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制动器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17 11:38: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器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以往的电梯用曳引机的制动器中,设想当轿厢因停电等而在楼层间停止时救出乘客,一般具有不使用电源而能够机械地进行释放的机构。例如,作为机械地释放电梯用曳引机的制动器的机构,存在如下机构:从场部件侧将螺栓插入电枢,通过提升螺栓而将电枢向场部件侧拉近,从而释放电梯用制动器。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86867号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7.但是,在以往的机械地释放制动器的机构中,通过使可动杆旋转来释放制动器,但若使可动杆的旋转停止,则制动器存在返回制动状态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存在难以将制动器维持为释放状态的问题。
8.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容易地维持制动器的释放状态的制动器释放装置。
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0.本发明的制动器释放装置是对电梯用曳引机的电磁制动器进行释放的制动器释放装置,其具备:连结部件,其固定于电磁制动器所具备的电枢,使电枢向电磁制动器所具备的场部件的方向移位;可动部件,其与连结部件连接,根据相对于电磁制动器的相对动作而使连结部件移位,使电枢向场部件的方向移位而将电磁制动器释放;以及固定单元,其能够在通过可动部件将电磁制动器释放的状态下固定可动部件。
11.发明效果
12.根据本发明的制动器释放装置,能够容易地维持制动器的释放状态。
附图说明
13.图1是实施方式1的电梯用曳引机的侧视图。
14.图2是实施方式1的电梯用曳引机的主视图。
15.图3是示出图1的电磁制动器及盘的一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16.图4是实施方式1的制动器释放装置的主视图。
17.图5是实施方式1的制动器释放装置的侧视图。
18.图6是将实施方式1的制动器释放装置设置于电磁制动器的局部剖视图。
19.图7是在实施方式1的制动器释放装置中将电磁制动器释放的状态的主视图。
20.图8是在实施方式1的制动器释放装置中维持电磁制动器的释放的状态的侧视图。
21.图9是实施方式1的制动器释放装置的变形例的主视图。
22.图10是在实施方式1的制动器释放装置的变形例中将电磁制动器释放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23.图11是图10的x-x线处的剖视图。
24.图12是实施方式2的制动器释放装置的主视图。
25.图13是实施方式2的制动器释放装置的侧视图。
26.图14是在实施方式3的制动器释放装置中将电磁制动器释放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27.图15是在实施方式3的制动器释放装置中将杆分离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28.标号说明
29.1:电动机;2:绳轮;3:电磁制动器;4:盘;5:轴;6:轴承;10:制动器释放装置;11:第1部件;12:第2部件;13:可动部件;14:连结部件;15:杆;16:紧固部件;17:切口部;18:轴销;22:槽部;23:卡定部件;24:封闭螺栓;25:防旋转销;26:第1杆部;27:第2杆部;31:场部件;32:电枢;33:衬垫;34:制动弹簧;35:线圈;36:螺栓插入孔。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各个附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对重复的说明适当进行简化或者省略。另外,本发明并不受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限定。
31.实施方式1
32.图1是能够安装实施方式1的制动器释放装置的电梯用曳引机的侧视图。此外,图2是图1所示的电梯用曳引机的主视图。图1和图2所示的电梯用曳引机能够安装实施方式1的制动器释放装置,并且具备电动机、绳轮、多个电磁制动器、盘、轴、轴承。
