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钢铁企业煤气蒸汽余热整体利用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7-10 00:22: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冶金炼钢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铁企业煤气蒸汽余热整体利用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2.余热资源属于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或可燃物料转换后的产物,或是燃料燃烧过程中所发出的热量在完成某一工艺过程后所剩下的热量。按照温度品位,工业余热一般分为 600℃ 以上的高温余热,300 ~ 600℃ 的中温余热和 300℃ 以下的低温余热三种; 按照来源,工业余热又可被分为: 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化学反应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以及可燃废气、废料余热。
3.授权公告号为cn20273458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铁企业煤气蒸汽余热整体利用发电系统,包括汽轮机、发电机和高压蒸汽锅炉,所述高压蒸汽锅炉是由煤气提供燃料的煤气高压蒸汽锅炉,一个煤气混合站为煤气高压蒸汽锅炉提供煤气,所述煤气混合站的煤气输入管分别是高炉煤气回收管和转炉煤气回收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钢铁企业煤气蒸汽余热整体利用系统,在高炉、转炉煤气发生量较大或消耗不足时或在煤气用户能力足够前提下,煤气将不再放散。并且由于增加蒸汽用户,可以增设炼钢蒸汽蓄热器,提高转炉蒸汽回收量,及轧钢加热炉、烧结、球团余热蒸汽的回收;充分利用了钢厂副产品煤气及余热资源,提高了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技术缺陷:煤气需要进过汽轮机的叶轮从而驱动叶轮进行转动,煤气在长期经过汽轮机的叶轮会在叶轮上附着一层煤油,从而影响了叶轮的转动效果,以此间接影响汽轮机带动发电机的发电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防止煤气对汽轮机叶轮的转动效果造成影响,本技术提供一种钢铁企业煤气蒸汽余热整体利用发电系统。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铁企业煤气蒸汽余热整体利用发电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钢铁企业煤气蒸汽余热整体利用发电系统,包括汽轮机的机壳,所述机壳内设置有用于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的转换机构,所述机壳的顶壁上开设有第一清理口,所述机壳的外壁上且位于第一清理口所在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将第一清理口罩设的罩体,所述罩体上开设有第二清理口,所述罩体的第二清理口内滑动设置有多个用于穿过第一清理口对转换机构清理的清理机构,所述罩体上设置有用于在清理机构清理时对第二清理口封闭的第一密封件,所述机壳的底壁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机壳的出水口上设置有用于将出水口封闭的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用于供机壳内的清洗水沿第一密封件排出的排水机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换机构位于机壳内转动时,清理机构可沿着第一清
理口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通过第二清理口对转换机构进行清理,从而防止煤气对汽轮机的转换机构造成影响,间接提高了发电机的发电效果;第一密封件可将第二清理口封闭,从而防止煤气在进入至机壳内时沿着第一清理口和第二清理口吹出,第二密封件可对出水口进行封闭,防止煤气沿着出水口吹出,排水机构可在需要排水时进行排水。
8.可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二清理口上的清理管,所述清理管靠近转换机构的端部呈封闭设置,所述清理管远离转换机构的端部呈开口设置,所述清理管的封闭端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孔,所述清理管的封闭端上设置有用于抵接在转换机构上的刷毛,所述清理管远离转换机构的端部设置有进水软管,所述清理管上设置有用于将清理水沿着进水软管输送至清理管内的输送泵。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带动清理管沿着第二清理口的长度方向滑动,使得清理管带动刷毛对转换机构进行清理,与此同时,通过将进水软管与水源接通,输送泵可将清洗水沿着进水软管输送至清理管内,并通过清理管上的多个出水孔排出,从而配合刷毛起到进一步的清理效果,提高了对转换机构的清理效果。
10.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多个第一风琴伸缩板,多个所述清理管一一对应的穿设且固定连接在多个第一风琴伸缩板上,所述第二清理口相对的面上均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风琴伸缩板的两侧位于两侧第一滑动槽内伸缩移动,相邻的所述第一风琴伸缩板上设置有用于将相邻的第一风琴伸缩板固定至一起的连接件。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带动清理管位于第二清理口内移动,使得清理管带动第一风琴伸缩板伸缩,第一风琴伸缩板在伸缩的同时可对第二清理口起到封闭的效果,并且不会影响清理管位于第二清理口内的移动,提高了对第二清理口的密封效果。
