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BIM的组合式支撑脚手架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2-09-02 20:55: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基于bim的组合式支撑脚手架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一种脚手架的施工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bim的组合式支撑脚手架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工业厂房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施工团队选择盘口型脚手架。相对传统的脚手架,新型组合式盘扣脚手架的主楞采用钢管搭设,具备更加方便、快捷、成本低等优点。而对于一些主体结构复杂,架体结构搭设难度高,工人难以充分了解搭设原则和搭设方式,则会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安全技术交底时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意识不足,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3.因此已知的主体结构复杂的脚手架的搭设方式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的基于bim的组合式支撑脚手架的施工方法。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bim的组合式支撑脚手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熟系、分析组合式支撑脚手架的结构施工图纸,工程主体结构为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截面尺寸多样、尺寸大,采用盘扣脚手架与普通钢管结合的复合型脚手架支撑体系;b、利用bim软件根据施工图纸对工程主体结构的柱、梁、板依次建立模型,且根据配筋图将图纸绘制在模型内;c、利用品茗安全计算软件对柱、梁、板承力构件进行验算,确定脚手架支撑架的立杆纵距、横距、步距,通过所述品茗安全计算软件根据施工方案搭设盘口脚手架模型;d、利用bim软件对一些梁板交接位置、主次梁交接点结构复杂部位进行模型搭建,从三维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分析主次楞是否存在与盘扣架碰撞的情况,确定现场工人是否能够施工以及施工的难易程度,从而确定搭设方案可行性;e、通过三维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工程主体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对一些梁板交接位置、主次梁交接点的复杂节点的模型展示,充分理解方案编制人员的脚手架架体设计意图,使得脚手架架体搭设一次成型;f、脚手架架体验收阶段,验收人员根据bim模型对现场的施工人员搭设架体进行验收,通过bim模型的立杆纵距、横距、步距,以及复杂节点的支撑方式进行对比,确定现场施工人员搭设架体是否与方案相符,从而快捷、方便的对架体进行验收;g、通过bim模型结合vr技术,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其对搭设架体过程中的出现的物体打击、高空坠落、架体坍塌进行安全体验,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h、通过bim软件构件统计功能,一键统计脚手架架体搭设所需的所有工程量。
6.本发明的基于bim的组合式支撑脚手架的施工方法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
进一步实现。
7.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梁纵距为≥900mm、梁横距为600mm。
8.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板纵距为≥1200mm、板横距为900mm。
9.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板步距为≥1500mm。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基于bim的组合式支撑脚手架的施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bim与组合式支撑架相结合,可以在前期有效地验证方案的可行性,通过三维技术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使其充分理解搭设原则,做到架体搭设一次成型,避免二次整改;2、通过vr技术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使施工人员对危险源进行辨别和体验,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3、通过bim技术软件进行架体模拟时,可以通过bim软件构件统计功能,一键统计架体搭设所需的所有工程量。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柱、梁、板依次建模的配筋剖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bim一键统计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说明。
13.实施例1本发明的基于bim的组合式支撑脚手架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熟系、分析施工结构图纸,本工程结构为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截面尺寸多、大,考虑施工方便以及施工成本,故采用盘扣脚手架与普通钢管结合的复合型支撑体系。
14.2、利用bim软件根据施工图纸对结构的柱、梁、板依次建立模型,且根据配筋图将其图纸绘制在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柱、梁、板依次建模的配筋剖视图。
15.3、利用品茗安全计算软件对承力构件进行验算,确定支撑架纵、横、步距,通过软件根据施工方案搭设盘口脚手架模型。表1为梁、板的纵距、横距、步距尺寸。
