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11 08:17: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铝镁合金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


背景技术:

2.压铸机就是用于压力铸造的机器,包括热压室及冷压室两种,后都又分为直式和卧式两种类型,压铸机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可以得到固体金属铸件,最初用于压铸铅字。
3.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开号为cn202022384858.6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对智能取件装置进行了公开,其中不足之处在于,因铝镁物料本体压铸的温度过高,现有的智能取件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物料冷却的速度相对较慢,进而影响工人们对物料的捡收,且在对物料压铸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无法更好得知的模具内部的熔液的量的多少,对此,可对其加装满液报警装置,待模具内部的熔液充满后,即可自动报警,停止注射物料,间接的提高了物料的加工速率,结合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具备快速冷却、自动报警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射料装置、静模具、动模具与第一传动机构,且静模具、动模具位于射料装置与第一传动机构之间,所述第一底座上端外表面的中段开设有滑槽,且动模具基于滑槽滑动连接于第一底座的上端外表面。
6.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座后端的中段设置有第三底座,且第三底座的上端设置有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底座前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底座,且第二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制冷组件,所述静模具另一侧的中心开设有型腔,所述静模具的前后两段可拆卸连接有报警机构。
7.优选的,所述报警机构包括第二放置槽与玻璃板,两个所述第二放置槽分别由静模具前后两侧的中段开设,且两个第二放置槽均与型腔相通,两个所述玻璃板分别卡嵌于两个第二放置槽相对段的内壁且与之分别固定连接,且两个玻璃板分别与型腔前后两侧的内壁持平。
8.优选的,所述射料装置、第一传动机构主体的下端均与第一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射料装置与静模具之间设置有射料管,所述射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射料装置的输出端,所述射料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静模具的一侧且与之相通,所述第三底座、第二底座与第一底座焊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于第三底座的上端外表面,且制冷组件主体的下端与第二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槽内壁的一侧
固定连接有第一行程开关。
9.优选的,所述动模具的下端与滑槽的结构相契合,且动模具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基于滑槽滑动连接于第一底座的上端外表面,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动模具另一侧表面的中心,所诉第二传动机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出板,且顶出板位于静模具与动模具之间,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主体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行程开关,且第二行程开关正对于顶出板的后端。
10.优选的,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制冷水箱、出水管、进水管、进水口、导管、出水口、支杆、卧式水泵、插接板,所述制冷组件的实用性较高,间接的提高了压铸件的取出效率。
11.优选的,所述插接板插接于动模具的内壁,且插接板由动模具的上端与之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导管内嵌于插接板的内壁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分别由插接板上端外表面的两侧开设,且进水口、出水口分别与导管的两端相接,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出水口,且出水管的卡接于制冷水箱上端的一侧。
