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气烧双膛石灰窑固定式储料斗、加料系统及煅烧方法与流程

2022-07-31 02:55: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气烧双膛石灰窑固定式储料斗、加料系统及煅烧方法。


背景技术:

2.双膛窑全名双膛石灰窑,是石灰竖窑的一种,即有两个窑膛,两个窑膛相互配合进行煅烧和预热石灰石,这样实现高效环保节能降耗的新型石灰煅烧方式。
3.双膛窑的煅烧工艺相对其他单筒石灰窑比较复杂,因为双膛窑有两个窑膛,两个窑膛的煅烧带地卜师连在一起的,这样当主窑膛煅烧石灰的时候,煅烧带的热量和冷却带环能后的热风都会进入到副窑膛内,这样就很好的增加了与热带的长度,热量利用更充分。
4.现有的双膛窑窑顶加料系统故障较多,如窑筒旋转料斗因电机烧损、液压缸漏油、更换液压缸繁琐,窑筒关闭盖板和限位开关较多,机械故障、液压缸漏油等现象,导致加料系统故障较多,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加料系统实施改进,减少现场设备故障率。


技术实现要素:

5.由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烧双膛石灰窑固定式储料斗、加料系统及煅烧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双膛窑煅烧加料系统结构复杂、故障多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气烧双膛石灰窑固定式储料斗,包括窑顶受料斗1个,窑顶固定式储料斗2个,连接受料斗和储料斗的三通阀1个;每个储料斗的下端各设置1个卸料阀;两个储料斗呈“人”字形状排布;两个储料斗的卸料阀对准窑顶的进料口设置;通过三通阀控制加料方向,交替循环向两个储料斗中加料。
8.所述受料斗的上部为缓冲仓。
9.窑顶进料口处设置闸板阀。
10.所述三通阀、卸料阀、闸板阀均采用电液压控制。
11.气烧双膛石灰窑固定式储料斗加料系统,包括储料斗,储料斗与地面之间设置上料轨道,上料轨道上设置上料小车;上料小车依次往复在上料轨道上向受料斗运送物料。
12.受料斗的上方还设置除尘装置。
13.所述除尘装置通过除尘电磁阀控制。
14.气烧双膛石灰窑固定式储料斗的煅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5.步骤1、设定煅烧膛的工艺参数、非煅烧膛的加料次数以及加料时间;
16.步骤2、预先将非煅烧膛上方的储料斗加满石料;
17.步骤3、当煅烧膛工作至第一时间阈值时,打开非煅烧膛对应储料斗下方的卸料阀,通过非煅烧膛进料口进行第一次加料,加料时间为第一时间阈值的9%~11%,关闭卸料阀;
18.步骤4、将非煅烧膛上方的储料斗加满石料;
19.步骤5、当煅烧膛工作至第二时间阈值时,打开非煅烧膛对应储料斗下方的卸料阀,通过非煅烧膛进料口进行第二次加料,加料时间为第二时间阈值的40%~50%,关闭卸料阀;
20.步骤6、将非煅烧膛上方的储料斗加满石料;
21.步骤7、当煅烧膛工作至第三时间阈值时,打开非煅烧膛对应储料斗下方的卸料阀,通过非煅烧膛进料口进行第三次加料,加料时间为第三时间阈值的75%~85%,直至膛内石料达到目标量,关闭卸料阀;
22.步骤8、当煅烧膛的工序完成停止后,两个膛的工作状态交替,将三通阀转换为另一个储料斗加料状态;
23.步骤9、依次执行步骤2至步骤8。
24.所述两个储料斗有效储料量不少于10t。
25.上料小车的荷载量大于5t,每个储料斗需要往返两次加料。
26.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27.1、该系统结构简单,没有过多的附加机械零部件,采用电液动三通阀切换加料通道,实时将上方储料斗加满料,换向周期少,有效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8.2、该系统及方法有效降低石灰窑的连接通道压力,降低窑内废气量,降低石灰能耗,减少窑内积灰结瘤,提高石灰窑的生产率,有效延长石灰窑的耐材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整个石灰窑的设计产能。
附图说明
2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可以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30.图1为本发明的双膛竖窑固定式储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发明的双膛竖窑固定式储料斗的加料动态一。
32.图3为本发明的双膛竖窑固定式储料斗的加料动态二。
33.其中,1-受料斗;2-储料斗;3-电液动三通阀;4-卸料阀;5-进料闸板;6-上料轨道;7-上料小车;8-缓冲仓;9-除尘电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5.气烧双膛石灰窑固定式储料斗,包括窑顶受料斗1个,窑顶固定式储料斗2个,连接受料斗和储料斗的三通阀1个;每个储料斗的下端各设置1个卸料阀;两个储料斗呈“人”字形状排布;两个储料斗的卸料阀对准窑顶的进料口设置;通过三通阀控制加料方向,交替循环向两个储料斗中加料。
