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从制剂的混合物制造组合物的制造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7-24 03:3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组合物(尤其是化妆品)的制造设备,或者更准确地说,用于通过混合两种制剂制备组合物。


背景技术:

2.fr3067910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组合物的制造设备,并且尤其是化妆品,该制造设备包括:
3.第一囊状器,其包括含有预定量的第一制剂的第一隔室和第一连接部分,
4.第二囊状器,其包括含有预定量的第二制剂的第二隔室,以及被配置为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部分的第二连接部分,
5.接收装置,其包括:
6.第一接收位置,其配置为接收第一囊状器,
7.第二接收位置,其被配置为接收第二囊状器,以及
8.混合机,其包括:
9.接收壳体,其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接收配备有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接收装置,以及
10.致动系统,其被配置为直接混合在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内的第一制剂和第二制剂,以便获得化妆品。
11.致动系统具体包括:
12.第一致动构件,其定位在接收壳体的一侧上,并且可在接收壳体内移动,以便在配备有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接收装置被接收在混合机的接收壳体中时,将压力传递到第一囊状器,
13.第二致动构件,其定位在接收壳体的另一侧,优选地相对侧,并且可在接收壳体内移动,以便在配备有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接收装置被接收在混合机的接收壳体中时,将压力传递到第二囊状器,以及
14.驱动马达,其机械地连接到第一致动构件和第二致动构件,并且被配置为允许所述第一致动构件和第二致动构件在非活动位置和活动位置之间循环移位。这种制造设备允许终端消费者从不同的囊状器制造个性化化妆品。
15.然而,在fr3067910中描述的制造设备的非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例如在启动致动系统的过程中,当接收装置未被接收或者未完全插入到接收壳体中时,如果用户将其手指插入到接收壳体中,则致动系统可能会夹伤用户的手指。类似地,当混合机设置有加热元件时,该加热元件设置在接收壳体中并配置为加热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中的一个或每一个,如果接收装置未被接收或未完全插入接收壳体中,则加热元件可能会烫伤用户。


技术实现要素:

16.本发明旨在补救所有或部分这些缺点。
17.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组合物的设备,该设备简单、紧凑且易于使用,同时提高使用安全性。
18.在这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组合物的制造设备,包括:
19.第一囊状器,其包含第一制剂并包括第一连接部件,以及第二囊状器,其包含第二制剂并包括被配置为连接到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二连接部件,
20.接收装置,其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囊状器和所述第二囊状器,
21.混合机,其包括:
22.接收壳体,其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接收配备有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接收装置,
23.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用于控制制造设备的操作,
24.其中,制造设备还包括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接收装置在接收壳体中的存在,并且其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根据检测装置检测接收装置在接收壳体中的存在来控制制造设备的操作。
25.在接收壳体中不存在接收装置的情况下,制造设备的这种构造使得尤其可以避免致动布置在混合机中的机械系统,该机械系统包括配置为穿透接收壳体中的可移动元件。因此,这些设置可以避免夹伤用户手指的任何风险,并因此使得根据本发明的制造设备在使用中具有极大的安全性。
26.制造设备还可以单独或组合地具有一个或更多个以下特征。
27.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装置包括配置为接收第一囊状器的第一接收位置,和配置为接收第二囊状器的第二接收位置。
28.在一个实施例中,混合机包括致动系统,该致动系统包括:
29.第一致动构件,其定位在接收壳体的一侧上,并且可在接收壳体内移动,以便当配备有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接收装置接收在混合机的接收壳体中时,将压力传递到第一囊状器,以及
30.第二致动构件,其定位在接收壳体的另一侧,优选相对侧上,并且可在接收壳体内移动,以便当配备有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接收装置接收在混合机的接收壳体中时,将压力传递到第二囊状器。
31.致动系统更具体地被配置为混合包含在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中的第一制剂和第二制剂,以便获得组合物。
32.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装置包括第一致动面和第二致动面,该第一致动面允许压力传递到第一囊状器上,且该第二致动面与第一致动面相对,该第二致动面允许压力传递到第二囊状器上,并且第一致动构件和第二致动构件被配置为当配备有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接收装置接收在混合机的接收壳体中时,分别将压力传递到接收装置的第一致动面和第二致动面上。
33.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仅当检测装置已检测到接收装置存在于接收壳体中时,才启用致动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控制第一致动构件和/或第二致动构件的运动。
34.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装置包括第一电路部分,并且混合机包括第二电路部分,该第二电路部分被配置为当配备有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接收装置接收在混合机的接收壳体中时,与第一电路部分电气配合,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第一电路部分和第二电路
部分之间的电气配合,以便检测接收装置在混合机的接收壳体中的存在。
35.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装置被配置为当配备有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接收装置接收在混合机的接收壳体中时,检测第一电路部分和第二电路部分之间的电气连续性。检测装置的这种配置避免了必须使用昂贵且复杂的附加传感器。
3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路部分包括设置在接收装置上的第一电接触轨道和第二电接触轨道,并且第二电路部分包括设置在混合机上的第一电接触轨道和第二电接触轨道,并且混合机上的第一电接触轨道和第二电接触轨道配置为当配备有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接收装置接收在混合机的接收壳体中时,分别与设置在接收装置上的第一电接触轨道和第二电接触轨道接合,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设置在接收装置上的第一电接触轨道和第二电接触轨道与设置在混合机上的第一电接触轨道和第二电接触轨道之间的电气连续性。
37.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装置包括加热电路,该加热电路被配置为当配备有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接收装置接收在混合机的接收壳体中时,加热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中的至少一个,加热电路包括第一电路部分。
38.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电路包括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被配置为当配备有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接收装置接收在混合机的接收壳体中时,加热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中的至少一个。
39.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被配置为测量加热元件附近的温度。
40.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电路包括温度调节电路,该温度调节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第一电路部分。
41.在一个实施例中,设置在接收装置上的第一电接触轨道和第二电接触轨道电气连接到温度传感器,并且被配置为当配备有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接收装置接收在混合机的接收壳体中时,为温度传感器供电。
42.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电路包括加热功率传输电路,该加热功率传输电路包括加热元件和一对电接触轨道,该对电接触轨道设置在接收装置上并且电连接到加热元件,并且混合机具有一对电接触轨道,该对电接触轨道被配置为当配备有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接收装置接收在混合机的接收壳体中时,相应地与加热功率传输电路的一对电接触轨道接合。
43.在一个实施例中,混合机包括检测元件,该检测元件被配置为当接收装置被接收在接收壳体中时,检测接收装置中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存在。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元件由控制单元形成。
44.在一个实施例中,混合机包括联接机构,该联接机构被配置为当配备有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接收装置接收在接收壳体中时,在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之间建立密封连接。
45.在一个实施例中,联接机构包括联接元件,该联接元件可在插入位置和联接位置之间移动,以及辅助马达,该辅助马达配置为在插入位置和联接位置之间移动联接元件,该联接元件被配置为:
46.在插入位置,不干涉接收装置在接收壳体中的插入和移除,
47.在联接位置,在接收装置的一个致动面上施加作用力,以便当配备有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接收装置接收在接收壳体中时,在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之间建立密封连接。
48.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测量在辅助马达的操作周期期间由辅助马达消耗的电流,以及检测接收装置中的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存在,并且当控制单元在辅助马达的操作周期期间(例如在辅助马达的操作周期的连接阶段期间)检测到代表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之间的密封连接的消耗电流峰值时,检测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之间密封连接的建立。这些布置使得当接收装置接收在接收壳体中时,能够容易地检测接收装置中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存在,而无需附加装置。这些布置尤其还能够在启用致动系统之前,确保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之间的密封连接,并因此避免接收装置和混合机内部的任何流体泄漏。
49.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辅助马达的操作周期的初始阶段期间检测初始消耗电流峰值,并且在辅助马达的操作周期的最终阶段期间检测最终消耗电流峰值,当控制单元在初始消耗电流峰值的检测和最终消耗电流峰值的检测之间检测到代表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之间的密封连接的消耗电流峰值时,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检测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之间的密封连接的建立。
50.初始电流消耗峰值更具体地是由于启动辅助马达的运动所需的扭矩引起的,而最终电流消耗峰值更具体地是由于辅助马达的旋转受阻引起的,例如和与联接元件配合的端部止动件的存在有关。
51.在一个实施例中,代表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之间的密封连接的消耗电流峰值具有大于预定阈值的最大值。
52.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装置包括联接按钮,该联接按钮被配置为承载在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之一上,联接元件被配置为当联接元件移位到联接位置时与联接按钮配合。
53.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仅当检测装置已检测到接收壳体中接收装置的存在,且仅当控制单元已检测到代表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之间的密封连接的消耗电流峰值时,才启用致动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控制第一致动构件和/或第二致动构件的运动。
54.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当检测元件未检测到接收装置中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存在时,发出例如听觉或视觉的警告信号。
55.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当检测装置未检测到接收壳体中接收装置的存在时,发出例如听觉或视觉的警告信号。
56.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当控制单元未检测到代表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之间的密封连接的消耗电流峰值时,发出例如听觉或视觉的警告信号。
57.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当控制单元未检测到第一电路部分和第二电路部分之间的电气连续性时,发出例如听觉或视觉的警告信号。
58.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装置被配置为占据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在打开位置,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能够被引入接收装置,且在闭合位置,接收装置被配置为将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保持在适当位置。
59.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装置被配置为当接收装置移位到闭合位置时,预连接第一
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
60.在一个实施例中,设置在接收装置上的第一电接触轨道和第二电接触轨道分别位于接收装置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上。
61.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装置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彼此相对。
62.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装置的第一致动面和第二致动面彼此相对。
63.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面在接收装置的第一致动面和第二致动面之间延伸(优选为连接),和/或第二连接面在接收装置的第一致动面和第二致动面之间延伸(优选为连接)。
6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与第一致动面和第二致动面分离。
65.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装置包括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第一接收位置位于该第一保护壳内,且第二接收位置位于该第二保护壳内,第二保护壳通过铰链相对于第一保护壳可移动地安装,接收装置还包括承载加热元件的分隔壁。
66.在一个实施例中,属于加热功率传输电路的该对电接触轨道安装在分隔壁上。
6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接触轨道和第二电接触轨道分别定位在设置在接收装置上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
68.在一个实施例中,属于功率传输电路的该对电接触轨道分别定位在设置在接收装置上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
69.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致动面包括第一支承元件,该第一支承元件被配置为在第一囊状器上施加压力,并且第二致动面包括第二支承元件,该第二支承元件被配置为在第二囊状器上施加压力。
70.在一个实施例中,设置在混合机上的电接触轨道布置在设置于接收壳体中的两个导轨上。
附图说明
71.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从下文的描述中显现出来,该描述纯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必须结合附图阅读。
72.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造设备的透视图,带有混合机和未插入的接收装置。
73.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类似于图1a的视图,其中插入了接收装置。
74.图2a是根据与图1a的实施例一致的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3d视图,其中囊状器在插入之前基本上处于适当位置。
75.图2b是类似于图2a的接收装置和囊状器的剖视图。
76.图3a是根据与图1a的实施例一致的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分解3d视图,其中囊状器定位成与其相应的接收位置相对。
77.图3b类似于图3a,每个部分自身旋转大约90
°

