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改善生活饮用水质量的制水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1-11-22 13:3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改善生活饮用水的制水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人们普遍引用自来水提供的自来水或是采用桶装纯净水、矿泉水。
3.根据媒体报道,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饮用水都源于地表水或地下水,但是地表水或地下水均受到了不同的污染。部分地区水质为高氟水、高硬水等低质水。市场中,自来水经反渗透等净水处理得到的纯净水,虽然卫生,但是在其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反渗透过程中使水质发生退化,导致水质呈弱酸性、水分子为大分子团结构、口感较差。
4.本专利申请人从改善水质入手,发明了一种保健功能制水片,公开号:cn109456020a,该制水片包括以下重量组份的原料:纳米级阳起石10

12份、纳米级水元石8

10份、纳米级砭石14

16份、纳米级高岭土22

26份、石墨烯0.1

0.3份、氧化钙3

5份、氧化锌3

5份、氧化硅6

8份、活性炭3

6份,通过一系列的制备方法得到一种保健功能制水片,该制水片不仅力学性能良好,还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而且能够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同时由该制水片转化得到的水与普通水相比,水质呈弱碱性、小分子团状,富含氧分以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降低血糖等多种保健功能。
5.但是该保健功能制水片如何放置于盛水容器中,以利于对水质进行提升,如何放置制水片等问题,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善生活饮用水的制水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7.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改善生活饮用水质量的制水装置,包括滤网部件,滤网部件由双层筛网叠制而成,双层筛网之间形成夹层结构并隔开成若干用于放置制水片的矩形存料槽,矩形存料槽的上端设置可拆卸的塞堵,双层筛网的下端设置底网。
9.优选的,双层筛网成筒状结构为滤网筒,滤网筒由双层筛网裹制构成,双层筛网之间形成环状夹层结构并隔开成若干用于放置制水片的矩形存料槽。
10.优选的,双层筛网成板状结构为滤网板,滤网板由双层筛网叠制构成,双层筛网之间形成夹层结构并隔开成若干用于放置制水片的矩形存料槽(46)。
11.具体的,双层筛网的上端固定设置放料槽,对应放料槽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固定杆,固定杆上滑动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电动伸缩杆相对固定杆固定设置,电动伸缩杆另一端与第一支架固定,第二支架工作状态下相对固定杆固定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可摊平均匀下排制水片的抖动机构。
12.具体的,抖动机构包括第一板件、第二板件、第三板件、第四板件,第一板件、第二板件、第三板件、第四板件依次铰接,第一板件、第二板件、第三板件、第四板件之间的相铰
接处的下方其中一个板件上设置气缸,另一个板件上设置有与该气缸相适配的限位槽,第一板件、第二板件、第三板件、第四板件的外侧均固定连接第一挡板,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的连接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挡板,第二支架上相对第四板件的位置固定设置第三挡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上设置有两个母板,母板上内侧设置有可驱动l形板沿固定杆轴线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母板与l形板转动连接。
13.具体的,第一板件、第二板件、第三板件、第四板件均由两个平板铰接而成,两个第二挡板错位分布,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固定设置电机,电机的旋转轴上固定设置双向螺纹杆,每个双向螺纹杆均螺纹连接两个母板,其中一个双向螺纹杆与第一支架转动连接,另一个双向螺纹杆与第二支架转动连接,靠近第一支架的母板位于第一板件的两侧并与之转动连接,靠近第二支架的母板位于第四板件的两侧并与之转动连接。
14.具体的,第四板件的下方一侧设有接料箱,接料箱与放料槽的顶端铰接,放料槽的内侧侧壁上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斜面块,第一斜面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面块,第二斜面块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放料槽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外侧套接有弹簧,弹簧分别固定连接连接杆和放料槽,放料槽上固定设置有位于第二斜面块上方的滑套,滑套内滑动设置推杆,第二斜面块的斜面朝向推杆设置并与推杆滑动接触,推杆上方顶推接料箱,放料槽的槽内设有l形推板,l形推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l形连接件,l形连接件伸出放料槽的外侧并与放料槽滑动连接,l形连接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的电机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放料槽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环形齿条,齿轮与环形齿条啮合连接。
