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抛光功能的传动带的制作方法

2022-07-13 00:39: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传动带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抛光功能的传动带。


背景技术:

2.传动带是一种高效传递产品从一端位移至另一端的装置;传统的传动带装配的抛光装置在完成连续抛光的功能时,因为无法对刹车片进行有效的抛光定位,所以会导致在抛光过程中刹车片因为金刚砂轮向下的重力导致传动带变形,影响抛光效果及质量,增加了产品报废率,同时在抛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无法有效处理会影响生产车间的环境,增加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保持刹车片在抛光过程中水平,并且在抛光过程中保持环境洁净的具有抛光功能的传动带。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抛光功能的传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呈凹字型设置,所述机架两侧通过延伸板连接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呈水平设置,所述主动辊与所述从动辊间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机架上端面架设有一组平行的框架,所述框架沿所述传动带的宽度设置,所述框架内设置有用于对产品进行抛光工序的金刚砂轮。
6.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金刚砂轮呈水平设置,所述金刚砂轮沿所述传动带的宽度方向架设在所述框架间。
7.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框架远离所述主动辊的一侧活动嵌合有用于检修所述金刚砂轮用的升降板。
8.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主动辊与所述从动辊间设置有抵压辊,所述抵压辊与所述主动辊呈平行设置,所述抵压辊与所述金刚砂轮设置在同一垂直线上,当所述金刚砂轮向下位移工作时与所述抵压辊相抵接。
9.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机架上端连接侧板,所述侧板沿所述传动带的长度设置,位于所述框架的两侧,所述侧板上架设有一组压合机构,所述压合机构贴合设置在所述传动带上方,所述压合机构分别沿所述传动带的宽度设置,压合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金刚砂轮两侧。
10.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压合机构包括前置压合单元,第一压合单元和第二压合单元,所述第一压合单元位于所述金刚砂轮靠近所述主动辊的一侧,所述第二压合单元位于所述金刚砂轮靠近所述从动辊的一侧,所述前置压合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压合单元靠近所述从动辊的一侧。
11.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压合单元,所述第二压合单元和所述前置压合单元结构相同,所述前置压合单元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两侧沿所述底板长度间隔开设有若干凹槽,所
述凹槽间分别水平设置有压合辊,所述底板上端面开设间隔排列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底板上端面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相对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穿设有包裹弹性压簧的连接柱,所述压板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压板。
12.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压合单元与所述第二压合单元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压片。
13.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侧板间还架设有一组废料吸收装置,所述废料吸收装置分别架设在所述金刚砂轮两侧,其中靠近所述主动辊一侧的所述废料吸收装置贴合架设在所述框架远离所述升降板的一侧,另一所述废料吸收装置架设在所述第二压合单元与所述前置压合单元间。
14.通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抛光功能的传动带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刹车片跟随传动带水平位移,由压合机构对刹车片进行向下压合,当刹车片位移至金刚砂轮位置时,金刚砂轮向下对刹车片进行抛光,将刹车片挤压在金刚砂轮与抵压轮间,同时两侧的压合机构压合刹车片的两侧,防止其两侧向上翘起,保证抛光质量,同时设置在金刚砂轮两侧废料吸收装置能够吸附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保持生产车间的洁净。
附图说明
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抛光功能的传动带的主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抛光功能的传动带的左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抛光功能的传动带的右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抛光功能的传动带的前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抛光功能的传动带的俯视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带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带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带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合机构结构示意图;
25.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合机构的俯视图;
26.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合机构的侧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方案”、“一些方案”、“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方案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方案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方案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方案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2.如图1~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具有抛光功能的传动带,其包括机架1,机架1呈凹字型设置,机架1两侧通过延伸板11连接主动辊2和从动辊3,主动辊2和从动辊3呈水平设置,主动辊2与从动辊3间通过传动带4连接,机架1上端面架设有一组平行的框架12,框架12沿传动带4的宽度设置,框架12内设置有用于对产品进行抛光工序的金刚砂轮5,金刚砂轮5呈水平设置,金刚砂轮5沿传动带4的宽度方向架设在框架12间,框架12远离主动辊2的一侧活动嵌合有用于检修金刚砂轮5用的升降板121,主动辊2与从动辊3间设置有抵压辊6,抵压辊6与主动辊2呈平行设置,抵压辊6与金刚砂轮5设置在同一垂直线上,当金刚砂轮5向下位移工作时与抵压辊6相抵接,机架1上端连接侧板13,侧板13沿所述传动带4的长度设置,位于框架12两侧,侧板13上架设有一组压合机构7,压合机构7贴合设置在传动带4上方,压合机构7分别沿传动带4的宽度设置,压合机构7分别设置在金刚砂轮5两侧,压合机构7包括前置压合单元71,第一压合单元72和第二压合单元73,第一压合单元72位于金刚砂轮5靠近主动辊2的一侧,第二压合单元73位于金刚砂轮5靠近从动辊3的一侧,前置压合单元71位于第二压合单元73靠近从动辊3的一侧,第一压合单元72,第二压合单元73和前置压合单元71结构相同,前置压合71单元包括底板711,底板711两侧沿底板711长度间隔开设有若干凹槽712,凹槽712间分别水平设置有压合辊713,底板711上端面开设间隔排列有若干第一通孔714,底板711上端面设置有压板715,压板715相对第一通孔714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716,第二通孔716内穿设有包裹弹性压簧717的连接柱718,压板711通过连接柱718连接压板715,第一压合单元72与第二压合单元73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导向压片719,侧板13间还架设有一组废料吸收装置8,废料吸收装置8分别架设在金刚砂轮5两侧,其中靠近主动辊2一侧的废料吸收装置8贴合架设在框架12远离升降板121的一侧,另一废料吸收装置8架设在第二压合单元73与前置压合单元71间。
33.工作原理:刹车片跟随传动带的前进方向水平位移,当刹车片位移至金刚砂轮位置时,由金刚砂轮进行抛光,同时压合在刹车片上的压合机构能够向下压合刹车片防止其
在抛光过程中产生位移,导致刹车片报废,架设在金刚砂轮两侧的废料吸收装置能够有效清除抛光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屑。
34.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