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猛士车内饰顶板的制作方法

2022-07-09 05:50: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猛士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猛士车内饰顶板。


背景技术:

2.现有猛士车在出厂时,车体顶部未安装内饰,使得车辆裸露车顶钢板及骨架,人员在车内乘坐时,头部会直接磕碰到车顶骨架,造成人员受伤。且长期将车顶裸露在环境中,使得车顶钢板长期受酸、碱、盐等腐蚀,使得车辆的耐候性变差,影响车辆的使用寿命。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因车顶钢板导热快、隔音差,使得车辆行驶过程噪音高,车内温度变化不均匀,无有效的隔音、隔热作用,影响人员的驾乘感受。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猛士车内饰顶板,能够提高车内人员的乘坐安全,提高车内的隔热性能和隔音性能,提高车体的耐候性。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一种猛士车内饰顶板,包括随型于猛士车内顶的前顶板、中顶板、第一后顶板和第二后顶板,以及随型于猛士车内侧壁的第一壁板、第二壁板、第三壁板和第四壁板;所述前顶板、所述中顶板、所述第一后顶板和所述第二后顶板位于车顶内壁,且沿车头方向向车尾方向依次搭接设置;所述第一壁板位于车的一内侧壁靠近车尾处,且与所述第一后顶板搭接设置;所述第二壁板位于车的另一内侧壁靠近车尾处,且与所述第一后顶板搭接设置;所述第三壁板位于车尾一拐角处,且与所述第一壁板和所述第一后顶板搭接设置;所述第四壁板位于车尾另一拐角处,且与所述第二壁板和所述第一后顶板搭接设置;所有搭接位置均通过连接件固定在车体骨架上。
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拉铆螺母和螺栓,所述拉铆螺母镶嵌在与所述搭接位置对应的所述车体骨架内,所述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搭接位置后与所述拉铆螺母配合连接。
7.进一步地,还包括装饰帽固定卡环和装饰帽,所述装饰帽固定卡环套设在所述螺栓上并被所述螺栓压在所述搭接位置处,所述装饰帽包裹所述螺栓并与所述装饰帽固定卡环卡合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前顶板、所述中顶板、是第一后顶板、所述第二后顶板、所述第一壁板、所述第二壁板、所述第三壁板和所述第四壁板均包括表皮层、夹芯结构层和隔音隔热层,所述表皮层、所述夹芯结构层和所述隔音隔热层依次贴合,且所述表皮层朝向车内。
9.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驾驶舱前挡,所述第一驾驶舱前挡与所述前顶板朝向车头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
10.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驾驶舱前挡,所述第二驾驶舱前挡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前顶板上靠近车头的位置。
11.进一步地,还包括照明灯,所述照明灯设置在所述前顶板、所述中顶板和第一后顶
板上。
12.进一步地,还包括防空灯,所述防空灯设置在所述前顶板、所述中顶板和第一后顶板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猛士车内饰顶板,根据车体内部空间结构,随型设计了前顶板、中顶板、第一后顶板和第二后顶板,以及第一壁板、第二壁板、第三壁板和第四壁板,将前顶板、中顶板、第一后顶板和第二后顶板安装在车顶内壁,且沿车头方向向车尾方向依次搭接设置,将第一壁板安装在车的一内侧壁靠近车尾处,且与第一后顶板搭接设置,将第二壁板安装车的另一内侧壁靠近车尾处,且与第一后顶板搭接设置,将第三壁板安装在车尾一拐角处,且与第一壁板和第一后顶板搭接设置,将第四壁板安装在车尾另一拐角处,且与第二壁板和第一后顶板搭接设置,所有的搭接位置均通过连接件固定在车体骨架上,利用前顶板、中顶板、第一后顶板和第二后顶板,以及第一壁板、第二壁板、第三壁板和第四壁板有效的提高了车内乘坐人员的乘坐安全,将裸露的车体进行覆盖,能够有效的进行隔热和隔音,给乘员带来更为舒适的作业环境,提高了车体的耐候性,采用模块化的安装方式,便于安装和拆卸。
14.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对于搭接处的连接方式采用螺栓与镶嵌在车体骨架内的拉铆螺母配合连接,连接方式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快速。
15.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每个螺栓的头部安装有装饰帽,将装饰帽卡合在套设在螺栓上的装饰帽固定卡环上,利用装饰帽包裹住螺栓头部,防止裸露的螺栓对人造成伤害,同时提升了美观性。
16.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前顶板、中顶板、是第一后顶板、第二后顶板、第一壁板、第二壁板、第三壁板和第四壁板均包括表皮层、夹芯结构层和隔音隔热层,表皮层、夹芯结构层和隔音隔热层依次贴合,且表皮层朝向车内,表皮层采用新型人造皮革,纹路清晰、视觉效果、触感柔和,作为与人接触的材料更加自然环保,夹芯结构层提供了强度支撑,隔音隔热层有效的提高了猛士车的隔音隔热性能,能够满足军用车辆环境使用要求和兼备隔音隔热性能,能为乘员提供更为舒适的乘坐感受。
1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猛士车内饰顶板的整体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a-a剖面结构图;
21.图3为图2中内饰固定点b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2中内饰固定点c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图2中内饰固定点d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猛士车内饰顶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前顶板;2-第一驾驶舱前挡;3-第二驾驶舱前挡;4

