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氢燃料电池机舱大支架的制作方法

2022-08-24 11:32: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动力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机舱大支架。


背景技术:

2.目前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布置需要设计机舱大支架承载电堆系统与电驱系统,且左右侧与整车悬置进行连接。大支架上层装载电堆系统,下层吊装电驱,则整体即为氢燃料电池车动力总成。然而,氢燃料电池车动力需要进行上下两层布置,预留车身布置机舱大支架空间有限(900mm
×
500mm
×
55mm)。机舱大支架承载重量约270kg,已超过一般纯电或燃油车动力总成载荷(约220kg)。现需使用较小结构承载更大载荷的动力总成,对大支架结构紧凑性和强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考虑一般钣金支架需要更大的空间腔体才能达到需求强度,在结构紧凑需求上相背离。且基于对铝型材的研究需要,在此技术现状下,使用一种铝型材拼焊结构。
3.cn206124719u公开了一种电池安装支架,包括电池架主体和支架,电池架主体与至少两个支架连接,支架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身纵梁下部贴合固定的凹槽。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池安装支架中,通过在电池架主体上设置具有凹槽的支架,并利用凹槽与车身纵梁的下部进行连接。整个电池安装支架中需要配合车身纵梁进行调整的结构仅有若干个支架或支架上的凹槽,支架的结构简单,调整方便。
4.cn213920652u公开了一种汽车蓄电池安装支架总成及汽车,汽车蓄电池安装支架总成可拆卸安装在汽车车架上且靠近汽车发动机设置,汽车蓄电池安装支架总成包括安装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安装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安装板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第一连接板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板连接,且第一连接板位于安装板的一端;第二连接板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板连接,且第二连接板位于安装板的另一端,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相互平行,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两个安装板形成安装框架,汽车的蓄电池与高压配电盒并排安装在安装框架内。
5.以上专利技术都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便于拆装、承载能力强承载结构。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氢燃料电池机舱大支架,为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组成的“日”字型结构;所述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上还设有电驱吊装孔;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正面和背面上均设有管线束安装孔。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三横梁上设有压铆螺纹套管。
9.具体的,所述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和第三横梁上设有焊接螺纹套管。
10.特别的,所述第一纵梁的正面和背面设有拉铆螺母,第二纵梁的正面设有拉铆螺母,第一横梁的正面和第二横梁的背面设有拉铆螺母。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纵梁上设有一个焊接螺纹套管,第二纵梁上设有两个焊接螺纹套管,第三横梁上设有一个焊接螺纹套管;四个焊接螺纹套管的分布呈“口”字型。
12.其中,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三横梁上各设有三个压铆螺纹套管。
13.进一步的,所述氢燃料电池机舱大支架为铝型材制成。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氢燃料电池机舱大支架,包括两个纵梁与三个横梁焊接成的“日”字形机构,其中螺纹套管及螺母通过压铆、拉铆、焊接三种方式固定于对应纵梁和横梁上。上层电堆系统、下层电驱与该结构上对应焊接螺纹套管、拉铆螺母通过螺栓紧固,完成动力总成分装;该分装总成通过螺栓与车身左、右舱边梁上的悬置进行紧固。应用铝型材焊接的机舱大支架在结构功能上实现了,与上下两层电堆、电驱的装配,与车身侧的装配。为燃料电池车机舱大支架结构形式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本实用新型具有占用空间小、便于拆装、承载能力强及可量产应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测图;
16.图2为图1的仰视图;
17.图3为图2中aa线剖面图;
18.图4为图2中bb线剖面图;
19.图5为图2中cc线剖面图;
20.图6为图2中dd线剖面图;
21.图7为图2中ee线剖面图;
22.图中标记:1-第一横梁、2-压铆螺纹套管、3-第一纵梁、4-第三横梁、5-第二纵梁、6-第二横梁、7-焊接螺纹套管、8-拉铆螺母、9-电驱吊装孔、10-管线束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23.如图1~7所示,所述氢燃料电池汽车机舱大支架承载结构为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6、第三横梁4、第一纵梁3和第二纵梁5组成的“日”字型结构;所述第二横梁6和第三横梁4上还设有电驱吊装孔9;所述第一纵梁3和第二纵梁5的正面和背面上均设有管线束安装孔10。
2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横梁1和第三横梁4上设有压铆螺纹套管2。所述第一纵梁3、第二纵梁5和第三横梁4上设有焊接螺纹套管上设有焊接螺纹套管7。所述第一纵梁3的正面和背面设有拉铆螺母8,第二纵梁5的正面设有拉铆螺母8,第一横梁1的正面和第三横梁4的背面设有拉铆螺母8。
25.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纵梁3上设有一个焊接螺纹套管7,第二纵梁5上设有两个焊接螺纹套管7,第三横梁4上设有一个焊接螺纹套管7;四个焊接螺纹套管7的分布呈“口”字型。所述第一横梁1和第三横梁4上各设有三个压铆螺纹套管2。
26.六个压铆螺纹套管分别压铆于第一横梁和第三横梁上,通过螺栓与压铆螺纹套管的配合,将该承载结构与车身左右舱边梁上悬置固定,实现与车身侧连接。
27.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上设置电驱吊装过孔,该承载结构与电驱通过螺栓吊装,实
现与大支架下层电驱连接。
28.焊接螺纹套管在第一纵梁上两个、第二纵梁上一个、第三横梁上一个。共四处焊接螺纹套管提供电堆进行螺栓安装。拉铆螺母拉铆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上各处,用于提供电堆系统电器附件进行螺栓固定。以上,实现与大支架上层电堆系统连接。
29.管线束安装孔分布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上,用于管路、线束卡接固定。
30.综上所述,应用铝型材焊接的机舱大支架在结构功能上实现了,与上下两层电堆、电驱的装配,与车身侧的装配。为燃料电池车机舱大支架结构形式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技术特征:
1.一种氢燃料电池机舱大支架,其特征在于,为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6)、第三横梁(4)、第一纵梁(3)和第二纵梁(5)组成的“日”字型结构;所述第二横梁(6)和第三横梁(4)上还设有电驱吊装孔(9);所述第一纵梁(3)和第二纵梁(5)的正面和背面上均设有管线束安装孔(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氢燃料电池机舱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1)和第三横梁(4)上设有压铆螺纹套管(2)。3.如权利要求1所述氢燃料电池机舱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3)、第二纵梁(5)和第三横梁(4)上设有焊接螺纹套管(7)。4.如权利要求1所述氢燃料电池机舱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3)的正面和背面设有拉铆螺母(8),第二纵梁(5)的正面设有拉铆螺母(8),第一横梁(1)的正面和第三横梁(4)的背面设有拉铆螺母(8)。5.如权利要求3所述氢燃料电池机舱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3)上设有一个焊接螺纹套管(7),第二纵梁(5)上设有两个焊接螺纹套管(7),第三横梁(4)上设有一个焊接螺纹套管(7);四个焊接螺纹套管(7)的分布呈“口”字型。6.如权利要求2所述氢燃料电池机舱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1)和第三横梁(4)上各设有三个压铆螺纹套管(2)。7.如权利要求1所述氢燃料电池机舱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氢燃料电池机舱大支架为铝型材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动力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机舱大支架。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便于拆装、承载能力强承载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氢燃料电池机舱大支架,为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组成的“日”字型结构;所述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上还设有电驱吊装孔;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正面和背面上设有管线束安装孔。面上设有管线束安装孔。面上设有管线束安装孔。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9
技术公布日:2022/8/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