78.图4a是根据图1a的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连接面的)侧视图,其中插入了囊状器。
79.图4b类似于图4a,其中绕纵向轴线x旋转180
°

80.图5是根据与图1a的实施例一致的实施例的接收装置的部分分解的3d视图。
81.图6是根据图1a的实施例的混合机的局部3d视图,尤其示出了致动系统和致动马
达。
82.图7a是根据图1a的实施例的混合机的俯视图。
83.图7b是根据图1a的实施例的混合机的仰视图,其中电池是可见的。
84.图8a是制造设备的局部俯视图,其中混合机和接收装置处于用于插入和移除接收装置的空档位置,并带有致动冲程的示意图。
85.图8b是具有混合机和接收装置的制造设备的局部俯视图,其中致动系统处于致动冲程的中间。
86.图8c是具有混合机和接收装置的制造设备的局部俯视图,其中致动系统处于致动冲程的末端。
87.图9是根据与图1a的实施例一致的实施例的混合机的俯视图,尤其示出了致动系统、致动马达和用于驱动致动系统的连接,其中致动系统处于致动冲程的极限位置。
88.图10a是混合机的局部3d视图,以示出处于插入位置的保持机构、夹紧机构和联接机构。
89.图10b是混合机的更精确的局部3d视图,以示出处于插入位置的保持机构、夹紧机构和联接机构。
90.图10c是混合机的局部、更精确的3d视图,以示出处于保持和联接位置的保持机构和联接机构。
91.图10d是制造设备的局部3d视图,以示出处于插入位置的保持机构和联接机构。
92.图10e是制造设备的局部3d视图,以示出处于保持和联接位置的保持机构和联接机构。
93.图10f是夹紧机构、保持机构和联接机构的分解视图。
94.图11a是具有第一囊状器的混合机的局部3d视图,以示出处于插入位置的夹紧机构。
95.图11b与图11a类似,从另一个角度看,为了更清楚起见,一些零件已被移除。
96.图11c类似于图11a,除了在夹紧位置更多零件已被移除。
97.图12是混合机的局部3d视图,示出了具有控制器/处理器和存储器的电路板的实施例。
98.图13是表示辅助马达消耗的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99.图1a和图1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制造设备2,其被配置为制造组合物,例如该组合物可以是化妆品、护发产品、医药产品、植物检疫产品、保养产品、清洁产品或者甚至是农业食品。当待制造的组合物为化妆品时,例如该化妆品可以是均质乳状液、均质溶液或甚至若干种可混溶相的混合物。
100.制造设备2旨在基本上供个人使用并且规模较小:它允许制备单个部分以备使用。因此,其尺寸必须满足浴室、美容院、行李(用于运输)等的空间限制。因此,制造设备不具有大于40cm的尺寸。
101.制造设备2包括:接收器件,该接收器件配置为接收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也称为盒或封装单元,分别容纳预定量的第一制剂和预定量的第二制剂;以及混合机6,该
混合机配置为混合在制造设备2中接收的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中容纳的第一制剂和第二制剂,以便获得化妆品。
102.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尤其是在图1a、图1b、图7a、图8a、图8b、图8c的所有附图中可见,混合机6包括能够以可移除方式接收接收装置5的接收壳体32。在这种情况下,接收壳体32具有与接收装置5的形状基本互补的形状。
103.混合机6还包括致动系统35,该致动系统配置为在必要时经由接收装置5在囊状器3、4上施加力,以允许混合和捏合待制造的组合物。
104.接收装置5也称为梭动件(由于它用作囊状器的载体),优选地具有相对对称形状,或者是矩形平行六面体,或者是椭圆形/卵形。为接收装置限定纵向方向x,该纵向方向对应于其插入到接收壳体32中的方向。因此,当接收装置5插入混合机6中时,纵向方向x和插入方向重合。
105.有利地,混合机6被配置为混合在接收装置5内的第一制剂和第二制剂,并且优选地混合在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内的第一制剂和第二制剂,而不存在任何制剂与制造设备接触。
106.有利地,第一制剂是待制备的化妆品的第一相,比如化妆品的脂肪相,而第二制剂是化妆品的第二相,比如化妆品的水相。例如,脂肪相可以构成待制备的化妆品的基质,且水相可以包含活性元素,并因此构成待制备的化妆品的活性成分的复合物。
107.囊状器
108.在文献fr3067911中详细描述了可以用于所呈现的制造设备2中的两个囊状器。
109.如图2a、图2b、图3a、图3b、图4a、图4b更具体地所示,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彼此分离,并配置为彼此流体连接。此外,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中的每一个都有利地用于一次性使用。第一囊状器3包括圆顶形状的容纳第一制剂的第一可变形隔室3.1、第一连接部分3.2和第一连接通路3.3,该第一连接通路被配置为流体连接第一可变形隔室3.1和第一连接部分3.2。有利地,第一连接通路3.3由第一连接通道形成。更具体地,第一连接部分3.2包括例如柱形形状的流体连接到第一连接通路3.3的母连接端件3.4。第一囊状器3包括平坦面3.7,连接部分3.2穿过该平坦面。
110.第一囊状器3还包括出口通路3.5,比如出口通道,其流体连接到第一连接通路3.3,并设有出口孔3.6。有利地,出口通路3.5沿着第一连接通路3.3的延长部延伸,并且基本上平行于第一连接通路3.3延伸。在当前情况下,出口通路3.5可以安装在第一囊状器3上或第二囊状器4上。事实上,出口通路3.5仅要求在制造设备2被使用时运行。
111.第二囊状器4包括弯曲形状的容纳第二制剂的第二可变形隔室4.1、被配置为连接到第一连接部分3.2的第二连接部分4.2、以及被配置为流体连接第二可变形隔室4.1和第二连接部分4.2的第二连接通路4.3。有利地,第二连接通路4.3由第二连接通道形成,并且第二连接部分4.2基本上垂直于第二连接通路4.3延伸。更具体地,第二连接部分4.2包括例如柱形形状的公连接端件4.4,该公连接端件流体连接到第二连接通路4.3并且被配置为以密封方式接收母连接端件3.4。第二囊状器4包括平坦面4.7,第二连接部分4.2穿过该平坦面。
112.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更具体地说,第一可变形隔室3.1和第二可变形隔室4.1各自通过确保囊状器的密封的连接焊缝闭合,一旦达到阈值压力,这些连接焊缝是可断
裂的。在混合机6中可以达到这些阈值压力。同样,这些连接焊缝在以申请号fr 1755744提交的文献的描述中有详细描述。
113.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中的每一个被配置为容纳由预定量的第一制剂和预定量的第二制剂形成的全部或基本上全部混合物。在这点上,可变形隔室为柔性的,或者提供了缓冲区。同样,以申请号fr 1755744提交的文献的描述中精确地描述了这一点。
114.接收装置
115.更具体地如图2a、图2b、图3a、图3b、图4a、图4b和图5所示,接收装置5能够占据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在打开位置,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能够被引入到接收装置5中,在闭合位置,接收装置5能够将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保持就位。
116.更具体地,接收装置5采取接收外壳7的形式(图2a、图2b),该接收外壳被配置为接收和至少部分地容纳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接收装置5尤其包括第一保护壳8和第二保护壳9,第一保护壳8和第二保护壳9绕铰接轴10(或铰链)相对于彼此铰接地安装在对应于接收装置5的打开位置的第一位置(见图2a、图2b、图5)和对应于接收装置5的闭合位置的第二位置(见图4a、图4b)之间。接收装置5还包括布置在接收外壳7中的第一支撑部件11和第二支撑部件12。第一支撑部件11和第二支撑部件12分别包括配置为接收第一囊状器3的第一接收位置13和配置为接收第二囊状器4的第二接收位置14。
117.第一保护壳8和第二保护壳9各自包括开口8.2、9.2,以允许进入接收位置13、14。这些开口8.2、9.2限定了接收装置5的插入面。接收装置5包括与插入面相对的移除面。
118.有利地,第一支撑部件11包括配置为接收第一囊状器3的外周部分的接收楔15,并且第二支撑部件12也包括配置为接收第二囊状器4的外周部分的接收楔15。这些接收楔15部分地限定第一接收位置13和第二接收位置14。
119.第一支撑部件11包括第一放置表面11.1,该第一放置表面被配置为引导(接触)并接收第一囊状器3的平坦面3.7。因此,第一放置表面11.1部分地限定第一接收位置13。
120.类似地,第二支撑部件12包括第二放置表面12.1,该第二放置表面被配置为引导(接触)和接收第二囊状器的平坦面4.7。因此,第二放置表面12.1部分地限定第二接收位置14。
121.当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插入时,它们相应的平坦面3.7、4.7彼此面向,使得两个放置表面11.1、12.1位于它们之间。
122.为了允许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的第一连接部分3.2和第二连接部分4.2通过,第一放置表面11.1和第二放置表面12.1各自包括沿插入轴线x(图1a)以狭槽的形式向外敞开的通路开口11.2、12.2。
123.接收装置5还包括限定分隔平面的分隔壁22(图3a、图3b)。分隔壁22位于两个接收位置13、14之间。该分隔壁也固定到第一支撑部件11上。分隔壁22包括通路开口22.1,以便允许第一连接部分3.2和第二连接部分4.2定位在接收装置中。通路开口22.1是穿过厚度的狭槽的形式,并且向外敞开。
124.因此,开口11.2、22.1、12.2形成接收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的连接端件3.4、4.4的空间。
125.还限定了包括第一壳8和第一支撑部件11的第一致动面8.1和包括第二壳9和第二支撑部件12的第二致动面9.1。
126.每个致动面8.1、9.1干预由接收装置5接收的力到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的传递。下文将会详细解释。
127.铰接
128.根据图2a、图2b、图3a、图3b、图5中可见的实施例,第一壳8和第二壳9围绕铰接轴10在接收位置(见图2a、图2b、图3a、图3b)和连接位置(见图4a、图4b)之间相对于彼此铰接,在接收位置,第一壳8和第二壳9彼此远离,并且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能够分别被接收在第一接收位置13和第二接收位置14中,在连接位置,第一壳8和第二壳9紧密闭合,并且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预连接至彼此。预连接至彼此,意味着第二囊状器4的公连接件4.4的末端被部分地引入到第一囊状器3的母连接端件3.4中,但在这两个囊状器之间未建立密封连接。
129.当第一壳8和第二壳9处于接收位置时,例如它们可以具有大于或等于7
°
的倾斜角,例如大约7
°
,并且当它们处于连接位置时,它们基本上彼此平行。更准确地说,存在两个仅相对于彼此铰接的主要组件:一方面是第一壳8、第一支撑部件11、分隔壁22和第二支撑部件12;另一方面是第二壳9。
130.有利地,第一外壳8和第二外壳9(或致动面8.1、9.1)被配置为当接收装置5移动到闭合位置时,在第二连接部件4.2中接合第一连接部件3.2。实际上,当两个外壳处于闭合位置时,连接部件3.2、4.2部分地相互嵌套。
131.更具体地,当第一壳8和第二壳9处于连接位置时,第一支撑部件11和第二支撑部件12被配置为使得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延伸。如图4a、图4b所示,当第一囊状器3被接收在接收装置5中并且该接收装置处于闭合位置时,第一囊状器被配置为部分地延伸到接收装置5的外部。
132.有利地,当第一囊状器3被接收在接收装置5中并且该接收装置处于闭合位置时,出口孔3.6被配置为延伸到接收装置5的外部。
133.加热元件
134.接收装置5包括加热电路,该加热电路被配置为当配备有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的接收装置5被接收在混合机6的接收壳体32中时,加热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中的一个。
135.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加热电路包括加热功率传输电路,该加热功率传输电路包括在图3a、图3b中可见的加热元件46。
136.加热元件46附接到分隔壁22。在设计过程中,选择加热元件46在第一支撑部件11的一侧上,这意味着加热元件46安装在分隔壁22的位于第一支撑部件11的一侧的一侧上。
137.加热元件46优选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电加热电阻器46.1以及扩散板46.2。因此,加热元件46具有扁平形状以更好地分配热量,如果可能的话,具有至少500mm2的面积,并且优选在800mm2的范围内。
