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血液处理设备及其端盖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29 20:15: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血液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端盖清洁装置。还涉及一种血液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生物相容性能主要包括组织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血液相容性的好坏直接影响透析器的品质和使用寿命,因此一款高品质透析器不仅需要具有优异的毒素清除能力,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能。
3.透析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形成血栓,绝大多数血栓产生在端盖周围,不仅会影响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严重的会影响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轻度血栓的形成会影响透析器对毒素的清除能力,降低透析充分性;重度血栓的形成会使透析患者被迫下机,增加患者血液负担,可能会引起低血压等不良症状。目前,针对端盖周围大量血栓的清洁需要中断透析治疗,不能够在透析过程中实现端盖血栓的清除。
4.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端盖清洁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端盖清洁装置,可实现透析过程中端盖的自清洁。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血液处理设备。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端盖清洁装置,包括:
7.端盖,用以设置于壳体及膜束端面的上侧,且所述端盖可在所述壳体上自转;
8.第一清洁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端盖内部,用以在所述端盖自转时随所述端盖一同转动;
9.第二清洁件,用以固定设置于壳体及膜束端面的上侧,以使所述端盖带动所述第一清洁件转动时、所述第一清洁件将血栓推动至所述第二清洁件处。
10.优选地,所述第一清洁件为清洁刷,所述第二清洁件为挡板,所述第一清洁件和所述第二清洁件用以分别设置于所述端盖和壳体的半径上。
11.优选地,所述清洁刷的材质为硅胶或聚氨酯。
12.优选地,所述挡板用以与壳体为一体且为同一材质。
13.优选地,所述清洁刷和所述挡板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且呈轴对称分布。
14.优选地,还包括手柄件,所述手柄件设置于所述端盖的外部。
15.优选地,所述手柄件的数量为一对,一对所述手柄件镜像设置于所述端盖外部两侧。
16.优选地,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以设置于所述端盖和壳体之间以实现所述端盖自转时的密封。
17.优选地,所述端盖的内部设置有供所述密封件安装的凹槽。
1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血液处理设备,采用上述端盖清洁装置。
19.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技术所提供的端盖清洁装置适用于现有的血液处理设备,如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滤过器、血液滤过器、血浆分离器等;在壳体及膜束端面上侧的端盖设置第一清洁件,在壳体及膜束端面的上侧设置第二清洁件。
20.在该端盖清洁装置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在壳体上控制端盖旋转,使随端盖一同转动的第一清洁件将血栓推动至第二清洁件处,实现端盖血栓的自清洁。该端盖清洁装置不仅能够实现端盖血栓的自清洁,而且清洁过程可以在透析过程中进行,因此无需中断透析治疗,避免了因血栓形成导致的被迫下机和血液损失,保障血液处理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端盖清洁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23.图2为图1中端盖的仰视图;
24.图3为图1中壳体的俯视图;
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脉压监控的流程图;
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脉压变化曲线。
27.其中:
28.1-端盖、2-第一清洁件、3-血液通道、4-手柄件、5-凹槽、6-第二清洁件、7-密封件、8-膜束端面、9-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1.请参考图1至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端盖清洁装置的组装示意图,图2为图1中端盖的仰视图,图3为图1中壳体的俯视图。
32.在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端盖清洁装置,包括端盖1、第一清洁件2和第二清洁件6。
33.其中,端盖1设置于血液处理设备的壳体9及膜束端面8的上侧,且端盖1可在壳体9上自转。第一清洁件2固定设置于端盖1内部,且在端盖1自转时随端盖1一同转动。第二清洁件6固定设置于壳体9及膜束端面8的上侧。
34.需要说明的是,该端盖清洁装置适用于现有的血液处理设备,相当于对现有的血液处理设备的盖体结构进行改进,使血液处理设备的盖体结构具备本技术中端盖1自清洁
的功能;上述血液处理设备可以是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滤过器、血液滤过器、血浆分离器等,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35.在本实施例中,起到清洁作用的部件为第一清洁件2和第二清洁件6,第一清洁件2为运动的部件,第二清洁件6为固定的部件。利用第一清洁件2运动时的清扫,使血栓受第一清洁件2的清扫并运动至第二清洁件6处。