15.具体的,放料槽的槽底开设有多个圆形进料槽,圆形进料槽有两种直径大小,数量相同且呈环形间隔分布,圆形进料槽与矩形存料槽连通且呈曲线型过渡连接分别形成第一弧形斜面和第二弧形斜面,第一弧形斜面与圆形进料槽的连接位置高于第二弧形斜面与圆形进料槽的连接位置。
1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改善生活饮用水质量的制水装置的制备方法,裁剪两个筛网,两个筛网形成夹层结构的双层筛网,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双层筛网之间的夹层隔开形成若干矩形存料槽,通过治具放置于矩形存料槽内对其进行成形处理,矩形存料槽的上端设置可拆卸的塞堵,双层筛网的下端焊接设置底网。
17.本发明可将大小不一的制水片自动进入相对应的放料槽内,无需人工筛分,提升制水片的筛分放置速度,同时将一批制水片分为多次下料,避免制水片持续排出,导致接料箱和放料槽内的制水片过多而洒落在外部。本发明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尤其适用于,直径达10米的大型水罐,提高制水片的放置速度,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制水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1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安装有抖动机构的所述制水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2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安装有抖动机构的所述制水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21.图4为实施例1中第一板件、第二板件、第三板件、第四板件的结构立体图;
22.图5为实施例1中第一板件、第二板件、第三板件、第四板件的结构立体图;
23.图6为实施例1中第一板件、第二板件、第三板件、第四板件的剖面示意图;
24.图7为实施例1中第一板件、第二板件、第三板件、第四板件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25.图8为实施例1中接料箱和l形推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实施例1中接料箱的剖面示意图;
27.图10为实施例1中圆形进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1为实施例1中圆形进料槽的剖面示意图;
29.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制水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30.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安装有抖动机构的所述制水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31.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抖动机构的结构立体图;
32.图15为实施例2中第一板件、第二板件、第三板件、第四板件的结构立体图;
33.图16为实施例2中第一板件、第二板件、第三板件、第四板件的结构立体图;
34.图17为实施例2中第一板件、第二板件、第三板件、第四板件的剖面示意图;
35.图18为实施例2中第一板件、第二板件、第三板件、第四板件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36.图19为实施例2中接料箱和l形推板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0为实施例2中接料箱的剖面示意图;
38.图21为实施例2中圆形进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39.图22为实施例2中圆形进料槽的剖面示意图。
40.图中:1、滤网筒;2、放料槽;3、第一板件;4、第二板件;5、第三板件;6、第四板件;7、第一挡板;8、第二挡板;9、第一l形板;10、第一轴杆;11、滑动件;12、第一母板;13、第一电机;14、第一螺纹杆;15、第一滑道座;16、第一支架;17、第二电机;18、第一双向螺纹杆;19、第二l形板;20、第二轴杆;21、第二母板;22、第二双向螺纹杆;23、第三电机;24、第二支架;25、第三挡板;26、固定杆;27、电动伸缩杆;28、第一气缸;29、第二气缸;30、第三气缸;31、限位槽;32、接料箱;33、通槽;34、第一斜面块;35、第二斜面块;36、推杆;37、滑套;38、连接杆;39、弹簧;40、l形推板;41、第四电机;42、齿轮;43、环形滑槽;44、环形齿条;45、圆形进料槽;46、矩形存料槽;47、第一弧形斜面;48、第二弧形斜面;49、固定板;50、限位块;51、滤网板;100、水箱;200、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41.实施例1
42.一种改善生活饮用水质量的制水装置,包括滤网筒1,滤网筒1由双层筛网裹制构成,双层筛网之间形成环状夹层结构并隔开成若干用于放置制水片的矩形存料槽46,矩形存料槽46的上端设置可拆卸的塞堵,双层筛网的下端设置底网。使用时,将所述改善生活饮用水质量的制水装置放置于水箱内即可。