138.尽管如此,由于第一支撑部件11在第一囊状器3和加热元件46之间,因此在第一支撑部件11中设置有连通开口46.3,该连通开口将第一囊状器3的平坦面3.7与加热元件46放置在一起(即仅由空气分隔开)。
139.加热元件的电接触轨道
140.加热元件46需要供电。
141.优选地,接收装置5不包括其自身的电池,并且当其插入到接收壳体32中时必须提供。因此,在接收装置5和混合机6之间提供了电气连接。
142.接收装置5包括插入面,其中,开口8.2、9.2位于该插入面,该插入面是首先进入接收壳体32的面,以及相对的移除面,该移除面为当接收装置5插入接收壳体32时可见的面。接收装置5还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致动面8.1和第二致动面9.1。
143.最后,连接装置5包括优选相对的第一连接面23和第二连接面24。在图2a、图2b、图3a、图3b、图4a、图4b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面23和第二连接面24对应于接收装置5的侧面,因此不同于第一致动面8.1和第二致动面9.1和插入面/移除面。
144.第一连接面23和第二连接面24在接收装置5的致动面8.1、9.1之间延伸。优选地,连接面23、24将接收装置5的第一致动面8.1和第二致动面9.1互连,即它们是邻接的。
145.接收装置5的总体形状选择为使得第一连接面23和第二连接面24相比于第一致动面8.1和第二致动面9.1(以及插入面/移除面)彼此进一步隔开。换句话说,如果采用接收装置5插入其中的最小平行六面体,则接触连接面23、24的面比接触致动面8.1、9.1的面被进一步分开,并且比接触插入面/移除面的面更近。这导致接收装置5的宽度大于其厚度(而且高大于宽)。
146.加热功率传输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接触轨道23.1,该第一电接触轨道用于为加热元件46供电并设置在第一连接面23上;以及第二电接触轨道24.1,该第二电接触轨道也用于为加热元件46供电并设置在第二连接面24上(图2a、图3a、图3b、图4a、图4b)。因此,电气轨道23.1、24.1位于接收装置5的外部,以便与设置在混合机上的附加轨道接触,这将在下文详细描述(图2a、图4a、图4b)。
147.这种结构有几个优点:首先,它保证了简单有效的电连接。也避免了短路的风险。实际上,如果液体流入接收壳体32中(例如来自淋浴器或水槽或者仅仅是来自爆裂的囊状器的水),那么两个轨道23.1、24.1不太可能被相同体积的液体同时接触。
148.第一连接面23包括第一壳8和第二壳9的一部分、第一支承元件11的一部分和分隔壁22的一部分。
149.特别地,第一连接面23包括具有底部23.21和两个侧壁23.22、23.23的纵向凹槽23.2。第一电气轨道23.1优选地定位在纵向凹槽23.2的侧壁上。在图3a、图3b所示的实施例中,底部23.21和侧壁23.23由第一支撑部件11的一部分构成。然后,在第一壳8中设置合适的切口8.5,以便为纵向凹槽23.2提供位置。相对侧壁23.22由分隔壁22的一部分产生。然后,第一电气轨道23.1被定位在该壁上(因为加热元件46安装在分隔壁上)。
150.类似地,在第二连接面24上设置有类似的纵向凹槽24.2,其具有在第二壳9中的切口9.5和底部24.21及两个相对的侧壁24.22、24.23。由于凹槽的未对中,第二壳9中的切口9.5显著小于第一壳8中的切口8.5。
151.纵向凹槽23.2、24.2被配置为接合在相应的互补导轨31.1、31.2(滑动连接)上,该互补导轨设置在连接侧(优选相对侧)上的接收壳体32中(图1a、图7a)。因此,凹槽23.2、24.2形成底切,该底切在它们所在的接收装置5的一部分的整个高度上延伸,至少延伸到插入高度。互补导轨31.1、31.2有助于限定接收壳体32,并且定位在相对边缘上。
152.尤其是在图4a、图4b中可见的实施例中,电接触轨道23.1、24.1不位于同一水平面,而是偏移的。
153.电接触轨道23.1、24.1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电引脚、金属刀片(如图所示)等。电接触轨道23.1、24.1优选轻微地可变形,以确保当接收装置5放置在接收壳体32中时的永久接触。
154.因此应当注意,纵向凹槽23.2、24.2相对于第一致动面8.1和第二致动面9.1不对中(尤其参见图2a、图4a、图4b)。就设计而言,这导致基本上在第一支撑部件11和第一保护壳8中形成凹槽。
155.对这种不对称的兴趣在于键控功能。实际上不可能将接收装置5放置在错误方向上(根据围绕纵向轴线x的180
°
旋转),因为凹槽23.2、24.2无法配合到导轨31.1、31.2中,并且第二壳9将抵靠它们停止。
156.为了对竖直旋转产生误导效果(即通过试图首先放置移除面而不是插入面),纵向凹槽23.2、24.2并不在它们所在的第一壳8或第二壳9的一部分的整个高度上延伸。因此,无需提供特定部件,仅通过壳8、9的未被底切效应穿过的部分就可以获得止动效果。换句话说,当接收装置5处于错误方向时,壳8、9防止凹槽23.2、24.2在导轨31.1、31.2上的插入。
157.此外,纵向凹槽23.2、24.2各自包括位于移除面的一侧的端部止动件23.3、24.4。这些端部止动件23.3、24.4具有插入止动件的作用,以限定接收壳体32中的最大插入位置。
158.实际上,具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止动件,但是它们位于基本上相同的位置:在纵向凹槽23.2、24.2的端部处。
159.温度传感器的电接触轨道
160.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加热电路还包括温度调节电路,该温度调节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在附图中不可见)。有利地,温度传感器附接到扩散板46.2的后面,以测量第一接收位置13附近的温度,以及由此的第一囊状器3的温度。
161.温度传感器通常为ntc。
162.该温度传感器还必须电连接到混合机6(尤其是最终处理器,以恢复数据)和安装到混合机6的电池44,以对其供电。为此,温度调节电路包括第一附加电接触轨道46.51,其设置在第一接触面23处并且电连接到温度传感器。第一附加电轨道46.51不同于第一电接触轨道23.1。更准确地说,第一附加电接触轨道46.51设置在第一凹槽23.2中的侧壁23.23上,即由第一支撑部件11形成的侧壁上。
163.类似地,温度控制电路包括第二附加电接触轨道46.52,其设置在第二凹槽24.2中并且电气地连接到温度传感器。该第二附加电轨道46.52不同于第二电接触轨道24.1。
164.两个轨道46.51、46.52也有利地偏移。在特定示例中,轨道46.51和24.1处于同一水平,且轨道46.52和23.1处于同一水平。
165.图2a、图3a、图3b、图4a、图4b、图5示出了这些轨道。
166.防错装置
167.接收装置5包括防错装置17,以确保囊状器3.4被正确定位,即“合适的”囊状器3.4被放置在“合适的”接收壳体13、14中(在图2a、图5中清晰可见)。防错装置17优选位于通路开口11.2、12.2的端部处,以阻塞不期望的连接端部3.2、4.2的不期望的通过。
168.防错装置17包括至少一个朝向接收装置的外部打开的叶片17.1(优选地,两个,如图所示,在各侧上;优选地,两个叶片17.1具有厢体构造,即通过铰链朝向接收装置5的外部铰接)。
169.特别地,防错装置17执行两个不同的任务。
170.叶片17.1包括开口17.2,该开口的形状与第一囊状器的母连接端部件3.4互补,以便允许其插入开口8.2中。此外,叶片17.1包括止动件17.3,该止动件有助于限定开口17.2,以便防止横向上长于第一连接部件3.2的第二连接部件4.2插入开口8.2中。实际上,如果试图将第二囊状器4插入第一接收位置13,第二连接部件4.2的端部,即公连接端部4.4的一部分会碰撞止动件17.3。
171.为了进入第二接收位置14,当接收装置5处于闭合位置时,防错装置17将其阻挡:通路开口12.2被阻挡,优选地也被止动件17.3阻挡。另一方面,当接收装置5处于打开位置时,即第二壳9已转动其铰链,通路开口12.2被释放。
172.最后,当叶片17.1向外打开时,它在从接收装置5提取囊状器3.4的过程中,其在功能上无阻挡(两者同时进行,由于它们是附接的)。
173.根据这些部件相对运动的设计,防错装置17可以附接到第一支撑部件11或第二支撑部件12(如图所示):如果第二支撑部件12附接到第二壳9(并因此可相对于第一支撑部件旋转移动),则优选将防错装置附接到第一支撑部件11。换句话说,这是不相关的。
174.复位弹簧17.4将防错装置17保持在默认位置,即闭合位置。
175.支承元件——托盘
176.具体如图2b、图3a、图3b、图5所示,接收装置5还包括第一支承元件19和第二支承元件21,该第一支承元件配置为穿透第一接收位置13,即在第一囊状器3上施加压力,更具体地说在第一可变形隔室3.1上,且该第二支承元件配置为穿透第二接收位置14,即在第二囊状器4上施加压力,更具体地说在第二可变形隔室4.1上。
177.第一支承元件19(相应地第二支承元件21)优选地安装在第一支撑部件11(相应地第二支撑部件12)上,并且可在非活动位置或所谓的展开位置与活动位置或所谓的折叠位置之间移动,在该非活动位置或所谓的展开位置,接收位置13、14对于囊状器3、4是可进入的(见图2b),在该活动位置或所谓的折叠位置,第一支承元件19(相应地第二支承元件21)穿透第一接收位置13(相应的第二接收位置14),即其能够在第一囊状器3的第一可变形隔室3.1(相应地第二囊状器4的第二可变形隔室4.1)上施加压力。
178.第一支承元件19(相应的第二支承元件21)有利地安装成围绕铰链19.1(相应地铰链21.1)旋转。铰链19.1(相应地铰链21.1)定位成与第一壳8(相应地第二外壳9)的开口8.2(相应地铰链8.1)相对。因此,铰链19.1、21.1定位成靠近插入装置5的移除面。
179.支承元件19、21各自具有平坦内面19.2、21.2,以形成为可在旋转托盘中移动。每个平坦内面19.2、21.2与其相应的囊状器配合。当按压支承元件时,托盘和放置表面11.1、12.1之间的体积逐渐且持续地减小。当安装囊状器时,出口孔3.6和连接部件3.2、4.2位于与铰链10相对的一侧:这允许乳霜有效地从囊状器中排出,同时避免其中任何不期望的保持区域。
180.为了默认地将支承元件19、21保持在打开位置(即当接收装置5未被致动时或者当第二壳9处于枢转位置时),提供了作为弹簧的复位器件21.3,其支承抵靠在壳8、9上(图5)。复位器件21.3可能倾向于推动在铰链21.1的另一侧稍微延伸的托盘。
181.在使用中,如下文所述,两个支承元件19、21依次致动以允许乳霜的捏合。然后乳霜从一个囊状器3、4传递到另一个囊状器4、3。
182.优选地,为了优化托盘的操作,铰链19.1(相应地铰链21.1)限定了旋转轴线,该旋转轴线包含在放置表面11.1(相应地放置表面12.1)的平面中,并且正交于接收装置5的纵向轴线。
183.在不存在囊状器的情况下,内面19.2、21.2可以压靠放置表面11.1、12.1。
184.类似地,铰链19.1、21.1优选地恰好位于接收位置的端部。
185.为了移动支承元件19、21,第一壳8和第二壳9各自包括支承点8.3、9.3,该支承点被配置为接收外力,支承点优选地与托盘的端部部分相对(以利用杠杆效应并最小化待施加的作用力)这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支承点8.3、9.3附接到柔性区域8.4、9.4,该柔性区域可以变形(在弹性体中等)。柔性区域8.4、9.4本身附接到由更刚性的塑料制成的壳8、9的其余部分。
186.支承点8.3、9.3由刚性材料(通常是塑料)制成。
187.可选地(未示出),第一壳8和第二壳9具有两个孔,其优选地与托盘的端部部分相对,以便允许自由接近支承元件19、21。
188.用户可以用一只手,例如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抓住接收装置5并同时支承支承点8.4、9.4。同时的压力允许将乳霜从两个囊状器3、4引导至出口孔3.6。
189.保持止动件
190.为了防止当混合方法正在进行时从接收壳体32移除接收装置5,在制造设备中设置了保持机构50,下文将详细描述。
191.为了使保持机构50抓持接收装置5,在两个壳8.9中的一个上设置保持止动件9.6(图2a、图2b、图3a、图3b、图4b、图5中的第二壳9)。该保持止动件9.6基本上对应于径向延伸的突起,即在正交于纵向方向x的平面内。该保持止动件可以位于沿接收装置5的高度的任何位置。在所示实施例中,保持止动件9.6靠近插入面布置。
192.例如,出于人体工程学的原因,可以在另一个壳上设置另一个止动件。
193.抓握手柄
194.为了允许用户在将接收装置5插入到接收壳体32中时抓住该接收装置,在每个保护壳8、9上设置抓握手柄8.7、9.7(尤其是在图1、图4a、图2b、图4b中可见)。这些抓握手柄8.7、9.7位于移除面的水平处,当接收装置5就位时,该移除面是可接近的。
195.抓握手柄8.7、9.7可以简单地由径向延伸(即在正交于纵向方向x的平面中)的突起构成,该突起足够长以使用户指骨的一部分能够将其射出。
196.联接按钮
197.如前所述,致动面8.1、9.1,且更具体地说第一保护壳8和第二保护壳9各自包括支承点8.3、9.4,以将力传递到支承元件19、21内部。这些支承点8.3、9.4形成在柔性区域8.4、9.4中。
198.当接收装置5进入闭合位置时,连接端件3.4、4.4彼此相对并部分装配在一起。
199.为了在两个囊状器3、4之间形成密封且可靠的流体连通,在制造设备中设置联接机构52。该联接机构52在接收装置5的方向上施加力。该联接机构52不仅可以在由联接机构52施加的力的作用下建立两个囊状器3、4之间的流体连接,而且可以在由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的混合产生的压力的作用下,避免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的任何期望的分离。下文将会描述。