33.电动机1是旋转式的马达,通过电力使轴5旋转。绳轮2安装于轴5,并挂有用于使电梯的轿厢升降的绳索。轴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由轴承6支承。通过电动机1使轴5和绳轮2旋转,由此电梯的轿厢升降。
34.盘4安装于绳轮2,与轴5和绳轮2一起旋转。电磁制动器3(3a、3b)对盘4施加制动力。另外,关于电梯用的电磁制动器,存在将衬垫按压于盘的平面部的盘式制动器、代替制动盘而将衬里按压于鼓的曲面部的鼓式制动器等各种类型的电磁制动器,并不限定于这些各种制动器中的任一种,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是同样的。此外,制动器3的个数不限于2个,也可以具备3个以上。
35.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磁制动器3及盘4的一部分的局部剖视图。如图3所示,电磁制动器3具备场部件31、电枢32、衬垫33、制动弹簧34、线圈35。另外,图3所示的电磁制动器3的形状为圆板状。此外,在电磁制动器3的场部件31设置有螺栓插入孔36。
36.电枢32与衬垫33彼此连结,利用制动弹簧34的弹性力而能够一体地向盘4侧移动。此外,线圈35被埋入场部件31,通过通电而作为电磁铁发挥功能。
37.场部件31固定于电梯用曳引机的主体。制动弹簧34以收缩的状态配置在场部件31与电枢32之间。此外,制动弹簧34配置于设置在场部件31的凹陷部。由此,制动弹簧34向远离场部件31的方向对电枢32施加弹性力。
38.在线圈35中未通电的状态下,电枢32及衬垫33被制动弹簧34向盘4侧按压,衬垫33被按压于盘4。此时,利用衬垫33与盘4之间的摩擦力,对盘4施加制动力。
39.与此相反,若线圈35中通电,则线圈35利用电磁力吸引由铁等金属构成的电枢32,衬垫33及电枢32向场部件31的方向移动。
40.此时,由于衬垫33离开盘4,因此电磁制动器3的制动力被释放。另外,在图3中,使用了圆板状的盘4,但也可以使用圆筒状的鼓等。
41.图4是示出制动器释放装置10的结构的主视图。此外,图5是示出制动器释放装置10的结构的侧视图。如图4及图5所示,制动器释放装置10具备第1部件11、第2部件12、可动部件13、连结部件14、杆15、紧固部件16。第1部件11、第2部件12以及可动部件13例如由板构成,该板由金属构成。连结部件14例如是螺栓。紧固部件16例如是螺钉。
42.此外,制动器释放装置10在第1部件11具备切口部17,具备连结可动部件13与杆15的轴销18。
43.如图6所示,制动器释放装置10通过将螺栓插入电磁制动器3的螺栓插入孔36并将螺栓的前端固定于电枢32而被安装于电磁制动器3。在此,螺栓的前端通过螺纹固定于电枢32,但并不限定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是同样的。另外,制动器释放装置10能够安装于电磁制动器3a、3b中的任意方。
44.第2部件12固定于场部件31。即,第2部件12通过固定于场部件31而与电磁制动器3连接。可动部件13借助螺栓与电磁制动器3连接。此外,可动部件13与杆15连接,能够以杆15为把手在与螺栓的轴向垂直的平面上转动。即,可动部件13能够在该平面上旋转。
45.可动部件13和杆15通过使轴销18穿过分别设置于可动部件13和杆15的贯通孔而连接。由此,杆15能够在与轴销18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旋转。另外,使杆15相对于可动部件13旋转的机构不限于此。
46.通过借助杆15使可动部件13旋转,能够使螺栓旋转。螺栓的旋转通过滚珠丝杠机构而旋转,由此转换为螺栓的向轴向的直线运动。其结果是,螺栓沿轴向移位。
47.即,若使可动部件13旋转,则螺栓向轴向(与电磁制动器3相反的方向)直线运动,因此固定有作为连结部件14的螺栓的前端的电枢32克服制动弹簧34的制动力而向场部件31的方向移位,结果从盘4离开。这样,制动器释放装置10进行电磁制动器的释放。
48.另外,可动部件13构成为通过逆时针的旋转而使螺栓向与电磁制动器侧相反的方向移位,但不限于此。此外,通过滚珠丝杠机构将螺栓的旋转转换为螺栓的向轴向的直线运动,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根据可动部件13相对于电磁制动器3的相对动作而使作为连结部件14的螺栓沿轴向移位即可。
49.第1部件11通过紧固部件16而紧固于第2部件12。即,第1部件11借助第2部件12与电磁制动器3连接。如图6所示,可动部件13配置在第1部件11与第2部件12之间。此外,在第1部件11设置有切口部17。切口部17是以比杆15的短边方向的长度大的方式对第1部件11进行切口而形成的。另外,切口部17的形状不限于图4所示的形状,只要是与杆15的外形对应的形状即可。