12.可选的,相邻的所述第一风琴伸缩板相对的面的其中一个面上设置有插条,另一个面上开设有用于供插条插入的插槽,所述连接件包括穿设且螺纹连接在第一风琴伸缩板和插条上的连接螺栓。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螺栓将插条固定至插槽内,从而使得相邻的第一风琴伸缩板连接固定至一起,防止烟气沿着相邻的第一风琴伸缩板之间的间隙吹出,提高了相邻的第一风琴伸缩板之间的密封连接效果。
14.可选的,所述罩体的外壁上且位于两侧第一滑动槽的同一端所在的位置开设有取出口,所述取出口与第一滑动槽连通且用于供第一风琴伸缩板位于第一滑动槽内取出。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出口的设置便于对第一滑动槽内第一风琴伸缩板的数量进行调节,采用不同数量的清理管可对转换机构起到进一步的清理效果,并且采用多个第一风琴伸缩板可进一步提高对第二清理口的密封效果。
16.可选的,所述第二清理口的内壁上且位于第一滑动槽的两端所在的位置固定设置有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一风琴伸缩板固定至板体上的固定件。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板体和固定件的设置可将第一风琴伸缩板固定至第一滑动槽内,从而对第一风琴伸缩板和第二清理口端部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防止煤气沿着第一风琴伸缩板和第二清理口端部之间的间隙吹出,并且对第一风琴伸缩板进行固定后,可防止清理管在带动第一风琴伸缩板伸缩时与第二清理口之间产生间隙,间接提高了对第一风琴伸缩板的伸缩效果。
18.可选的,所述第一风琴伸缩板上且位于清理管穿设的位置开设有调节口,所述调
节口内设置有弹性的调节板,所述清理管穿设且固定连接在弹性的调节板上,所述清理管通过调节板设置在第一风琴伸缩板上。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管可带动弹性的调节板位于开口内依靠自身的弹力变形,从而调节清理管的角度,进一步提高了清理管对转换机构的清理效果。
20.可选的,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设置在出水口内的第二风琴伸缩板,所述第二风琴伸缩板的两端固定设置在出水口的两端,所述出水口相对的面上均开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风琴伸缩板的两侧位于两侧第二滑动槽内伸缩移动。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风琴伸缩板可将出水口封闭,从而防止出水口漏水,提高了对出水口的封闭效果。
22.可选的,所述第二风琴伸缩板伸缩板上开设有多个开口,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同轴设置在每个开口内的筒体和设置在筒体内的多个弹性板,相邻的所述弹性板呈相互抵接设置,每个所述弹性板靠近筒体内壁的端部为固定设置在筒体上的固定端,每个所述弹性板远离筒体内壁的端部为自由活动的自由端,多个所述弹性板呈自然状态时将筒体封闭。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带动多个弹性板移动,使得第二风琴伸缩板位于出水口内伸缩,第二风琴伸缩板可位于出水口内伸缩,从而调节筒体的位置,使得多个弹性板可位于出水口上的不同位置进行排水,提高了排水的效果,操作人员抵抗多个弹性板的弹力带动弹性板脱离抵接即可实现排水,其结构简单,并且提高了密封的效果,防止煤气位于筒体内吹出。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当转换机构位于机壳内转动时,清理机构可沿着第一清理口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通过第二清理口对转换机构进行清理,从而防止煤气对汽轮机的转换机构造成影响,间接提高了发电机的发电效果;第一密封件可将第二清理口封闭,从而防止煤气在进入至机壳内时沿着第一清理口和第二清理口吹出,第二密封件可对出水口进行封闭,防止煤气沿着出水口吹出,排水机构可在需要排水时进行排水;通过带动清理管位于第二清理口内移动,使得清理管带动第一风琴伸缩板伸缩,第一风琴伸缩板在伸缩的同时可对第二清理口起到封闭的效果,并且不会影响清理管位于第二清理口内的移动,提高了对第二清理口的密封效果;清理管可带动弹性的调节板位于开口内依靠自身的弹力变形,从而调节清理管的角度,进一步提高了清理管对转换机构的清理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展示插槽和插条的半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展示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的半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b部放大图。
26.附图标记说明:1、机壳;11、第一清理口;12、罩体;121、第二清理口;122、第一风琴伸缩板;123、第一滑动槽;124、插条;125、插槽;126、连接螺栓;127、取出口;128、板体;129、固定螺栓;13、清理管;131、出水孔;132、刷毛;133、进水软管;134、输送泵;14、调节口;141、
调节板;15、出水口;151、第二风琴伸缩板;152、第二滑动槽;153、开口;154、弹性板;155、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钢铁企业煤气蒸汽余热整体利用发电系统。参照图1,一种钢铁企业煤气蒸汽余热整体利用发电系统,包括汽轮机的机壳1,机壳1内设置有用于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的转换机构。