200.两个保护壳8、9中的一个(或者甚至两个)包括联接按钮9.8,其可在第二接收位置14的方向上移动(图2a、图2b、图3a、图3b、图4a、图4b、图5)。更准确地说,它可在靠近开口9.2的区域的方向上移动,因为联接按钮9.8旨在靠近连接部分4.2压靠第二囊状器4。在这方面,联接按钮9.8附接到柔性区域,该柔性区域可以是支承点9.3的柔性区域9.4。此处应当注意,联接按钮9.8不同于支承点9.3。
201.联接按钮9.8优选地为刚性的,以更好地将联接机构52的力传递到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从而保持联接。
202.混合机
203.更具体地如图6、图7a、图7b、图8a、图8b、图8c、图9、图10a、图11a、图11b、图11c所示,混合机6包括支撑件31和接收壳体32,该接收壳体至少部分地由支撑件31限定,并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接收接收装置5。根据图1a、图1b中所示的实施例,混合机6和接收装置5被配置为使得当接收装置5接收在接收壳体32中时,接收装置5至少部分地延伸到混合机6的外部。
204.支撑件31用作基座,即当混合机6放置在支撑件上时,无论其是否在使用中,该支撑件限定一组固定元件。
205.混合机6的支撑件31还包括外部壳33和通向接收壳体32的插入开口34,接收装置5配置为通过插入开口34插入接收壳体32中。
206.有利地,插入开口34形成在基座33的上表面的中心部分,并且被配置为当混合机6放置在水平支撑表面上时向上取向。
207.基座33也作为外部外壳,具有混合机的所需设计。基座33可以包括下部基座和上部基座。
208.致动系统
209.混合机6还包括致动系统35,当混合机6放置在水平支撑表面上时(图6、图8a、图8b、图8c、图9、图10a),该致动系统绕基本竖直的枢转轴线36枢转地安装在支撑件31上。
210.优选地,致动系统35沿着45
°
的最大角度偏转围绕枢转轴线36往复运动。因此,运动包括在最大 45℃的旋转,随后在-45
°
的旋转,以此类推。其运动根据标称冲程c35(图中未示出)进行,在围绕枢转轴线36旋转的情况下,该标称冲程与最大角度运动相关联。致动系统35的标称冲程c35被定义为所述致动系统35的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的冲程。致动系统35的空档位置被限定在这两个极限位置之间,致动系统35的空档位置对应于插入位置,在该插入位置,接收装置5可以被定位在混合机6的接收壳体32内,而不会受到致动系统35的阻碍。
211.混合机6还包括安装在支撑件31上的驱动马达39。驱动马达39被配置为使致动系统35围绕枢转轴36在预定角度范围内枢转。优选地,驱动马达39仅沿一个方向旋转。
212.致动系统35包括第一致动构件37和第二致动构件38,该第一致动构件可以包括第一致动指状件37.1,其被配置为将压力传递到第一囊状器3,且该第二致动构件可以包括第二致动指状件38.1,其与第一致动构件37相对并被配置为将压力传递到第二囊状器4。
213.当接收装置5接收在混合机6中时,更准确地说,接收在接收壳体32中时,第一致动构件37和第二致动构件38被配置为布置在接收壳体32的两侧上以及由此在接收装置的两侧上。
214.致动构件37、38具有至少一个位置,在该位置,它们至少部分地位于接收壳体32内。在致动系统35的空档位置,致动构件37、38相对于接收壳体32布置,以便允许接收装置5定位在混合机6的接收壳体32内;这是插入位置。
215.第一致动构件37和第二致动构件38更具体地被配置为分别并交替地在第一支承元件19和第二支承元件21上施加压力,以便分别并且交替地将压力传递在第一隔室3.1和第二隔室4.1上。特别地,第一致动构件37和第二致动构件38被配置为分别与第一保护壳8和第二保护壳9的第一支承点8.3和第二支承点9.3配合,或者直接在支承元件19、21上配合。
216.为第一致动装置37定义致动冲程c37,且为第二致动装置38定义致动装置冲程c38。
217.致动冲程c37被定义为第一致动构件37在致动系统35的空档位置和第一致动构件37的最大致动位置之间的冲程,其中第一致动构件37在第一支承元件19上处于最大压缩状态。
218.相反,致动冲程c38被定义为第二致动构件38在致动系统35的空档位置和第二致动构件38的最大致动位置之间的冲程,其中第二致动构件38在第二支承元件21上处于最大压缩状态。
219.根据图1至图22所示的实施例,第一致动构件37和第二致动构件38基本上在相同的延伸平面内延伸,并相对于枢转轴线36会聚。
220.如图6、图8a、图8b、图8c、图9所示,致动系统35具有基本环形形状,且限定了围绕接收壳体32的开口。在一个实施例中,致动系统35基本上由一个部件形成,该部件包括开口以接收限定枢转轴线36的轴。
221.第一致动构件37和第二致动构件38各自布置在致动系统35的相对侧上。因此,存在着致动系统35在成对地相对的两个面上延伸两次:致动装置37、38、枢转轴线36的开口以及带有凹槽的驱动机构稍后描述。
222.致动构件37、38可以各自包括驱动支撑件37.3、38.3,该驱动支撑件在枢转轴线36的水平处的一侧相交。在另一侧,限定了连接部分36.1,该连接部分连接两个驱动支撑件37.3、38.3。连接部分36.1可以与驱动支撑件37.3、38.3附接或制成为一体件。
223.优选地,两个致动装置37、38围绕相同的枢转轴线36旋转。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两个旋转地固定在驱动支撑件37.3、38.3上。
224.然而,可以为每个致动装置37、38提供枢转轴线;尽管如此,还是需要做一些简单调整。
225.或者,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致动装置可以平移移动。
226.弹簧
227.致动系统35沿标称冲程c35移动,以在接收装置5上施加力。
228.然而,运动链中与制造公差相关的间隙可能会通过移动致动系统35的位置而中断力的传递。因此,一旦在其冲程结束时,可能会丢失几毫米,或者相反,会多出几毫米。这可能导致压缩不足或者相反地损坏制造设备。
229.为了克服这一点,致动系统35可以包括弹簧37.4、38.4(在图8a、图8b、图8c中尤其可见)。特别地,弹簧37.4、38.4被配置为当致动系统35到达其标称冲程c35的末端附近并且
致动指状件37.1、38.1邻接抵靠囊状器的平坦面3.7、4.7时被压缩。因此,弹簧37.4、38.4产生倾向于将致动构件37、38与接收装置5分离的力。
230.更具体地,每个致动构件37、38包括弹簧37.4、38.4。
231.弹簧37.4、38.4可以位于不同的位置。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弹簧37.4、38.4位于指状件37.1、38.1的“自由”端部。
232.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由于弹簧是隐藏的,因此弹簧37.4、38.4安装在指状件37.1、38.1和驱动支撑件37.3、38.3之间。以这种方式,由于弹簧在基座的后面,用户就无法接触它。
233.为了将弹簧置于该位置,可以方便的为每个致动构件37、38提供相对于驱动支撑件37.3、38.3可移动地安装的臂37.2、38.2。然后,指状件37.1、38.1与臂37.2、38.2牢固地安装。
234.在具体如图8a、图8b、图8c、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臂37.2、38.2通过铰链37.5、38.5相对于驱动支撑件37.3、38.3可旋转地移动。弹簧37.4、38.4定位在臂37.2、38.2和驱动支撑件37.3、38.3之间。
235.因此,弹簧37.3、38.3在压缩状态下工作,即其在空闲位置或未约束的位置未被压缩。它在致动装置37、38的平移或旋转方向上被压缩。
236.弹簧37.3、38.3可以是螺旋、叶片型,或者甚至包括弹性材料或弹性组件(弹性体、气泡等)。
237.旋转驱动
238.根据图6、图8a、图8b、图8c、图9所示的实施例,混合机6还包括驱动轮或臂形式的凸轮41,该凸轮旋转固定到驱动马达39的输出轴39.1上,并被配置为围绕其凸轮旋转轴线41.1旋转驱动。凸轮41安装在支撑件31上。
239.为了允许大杠杆臂的往复运动,优选地,枢转轴线36和凸轮41位于接收壳体32的两侧上。
240.凸轮41配备有相对于凸轮旋转轴41.1偏心的驱动指状件42。
241.凸轮41通常由驱动马达39使用一个或更多个传送带驱动。在这种情况下,从驱动马达39和其上安装有滑轮的输出轴39.1的运动链如下:传送带39.2、通过轴连接到滑轮39.4的滑轮39.3、传送带39.5、凸轮41。
242.驱动指状件42被接收在设置在致动系统35上的驱动凹槽43中。具体而言,驱动凹槽43构建在连接部分36.1中。驱动凹槽43是细长的,并且沿基本平行于枢转轴线36的延伸方向延伸。混合机6的这种配置可以通过使驱动马达39始终在相同旋转方向上旋转,以获得致动系统35的交替运动,从而无需使用驱动马达39的昂贵控制系统。
243.驱动凹槽43沿着其深度在枢转轴线36的方向上延伸。
244.现在,将描述驱动凹槽43和驱动指状件42之间的连接。考虑到致动系统35的旋转,驱动凹槽43和驱动指状件42的对准为可变的,这意味着简单的调整将会阻碍系统。相反,间隙的存在会导致错位,产生噪音,并在每个冲程末端产生延迟时间。
245.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驱动指状件42和驱动凹槽43之间设置了球形接头,这使得能够控制先前的错位。
246.特别地,在驱动指状件42上安装有球42.1,该球容纳在环形件43.1中。球42.1和环
形件43.1之间的连接为球形接头。环形件43.1被接收在驱动凹槽43中,在该驱动凹槽中,该环形件可移动地安装成在平行于枢转轴线36的方向上平移(因此沿驱动凹槽43的长度)。最后,球42.1沿驱动指状件42可移动地安装成平移。
247.这些不同连接的布置可能不同,在这种意义上,环形件也可以沿凹槽的深度可移动地平移,且随后将球固定在驱动指状件上。
248.因此,驱动指状件42和致动系统35之间的完整连接包括串联的滑动件、球形接头、垂直于另一滑动件的滑动件。因此,在运动扭转器中,应当注意,力仅在扭转器的六个分量中的一个上可传递,即致动系统35的旋转运动的切向平移分量,即允许致动系统35旋转的分量。运动等效是球面-平面连接(也称为点连接)。
249.因此为了使上述连接不必要地更加复杂,凸轮旋转轴线41.1和枢转轴线36优选正交。这使得能够具有驱动指状件42,该驱动指状件能够在平行于枢转轴线36的平面内进行圆周运动。
250.连接中提供的特定运动可以简单地通过塑料/塑料滑动来完成,其磨损足够慢,以确保足够的使用寿命。
251.根据本发明的变型,混合机6可以被配置为使得驱动马达39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的旋转导致致动部件35在第一枢转方向上的枢转,并且驱动马达39在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的旋转导致致动部件在与第一枢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枢转方向上的枢转。
252.枢转轴线的偏心
253.致动装置37、38各自沿致动冲程c37、c38移动。
254.然而,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致动构件37、38中的一个具有长度严格大于另一个致动构件的长度的致动冲程c37、c38。
255.致动冲程c37、c38的这种差异使得能够更好地机械地和电气地管理将提供的作用力,以使第一囊状器3相对于第二囊状器4变形。实际上,如图2b所示,第一囊状器3的厚度大于第二囊状器4的厚度,这意味着在较厚囊状器的一侧需要更多的空间,并且支承元件19将比支承元件21更快地接触并更快地开始运行。
256.为了实现这种冲程差异,有几种解决方案是可能的。
257.一种解决方案是使驱动凹槽43不位于连接部分36.1的中心。
258.另一种解决方案,尤其在图8a、图8b、图8c、图9中示出,在于使枢转轴线36偏心。换句话说,凸轮旋转轴线41.1不与枢转轴线36相交。当凸轮41完成整圈转动时,这导致两个致动构件37、38之间的冲程差异。凸轮旋转轴线41.1和枢转轴线36之间的距离(正交的,即通过正交投影)是驱动凹槽43和枢转轴线36之间的距离的1%至5%是足够的,并且不会干扰整体的对称外观。就绝对值而言,1到2mm之间的距离是合适的。
259.也可以使用接收壳体32相对于凸轮旋转轴线41来限定偏心:因此,致动系统35的极限位置不以接收壳体32为中心。
260.还可以相对于第一放置表面11.1和第二放置表面12.1或者相对于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在接收壳体32内的位置来限定偏心:使用平坦面3.7、4.7,该平坦面因此在接收壳体32中限定人工平面。从第一致动构件37到平坦面3.7的所述平面的最大距离大于第二致动构件38相对于平坦面4.7的最大距离。
261.在这方面,在一种变型中,枢转轴线36包含在与两个放置表面11.1、12.1等距的平
面中。
262.作为对偏心的反应,第一致动指状件37.1有利地长于第二致动指状件38.1。这尤其是由于必须补偿致动指状件37.1、38.1由于偏心而导致的极限位置。更准确地说,作用在最厚的囊状器3、4上的致动指状件37.1、38.1具有大于其他致动指状件38.1、37.1的长度。
263.图8a所示的另一种解决方案在于,在凸轮41的顶部死点(dead center)或底部死点期间,不限定致动系统35的空档位置。实际上,通过选择致动系统35相对于正午(当混合机6放置在水平支撑件上时)成非零角度ag(通常ag在5