50.图7是将电磁制动器3释放的状态下的制动器释放装置10的主视图。第1部件11的切口部17与通过制动器释放装置10将电磁制动器3释放的状态下的杆15的位置对应地形成。在将电磁制动器3释放的状态下的杆15的位置,通过以轴销18为支点使杆15旋转,能够
将杆15收纳于切口部17。换言之,杆15能够向与可动部件13转动的面垂直的方向旋转。
51.图8是在将电磁制动器3释放的状态下的杆15的位置处使杆15进行了旋转时的制动器释放装置10的侧视图。由此,杆15卡于切口部17,因此即使手离开杆15,杆15也不会返回到原来的位置,能够防止电磁制动器3返回制动状态。即,能够容易地维持将电磁制动器3释放的状态。这样,制动器释放装置10通过在利用可动部件13将电磁制动器3释放的状态下将杆15收纳于作为固定单元的切口部17,能够固定可动部件13。
52.用于将电磁制动器3维持在释放的状态的结构不限于使杆15旋转而收纳于切口部17的结构。即,固定单元并不限定于切口部17。例如,也可以在第1部件11的如下位置设置贯通孔,该位置对应于与通过制动器释放装置10将电磁制动器3释放的状态下的杆15的位置相比向顺时针方向偏移的位置,通过向贯通孔插入销等部件来防止杆15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53.接着,使用图9至图11对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9是将变形例的制动器释放装置10设置于电磁制动器3时的主视图。
54.制动器释放装置10具备杆15、安装于杆15的作为可动部件13的楔部件、以及插入到电磁制动器3中的作为连结部件14的销。销固定于电磁制动器3的场部件31。如图9所示,制动器释放装置10使楔部件进入电磁制动器3的电枢32与销之间的空间来使用。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场部件31相对于电枢32设置在纸面的里侧的方向上。
55.如图10所示,若使制动器释放装置10顺时针旋转,则当作为可动部件13的楔部件进入时,施加有足够使作为连结部件14的销从电磁制动器3分离的力,能够释放电磁制动器3。即,制动器释放装置10根据作为可动部件13的楔部件相对于电磁制动器3的相对动作而向作为连结部件14的销传递力,通过经由销的该力的传递而使电枢32向场部件31的方向移位。另外,在此对将销固定于场部件3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采用将销固定于电枢32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利用由可动部件13传递到销的力使电枢32向场部件31的方向移位。
56.另外,该制动器释放装置10的结构例如能够使用日本特开2006-341942号公报所记载的结构。
57.如图9所示,在电磁制动器3设置有矩形的槽部22。另外,槽部22的形状不限于此。如图10所示,槽部22形成于电磁制动器3的如下位置,该位置对应于与使制动器释放装置10旋转而将电磁制动器3释放的状态下的杆15的位置相比向逆时针方向偏移的位置。在此,槽部22形成于电磁制动器3的电枢32。
58.图11是示出图10的x-x线处的截面的图。如图11所示,在通过制动器释放装置10将电磁制动器3释放的状态下,在槽部22设置卡定部件23。卡定部件23是截面为梯形的梯形部件。另外,卡定部件23的形状不限于此。此外,作为可动部件13的楔部件的截面为从杆15倾斜的前端为锐角的形状。
59.由此,即使手离开杆15,杆15也卡于作为卡定部件23的梯形部件,因此维持了电磁制动器3的释放状态。这样,制动器释放装置10通过具备作为固定单元的卡定部件23,能够容易地维持电磁制动器3的释放状态。
60.另外,制动器释放装置10构成为使杆15顺时针旋转来释放电磁制动器3的制动,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杆15逆时针旋转来释放电磁制动器3的制动。此外,关于设置于槽部22的部件,只要是能够使将电磁制动器3释放的杆15不返回到原来的状态的部件即可,没有特
别限定。此外,在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制动器释放装置10中,也可以使用实施方式1的制动器释放装置所具备的切口部17等其他固定单元。
61.如上所述,制动器释放装置10具备:连结部件14,其固定于电磁制动器3所具备的电枢32,使电枢32向电磁制动器3所具备的场部件31的方向移位;可动部件13,其与连结部件14连接,根据相对于电磁制动器3的相对动作而使连结部件14移位,使电枢32向场部件31的方向移位而将电磁制动器3释放;以及固定单元,其能够在通过可动部件13将电磁制动器3释放的状态下固定可动部件13。由此,能够容易地维持制动器的释放状态。
62.实施方式2