43.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制备所述制水装置,裁剪两个筛网,将两个筛网裹制成圆筒状,将其中一个圆筒状筛网放置于另一个圆筒状筛网内形成环状夹层结构的双层筛网,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双层筛网之间的环状夹层隔开形成若干矩形存料槽46,可通过治具放置于矩形存料槽46内对其进行成形处理,矩形存料槽46的上端设置可拆卸的塞堵,双层筛网的下端焊接设置底网。
44.双层筛网的上端固定设置环形的放料槽2,放料槽2的内壁上固定设置两个平行设置的固定杆26。固定杆26上安装设置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24,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24
之间设置有可摊平均匀下排制水片的抖动机构。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24可采用可拆卸方式安装于固定杆2上,装填制水片之后,拆卸下来。固定杆26也可与放料槽2之间也可通过可拆卸机构连接。
45.固定杆26上滑动设置第一支架16。第二支架24固定设置于固定杆26上。电动伸缩杆27一端固定放料槽2,电动伸缩杆27另一端与第一支架16固定。
46.抖动机构包括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依次铰接,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之间的相铰接处的下方其中一个板件上设置气缸,另一个板件上设置有与该气缸相适配的限位槽,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的外侧均固定连接第一挡板7,第一板件3与第二板件4的连接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挡板8,第二支架24上相对第四板件6的位置固定设置第三挡板25,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24均上设置有两个母板,母板上内侧设置有可驱动l形板沿固定杆26轴线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母板与l形板转动连接。
47.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均由两个平板铰接而成,两个第二挡板8错位分布,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24均固定设置电机,电机的旋转轴上固定设置双向螺纹杆,每个双向螺纹杆均螺纹连接两个母板,其中一个双向螺纹杆与第一支架16转动连接,另一个双向螺纹杆与第二支架24转动连接,靠近第一支架16的母板位于第一板件3的两侧并与之转动连接,靠近第二支架24的母板位于第四板件6的两侧并与之转动连接。
48.本实施例中具体采用如下结构。第一板件3的两侧均铰接有第一l形板9(铰接轴的位置参照图3),第一l形板9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杆10。第一板件3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架16,第一支架16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7,第二电机17的电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双向螺纹杆18,第一双向螺纹杆18的一端与第一支架16转动连接。第一双向螺纹杆18的两侧螺纹连接有第一母板12,第一母板12与第一支架16的顶端滑动连接。第一母板1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的电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4,第一螺纹杆14的一端与第一母板12转动连接,第一母板12内侧设有滑动件11,滑动件11与第一母板12滑动连接,滑动件11与第一螺纹杆14螺纹连接,滑动件11与第一轴杆10转动连接。第一母板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道座15,第一轴杆10与第一滑道座15滑动连接。
49.第四板件6的两侧均铰接有第二l形板19(铰接轴的位置参照图3),第二l形板19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杆20。第四板件6的一侧设有第二支架24,第二支架24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23,第三电机23的电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双向螺纹杆22,第二双向螺纹杆22的一端与第二支架24转动连接。第二双向螺纹杆22的两侧螺纹连接有第二母板21,第二母板21与第二支架24的顶端滑动连接。第二母板21与第二轴杆20转动连接。
50.第一板件3和第二板件4的之间设有第一气缸28和限位槽31,第二板件4和第三板件5的之间设有第二气缸29和限位槽31,第三板件5和第四板件6的之间设有第三气缸30和限位槽31。如图5所示。
51.第四板件6的下方一侧设有接料箱32,接料箱32与放料槽2的顶端铰接,放料槽2的内侧侧壁上开设有通槽33,通槽3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斜面块34,第一斜面块3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面块35,第二斜面块35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38,连接杆38的一端与放料槽2固定连接,连接杆38的外侧套接有弹簧39,弹簧39分别固定连接连接杆38和放料槽2,放料槽2上固定设置有位于第二斜面块35上方的滑套37,滑套37内滑动设置推杆36,第