°
和30
°
之间)的空档位置,致动冲程c37、c38的分布改变。还应当注意,对于对应于ag'=180-ag的角度ag',实际上获得了另一个空档位置。
264.实际上,在凸轮41的水平处,致动冲程c37、c38对应于从所述角度ag旋转到最近的90
°
旋转(即当混合机6放置在水平支撑件上时,3点钟或9点钟),然后对应于从所述角度ag’旋转直到270
°
旋转。
265.在ag和ag’不位于0
°
和180
°
处(正午和6点钟)时,因此立即注意到冲程c37和c38不相等。因此,在凸轮41的完整旋转中,第一致动冲程c37已在第一方向上行进,随后第一致动冲程c37在第二方向上行进,随后第二致动冲程c38在第一方向上行进,随后第一致动冲程c38在第二方向上行进,即两倍于标称冲程c35。
266.混合机接触轨道
267.如前所述,混合机6还包括被配置为与接收装置5的纵向凹槽23.2、24.2的电接触轨道23.1、24.1接合的电接触轨道31.11、31.12,以及被配置为与纵向凹槽23.2、24.2的电接触轨道46.51、46.52接合的电接触轨道31.51、31.52。
268.这些电接触轨道安装在导轨31.1、31.2上(图1a、图7a),该导轨固定到支撑件31上,并且安装在接收壳体32的两个连接侧上。导轨31.1、31.2上的电接触轨道31.11、31.12(以及31.51、31.52)的位置与接收装置5的连接面23、24的电接触轨道23.1、24.1(以及46.51、46.52)的位置互补。导轨31.1、31.2有助于限定接收壳体32。例如它们位于边缘上,并且优选地在它们的整个长度上固定到支撑件31上。
269.电接触轨道31.51、46.51和31.52、46.52在两个相对导轨31.1、31.2上的位置,彼此相距一定距离,如果液体由于重力下沉在导轨31.1、31.2中的一个上,则具有限制短路风险的优势。
270.闭合机构、联接机构、移除机构
271.混合机6还包括保持机构50、联接机构52和夹紧机构54(图10a、图10b、图10c、图10d、图10e、图10f、图11a、图11b、图11c)。
272.这些机构中的每一个都有其独立的功能。然而,它们可以有利地由同一辅助马达40同时驱动。
273.保持机构50的功能是防止在混合过程中移除接收装置5。
274.保持机构50相对于支撑件31在插入位置和保持位置之间可移动地安装。在插入位置,保持机构50允许相对于混合机6插入和移除接收装置5。在保持位置,保持机构50阻止接收装置5的移除(并因此阻止其插入)。
275.保持机构50包括在上述两个位置之间的可移动元件50.1,其在保持位置延伸到接收壳体32中。特别地,在保持位置,可移动元件50.1与保持止动件9.6配合,以防止接收装置
5的平移运动,旨在将其从混合机6中取出(事实上,在移除的情况下,保持止动件9.6被阻挡抵靠在可移动元件50.1上)。在这方面,当接收装置5放置在混合机中时,可移动元件50.1和保持止动件9.6设置成位于保持位置附近,优选小于2mm。
276.在图10a、图10b、图10c所示的实施例中,可移动元件50.1为称为保持轮的轮,其可围绕轮旋转轴50.2移动。轮50.1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轮辐,较小轮辐被配置为在插入位置不延伸到接收壳体32中,而较大轮辐被配置为在保持位置延伸到接收壳体32中,以便在移除的情况下接触抵靠保持止动件9.6。
277.轮50.1优选为具有平坦部分的圆形,该平坦部分允许插入位置。
278.轮50.1安装在沿轮的旋转轴50.2延伸的轴上。该轴包括小齿轮51或滑轮,其连接到至少一个其他小齿轮或另一个滑轮51.1。
279.可选地,可移动元件50.1可平移移动,例如通过使用小齿轮51的齿条和小齿轮系统。
280.联接机构52的功能是在两个囊状器3、4之间建立密封连接,并通过按压第二保护壳9的联接按钮9.8以确保两个囊状器3、4经由它们的连接端件3.4、4.4保持良好配合。
281.联接机构52相对于支撑件31在插入位置和联接位置之间可移动地安装。在插入位置,联接机构52允许接收装置5的插入和移除。在联接位置,联接机构52锁定两个囊状器3、4。
282.联接机构52包括可在上述两个位置之间移动的联接元件52.1,其在联接位置延伸到接收壳体32中。特别地,在联接位置,联接元件52.1与联接按钮9.8配合,该联接按钮在第二接收位置14内移动。在这方面,当接收装置5放置在混合机6中时,联接元件52.1和联接按钮9.8相对定位。
283.在图10a、图10b、图10c所示的实施例中,联接元件52.1是称为联接轮的轮,其可围绕轮的旋转轴52.2移动,该旋转轴优选地与轮旋转轴50.2重合。轮52.1具有至少两个不同半径,较小半径被配置为在插入位置不延伸到接收壳体32中,而较大半径被配置为在联接位置延伸到接收壳体32中,以便与联接按钮9.8接触并将其按压。
284.轮52.1优选在平面上为椭圆形。
285.轮52.1安装在轴上,该轴沿轮的旋转轴52.2延伸。该轴包括小齿轮或滑轮,其连接到至少一个其他小齿轮或另一个滑轮51.1。轴和小齿轮优选与轴和小齿轮51相同。由此获得旋转固定的第一子组件。
286.可选地,联接元件52.1可平移移动,例如通过使用小齿轮51的齿条和小齿轮系统。
287.联接机构52与致动系统35分离。这导致在混合机6中的位置不同(例如在不同高度)。类似地,接收装置5实际上包括不同于联接按钮9.8的支承点8.3、9.3。
288.当混合方法正在进行时,夹紧机构54具有阻塞第一囊状器3的出口通路3.5的功能。事实上,囊状器内的压力可能会导致乳霜意外流出。在这种情况下,乳霜会溢出到混合机6中,这应该避免。这在图11a、图11b、图11c中示出。
289.夹紧机构54可相对于支撑件31在插入位置和夹紧位置之间移动。在插入位置,夹紧机构54允许承载第一囊状器3的接收装置5的插入和移除。在夹紧位置,夹紧机构54夹紧出口通路3.5。
290.夹紧机构54包括称为夹紧轮的轮54.1,该轮可围绕夹紧轮轴线54.2旋转运动。
291.混合机6还包括固定的(固定到支撑件31上,或者甚至与该支撑件一体成型)导向壁54.3和夹紧壁,夹紧轮54.1抵靠该导向壁滚动或滑动,且该夹紧轮抵靠该夹紧壁夹紧在所述夹紧位置。夹紧壁有利地为导向壁54.3的一部分。有以下几种变型:其中夹紧轮54.1在夹紧位置的方向上接近导向壁54.3的变型;其中距离为恒定的变型;或者其中一夹紧壁具有特定凹度,以捕获夹紧轮54.1的变型(由于夹紧轮54.1可平移运动,这是可能的-见下文)。
292.存在于夹紧轮54.1上的齿54.11(在实践中,该轮包括夹紧第一囊状器3的圆形或基本圆形部分和带齿部分,优选地在圆形部分下方)可以配合在导向壁54.3的齿54.31中,以便夹紧轮54.1抵靠导向壁54.3滚动。此外,由于齿54.11、54.31,夹紧轮54.1具有滚动运动,而不会抵靠导向壁54.3滑动,这使得可以避免可能严重挤压出口通路3.5的滑动。最后,由于齿54.11、54.31,夹紧轮54.1(除了齿之外,即平均距离)和导向壁54.3之间的距离可以在第一囊状器3下方减小到几乎为零,同时保持抵靠导向壁54.3的滚动运动。
293.为了实现这种运动,夹紧轮54.1安装在臂54.5上,优选可旋转移动地安装在该臂上,该臂本身可绕臂54.51的旋转轴线可移动地旋转。
294.臂54.5固定到小齿轮(或滑轮)或小齿轮54.52的一部分上,该小齿轮本身通过各种小齿轮或滑轮连接到公共小齿轮40.1上。因此,臂54.5由同一辅助马达40驱动旋转。
295.为了确保夹持在夹紧位置,包括当辅助马达40不再通电时,夹紧轮54.1可移动地安装成沿臂54.5径向平移。布置在夹紧轮54.1和臂54.5之间的复位器件54.4倾向于使夹紧轮54.1远离臂54.51的旋转轴线移动,并因此将夹紧轮54.1压靠在导向壁54.3上。更具体地,设置有中间支撑件54.41,其承载夹紧轮54.1的旋转轴线54.2。它相对于轴54.5可移动地平移。与在轴54.5的凹槽54.53中滑动的中间支撑件54.41中的销54.42的滑动连接使得能够引导平移,并且还有利地限制平移运动。
296.因此,复位器件54.4在压缩状态下操作,由于默认情况下它们不被压缩(或仅被轻微压缩)。螺旋弹簧、叶片弹簧或其他类型的弹簧可能是合适的。
297.由于复位器件54.4,即使导向壁54.3和臂54.51的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是可变的(它可以朝着出口通路3.5所在的区域减小),夹紧轮54.1也可以保持压靠导向壁54.3。
298.共同驱动
299.优选地,如根据下文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保持机构50、联接机构52和夹紧机构54由共同的驱动装置同时驱动。
300.保持机构50由至少连接到另一个小齿轮51.1的小齿轮51驱动(图10a、图10b)。
301.联接机构52由至少连接到另一个小齿轮的小齿轮驱动,该小齿轮优选为小齿轮51和其他小齿轮51.1(图10a、图10b)。
302.夹紧机构54由小齿轮部分54.52驱动。
303.可以设置不同运动链,但优选设置公共小齿轮40.1,随后该公共小齿轮驱动另一个小齿轮51.1和小齿轮部分54.52。
304.如图11a、图11b、图11c所示,公共小齿轮40.1位于辅助马达40的输出轴上。它直接啮合小齿轮51.1,该小齿轮安装在包括另一个小齿轮51.2的轴上。该小齿轮51.2接合小齿轮部分54.52。因此,获得了非常简单的运动链,其具有最少的链轮,因此具有摩擦最少的小齿轮,具有最小的断裂风险,并且具有很小的间隙。
305.由于位于辅助马达40的输出轴上的该公共小齿轮40.1,三个上述机构50、52、54中的至少两个同时处于插入位置或相应的处于保持位置、联接位置、夹紧位置。因此,相同辅助马达40驱动所有三个,这构成了混合机6及其操作逻辑的极大简化。
306.视觉和声音显示
307.混合机6有利地包括屏幕60和/或扬声器,这使得能够与用户交换信息(图1a、图1b、图7)。
308.屏幕60优选是可触觉的,以避免设置物理按钮。它允许用户指示循环的开始和移除时间。
309.屏幕60还可以显示循环的结束,例如伴随有音响警报。
310.检测装置
311.制造设备2还包括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接收装置5在混合机6的接收壳体中的存在。
312.有利地,检测装置被配置为通过检测设置在接收装置5上的电接触轨道46.51、46.52和设置在混合机6上的电接触轨道31.51、31.52之间的电气连续性来检测接收装置5在混合机6的接收壳体中的存在。
313.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检测装置由下文所述的控制单元45形成。
314.根据一种变型,检测装置可以被配置为通过检测设置在接收装置5上的电接触轨道23.1、24.1和设置在混合机6上的电接触轨道31.11、31.12之间的电气连续性来检测接收装置5在混合机6的接收壳体32中的存在。
315.因此,可以在不借助特定传感器(例如机械传感器)的情况下检测接收壳体32中的接收装置5的存在,这使得可以提出一种简单、廉价且可靠的解决方案,用于提高如上所述的混合机6的使用安全性。实际上,如果检测装置未检测到接收装置5在接收壳体32中的存在,则可以禁止混合机6的启动,尤其是禁止致动系统35的任何运动,因此限制了夹伤用户手指的任何风险。
316.根据另一替代实施例,检测装置可被配置为根据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来检测接收装置5在混合机6的接收壳体32中的存在。
317.然而,根据另一个替代实施例,检测装置可以包括机械、光学或电容传感器,其设置在混合机6上,更具体地,设置在接收壳体32的底部。
318.电源供应和控制单元
319.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混合机6还包括电源(图中未示出),该电源被配置为向混合机6供电,尤其是向驱动马达39和辅助马达40供电。电气电源有利地或者甚至唯一地包括至少一个可充电电池44(图7b)。在所示的示例中,可充电电池44有利地由提供7.4v额定输出电压的双单元锂离子电池组成。
320.如图12所示,混合机6还包括控制单元45,例如该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比如微控制器或处理器45.1(比如微处理器),该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制造设备2的操作,且更具体地说,控制驱动马达39、辅助马达40、加热元件46、温度传感器和屏幕60(对于屏幕60,优选为处理器),以及任何听觉或视觉装置的操作。
321.控制单元45有利地包括非易失性类型的存储器45.2,其以将由控制器或处理器45.1执行的程序的形式存储指令行,尤其是用于执行以下方法中描述的某些步骤。
322.更具体地,控制单元45被配置为仅当检测装置已检测到接收装置5存在于接收壳体32中时,启用驱动马达39,并因此控制第一致动构件37和第二致动构件38的运动。这些设置尤其使得在接收壳体2中不存在接收装置5的情况下,避免夹伤用户的手指成为可能。
323.当联接机构52由控制单元45启用以连接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的第一连接部件3.2和第二连接部件4.2时,更准确地说,当与联接机构52相关联的辅助马达40(其可能不同于与保持机构50和夹紧机构54相关联的辅助马达)启用时,辅助马达40根据操作周期来控制,该操作周期包括:初始阶段,在该初始阶段期间,联接元件52.1从插入位置移动到联接位置;连接阶段,在该连接阶段期间,联接元件52.1与联接按钮9.8配合并到达联接位置,以实现第一连接部件3.2和第二连接部件4.2的密封连接;以及最终阶段,在该最终阶段期间,联接元件52.1从联接位置移动到插入位置。例如,辅助马达40可以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根据大约180
°
