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口罩防起雾的导流装置

2022-06-18 03:21: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口罩防起雾的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口罩结构对于佩戴眼镜的使用者而言并不友好,主要体现在该类使用者在佩戴口罩呼气时,其眼镜镜片容易起雾,影响视野,特别是在室外温度低的时候。为了解决眼镜起雾的问题,目前大概有如下方式:第一,口罩上设置弹性塑形条或者海绵垫,一般设置在口罩与人体鼻梁对应的位置,然而其密闭度低,漏气严重,基本起不到防起雾的效果;第二,口罩上设置单向结构的呼吸阀,使用者所呼出的气体可通过呼吸阀直接排至口罩外,然而该结构并不不适合感染病人,尤其是现在新冠疫情期间,使用者所呼出的气体未经过口罩的过滤即排出,容易造成气体污染物外泄,因此在正规场合是禁用的;第三,口罩上设置导流件,使用者所呼出的气体强迫从口罩侧边或者下方导出,该结构同样存在污染风险。
3.上述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口罩防起雾的导流装置,其安装在口罩上后有利于防止眼镜起雾,并且有利于避免污染物的外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口罩防起雾的导流装置,包括连通设置的通气管、出气管和进气管;所述出气管与进气管上下并列设置,所述出气管的进气端连接于通气管的出气端,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连接于通气管的进气端;所述出气管设有开口朝下的用于出气的出气孔,所述进气管设有开口朝上的用于进气的进气孔。
6.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装置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通气管,所述出气管及进气管连接在两通气管之间。
7.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气管外套设有第一护套,所述第一护套上开设有用于暴露出气孔的第一开槽。
8.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管外套设有第二护套,所述第二护套上开设有用于暴露进气孔的第二开槽。
9.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气管、出气管或进气管中设有用于限制通气管内气流单向流动的单向限流件。
10.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限流件设于通气管的内部流道;
11.所述单向限流件包括连通管及启闭片,所述连通管为上下连通的中空结构,所述连通管的内壁一侧设有活动槽、另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启闭片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活动槽、另一端可在外力作用下与限位槽相接触或相脱离;当通气管内气流沿其进气端至出气端方向流动时,所述启闭片与限位槽相脱离,使得所述连通管的内腔为通气结构;当通气管内气流沿其出气端至进气端方向流动时,所述启闭片与限位槽相接触,使得所述连
通管的内腔为闭气结构。
12.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气管、出气管和/或进气管采用软质橡胶制成。
13.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气管、出气管与进气管一体成型。
14.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气管上设有至少两个出气孔,所述进气管设有至少两个进气孔。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口罩防起雾的导流装置,导流装置安装在口罩上后,出气管位于使用者鼻梁位置,进气管位于使用者下巴位置,使用者在呼气时,所呼出的气体首先向下流动且部分气体可通过进气孔进入通气管,然后从出气孔流出,此时在口罩与人体脸部之间从出气孔排出的下降气流可对抗上升气流,从而抑制了上升气流的进一步流动,从而大大减少乃至消除了吹向使用者眼镜镜片的气体,由此而有利于防止眼镜起雾;
17.此外,由于使用者所呼出的大部分气体在导流装置中循环流动,从而减少了该部分气体的外泄,由此而有利于避免污染物的外泄。
18.同时,使用可将通气管设于口罩本体的外侧、出气管和进气管设于口罩的内侧,此时,在室外温度较低时,通气管中流动的气体还可与外界低温气体进行热量交换,从而降低了通气管中气体的温度,降温后的气体不仅可在口罩内对抗上升气流,而且降温后的气体即使吹向眼镜镜片也不会形成雾气,由此进一步有利于防止眼镜起雾,提升了口罩的实用性。
19.本实用新型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装置第一种结构的主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气管第一种结构的仰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第一种结构的仰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装置第二种结构的主视图;
24.图5为图4中a处放大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装置应用于口罩时的主视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装置应用于口罩时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一
29.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口罩防起雾的导流装置,包括连通设
置的通气管1、出气管2和进气管3;所述出气管2与进气管3上下并列设置,所述出气管2的进气端连接于通气管1的出气端,所述进气管3的出气端连接于通气管1的进气端;所述出气管2设有开口朝下的用于出气的出气孔2a,所述进气管3设有开口朝上的用于进气的进气孔3a。