二斜面块35的斜面朝向推杆36设置并与推杆36滑动接触,推杆36上方顶推接料箱32,放料槽2的槽内设有l形推板40,l形推板4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l形连接件,l形连接件伸出放料槽2的外侧并与放料槽2滑动连接,l形连接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41,第四电机41的电机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42,放料槽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环形齿条44,齿轮42与环形齿条44啮合连接。
52.放料槽2的槽底开设有多个圆形进料槽45,圆形进料槽45有两种直径大小,数量相同且呈环形间隔分布,圆形进料槽45与矩形存料槽46连通且呈曲线型过渡连接分别形成第一弧形斜面47和第二弧形斜面48,第一弧形斜面47与圆形进料槽45的连接位置高于第二弧形斜面48与圆形进料槽45的连接位置。
53.该装置的初始状态: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呈水平分布;图8中的弹簧39为自然状态,并且接料箱32呈向左倾斜的状态。
54.使用时,将一批大小两种的制水片倾倒至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上,启动第二电机17和第三电机23分别带动第一双向螺纹杆18和第二双向螺纹杆22旋转,进而使两个第一母板12和两个第二母板21均同时向双向螺纹杆的中部移动,第一母板12通过滑动件11和第一轴杆10推动第一l形板9向双向螺纹杆的中部移动,第二母板21通过第二轴杆20推动第二l形板19向双向螺纹杆的中部移动,进而使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转变为第二状态(如图6所示),此时制水片均滑向两个平板中间的铰接轴位置,并且受第二挡板8和第三挡板25的阻挡不可滑出到外部。
55.此时关闭第二电机17和第三电机23并启动电动伸缩杆27,电动伸缩杆27通过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24带动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进行一定频率的伸缩运动,进而使制水片均匀分布在两个平板中间的铰接轴位置。若没有设置电动伸缩杆27,也可通过手动方式晃动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24。也可直接通过工具将制水片均匀分布于两个平板中间的铰接轴位置。
56.然后关闭电动伸缩杆27,启动第二电机17和第三电机23反向旋转使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重新恢复到水平状态(如图1所示),关闭第二电机17和第三电机23。然后控制第一气缸28和第二气缸29插入到限位槽31内,第三气缸30不插入。然后启动第一电机13带动第一螺纹杆14旋转,进而带动滑动件11向右移动(以图4所示观察方向),滑动件11通过第一轴杆10和第一l形板9带动第一板件3向右移动,进而使第三板件5和第四板件6的铰接轴向上移动,使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为一体的板件与第四板件6形成倒v形,此时第四板件6上的制水片会滑落到接料箱32中,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上的制水片会向左侧移动。然后启动第一电机13反转使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重新恢复到水平状态。
57.然后再次控制第二电机17和第三电机23运作,使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转变为第二状态(图6)。再控制电动伸缩杆27带动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进行一定频率的伸缩运动,使剩下的制水片均匀分布在中间的铰接轴位置。然后使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重新恢复到水平状态。然后控制第一气缸28和第三气缸30插入到限位槽31内,第二气缸29不插入。然后启动第一电机13带动第一板件3向右移动进而使第二板件4和第三板件5的铰接轴向上移动,使第一板件3和第二板件4为一体的板件与第三板件5和第四板件6为一体的板件形成倒v形,此时第三板件5和
第四板件6上的制水片会滑落到接料箱32中,第一板件3和第二板件4上的制水片会向左侧移动。然后启动第一电机13反转使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重新恢复到水平状态。
58.然后再次控制第二电机17和第三电机23运作,使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转变为第二状态(如图6所示)。再控制电动伸缩杆27带动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进行一定频率的伸缩运动,使剩下的制水片均匀分布于两个平板中间的铰接轴位置。然后使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重新恢复到水平状态。然后控制第二气缸29和第三气缸30插入到限位槽31内,第一气缸28不插入。然后启动第一电机13带动第一板件3向右移动进而使第一板件3和第二板件4的铰接轴向上移动,使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为一体的板件与第一板件3为一体的板件形成倒v形,此时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上的制水片会滑落到接料箱32中,然后启动第一电机13反转使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重新恢复到水平状态。
59.综上所述,一批大小不一的制水片总共分为三次落入接料箱32中,并且制水片数量大概相等。