的旋转角度被驱动,然后在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并根据大约180
°
的旋转角度被驱动。
324.在辅助马达40的操作周期的初始阶段,辅助马达40必须提供高转矩以开始其旋转,这在辅助马达40的操作周期的初始阶段引起辅助马达40的初始电流消耗峰值i,如图13所示。此外,在辅助马达40的操作周期的最终阶段,辅助马达40的旋转受阻,例如由于与联接元件52配合的端部止动件的存在,这导致在辅助马达40的操作周期的最后阶段,辅助马达40产生的最终电流消耗峰值iii,如图13所示。此外,在辅助马达40的操作周期的连接阶段期间,必须由辅助马达40提供重要扭矩,以便允许联接元件52.1将联接按钮9.8移动到确保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的第一连接部件3.2和第二连接部件4.2的密封连接的位置,这也导致在辅助马达40的操作周期的连接阶段期间,辅助马达40产生第二消耗电流峰值ii,如图13所示。
325.然而,在接收装置5中不存在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中的一个或每一个的情况下,由联接元件52.1施加在联接按钮9.8上的力相对较弱,因此在辅助马达40的操作周期的连接阶段期间不会产生第二消耗电流峰值ii。类似地,在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的第一连接部件3.2和第二连接部件4.2之间连接不良的情况下(例如,如果该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未对准),将不存在机械阻力,并且同样地,由联接元件52.1施加在联接按钮9.8上的力将相对较低,并且因此在辅助马达40的操作周期的连接阶段期间,将不会产生第二消耗电流峰值ii。此外,在不存在接收装置5的情况下,由联接元件52.1施加的力不存在(由于联接按钮9.8不存在),并且因此在辅助马达40的操作周期的连接阶段期间,不会产生第二消耗电流峰值ii。
326.因此,第二消耗电流峰值ii的存在不仅代表接收装置5中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的存在,而且代表接收装置5中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的第一连接部件3.2和第二连接部件4.2的密封连接。
327.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实施例同样可以是本发明的主题,控制单元45有利地被配置为在辅助马达40的操作周期期间,测量由与联接机构52相关联的辅助马达40消耗的电流,并且根据辅助马达40消耗的电流来检测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的第一连接部件3.2和第二连接部件4.2之间的密封连接的建立。例如,由控制单元45进行的测量可以由图13中辅助马达40的强度i随时间t的函数曲线来表示。
328.控制单元45更具体地被配置用于:
329.在辅助马达40的操作周期的初始阶段检测初始电流消耗峰值i,
330.在辅助马达的操作周期的最终阶段检测最终消耗电流峰值iii,以及
331.当在辅助马达40的操作周期的连接阶段期间,并且因此在初始消耗电流峰值i的检测和最终消耗电流峰值iii的检测之间,由控制单元45检测到的代表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之间的密封连接的第二消耗电流峰值ii时,检测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的第一连接部件3.2和第二连接部件4.2之间的密封连接的建立。这些规定使得保持制造设备2的完整性成为可能。实际上,因此在启动混合循环之前,可以检查良好的连接,即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之间的密封连接。换言之,这使得能够检测不良连接,并因此检测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之间的泄漏风险。随后,无需借助一个或更多个附加传感器,尤其是昂贵的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机械传感器等),即可实现这种检测。
332.有利地,当在初始电流消耗峰值i的检测和最终消耗电流iii的检测之间,控制单元45未检测到代表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之间的密封连接的第二电流消耗峰值ii时,控制单元45可以被配置为发出例如听觉或视觉的警告信号,尤其是经由屏幕60和/或上述扬声器。这些设置使得可以通知用户在接收装置中不存在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中的一个或每一个和/或该第一囊状器和第二囊状器的不良连接。
333.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45被配置为仅当检测装置已检测到接收壳体32中的接收装置5的存在时和/或仅当控制单元45已检测到代表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之间的密封连接的第二消耗电流峰值ii时,启用驱动马达39,并因此控制第一致动构件37和第二致动构件38的移位。
334.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45被配置为当在辅助马达40的操作周期的最终阶段期间,检测到最终消耗电流峰值iii时,停止与联接机构52相关联的辅助马达40。这些设置使得能够触发辅助马达40的停止,同时避免必须在混合机6中提供机械、光学或电容位置检测器,并因此优化制造设备2的制造成本和紧凑性。
335.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45被配置为当初始消耗电流峰值低于第一预定阈值时和/或当最终消耗电流低于第二预定阈值时,检测制造设备2的操作异常。有利地,控制单元45被配置为当控制单元45检测到异常时命令制造设备2通过错误模式,以便保持制造设备2的完整性和用户的安全性。
336.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45被配置为当控制单元45未检测到初始消耗电流峰值i和/或最终消耗电流峰值iii时,检测制造设备2的操作异常。
337.根据本发明的变型,可以使用布置在混合机6中的红外检测装置来检测接收装置5中的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的存在,并且该红外检测装置包括例如被配置为在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的方向上发射红外光束的红外源和被配置为在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不存在时检测由红外源发射的红外光束的红外检测器。
33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变型,可以通过第一机械接触装置和第二机械接触装置来检测在接收装置5中的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的存在,该第一机械接触装置和第二机械接触装置被配置为当配备有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的接收装置5被接收在接收壳体32中时,分别与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机械配合。第一机械接触装置和第二机械接触装置中的每一个例如可以包括机电触头或电容触头。
339.使用方法
340.现在将描述使用制造设备2制造组合物(比如化妆品)的至少一种方法。这种制造方法由多个子方法组成(为了清楚起见称为“方法”),将描述其一个或更多个变型。尤其是在预备方法ep、初始化方法ei、混合方法em、随后是移除方法er之间进行区分。
341.特别地,这些方法(或其的变型)有利地使用上述制造设备2的不同实施例来执行。优选地,方法ei、em和er的大多数步骤以能够由处理器45.1执行的代码行中的指令的形式存储在非易失性类型的存储器45.2中。
342.预备方法ep包括制造设备2的任何使用的预备步骤ep1,该预备步骤包括将其连接到电源或者对电池44充电。此外,该预备步骤ep1可以在步骤ep2之前或之后,用于将制造设备2定位在平坦支撑件上,可能具有通电步骤。
343.随后,执行初始化方法ei。在步骤ei1(“接收步骤”)中,制造机器2的处理器接收启动指令。该启动设定点通常由用户的动作(接触触摸屏幕60、按压按钮、开关等)产生。
344.在该步骤ei1之后,在步骤ei2(“验证步骤”)中,该方法确保致动系统35处于空档位置,以允许接收装置5的插入或囊状器3、4的插入。典型地,必须确保接收壳体32(用于接收装置5的插入)不被致动系统35阻碍。在该步骤ei2期间,还需要检查夹紧机构54、联接机构52和保持机构50是否停用,即是否在其各自的插入位置。
345.在该步骤ei2之后,包含囊状器3、4的接收装置可以手动插入接收壳体32中。
346.在随后的步骤ei3(“闭合步骤”)中,夹紧机构54、联接机构52、保持机构50中的至少一个被启用,即它们被移动。例如,该步骤ei3包括由处理器发出的指令,该指令旨在使辅助马达40将其触发,使得该辅助马达在上述三个机构均连接到公共小齿轮(或滑轮)40.1的情况下驱动这三个机构。辅助马达4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使得夹紧机构52、联接机构54和保持机构50从其相应的插入位置移动到其相应的夹紧位置、联接位置和保持位置。优选地,辅助马达40在步骤ei3结束时保持第二位置,即使其不再供电。
347.步骤ei1、ei2和ei3具体由处理器45.1执行。
348.在步骤ei4(“检测梭动件的存在的步骤”)中,控制单元45通过检测设置在接收装置5上的电接触轨道46.51、46.52和设置在混合机6上的电接触轨道31.51、31.52之间的电气连续性,来检测在混合机6的接收壳体中的接收装置5的存在。
349.在步骤ei5(“检测连接的步骤”)中,控制单元根据在辅助马达的操作周期的连接阶段期间,与联接机构52相关联的辅助马达40对第二消耗电流峰值ii的检测,来检测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的第一连接部件3.2和第二连接部件4.2之间的密封连接的建立。
350.这些步骤有利地按照上述顺序进行,但应当理解,它们也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进行,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特别地,步骤ei4可以发生在步骤ei3之前。
351.在该初始化方法ei结束时,混合机6准备就绪开始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的工作:这是混合方法em和移除方法er的主题。尽管如此,如上所述,根据步骤ei4和/或ei5的结果(否定结果,未检测到梭动件或连接件的存在),混合方法em可能不会启动,以便保护用户和/或混合机6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启动步骤ei6(“警报步骤”)以便通知用户不存在接收装置5(步骤ei4和/或ei5),或者不存在第一囊状器3和/或第二囊状器4或者该第一囊状器和/或第二囊状器之间的连接不良(步骤ei5)。这允许用户快速且容易地纠正问题,例如通过正确地重新定位第一囊状器3和/或第二囊状器4。
352.混合方法em包括准备阶段的第一步骤em1(致动系统开始运转的主要步骤),在此
期间,囊状器(图中的第二囊状器4)的连接焊缝定位成距加热元件46最远,并且该囊状器被压缩,使得其内容物部分地输送到最接近加热元件46的囊状器。根据本实施例,第二致动构件38开始运转,以破裂第二囊状器4(其包括例如脂肪相制剂)中的结合焊缝。以这种方式,第二囊状器4的内容物的一部分被输送到第一囊状器3的一侧,尤其是在连接通路3.3中(由于第一囊状器3的连接焊缝尚未破裂)。第二致动构件38优选根据其致动冲程c38开始运转。出于设计简化的原因,第二致动装置38不一定需要部分冲程传感器。
353.在准备阶段的步骤em2中(“使致动系统开始运转的辅助步骤”或“预应力步骤”),第一致动构件37根据严格小于其致动冲程c37的部分冲程而开始运转,并保持其位置,以便在第一囊状器3(例如其包括水相制剂)上施加预应力,使得平坦面3.7压靠在扩散板46.2上。该预应力可以在后续步骤em3(“加热步骤”)期间促进扩散板46.2和第一囊状器3之间的热交换。应当注意,由于第一致动构件37在部分冲程上的运动,第一囊状器3抵靠扩散板46.2的这种加压是在不会导致第一囊状器3中的连接焊缝破裂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将导致第一囊状器3的制剂输送至第二囊状器4)。
354.在准备阶段的步骤em3(“加热步骤”)中,加热元件46被启用以产生用于第一囊状器3的热量。由于加热元件46定位在第一囊状器3的平坦面侧3.7上,并且预应力步骤已允许扩散板46.2和第一囊状器3之间的良好热接触,因此由加热元件46供应的热量均匀地分布在第一囊状器3的内容物上。因此,在致动构件37、38没有任何运动的情况下,激活步骤em3。
355.在准备阶段的步骤em3期间,加热元件46的温度达到包括在80℃和90℃之间的目标温度tc。该目标温度tc的目的是第一囊状器3的内容物达到也包括在80℃和90℃之间并且优选在85℃范围内的目标温度tc