12.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进水口,且进水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卧式水泵的输出端,四个所述支杆均焊接于第二底座的上端外表面且基于其中心矩形阵列,且制冷水箱主体的下端焊接于四个支杆的上端,所述卧式水泵与第二底座之间设置有固定螺丝,且卧式水泵的下端通过固定螺丝固定连接于第二底座上端外表面的中心,所述卧式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于制冷水箱的下端外表面。
13.优选的,所述制冷水箱包括水箱主体、固定耳、出水槽、插接槽、制冷板与第一放置槽,所述制冷水箱的结构简单,进一步提高制冷组件的使用效果。
14.优选的,所述出水槽由水箱主体下端外表面的一侧开设,且出水槽与卧式水泵的输出端相接,所述固定耳由水箱主体上端的后侧开设,且固定耳的内壁与出水管另一端的外壁卡接。
15.优选的,两个所述插接槽均由水箱主体的前端开设,且两个插接槽分别与两个制冷板的结构相吻合,两个所述制冷板分别基于两个插接槽插接于水箱主体的内壁且与之焊接,两个所述第一放置槽分别由两个制冷板的前端开设,两个制冷板交叉焊接于水箱主体的内壁,有效的保障了液体介质与两个制冷板的全面接触,间接的保障了制冷板的制冷效果,。
16.优选的,所述报警机构亦包括红外开关、报警器、弹簧、加固软垫、固定板与按压板,且弹簧、加固软垫、固定板与按压板基于红外开关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报警机构的结构新颖,间接的使整个装置的运作更加智能化,更加节省人力。
17.优选的,所述报警器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二传动机构主体的上端外表面,四个所述弹簧的相对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红外开关两侧外表面的上下两侧,且四个弹簧的相异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固定板相对侧表面的上下两侧。
18.优选的,两个所述按压板分别由两个固定板前端的中段开设,两个所述加固软垫分别粘接于两个固定板的相异侧表面,所述红外开关通过四个弹簧、两个加固软垫与两个固定板相配合可拆卸连接于其一第二放置槽的内壁,两个加固软垫用于增大两个固定板与第二放置槽之间的契合度,间接的保障了红外开关安装的紧固性。
19.(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通过设置的制冷组件,待压铸完毕后,为了便于物料的快速取出,先在制冷水箱的内部加注一定量的液体介质,而后启动卧式水泵,卧式水泵将制冷水箱内部的冷却水经进水管通过进水口输送至导管,而后经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输回至制冷水箱,在此过程中,制冷水箱内部液体介质的温度相对较低,液体介质在位于导管内部的时候,压铸件本体的温度传导至动模具,而后经插接板冷热传递,由导管间接吸收,其中极大部分的热量经导管内部的液体介质带离至制冷水箱,以实现对动模具的循环制冷,液体介质优先选用普通水,比热容大,且生活中常见,环保低廉,导管为蛇形弯管,因其结构使然,有效的增大了液体介质与插接板的接触面积,间接的保障了制冷组件的制冷效果,所述制冷组件的实用性较高,间接的提高了压铸件的取出效率。
20.2、该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通过设置的制冷水箱,在对动模具制冷之前,先往水箱主体的内部加注一定量的液体介质,同时基于两个第一放置槽分别往两个制冷板的内部放置一定大小的冰排,以达到有效的制冷效果,在制冷组件运作的过程中,经卧式水泵作用后的一批次循环的液体介质通过出水管输出至水箱主体,而后通过两个制冷板冷热交换有效制冷,再经出水槽输送至卧式水泵的输入端,即实现制冷组件的循环运作,两个制冷板交叉焊接于水箱主体的内壁,有效的保障了液体介质与两个制冷板的全面接触,间接的保障了制冷板的制冷效果,冰排的大小应与两个制冷板的结构相契合,以保障制冷板有效的制冷,所述制冷水箱的结构简单,进一步提高制冷组件的使用效果。
21.3、该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通过设置的报警机构,在装置使用之前,须对报警机构安装时,工作人员相对按压两个按压板带动两个固定板相对滑动,即可将红外开关放置于第二放置槽的内壁,待红外开关的位置适合后,停止按压两个按压板,因此前四个弹簧受压弹性势能增大,四个弹簧须释放弹性势能进行回弹复位,结合两个加固软垫即可实现对红外开关的安装紧固,两个加固软垫用于增大两个固定板与第二放置槽之间的契合度,间接的保障了红外开关安装的紧固性,在对静模具射料的过程中,因两个红外开关基于两个第二放置槽正对于型腔的顶端,待型腔的内部充满熔液后,两个红外开关之间的信号中断,报警器而后收到红外开关的电性信号输送,发出报警信号,工作人员收到报警信号后即可关闭射料装置及时停止对静模具的注射,进而提高装置的压铸效率,两个红外开关相结合为红外对射信号开关,其一红外开关为红外发射器,另一红外开关位红外接收器,玻璃板为耐高温特种玻璃,最高可耐受1000℃高温,玻璃板确保了报警机构整体的正常运作效用,所述报警机构的结构新颖,间接的使整个装置的运作更加智能化,更加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的第一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的第二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的第三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中制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中制冷组件用的制冷水箱的结构拆解图。