36.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
37.气烧双膛石灰窑固定式储料斗,包括1个窑顶受料斗1,2个窑顶固定式储料斗2,连接受料斗1和储料斗2的电液动三通阀3;每个储料斗2的下端各设置1个卸料阀4;两个储料斗2呈“人”字形状排布;两个储料斗2的卸料阀4对准窑顶的进料口设置;通过电液动三通阀3控制加料方向,交替循环向两个储料斗2中加料。
38.所述受料斗1的上部为缓冲仓8,下部为出料口。
39.窑顶进料口处设置进料闸板5,进料闸板5通过闸板阀。
40.所述三通阀、卸料阀、闸板阀均采用电液压控制。
41.气烧双膛石灰窑固定式储料斗加料系统,包括上述储料斗,储料斗与地面之间设置上料轨道6,上料轨道6上设置上料小车7;上料小车7依次往复在上料轨道6上向受料斗1运送物料。
42.受料斗1的上方还设置除尘装置。
43.所述除尘装置通过除尘电磁阀9控制。
44.当上料小车往受料斗加料的时候,开启受料斗上方的除尘装置,对受料斗进行除尘工作,有效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45.该气烧双膛石灰窑固定式储料斗加料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如下:
46.首先,将三通阀调节至非煅烧膛加料方向,上料小车装满料称量后,沿上料轨道运动至顶端,将石料加入到受料斗内,石料先经过缓冲仓再经过料斗口进入到储料斗,小车往返两次,将储料斗加满;
47.然后,在一个煅烧周期内,启动煅烧膛工作,煅烧膛工作过程中,到达预先设定的工序时间点,分次对非煅烧膛加料,并且在每次加料后,均实时将储料斗加满石料;
48.最后,在煅烧膛结束后,清理完膛窑,切换三通阀方向,重复上述过程。
49.应用该气烧双膛石灰窑固定式储料斗的煅烧方法,以一个工作周期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50.步骤1、设定煅烧膛的工艺参数、非煅烧膛的加料次数以及加料时间;该实施例非煅烧膛加料3次;
51.步骤2、预先将非煅烧膛上方的储料斗加满石料;
52.步骤3、当煅烧膛工作至第一时间阈值时,该实施例设定为207s,打开非煅烧膛对应储料斗下方的卸料阀,通过非煅烧膛进料口进行第一次加料,加料时间为第一时间阈值的10%,关闭卸料阀;
53.步骤4、将非煅烧膛上方的储料斗加满石料;
54.步骤5、当煅烧膛工作至第二时间阈值时,该实施例设置为933s,打开非煅烧膛对应储料斗下方的卸料阀,通过非煅烧膛进料口进行第二次加料,加料时间为第二时间阈值的45%,关闭卸料阀;
55.步骤6、将非煅烧膛上方的储料斗加满石料;
56.步骤7、当煅烧膛工作至第三时间阈值时,该实施例为1659s,打开非煅烧膛对应储料斗下方的卸料阀,通过非煅烧膛进料口进行第三次加料,加料时间为第三时间阈值的80%,直至膛内石料达到目标量,关闭卸料阀;
57.步骤8、当煅烧膛的工序完成停止后,两个膛的工作状态交替,将三通阀转换为另
一个储料斗加料状态;
58.步骤9、依次执行步骤2至步骤8。
59.所述三次加料时间点以及加料时间根据煅烧膛的工序过程决定,具体的时间点及加料时间根据不同的煅烧工序可以进行调节,第一次加料时间为第一时间点的9%~11%,第二次加料时间为第二时间点的40%~50%;第三次加料时间为第三时间点的75%~85%。
60.所述两个储料斗有效储料量不少于10t。
61.该石灰窑的新型加料技术,两窑膛顶部分别设计两个固定式储料斗。生产期间非煅烧膛加料3次,每次加料时窑顶储料斗内已准备了2小车石料;
62.窑顶设计两个固定式储料斗,储料斗有效储存石灰石的容量为10t,卷扬上料小车单斗上料量为5t,此次工艺要求窑顶固定储料斗的加料量为2次小车的加料量。
63.窑顶非煅烧膛储料斗加两小车石料完成后,在煅烧生产中到了工艺设定的时间点时非煅烧膛储料斗开始往窑内加料,在煅烧周期内按照工艺设定的窑内加料次数进行逐时逐次加料,在整个周期内工艺设定的加料次数需全部完成。
64.通过该系统和方法,降低石灰窑的连接通道压力,降低窑内废气量,降低石灰能耗,减少窑内积灰结瘤,提高石灰窑的生产率,有效延长石灰窑的耐材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整个石灰窑的设计产能。
6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66.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67.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68.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69.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变化例,在此不做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
70.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
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