。实际上,发现在该加热步骤em3期间,第一囊状器3的内容物的温度基本上对应于加热元件46的目标温度tc,但具有轻微的时间滞后。
356.然后,在捏合阶段的步骤em3

(“混合步骤”)中,加热元件46被停用,随后第一致动构件37根据其标称冲程开始运转,以破裂第一囊状器3中的结合焊缝。在启用第一致动构件37之前切断对加热元件46的功率供应,可以使得由电气电源供应的所有功率可用于供应驱动马达39。在混合机6由功率变压器或低功率的电池44供电的情况下,这种特性尤其有利。实际上,这使得可以防止供应给驱动马达39的功率不足以允许第一囊状器3的连接焊缝的破裂(这将导致装置的阻塞),破裂连接焊缝的这一步骤需要高马达扭矩。当第一致动构件37到达其致动冲程c37末端时,第一囊状器3的内容物被输送到第二囊状器4,且随后两种制剂可以随着致动系统35的每次往复运动而穿过连接部件3.2、4.2从一个囊状器3.4自由循环到另一个4.3,最初存在于每个囊状器3、4中的连接焊缝已破裂。
357.随后,步骤em4、em5、em6为连续的带有加热或不带有加热的捏合步骤(这是捏合阶段)。
358.捏合阶段步骤em4(“没有加热的捏合步骤”)包括使致动构件37、38开始往复运转,而不激活加热元件46,即不加热。在该步骤中,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各自至少变形一次。根据一个实施例,步骤em4持续至少1.4s,并且优选地在2s和4s之间。这种不加热的捏合步骤使得能够以恒定速度启动驱动马达39,同时受益于电气电源的所有功率。
359.步骤em1、em2和em3、em3

