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分隔式冷藏机组外机的制作方法

2022-07-13 02:08: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机组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隔式冷藏机组外机。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冷藏机组外机一般造型都为呈长方形盒子状,其为了便于空调冷凝器吸风,且要求室外机安装位置须离开车厢等遮挡物100mm以上,否则将会引起汽车及房间空调室外机的冷凝器吸风不畅,而影响汽车及房间空调室外机的冷凝器热交换,最终导致汽车及房间空调热交换效率下降。因此占用空间较大。
3.另外,传统的汽车及房间空调室外机内部结构设置没有有效规划,布局不够合理,缺乏内部保护结构,压缩机运行振动经常会干扰压缩机控制器等部件的运行稳定性。总之,传统的汽车及房间空调室外机无论在外部结构设计,还是在保证各部件工作稳定性,从而提高空调冷凝器热交换效率上均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藏机组外机,从而解决现有冷藏机组外机外部和内部结构不合理的的问题。
5.所述的分隔式冷藏机组外机,包括外壳、冷凝器、电子扇、油分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加热电磁阀、气液分离器;
6.所述的外壳内设有前隔板、左隔板、右隔板;所述的左隔板、右隔板分别设于外壳内部空间的左右两侧,将外壳内部空间分为左仓、中间仓和右仓;所述的前隔板设于中间仓内,将中间仓划分为前仓和后仓;
7.所述的冷凝器设于前仓内,位于前隔板的外壁上;所述的前隔板上设有一组以上的风扇口,风扇口安装电子扇;所述的油分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气液分离器设于后仓内;
8.所述的加热电磁阀设于左仓内,冷凝器的入口端位于左仓内;冷凝器的出口端位于右仓内。
9.所述的外壳为直角梯形体结构,直角梯形体的斜腰面板为前面板,直角梯形体的直腰面板为后面板,直角梯形体的底面板为上面板,直角梯形体的顶面板为下面板;所述的后面板和上面板上均设有大开口结构;所述的前隔板正对应前面板设置,与前面板平行,前面板上对应设有倾斜向下的进风口;所述的左隔板、右隔板分别与外壳的左面板和右面板平行。
10.所述的外壳包括支撑骨架,所述的外壳的各个面板、前隔板、左隔板、右隔板均安装于支撑骨架上。
11.所述的进风口为筛网板。
12.所述的外壳的后面板和上面板上分别设有安装架。
13.所述的分隔式冷藏机组外机,还包括保险盒,所述的保险盒设于左仓内,与电子扇
电连接,控制电子扇的运行状态。
14.所述的储液器通过安装架a安装于右隔板内壁上,所述的干燥过滤器通过安装架b安装于右隔板内壁上,位于储液器左侧;所述的气液分离器通过安装架c设于前隔板内壁的中部;所述的油分器通过安装架d设于左隔板内壁上。
15.所述的油分器的入口与外部的高温气态冷媒源连通,油分器的出口通过油分出口管与加热电磁阀的入口连通;
16.所述的加热电磁阀出口通过冷凝器入口管与冷凝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的冷凝器的出口通过冷凝器出口管与储液器的入口连通;
17.所述的储液器的出口通过储液器出口管与干燥过滤器入口连通,所述的干燥过滤器的出口与外部的液态冷媒源入口连通;
18.所述的气液分离器的入口与外部的低温气态冷媒源的出口连通,气液分离器的出口通过气分出口管与低压调节阀的入口连通;所述的低压调节阀的出口与外部的低温气态冷媒源入口连通。
19.本实用新型安装时通过下面板和后面板与车体连接,通过前隔板实现风扇的倾斜安装,使得出风方向为斜向上,可以有效避免正面竖直方向的车厢等遮挡物,且利用热风向上的特性,避免了热风回流,影响冷凝器的换热。
20.本实用新型通过独特设计的各个隔板结构,将外机分为左仓、右仓、前仓、后仓区域,将储液罐、过滤器、油分等零部件按照冷媒流动的方向进行分布,配重平衡,避免零部件和连接管排布混乱,影响维修和按照。