30.通气管1、出气管2和进气管3例如可采用软质橡胶制成;作为优选,通气管1、出气管2与进气管3一体成型;“上”“下”以图1所示方向为准;通气管 1的上端为其出气端、下端为其进气端;出气管2与进气管3之间的距离例如可为4.0-8.0cm,具体可根据需要而定,大致地,在使用时出气管2位于使用者鼻梁位置,进气管3则位于使用者下巴位置;出气孔2a、进气孔3a的数量及其形状均可根据需要而定,只要能实现其出气、进气的效果即可;优选地,所述出气管2上设有至少两个出气孔2a,所述进气管3设有至少两个进气孔3a。
3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口罩防起雾的导流装置,导流装置安装在口罩上后,出气管2位于使用者鼻梁位置,进气管3位于使用者下巴位置,使用者在呼气时,所呼出的气体首先向下流动且部分气体可通过进气孔3a进入通气管1,然后从出气孔2a流出(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即为呼出气体的流动方向),此时在口罩与人体脸部之间从出气孔2a排出的下降气流可对抗上升气流(使用者所呼出的气体仍有一部分会因受到阻挡上升,上升气流的存在正是使得眼镜起雾的主要原因),从而抑制了上升气流的进一步流动,从而大大减少乃至消除了吹向使用者眼镜镜片的气体,由此而有利于防止眼镜起雾;
32.此外,由于使用者所呼出的大部分气体在导流装置中循环流动(当然,随着使用者呼吸的不断进行,大部分气体仍是通过口罩的过滤而流至外界的),从而减少了该部分气体的外泄,由此而有利于避免污染物的外泄。
33.本实施例中,导流装置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通气管1,所述出气管2及进气管3连接在两通气管1之间。两个通气管1的结构相同,从而可以达到安装后的平衡,防止造成口罩的不稳定;出气管2及进气管3的数量均为一个,导流装置在各管件连接后即形成了方形的结构;两个通气管1也可以有效提高气体的流动速率,从而增加所形成的下降气流的总量及速度。
34.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管2外套设有第一护套4,所述第一护套4上开设有用于暴露出气孔2a的第一开槽4a;第一护套4例如可为柔性橡胶套或者海绵套,以提高使用者的佩戴舒适度及提高口罩的密闭效果;第一护套4的长度小于出气管2的长度;第一开槽4a设于第一护套4的下侧面,优选为矩形槽结构。
35.同样地,所述进气管3外套设有第二护套5,所述第二护套上开设有用于暴露进气孔3a的第二开槽5a;第二护套5例如可为柔性橡胶套或者海绵套,以提高使用者的佩戴舒适度及提高口罩的密闭效果;第二护套5的长度小于进气管3 的长度;第二开槽5a设于第二护套5的上侧面,优选为矩形槽结构。
36.实施例二
37.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口罩防起雾的导流装置,可在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用于口罩防起雾的导流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而得。
38.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口罩防起雾的导流装置,其进一步改进之处就在于:所述通气管1、出气管2或进气管3中设有用于限制通气管1内气流单向流动的单向限流件6;单向限流件6的设置,使得使用者所呼出的气体只能沿进气管3、通气管1至出气管2的方向流
动,而不会发生逆流,以提高使用者呼吸的顺畅性。
39.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单向限流件6设于通气管1的内部流道;
40.所述单向限流件6包括连通管61及启闭片62,所述连通管61为上下连通的中空结构,所述连通管61的内壁一侧设有活动槽63、另一侧设有限位槽64,所述启闭片62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活动槽63、另一端可在外力作用下与限位槽64相接触或相脱离;当通气管1内气流沿其进气端至出气端方向流动时,所述启闭片62与限位槽64相脱离,使得所述连通管61的内腔为通气结构(此时通气管1的内部流道连通);当通气管1内气流沿其出气端至进气端方向流动时,所述启闭片62与限位槽64相接触,使得所述连通管61的内腔为闭气结构 (此时通气管1的内部流道封闭)。
41.连通管61及启闭片62可为硬质塑料结构;连通管61为圆形通管,其可以定位在通气管1的内部流道并阻塞通气管1的内部流道;例如,通气管1的内部流道可设置安装槽,从而使得连通管61可卡在安装槽中;或者连通管61也可以胶接方式定位于通气管1的内部流道。启闭片62具体是在气压作用下进行翻转的;启闭片62的上部可设置成半球形凸起状,从而提高其闭气效应。
42.实施例三
43.对应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相应提供的一种防起雾口罩,包括口罩本体7,口罩本体7上连接了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示的导流装置。
44.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通气管1设于口罩本体7的外侧,所述出气管2 和进气管3设于口罩本体7的内侧。口罩本体7的外侧即其使用时朝向外界的一侧,口罩本体7的内侧即其使用时朝向使用者脸部的一侧。通气管1、出气管 2与进气管3可直接架设在口罩本体7上,或者也可以通过胶水进行粘接或通过绑带进行绑接,只要能达到其定位效果即可。
4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起雾口罩,导流装置安装在口罩上后,出气管2位于使用者鼻梁位置,进气管3位于使用者下巴位置,使用者在呼气时,所呼出的气体首先向下流动且部分气体可通过进气孔3a进入通气管1,然后从出气孔 2a流出,此时在口罩与人体脸部之间从出气孔2a排出的下降气流可对抗上升气流,从而抑制了上升气流的进一步流动,从而大大减少乃至消除了吹向使用者眼镜镜片的气体,由此而有利于防止眼镜起雾;
46.此外,由于使用者所呼出的大部分气体在导流装置中循环流动,从而减少了该部分气体的外泄,由此而有利于避免污染物的外泄。
47.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起雾口罩,除了具有前述有益技术效果外,由于将通气管1设于口罩本体7的外侧、出气管2和进气管3设于口罩本体7 的内侧,在室外温度较低时,通气管1中流动的气体还可与外界低温气体进行热量交换,从而降低了通气管1中气体的温度,降温后的气体不仅可在口罩内对抗上升气流,而且降温后的气体即使吹向眼镜镜片也不会形成雾气,由此进一步有利于防止眼镜起雾,提升了口罩的实用性。
4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