、em4交替开始致动系统35的运转和通过加热元件46的加热。这具体转化为专用于致动系统35或加热元件46的功率供应。这种专用交替使得能够通过分配强功率的瞬间来保护电池44。实际上,开始运转的接合产生了高阻力扭矩,该阻力扭
矩施加了高马达扭矩,并且温度的升高也需要高功率:因此电池44承受高应力。这种交替的解决方案还可以减小部件的尺寸,这是创建便携式和电池驱动的混合机时的设计限制。
360.另一方面,一旦温度接近目标温度tc

并且一旦致动系统35已经在运转,电池44上的应力减小,并且允许并行地向加热元件46和致动系统35供电:这是步骤em5的目的。
361.在捏合阶段的步骤em5(“加热混合步骤”)期间,致动系统35保持启用,且加热元件46重新启用,以便将制剂的混合物保持在一个温度,该温度优选为目标温度tc

。因此,加热元件保持在目标温度tc。例如,该步骤em5持续5s和30s之间,优选7s和15s之间。尽管电池44的应力比接合或温度升高时小,但在此阶段可能倾向于快速放电,因此持续时间有限。
362.然而,该步骤em5足够长,以使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各自变形多次,并使通过混合制剂获得的乳状液令人满意。
363.在步骤em4和em5之间,致动系统35未中断。
364.随后,实施捏合阶段步骤em6(“捏合冷却步骤”)。或者,该步骤在无需捏合的情况下进行,但优选保持致动系统启用,以改善或保持制剂的均质化。在步骤em6期间,乳霜的温度降低到35℃和48℃之间的移除温度tr

,优选在38℃和42℃之间。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乳霜的移除温度tr

对应于加热元件46的移除温度tr,该加热元件的移除温度包括在55℃和60℃之间。囊状器3、4的内容物和加热元件46的温度之间的这种温度差异尤其可以通过以下事实来解释,即在捏合过程中,组合物仅部分时间存在于第一囊状器3中,因此与进行温度测量的扩散板46.2相对。
365.最简单的冷却技术是关闭加热元件46的电源,让乳霜在环境温度下用空气冷却。因此,步骤em6的持续时间实际上取决于环境温度。在这方面,温度传感器有利地位于混合机6中,且更准确地说,位于接收装置5中。为了限制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其是测量加热元件46的温度的同一个传感器。
366.如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测量加热元件46的温度,重复使用相同的传感器:这意味着步骤em6的结束由所述传感器测量的温度确定,即移除温度tr

包括在55℃和60℃之间。
367.一旦达到移除温度,致动系统35停止。
368.冷却步骤em6通常持续至少20s,优选40s。
369.在一种变型中,步骤em6还可以有利地包括最小捏合时间,例如在40s的范围内,使得能够保证良好的乳状液,随后是附加混合时间,该混合时间仅在还未达到移除温度tr

时发生。换句话说,即使温度低于移除温度tr

,捏合仍进行一段时间。
370.应当注意,根据未示出的实施例,混合机6可以包括冷却系统,以主动冷却乳霜并加速处理器。例如,除了冷却元件之外,冷却系统可以设置有小风扇,或者不设置冷却元件,风扇迫使空气在混合机6中循环,因此通过强制对流进行冷却。
371.一旦混合方法em完成,即可启动移除方法er。现在将描述这种移除方法er。
372.由于前述步骤需要一些时间(通常超过一分钟),因此用户可能不会停留在混合机6旁边,而是进行他的日常活动(早餐、广播、电视、涂黄油吐司、穿衣、熨烫等)。因此,重要的是,混合机6能够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将乳霜保持在备用状态。
373.为此,在步骤er1(“用于存储的转移步骤”)中,激活致动系统35一次,以将乳霜转移到位于加热元件46的一侧的囊状器中(此处即第一囊状器3)。如果步骤em6已在正确配置
中停止,则该步骤是可选的。
374.在步骤er2(“预应力保持步骤”)中,致动系统35返回到预应力位置,其中第一致动构件37在第一囊状器3上施加预应力以将其压靠在扩散板46.2上,随后,在步骤er3(“温度保持步骤”)中,加热元件46重新激活以将乳霜保持在移除温度tr

。类似于步骤em2,预应力保持步骤er2允许更好的热传导。优选地,在步骤er3期间周期性地执行致动系统35的捏合或移动,以保证良好乳状液,该良好乳状液可能由于扩散板46.2上热点的存在而部分损坏。
375.在一种变型中,移除方法可包括代替步骤er2的步骤er2

(“保持在空档位置的步骤”),其中致动系统35被激活以置于空档位置,即未对囊状器施加应力,尤其是未迫使第一囊状器3抵靠加热元件46。出乎意料地,这种变型使得能够保持更好的乳状液,并且避免在保温阶段必须使用周期性捏合。
376.步骤er3在预定等待周期执行。该持续时间小于15min,从而不会给加热元件46供电时间过长,但大于1min,从而允许用户灵活地管理早晨的时间,并且优选地在5min的范围内。
377.换句话说,这意味着在致动系统35的运动结束后,用户有1min到15min的时间,并且优选地在5min的范围内(取决于出厂设置或用户设置),以便在正确温度移除乳霜。
378.一旦用户准备就绪使用乳霜,他触摸触摸屏幕或按压按钮,这会触发步骤er4(“接收移除指令的步骤”),在此期间,混合机6接收移除指令。
379.然后,在步骤er5(“空档位置步骤”)中,致动系统35激活以置于空档位置。
380.在致动系统35先前在第一致动构件37的水平处施加预应力的情况下,该第一致动构件必须完成其移动,这将制剂移动到第二囊状器4中,随后致动系统35停止在空档位置,该空档位置对应于适于取出接收装置5的位置。该位置还对应于适于执行实施上述方法的下一个制造周期的启动位置。实际上,在步骤em1期间,一旦驱动马达39启动,第二致动构件38即准备就绪压缩第二囊状器4。
381.对于在步骤er2

期间将致动系统35放置于空档位置以保持步骤er3的温度的变型,对于致动系统35来说,可能有必要往复移动以定位在空档位置,以适于执行实施上述方法的下一个制造周期,即在步骤em1期间,第二致动构件38准备就绪并压缩第二囊状器4。
382.在致动系统35的往复运动过程中,存在于第一囊状器中的乳霜部分地送入第二囊状器。
383.最终,在最后步骤er6(“解锁步骤”)中,在步骤ei3中激活的每个机构置于插入位置。类似地,该步骤er6涉及辅助马达40的致动。
384.随后,用户抓住接收装置5并将其从其接收壳体32中移除。随后,按压致动面8.1、9.1以旋转桨叶,从而通过第一囊状器3的出口通路3.5将存在于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中的乳霜排出。最终,从接收装置5移除囊状器即可,使得该接收装置再次准备就绪使用。事实上,混合机6(制造设备或接收装置)的任何部分均未与制剂接触。
385.因此,上述方法的不同实施步骤(例如可以连续实施)如下:
386.ei1:接收启动指令的步骤(由混合机执行,且更具体地由处理器执行),
387.ei2:定位致动系统的步骤(由混合机执行,且更准确地说,由控制驱动马达的处理器执行),
388.ei3:优选并行地关闭夹紧、保持和连接机构的步骤(由混合机执行,且更准确地
说,由控制辅助马达的处理器执行),
389.ei4:检测接收壳体32中的接收装置5的存在的步骤(由混合机6执行,且更准确地说由处理器执行),
390.ei5:检测第一囊状器3和第二囊状器4的密封连接的步骤(由混合机6执行,且更准确地说由处理器执行),
391.em1:启动致动系统以断裂其中一个囊状器的结合焊缝的主要步骤(由混合机执行,且更准确地说,由控制驱动马达的处理器执行),
392.em2:启动致动系统以在另一个囊状器上施加预应力的次级步骤(由混合机执行,且更准确地说,由控制驱动马达的处理器执行),
393.em3:加热预应力囊状器的步骤,(由混合机执行,且更准确地说,由控制加热元件的处理器执行),
394.em3

:混合步骤,通过启动致动系统以破裂另一个囊状器的结合焊缝并允许制剂从一个囊状器到另一个囊状器的自由循环(由混合机执行,且更准确地说,由驱动驱动马达的处理器执行),
395.em4:在不加热的情况下以恒定速度启动马达的混合步骤(由混合机执行,且更准确地说,由控制驱动马达的处理器执行),
396.em5:加热混合步骤以产生乳状液(由混合机执行,且更准确地说,由控制驱动马达和加热元件的处理器执行),
397.em6:冷却步骤,混合但不加热(冷却)至移除温度(由包括控制驱动马达的处理器的混合机执行),
398.er1:移动致动系统的存储的可选转移步骤(由混合机执行,且更准确地说,由控制驱动马达的处理器执行),
399.er2:设置致动系统的预应力位置的步骤(由混合机执行,且更准确地说由处理器执行),
400.er2

:将致动系统置于空档位置的步骤(步骤er2的替代方案)(由混合机执行,且更准确地说,由控制驱动马达的处理器执行),
401.er3:温度保持步骤(由混合机执行,且更准确地说,由处理器执行),
402.er4:接收移除指令的步骤(由混合机执行,且更准确地说,由处理器执行),
403.er5:将致动系统置于空档位置的步骤(由混合机执行,且更准确地说,由控制驱动马达的处理器执行),
404.er6:解锁步骤(由混合机执行,且更准确地说,由控制辅助马达的处理器执行)。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