63.图12是实施方式2的制动器释放装置10的主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对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存在适当省略说明的情况。实施方式2的制动器释放装置10在具备用于防止电磁制动器维持在释放状态的机构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不同。
64.在使用制动器释放装置10将电磁制动器3释放时,为了防止维持在释放状态,制动器释放装置10具备释放状态维持防止单元。释放状态维持防止单元例如是在实施方式1的制动器释放装置10中使得杆15无法收纳于切口部17的封闭螺栓24。
65.如图12所示,封闭螺栓24是以收纳于切口部17的方式固定的螺栓。封闭螺栓24例如通过螺纹机构固定于切口部17。
66.通过设置封闭螺栓24,能够防止将杆15收纳于切口部17的空间。由此,能够防止维持在通过制动器释放装置10将电磁制动器释放的状态。
67.此外,释放状态防止单元例如如图13所示是防旋转销25。防旋转销25例如是插入到分别设置于可动部件13和杆15的贯通孔中的销。即,防旋转销25是除了供轴销18插入的贯通孔之外还插入到新设置的贯通孔中的销。
68.通过插入防旋转销25,能够防止杆15以轴销18为支点旋转。由此,能够防止维持在通过制动器释放装置10将电磁制动器3释放的状态。
69.如上所述,制动器释放装置10具备释放状态维持防止单元。由此,能够防止维持在通过制动器释放装置10将电磁制动器3释放的状态。另外,释放状态维持防止单元只要在不希望维持利用制动器释放装置10实现的电磁制动器3的释放状态的情况下发挥功能即可,例如在需要该功能的情况下设置封闭螺栓24或者防旋转销25即可。
70.实施方式3
71.图14是实施方式3的制动器释放装置10的侧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对与实施方式1或2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对于与实施方式1或2相同的结构,存在适当省略说明的情况。实施方式3的制动器释放装置10在杆15能够分离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或2不同。
72.若使用制动器释放装置10将电磁制动器3的制动状态释放,并维持释放状态,则存在制动器释放装置10在维护检查时等成为妨碍的情况。例如,在通过使杆15旋转而收纳于切口部17从而使电磁制动器3成为释放状态的情况下,由于杆15突出而成为作业的妨碍。因此,制动器释放装置10的杆15能够分离。
73.如图14所示,杆15具备通过轴销18与可动部件13连接的第1杆部26和与第1杆部26连接的第2杆部27。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制动器释放装置10通过杆15使可动部件13旋转而释放电磁制动器,通过将杆15收纳于作为固定单元的例如切口部17而维持制动器的释放状
态。
74.如图15所示,在将电磁制动器3释放的状态下将第2杆部27从第1杆部26分离。由此,在释放并维持电磁制动器3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杆15突出,因此能够抑制作业性的降低。
75.第1杆部26和第2杆部27的结构形成为将第1杆部26的与轴销18侧相反的一侧的前端插入到第2杆部27的前端中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为将第2杆部27的前端插入到第1杆部26的前端中的结构。或者,也可以使用利用爪进行卡定的结构,使第2杆部27能够从第1杆部26分离。
76.如上所述,制动器释放装置10的杆15能够分离。由此,在释放并维持电磁制动器3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杆15突出,因此能够抑制作业性的降低。
77.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制动器释放装置不限于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中说明的方式,其示出本发明的内容的一部分。本发明的制动器释放装置也可以与其他的公知技术组合,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省略、变更结构的一部分,例如进行组合等。此外,本制动器释放装置是能够共用强制释放和手动释放的制动器释放装置,能够应用于使杆绕沿电枢移位的方向延伸的轴心线旋转而释放电磁制动器的类型的所有释放装置。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