27.图6为本发明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中报警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28.图7为本发明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中报警机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第一底座;2、射料装置;3、射料管;4、静模具;5、动模具;6、第二底座;7、制冷组件;8、报警机构;9、第一传动机构;10、第二传动机构;11、顶出板;12、型腔;13、滑槽;14、第一行程开关;15、第二行程开关;16、第三底座;701、制冷水箱;702、出水管;703、进水管;704、进水口;705、导管;706、出水口;707、支杆;708、卧式水泵;709、插接板;7011、水箱主体;7012、固定耳;7013、出水槽;7014、插接槽;7015、制冷板;7016、第一放置槽;801、红外开关;802、第二放置槽;803、玻璃板;804、报警器;805、弹簧;806、加固软垫;807、固定板;808、按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如图1、4与5所示,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用的制冷组件7,插接板709插接于动模具5的内壁,且插接板709由动模具5的上端与之内壁滑动连接,导管705内嵌于插接板709的内壁且与之固定连接,进水口704、出水口706分别由插接板709上端外表面的两侧开设,且进水口704、出水口706分别与导管705的两端相接,出水管70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出水口706,且出水管702的卡接于制冷水箱701上端的一侧,进水管703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进水口704,且进水管703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卧式水泵708的输出端,四个支杆707均焊接于第二底座6的上端外表面且基于其中心矩形阵列,且制冷水箱701主体的下端焊接于四个支杆707的上端,卧式水泵708与第二底座6之间设置有固定螺丝,且卧式水泵708的下端通过固定螺丝固定连接于第二底座6上端外表面的中心,卧式水泵708的输入端固定连接于制冷水箱701的下端外表面。
32.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通过设置的制冷组件7,待压铸完毕后,为了便于物料的快速取出,先在制冷水箱701的内部加注一定量的液体介质,而后启动卧式水泵708,卧式水泵708将制冷水箱701内部的冷却水经进水管703通过进水口704输送至导管705,而后经出水口706通过出水管702输回至制冷水箱701,在此过程中,制冷水箱701内部液体介质的温度相对较低,液体介质在位于导管705内部的时候,压铸件本体的温度传导至动模具5,而后经插接板709冷热传递,由导管705间接吸收,其中极大部分的热量经导管705内部的液体介质带离至制冷水箱701,以实现对动模具5的循环制冷。
33.其中,液体介质优先选用普通水,比热容大,且生活中常见,环保低廉,导管705为蛇形弯管,因其结构使然,有效的增大了液体介质与插接板709的接触面积,间接的保障了制冷组件7的制冷效果,制冷组件7的实用性较高,间接的提高了压铸件的取出效率。
34.且如图4、5所示,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用的制冷水箱701,出水槽7013由水箱主体7011下端外表面的一侧开设,且出水槽7013与卧式水泵708的输出端相接,固定耳7012由水箱主体7011上端的后侧开设,且固定耳7012的内壁与出水管702另一端的外壁卡接,两个插接槽7014均由水箱主体7011的前端开设,且两个插接槽7014分别与两个制冷板7015的结构相吻合,两个制冷板7015分别基于两个插接槽7014插接于水箱主体7011的内壁且与之焊接,两个第一放置槽7016分别由两个制冷板7015的前端开设。
35.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通过设置的制冷水箱701,在对动模具5制冷之前,先往水箱主体7011的内部加注一定量的液体介质,同时基于两个第一放置槽7016分别往两个制冷板7015的内部放置一定大小的冰排,以达到有效的制冷效果,在制冷组件7运作的过程中,经卧式水泵708作用后的一批次循环的液体介质通过出水管702输出至水箱主体7011,而后通过两个制冷板7015冷热交换有效制冷,再经出水槽7013输送至卧式水泵708的输入端,即实现制冷组件7的循环运作。
36.其中,两个制冷板7015交叉焊接于水箱主体7011的内壁,有效的保障了液体介质与两个制冷板7015的全面接触,间接的保障了制冷板7015的制冷效果,冰排的大小应与两个制冷板7015的结构相契合,以保障制冷板7015有效的制冷,制冷水箱701的结构简单,进一步提高制冷组件7的使用效果。