60.在使用过程中,l形推板40通过第四电机41、齿轮42、环形滑槽43的配合一直不停的在放料槽2内旋转。并且制水片每当落入接料箱32后,l形推板40已经接近通槽33位置处,之后l形推板40的长边会推动第一斜面块34向内侧移动,进而通过第二斜面块35使推杆36向上移动,进而将接料箱32顶起并使其具有一定倾斜角度,进而使接料箱32内的制水片滑落在放料槽2内。然后l形推板40的短板推动这些制水片在放料槽2内移动,大小不一的制水片在多个大小不同的圆形进料槽45上经过时,会落入相应大小的圆形进料槽45内。在第一弧形斜面47和第二弧形斜面48的配合下,使制水片旋转到竖直状态进入矩形存料槽46内。经过三次制水片下料,以及l形推板40不停的旋转,直至使多个矩形存料槽46填满,并堵上塞堵即可。
61.对于用于小型水罐的所述制水装置,在放置制水片完毕后,可使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作为提手进行使用。将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调整为水平状态,然后使第一气缸28、第二气缸29、第三气缸30不插入限位槽31,此时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可弯曲作为提手使用。
62.实施例2
63.一种改善生活饮用水质量的制水装置,包括滤网部件,滤网部件由双层筛网叠制焊接而成,双层筛网成板状结构为滤网板51,双层筛网之间形成夹层结构并隔开成若干用于放置制水片的矩形存料槽46。矩形存料槽46的上端设置可拆卸的塞堵,双层筛网的下端设置底网。
64.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制备所述制水装置,裁剪两个筛网,将两个筛网叠制成板状,将其中一个筛网放置于另一个筛网上形成夹层结构的双层筛网,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双层筛网之间的夹层隔开形成若干矩形存料槽46,可通过治具放置于矩形存料槽46内对其进行成形处理,矩形存料槽46的上端设置可拆卸的塞堵,双层筛网的下端焊接设置底网。
65.滤网板51的上端固定设置放料槽2。所述滤网板51的顶端一侧铰接有接料箱32。
66.水箱100顶端可拆卸安装有两个安装架200,两个安装架200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26。固定杆26位于放料槽2上方。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24均与固定杆26滑动连接。
第一支架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27,电动伸缩杆2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9,固定板49的两端与固定杆26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杆26的外侧均连接有限位块50用于对第二支架24进行限位。限位块42与固定杆26过盈配合,即可在通过工具使得限位块42在固定杆26上滑动配合,又可以用于对第二支架24进行限位固定。使得第二支架24工作状态下相对固定杆26固定设置,
67.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24之间设置有可摊平均匀下排制水片的抖动机构。
68.抖动机构包括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依次铰接,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之间的相铰接处的下方其中一个板件上设置气缸,另一个板件上设置有与该气缸相适配的限位槽,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的外侧均固定连接第一挡板7,第一板件3与第二板件4的连接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挡板8,第二支架24上相对第四板件6的位置固定设置第三挡板25,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24均上设置有两个母板,母板上内侧设置有可驱动l形板沿固定杆26轴线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母板与l形板转动连接。
69.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均由两个平板铰接而成,两个第二挡板8错位分布,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24均固定设置电机,电机的旋转轴上固定设置双向螺纹杆,每个双向螺纹杆均螺纹连接两个母板,其中一个双向螺纹杆与第一支架16转动连接,另一个双向螺纹杆与第二支架24转动连接,靠近第一支架16的母板位于第一板件3的两侧并与之转动连接,靠近第二支架24的母板位于第四板件6的两侧并与之转动连接。
70.第四板件6的下方一侧设有接料箱32,接料箱32与放料槽2的顶端铰接,放料槽2的内侧侧壁上开设有通槽33,通槽3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斜面块34,第一斜面块3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面块35,第二斜面块35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38,连接杆38的一端与放料槽2固定连接,连接杆38的外侧套接有弹簧39,弹簧39分别固定连接连接杆38和放料槽2,放料槽2上固定设置有位于第二斜面块35上方的滑套37,滑套37内滑动设置推杆36,第二斜面块35的斜面朝向推杆36设置并与推杆36滑动接触,推杆36上方顶推接料箱32,放料槽2的槽内滑动设有l形推板40。
71.放料槽2的槽底开设有多个圆形进料槽45,圆形进料槽45有两种直径大小,数量相同且呈环形间隔分布,圆形进料槽45与矩形存料槽46连通且呈曲线型过渡连接分别形成第一弧形斜面47和第二弧形斜面48,第一弧形斜面47与圆形进料槽45的连接位置高于第二弧形斜面48与圆形进料槽45的连接位置。
