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注胚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07-15 22:52: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注胚用模具。


背景技术:

2.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和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在注塑模具加工流程中,注塑完毕后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冷却从而使工件成型,可是传统的冷却方式大多为自然冷却,这种冷却方式十分的缓慢,占用了注塑加工的大量时间,给工件的加工效率造成影响,为加速工件冷却效率。
3.压铸件所采用的合金主要是有色合金,至于黑色金属(钢、铁等)由于模具材料等问题,较少使用。而有色合金压铸件中又以铝合金使用较广泛,锌合金次之。压铸后,需要等到铝合金液冷却,使铸件定型后才能进行脱模,然后由于合金液熔融状态下温度较高,其冷却需要较长的时间,导致压铸效率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模具自然冷却脱模效率低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注胚用模具,以改善上述问题。
7.本技术具体是这样的:
8.包括上动模组和下定模组,还包括:
9.上中空冷却管,安装在上动模组远离下定模组的一侧,用于上动模组的脱模冷却;
10.下中空冷却管,安装在下定模组远离上动模组的一侧,用于下定模组的脱模冷却;
11.连接件,连接在上动模组和下定模组之间;
12.储液罐,通过支架安装在下定模组的外侧壁;
13.冷却液收放组件,安装在储液罐内腔,用于控制冷却液的收放;
14.开合组件,安装在上动模组与下定模组之间,用于控制上动模组和下定模组的开闭。
1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液收放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储液罐内侧壁的活塞板、连接在活塞板与储液罐内侧壁之间的限位伸缩杆、安装在活塞板中心且向储液罐外部延伸的驱动丝杆、安装在储液罐外侧壁且与驱动丝杆螺纹相连的丝母座、连接在储液罐与上中空冷却管及储液罐与下中空冷却管之间的软管。
1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开合组件包括安装在上动模组外侧壁的第一系环、安装在连接件外侧壁的第二系环以及连接在驱动丝杆与第一系环之间且穿过第二系环的拉绳。
1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动模组和下定模组处于闭合状态下,冷却液
置于储液罐内,所述上动模组和下定模组处于打开状态下,冷却液置于上中空冷却管与下中空冷却管内。
1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液罐的外侧壁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散热翅片。
1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液罐的外侧壁通过支架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上安装有正对散热翅片的散热风机。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1.在本技术的方案中:
22.1.通过设置的开合组件与上动模组和下定模组冷却降温机构联动配合,实现了上动模组和下定模组开闭状态下冷却液的供给与回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模具自然冷却脱模效率低的问题;
23.2.通过设置的散热风机与散热翅片的配合,实现了对换热后的冷却液的降温功能,保证了冷却液的换热稳定性。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注胚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5.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注胚用模具的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注胚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7.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注胚用模具的主视图。
28.图中标示:
29.10、上动模组;20、下定模组;30、连接件;40、储液罐;410、散热翅片;420、安装框;430、散热风机;50、冷却液收放组件;510、活塞板;520、限位伸缩杆;530、驱动丝杆;540、丝母座;550、软管;60、开合组件;610、第一系环;620、第二系环;630、连接绳;70、上中空冷却管;80、下中空冷却管。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1.因此,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3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
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5.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提出注胚用模具,包括上动模组10和下定模组20,还包括:
36.上中空冷却管70,安装在上动模组10远离下定模组20的一侧,用于上动模组10的脱模冷却;
37.下中空冷却管80,安装在下定模组20远离上动模组10的一侧,用于下定模组20的脱模冷却;
38.连接件30,连接在上动模组10和下定模组20之间;
39.储液罐40,通过支架安装在下定模组20的外侧壁;
40.冷却液收放组件50,安装在储液罐40内腔,用于控制冷却液的收放;
41.开合组件60,安装在上动模组10与下定模组20之间,用于控制上动模组10和下定模组20的开闭。
42.参照图3,冷却液收放组件50包括滑动连接在储液罐40内侧壁的活塞板510、连接在活塞板510与储液罐40内侧壁之间的限位伸缩杆520、安装在活塞板510中心且向储液罐40外部延伸的驱动丝杆530、安装在储液罐40外侧壁且与驱动丝杆530螺纹相连的丝母座540、连接在储液罐40与上中空冷却管70及储液罐40与下中空冷却管80之间的软管550,驱动丝杆530正转时,置于储液罐40外的驱动丝杆530向罐内移动,带动连接绳630张紧,进而上动模组10和下定模组20打开,同时带动活塞板510将储液罐40内的冷却液导向上中空冷却管70与下中空冷却管80中。
43.参照图2,开合组件60包括安装在上动模组10外侧壁的第一系环610、安装在连接件30外侧壁的第二系环620以及连接在驱动丝杆530与第一系环610之间且穿过第二系环620的拉绳630。
44.上动模组10和下定模组20处于闭合状态下,冷却液置于储液罐40内,上动模组10和下定模组20处于打开状态下,冷却液置于上中空冷却管70与下中空冷却管80内。
45.参照图1和图3,储液罐40的外侧壁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散热翅片410。
46.参照图4,储液罐40的外侧壁通过支架连接有安装框420,安装框420上安装有正对散热翅片410的散热风机430。
47.具体的,本注胚用模具在工作时:驱动丝杆530正转时,置于储液罐40外的驱动丝杆530向罐内移动,带动连接绳630张紧,进而上动模组10和下定模组20打开,同时带动活塞板510将储液罐40内的冷却液导向上中空冷却管70与下中空冷却管80中,对上动模组10和下定模组20,有助于提高脱模效率;
48.脱模结束后,驱动丝杆530反转,上动模组10和下定模组20复位闭合,活塞板510将冷却液由上中空冷却管70与下中空冷却管80抽至储液罐40中,同时开启散热风机430对冷却液进行降温冷却,便于保证冷却液的换热性能。
49.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