37.又如图2、6与7所示,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用的报警机构8,两个第二放置槽802分别由静模具4前后两侧的中段开设,且两个第二放置槽802均与型腔12相通,两个玻璃板803分别卡嵌于两个第二放置槽802相对段的内壁且与之分别固定连接,且两个玻璃板803分别与型腔12前后两侧的内壁持平,报警器804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二传动机构10主体的上端外表面,四个弹簧805的相对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红外开关801两侧外表面的上下两侧,且四个弹簧805的相异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固定板807相对侧表面的上下两侧,两个按压板808分别由两个固定板807前端的中段开设,两个加固软垫806分别粘接于两个固定板807的相异侧表面,红外开关801通过四个弹簧805、两个加固软垫806与两个固定板807相配合可拆卸连接于其一第二放置槽802的内壁。
38.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压铸机用智能取件装置,通过设置的报警机构8,在装置使用之前,须对报警机构8安装时,工作人员相对按压两个按压板808带动两个固定板807相对滑动,即可将红外开关801放置于第二放置槽802的内壁,待红外开关801的位置适合后,停止按压两个按压板808,因此前四个弹簧805受压弹性势能增大,四个弹簧805须释放弹性势能进行回弹复位,结合两个加固软垫806即可实现对红外开关801的安装紧固,在对静模具4射料的过程中,因两个红外开关801基于两个第二放置槽802正对于型腔12的顶端,待型腔12的内部充满熔液后,两个红外开关801之间的信号中断,报警器804而后收到红外开关801的电性信号输送,发出报警信号,工作人员收到报警信号后即可关闭射料装置2及时停止对静模具4的注射,进而提高装置的压铸效率。
39.其中,两个加固软垫806用于增大两个固定板807与第二放置槽802之间的契合度,间接的保障了红外开关801安装的紧固性,两个红外开关801相结合为红外对射信号开关,其一红外开关801为红外发射器,另一红外开关801位红外接收器,玻璃板803为耐高温特种玻璃,最高可耐受1000℃高温,玻璃板803确保了报警机构8整体的正常运作效用,报警机构8的结构新颖,间接的使整个装置的运作更加智能化,更加节省人力。
40.综上,本发明的基本工作原理为:通过设置的制冷组件7,待压铸完毕后,为了便于物料的快速取出,先在制冷水箱701的内部加注一定量的液体介质,而后启动卧式水泵708,卧式水泵708将制冷水箱701内部的冷却水经进水管703通过进水口704输送至导管705,而后经出水口706通过出水管702输回至制冷水箱701,在此过程中,制冷水箱701内部液体介质的温度相对较低,液体介质在位于导管705内部的时候,压铸件本体的温度传导至动模具5,而后经插接板709冷热传递,由导管705间接吸收,其中极大部分的热量经导管705内部的
液体介质带离至制冷水箱701,以实现对动模具5的循环制冷,液体介质优先选用普通水,比热容大,且生活中常见,环保低廉,导管705为蛇形弯管,因其结构使然,有效的增大了液体介质与插接板709的接触面积,间接的保障了制冷组件7的制冷效果,制冷组件7的实用性较高,间接的提高了压铸件的取出效率,且通过设置的制冷水箱701,在对动模具5制冷之前,先往水箱主体7011的内部加注一定量的液体介质,同时基于两个第一放置槽7016分别往两个制冷板7015的内部放置一定大小的冰排,以达到有效的制冷效果,在制冷组件7运作的过程中,经卧式水泵708作用后的一批次循环的液体介质通过出水管702输出至水箱主体7011,而后通过两个制冷板7015冷热交换有效制冷,再经出水槽7013输送至卧式水泵708的输入端,即实现制冷组件7的循环运作,两个制冷板7015交叉焊接于水箱主体7011的内壁,有效的保障了液体介质与两个制冷板7015的全面接触,间接的保障了制冷板7015的制冷效果,冰排的大小应与两个制冷板7015的结构相契合,以保障制冷板7015有效的制冷,制冷水箱701的结构简单,进一步提高制冷组件7的使用效果,又通过设置的报警机构8,在装置使用之前,须对报警机构8安装时,工作人员相对按压两个按压板808带动两个固定板807相对滑动,即可将红外开关801放置于第二放置槽802的内壁,待红外开关801的位置适合后,停止按压两个按压板808,因此前四个弹簧805受压弹性势能增大,四个弹簧805须释放弹性势能进行回弹复位,结合两个加固软垫806即可实现对红外开关801的安装紧固,两个加固软垫806用于增大两个固定板807与第二放置槽802之间的契合度,间接的保障了红外开关801安装的紧固性,在对静模具4射料的过程中,因两个红外开关801基于两个第二放置槽802正对于型腔12的顶端,待型腔12的内部充满熔液后,两个红外开关801之间的信号中断,报警器804而后收到红外开关801的电性信号输送,发出报警信号,工作人员收到报警信号后即可关闭射料装置2及时停止对静模具4的注射,进而提高装置的压铸效率,两个红外开关801相结合为红外对射信号开关,其一红外开关801为红外发射器,另一红外开关801位红外接收器,玻璃板803为耐高温特种玻璃,最高可耐受1000℃高温,玻璃板803确保了报警机构8整体的正常运作效用,报警机构8的结构新颖,间接的使整个装置的运作更加智能化,更加节省人力。
4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