由车轮自由滑行。并且,还可以倒档行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