29.结合图1和图2,机壳1的顶壁上开设有第一清理口11,第一清理口11设置为条形孔,机壳1的外壁上且位于第一清理口11所在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将第一清理口11罩设的罩体12,罩体12整体呈长方体设置,罩体12上开设有第二清理口121,第二清理口121设置为条形孔,第二清理口121与第一清理口11呈相互平行设置,罩体12的第二清理口121内滑动设置有多个用于穿过第一清理口11对转换机构清理的清理机构。
30.结合图1和图2,清理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二清理口121上的清理管13,清理管13靠近转换机构的端部呈封闭设置,清理管13远离转换机构的端部呈开口153设置,清理管13的封闭端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孔 (图中未示出),清理管13的封闭端上设置有用于抵接在转换机构上的刷毛132,清理管13远离转换机构的端部设置有进水软管133,清理管13上设置有用于将清理水沿着进水软管133输送至清理管13内的输送泵134,输送泵134位于罩体12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地面上防止水槽,将进水软管133远离清理管13的端部放置在水槽内即可。
31.结合图2和图3,罩体12上设置有用于在清理机构清理时对第二清理口121封闭的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包括多个第一风琴伸缩板122,多个清理管13一一对应的穿设且固定连接在多个第一风琴伸缩板122上,第二清理口121相对的面上均开设有第一滑动槽123(参见图4),第一风琴伸缩板122的两侧位于两侧第一滑动槽123内伸缩移动,第一风琴伸缩板122的边缘抵接至第一滑动槽123的底壁上,清理管13通过第一风琴伸缩板122和第一滑动槽123滑动设置在第二清理口121内。
32.结合图2和图3,为了提高相邻的第一风琴伸缩板122之间的密封效果,相邻的第一风琴伸缩板122相对的面的其中一个面上设置有插条124,另一个面上开设有用于供插条124插入的插槽125;在本实施例中,插槽125的横截面呈矩形设置,插条124与矩形的插槽125配合设置;为了将相邻的第一风琴伸缩板122固定至在一起,相邻的第一风琴伸缩板122上设置有用于将相邻的第一风琴伸缩板122固定至一起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穿设且螺纹连接在第一风琴伸缩板122和插条124上的连接螺栓126,连接螺栓126沿第一风琴伸缩板122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
33.结合图1和图2,为了调节清理管13和第一风琴伸缩板122的数量,罩体12的外壁上且位于两侧第一滑动槽123的同一端所在的位置开设有取出口127,取出口127与第一滑动槽123连通且用于供第一风琴伸缩板122位于第一滑动槽123内取出;为了将多个第一风琴伸缩板122中两侧边缘的第一风琴伸缩板122固定至第二清理口121内,第二清理口121的内壁上且位于第一滑动槽123的两端所在的位置固定设置有板体128,板体128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一风琴伸缩板122固定至板体128上的固定件;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包括同时穿设且
螺纹连接在第一风琴伸缩板122和板体128上的固定螺栓129。
34.结合图1和图2,为了调节清理管13的朝向,第一风琴伸缩板122上且位于清理管13穿设的位置开设有调节口14,调节口14内设置有弹性的调节板141,清理管13穿设且固定连接在弹性的调节板141上,清理管13通过调节板141设置在第一风琴伸缩板122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清理口11的宽度大于第二清理口121的宽度。
35.结合图4和图5,为了带动清洗水位于机壳1内排出,机壳1的底壁上开设有出水口15,出水口15设置为条形孔,出水口15与第二清理口121平行,机壳1的出水口15上设置有用于将出水口15封闭的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包括设置在出水口15内的第二风琴伸缩板151,第二风琴伸缩板151的两端固定设置在出水口15的两端,出水口15相对的面上均开设有第二滑动槽152,第二风琴伸缩板151的两侧位于两侧第二滑动槽152内伸缩移动,第二风琴伸缩板151的边缘抵接至第二滑动槽152的底壁上。
36.结合图4和图5,第二密封件包括用于供机壳1内的清洗水沿第一密封件排出的排水机构;第二风琴伸缩板151伸缩板上开设有多个开口153,排水组件包括同轴设置在每个开口153内的筒体155和设置在筒体155内的多个弹性板154,相邻的弹性板154呈相互抵接设置,每个弹性板154靠近筒体155内壁的端部为固定设置在筒体155上的固定端,每个弹性板154远离筒体155内壁的端部为自由活动的自由端,多个弹性板154呈自然状态时将筒体155封闭。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钢铁企业煤气蒸汽余热整体利用发电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机壳1内的转换机构进行清理时,选取适量的清理管13和第一风琴伸缩板122,将第一风琴伸缩板122沿着取出口127移入至第一滑动槽123内,通过连接螺栓126和固定螺栓129对多个第一风琴伸缩板122进行固定,将多个进水软管133与水源连通,输送泵134可将清理水输送至清理管13内通过出水孔排出,操作人员手持清理管13带动第一风琴伸缩板122位于第二清理口121内移动,通过调节板141调节清理管13的角度对转换机构进行清理,通过抵抗多个弹性板154的弹力将开口153打开,使得清理后的水沿着相邻的弹性板154之间的间隙排出,使得无需对汽轮机内的转换机构拆卸清理,提高了对转换机构的清理效果,并且可防止煤气对转换机构造成影响,间接提高了发电机的发电效果。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