21.本实用新型进风结构优选采用铁丝筛网结构,有效防止树叶、纸屑等杂物进入,影响系统运行,并且整个前部都可以进风,提供了最大化的进风量。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角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角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透视体现前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外壳面板后的后视角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外壳面板后的前视角结构示意图;
27.图中各序号和名称如下:
28.1-外壳,2-冷凝器,3-电子扇,4-油分器,5-储液器,6-干燥过滤器,7-加热电磁阀,8-前隔板,9-左隔板,10-右隔板,11-左仓,12-气液分离器,13-右仓,14-前仓,15-后仓,16-进风口,17-支撑骨架,18-安装架,19-气分出口管,20-保险盒,21-油分出口管,22-冷凝器入口管,23-冷凝器出口管,24-储液器出口管,25-低压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29.实施例1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31.如图1-5所示,所述的分隔式冷藏机组外机,包括外壳1、冷凝器2、电子扇3、油分器4、储液器5、干燥过滤器6、加热电磁阀7、气液分离器12;
32.所述的外壳1内设有前隔板8、左隔板9、右隔板10;所述的左隔板9、右隔板10分别设于外壳1内部空间的左右两侧,将外壳1内部空间分为左仓11、中间仓和右仓13;所述的前隔板8设于中间仓内,将中间仓划分为前仓14和后仓15;
33.所述的冷凝器2设于前仓14内,位于前隔板8的外壁上;所述的前隔板8上设有一组以上的风扇口,风扇口安装电子扇3;所述的油分器4、储液器5、干燥过滤器6、气液分离器12设于后仓15内;
34.所述的加热电磁阀7设于左仓11内,冷凝器2的入口端位于左仓11内;冷凝器2的出口端位于右仓13内。
35.所述的外壳1为直角梯形体结构,直角梯形体的斜腰面板为前面板,直角梯形体的直腰面板为后面板,直角梯形体的底面板为上面板,直角梯形体的顶面板为下面板;所述的后面板和上面板上均设有大开口结构;所述的前隔板8正对应前面板设置,与前面板平行,前面板上对应设有倾斜向下的进风口16;所述的左隔板9、右隔板10分别与外壳1的左面板和右面板平行。
36.所述的外壳1包括支撑骨架17,所述的外壳1的各个面板、前隔板8、左隔板9、右隔板10均安装于支撑骨架17上。
37.所述的进风口16为筛网板。
38.所述的外壳1的后面板和上面板上分别设有安装架18。
39.所述的分隔式冷藏机组外机,还包括保险盒20,所述的保险盒20设于左仓11内,与电子扇3电连接,控制电子扇3的运行状态。
40.所述的储液器5通过安装架a安装于右隔板10内壁上,所述的干燥过滤器6通过安装架b安装于右隔板10内壁上,位于储液器5左侧;所述的气液分离器12通过安装架c设于前隔板8内壁的中部;所述的油分器4通过安装架d设于左隔板9内壁上。
41.所述的油分器4的入口与外部的高温气态冷媒源连通,油分器4的出口通过油分出口管21与加热电磁阀7的入口连通;
42.所述的加热电磁阀7出口通过冷凝器入口管22与冷凝器2的入口连通;所述的冷凝器2的出口通过冷凝器出口管23与储液器5的入口连通;
43.所述的储液器5的出口通过储液器出口管24与干燥过滤器6入口连通,所述的干燥过滤器6的出口与外部的液态冷媒源入口连通;
44.所述的气液分离器12的入口与外部的低温气态冷媒源的出口连通,气液分离器12的出口通过气分出口管19与低压调节阀25的入口连通;所述的低压调节阀25的出口与外部的低温气态冷媒源入口连通。
45.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