16.表1为梁、板的纵距、横距、步距设置规定结构类型纵距(mm)横距(mm)步距(mm)板12009001500梁90060015004、利用bim软件对一些结构复杂部位进行模型搭建,例如梁板交接位置、主次梁交接点等。从三维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分析其主次楞是否存在与盘扣架碰撞的情况等发生,确定现场工人是否能够施工以及施工的难易程度,从而确定搭设方案可行性。
17.5、通过三维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本工程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对一些复杂节点的模型展示(例如梁板交点、主次梁交点),充分理解方案编制人员的架体设计意图,使得架体搭设一次成型。
18.6、架体验收阶段,验收人员根据bim模型对现场的施工人员搭设架体进行验收,通
过bim模型的立杆纵距、横距、步距,以及复杂节点的支撑方式进行对比,最后确定现场施工人员搭设架体是否与方案相符,从而更加快捷、方便的对架体进行验收。
19.7、通过bim模型结合vr技术,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其对搭设架体过程中的出现的物体打击、高空坠落、架体坍塌等进行安全体验,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0.8、通过bim软件构件统计功能,一键统计架体搭设所需的所有工程量。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bim一键统计量示意图。
21.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本发明的基于bim的组合式支撑脚手架的施工方法,通过bim与组合式支撑架相结合,可以在前期有效地验证方案的可行性,通过三维技术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使其充分理解搭设原则,做到架体搭设一次成型,避免二次整改;通过vr技术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使施工人员对危险源进行辨别和体验,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通过bim技术软件进行架体模拟时,可以通过bim软件构件统计功能,一键统计架体搭设所需的所有工程量,为工程提量提供方便。
22.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bim的组合式支撑脚手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熟系、分析组合式支撑脚手架的结构施工图纸,工程主体结构为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截面尺寸多样、尺寸大,采用盘扣脚手架与普通钢管结合的复合型脚手架支撑体系;b、利用bim软件根据施工图纸对工程主体结构的柱、梁、板依次建立模型,且根据配筋图将图纸绘制在模型内;c、利用品茗安全计算软件对柱、梁、板承力构件进行验算,确定脚手架支撑架的立杆纵距、横距、步距,通过所述品茗安全计算软件根据施工方案搭设盘口脚手架模型;d、利用bim软件对一些梁板交接位置、主次梁交接点结构复杂部位进行模型搭建,从三维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分析主次楞是否存在与盘扣架碰撞的情况,确定现场工人是否能够施工以及施工的难易程度,从而确定搭设方案可行性;e、通过三维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工程主体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对一些梁板交接位置、主次梁交接点的复杂节点的模型展示,充分理解方案编制人员的脚手架架体设计意图,使得脚手架架体搭设一次成型;f、脚手架架体验收阶段,验收人员根据bim模型对现场的施工人员搭设架体进行验收,通过bim模型的立杆纵距、横距、步距,以及复杂节点的支撑方式进行对比,确定现场施工人员搭设架体是否与方案相符,从而快捷、方便的对架体进行验收;g、通过bim模型结合vr技术,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其对搭设架体过程中的出现的物体打击、高空坠落、架体坍塌进行安全体验,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h、通过bim软件构件统计功能,一键统计脚手架架体搭设所需的所有工程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组合式支撑脚手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纵距为≥900mm、梁横距为60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组合式支撑脚手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纵距为≥1200mm、板横距为90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组合式支撑脚手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步距为≥1500mm。

技术总结
一种基于BIM的组合式支撑脚手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熟系、分析组合式支撑脚手架的结构施工图纸,b、对工程主体结构柱、梁、板建模,c、利用计算软件对柱、梁、板验算,d、利用BIM软件对一些梁板交接位置、主次梁交接点结构复杂部位建模,e、通过三维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工程主体,f、脚手架架体验收阶段,g、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h、BIM软件构件统计功能。本发明的基于BIM的组合式支撑脚手架的施工方法具有架体搭设一次成型,使施工人员对危险源进行辨别和体验和能一键统计架体搭设所需的所有工程量的优点。统计架体搭设所需的所有工程量的优点。统计架体搭设所需的所有工程量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康前进 汲志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6
技术公布日:2022/9/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