72.该装置的初始状态: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呈水平分布;第二支架24与限位块50接触,即第二支架24受限位块50的阻挡不可向右移动;图20中的弹簧39为自然状态,并且接料箱32呈向左倾斜的状态。
73.使用时,将滤网板51放在水箱1的内部,并移动到第四板件6的右侧,其位置如图13中的中间的滤网板51的位置所示。
74.然后将一批大小不一的制水片放置在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上,启动第二电机17和第三电机23分别带动第一双向螺纹杆18和第二双向螺纹杆22旋转,进而使两个第一母板12和两个第二母板21均同时向内侧移动,第一母板12通过滑动件11和第一轴杆10推动第一l形板9向内侧移动,第二母板21通过第二轴杆20推动第二l形板19向内侧移动,进而使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转变为第二状态,如图18所示。此时制
水片均滑向两个平板中间的铰接轴位置,并且受第二挡板8和第三挡板25的阻挡不可滑出到外部。此时关闭第二电机17和第三电机23并启动电动伸缩杆27,电动伸缩杆27通过第一支架16和第二支架24带动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进行一定频率的伸缩运动,进而使制水片均匀分布在两个平板中间的铰接轴位置。然后关闭电动伸缩杆27电动伸缩杆27将第二支架24推动到初始位置后关闭,启动第二电机17和第三电机23反向旋转使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重新恢复到水平状态,关闭第二电机17和第三电机23。然后控制第一气缸28和第二气缸29插入到对应的限位槽31内,第三气缸30不插入对应的限位槽31内。然后启动第一电机13带动第一螺纹杆14旋转,进而带动滑动件11向右移动,滑动件11通过第一轴杆10和第一l形板9带动第一板件3向右移动,进而使第三板件5和第四板件6的铰接轴向上移动,使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为一体的板件与第四板件6形成倒v形,此时第四板件6上的制水片会滑落到接料箱32中,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上的制水片会向左侧移动。然后启动第一电机13反转使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重新恢复到水平状态。
75.然后再次控制第二电机17和第三电机23运作,使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转变为第二状态,如图18。再控制电动伸缩杆27带动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进行一定频率的伸缩运动,使剩下的制水片均匀分布在两个平板中间的铰接轴位置。然后使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重新恢复到水平状态。然后控制第一气缸28和第三气缸30插入到对应的限位槽31内,第二气缸29不插入应的限位槽31内。然后启动第一电机13带动第一板件3向右移动进而使第二板件4和第三板件5的铰接轴向上移动,使第一板件3和第二板件4为一体的板件与第三板件5和第四板件6为一体的板件形成倒v形,此时第三板件5和第四板件6上的制水片会滑落到接料箱32中,第一板件3和第二板件4上的制水片会向左侧移动。然后启动第一电机13反转使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重新恢复到水平状态。
76.然后再次控制第二电机17和第三电机23运作,使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转变为第二状态,如图18所示。再控制电动伸缩杆27带动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进行一定频率的伸缩运动,使剩下的制水片均匀分布在中间的铰接轴位置。然后使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重新恢复到水平状态。然后控制第二气缸29和第三气缸30插入到对应的限位槽31内,第一气缸28不插入对应的限位槽31内。然后启动第一电机13带动第一板件3向右移动进而使第一板件3和第二板件4的铰接轴向上移动,使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为一体的板件与第一板件3为一体的板件形成倒v形,此时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上的制水片会滑落到接料箱32中,然后启动第一电机13反转使第一板件3、第二板件4、第三板件5、第四板件6重新恢复到水平状态。
77.综上所述,一批大小不一的制水片总共分为三次落入接料箱32中,并且数量大概相等。
78.在使用过程中,l形推板40通过外部动力机构或者手动推动一直不停的在放料槽2内做往复直线运动。且制水片每当落入接料箱32后,l形推板40已经做过一次往复直线运动后回到了初始位置,即图19中l形推板40所在的位置。之后l形推板40的长边会推动第一斜面块34向内侧移动,进而通过第二斜面块35使推杆36向上移动,进而将接料箱32顶起并使
其具有一定倾斜角度,进而使接料箱32内的制水片滑落在放料槽2内。然后l形推板40的短板推动这些制水片在放料槽2内移动,大小不一的制水片在多个大小不同的圆形进料槽45上经过时,会落入相应大小的圆形进料槽45内。在第一弧形斜面47和第二弧形斜面48的配合下,使制水片旋转到竖直状态进入矩形存料槽46内。经过三次制水片下料,以及l形推板40不停的运动,直至使多个矩形存料槽46填满。
79.将制水片填满矩形存料槽46后,即可将安装架200从水箱100上拆卸下来。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