36.具体而言,在该端盖清洁装置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在壳体9上控制端盖1旋转,使随端盖1一同转动的第一清洁件2将血栓推动至第二清洁件6处,实现端盖1内血栓的自清洁。
37.该端盖清洁装置不仅能够实现端盖1内血栓的自清洁,而且清洁过程可以在透析过程中进行,因此无需中断透析治疗,避免了因血栓形成导致的被迫下机和血液损失,保障血液处理的顺利进行。
3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清洁件2为清洁刷,第二清洁件6为挡板,第一清洁件2和第二清洁件6用以分别设置于端盖1和壳体9的半径上。
39.在本实施例中,清洁刷的长度可以短于端盖1的内部半径,进而在清洁刷旋转清扫时,设置在端盖1半径上的清洁刷环绕整周360度,将端盖1内的血栓清扫至挡板一侧。
40.示例性的,清洁刷的材质为硅胶或聚氨酯。
41.示例性的,挡板用以与壳体9为一体且为同一材质。
42.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刷和挡板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且呈轴对称分布。
43.在本实施例中,清洁刷和挡板的数量可以为1-2个,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44.以清洁刷和挡板的数量为1个为例:在透析治疗过程中,挡板是固定的,清洁刷紧靠在挡板的第一侧;将透析器两端的端盖1进行正向旋转,旋转一圈角度为360度,清洁刷将血栓清洁到挡板的第二侧;在此基础上,还可将清洁刷反向旋转一圈,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45.示例性的,透析刚开始0h时旋转1圈;1h、2h、3h、4h时刻旋转端盖1两圈,保证血栓清洁到挡板的第二侧,旋转后清洁刷和挡板起到固定血栓的作用。
46.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手柄件4,手柄件4设置于端盖1的外部。
47.在本实施例中,手柄件4为便于操控的旋转手柄;当需要控制端盖1旋转时,通过操控手柄件4,更容易实现端盖1的旋转控制。
48.示例性的,手柄件4的数量为一对,一对手柄件4镜像设置于端盖1外部两侧。
49.除此以外,还包括密封件7,密封件7用以设置于端盖1和壳体9之间以实现端盖1自转时的密封。
50.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7可以为o型圈,既起到连接端盖1与壳体9的作用,又起到可相对自由转动端盖1的作用。
51.示例性的,端盖1的内部设置有供密封件7安装的凹槽5。
52.在本实施例中,o型圈的上侧镶嵌于端盖1的凹槽5中,o型圈的下侧与壳体9的上缘紧贴,起到密封的作用。
53.除此以外,端盖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血液通道3,血液通道3用于实现血液的进出。需要注意的是,清洁刷及挡板的长度设计为小于端盖1内部的半径,端盖1在旋转时会避开血液通道3,保障血液处理设备的使用不受影响。
54.示例性的,在图示的尺寸中,l1=25mm,l2=23mm,l3=8mm,l4=13mm,l5=6mm,l6=2mm。
55.请参考图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脉压监控的流程图。
56.在图4所示的动脉压监控中:透析治疗过程中,采用透析机实时监控动脉压,如果任意时刻动脉压报警,需立即进行旋转端盖1清洁血栓的操作,然后将机器报警复位。如果报警不能复位,排除静脉壶凝血原因后,重复进行旋转端盖1清洁血栓的操作,直至报警解除为止;如透析过程动脉压未有报警发生,可在透析0.5h、1h、2h、3h、4h时进行旋转端盖1清洁血栓的操作。
57.在该端盖清洁装置的性能表征中:
58.模拟临床透析。取1支透析器分别采用200ml新鲜猪血用于模拟临床透析,采用3.8%枸橼酸钠抗凝,抗凝剂与血液体积比为(1:15),泵速为200ml/min,分别于0.5h、1h、2h、3h、4h时刻旋转手柄件4两圈,0h时为一圈,并记录旋转前后动脉压变化。同理取1支相同规格透析器采用相同血液,不旋转手柄件4作为对照品。
59.表1测试参数
60.模拟透析时间/h00.51234清洁前动脉压/mmhg84104117126132137清洁后动脉压/mmhg8295101111114123不清洁动脉压/mmhg81107124139151187
61.绘制时间t-动脉压p变化曲线。请参考图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脉压变化曲线。
6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血液处理设备,采用上述端盖清洁装置,相当于对现有的血液处理设备的盖体结构进行了改进,应具有上述端盖清洁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63.在本实施例中,血液处理设备可以是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滤过器、血液滤过器、血浆分离器等设备,同应属于本实施例的说明范围。
64.以透析器为例,通过对血栓形成后的透析器解剖分析可知,绝大多数血栓产生在端盖1周围,中空纤维内部结构却保存完整。这是因为端盖1中心位置血液流速较快,血栓不容易形成;相反,端盖1边缘附近血液流速相对较慢,有时会产生“死腔”,因此在透析过程中血栓容易形成于端盖1周围,1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旋转端盖1来清除端盖1内血栓,从而避免透析中断现象的发生,具有临床操作价值。
65.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中提及的诸多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6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67.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血液处理设备及其端盖清洁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
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