中顶板;5

第一后顶板;6-第二后顶板;7

第一壁板;8

第二壁板;9

第三壁板;10-第四壁板;11-照明灯;12-防空灯;13-拉铆螺母;14-装饰帽固定卡环;15-螺栓;16-装饰帽;17-车体骨架;18-表皮层;19-夹芯结构层;20-隔音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某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猛士车内饰顶板,包括随型于猛士车内顶的前顶板1、中顶板4、第一后顶板5和第二后顶板6,以及随型于猛士车内侧壁的第一壁板7、第二壁板8、第三壁板9和第四壁板10。具体地说,结合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前顶板1、中顶板4、第一后顶板5和第二后顶板6位于车顶内壁,且沿车头方向向车尾方向依次搭接设置;第一壁板7位于车的一内侧壁靠近车尾处,且与第一后顶板5搭接设置;第二壁板8位于车的另一内侧壁靠近车尾处,且与第一后顶板5搭接设置;第三壁板9位于车尾一拐角处,且与第一壁板7和第一后顶板5搭接设置;第四壁板10位于车尾另一拐角处,且与第二壁板8和第一后顶板5搭接设置。所有搭接位置均通过连接件固定在车体骨架17上。也就是说,在安装前顶板1、中顶板4、第一后顶板5和第二后顶板6时,按照从车头向车尾方向依次安装,相邻的两板之间采用搭接结构,使得安装稳定性好,安装后缝隙不透光。同理,在安装第一壁板7、第二壁板8、第三壁板9和第四壁板10时,也分别与对应的板之间进行搭接设置。
28.优选的,本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一驾驶舱前挡2和第二驾驶舱前挡3,将第一驾驶舱前挡2与前顶板1朝向车头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将第二驾驶舱前挡3通过螺钉连接在前顶板1上靠近车头的位置。在前顶板1、中顶板4和第一后顶板5上均设置有照明灯11和防空灯12。
29.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件包括拉铆螺母13和螺栓15,拉铆螺母13镶嵌在与搭接位置对应的车体骨架17内,螺栓15的一端穿过搭接位置后与拉铆螺母13配合连接。如图3所示,以前顶板1与中顶板4之间的搭接固定为例,前顶板1与中顶板4搭接时,前顶板1压接于中顶板4底下,先将拉铆螺母13嵌入于车体骨架17内,然后利用螺栓15与拉铆螺母13配合后实现内饰搭接位置的固定。
30.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装饰帽固定卡环14和装饰帽16,装饰帽固定卡环14套设在螺栓15上并被螺栓15压在搭接位置处,装饰帽16包裹螺栓15并与装饰帽固定卡环14卡合连接。也就是说,将螺栓15穿过装饰帽固定卡环14将内饰搭接位置固定于车体骨架17,将装饰帽16与装饰帽固定卡环14卡合后包裹住螺栓15,做到美观又可以防止外露的螺栓与人接触,起来保护人的作用。
31.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前顶板1、中顶板4、是第一后顶板5、第二后顶板6、第一壁板7、第二壁板8、第三壁板9和第四壁板10均包括表皮层18、夹芯结构层19和隔音隔热层20,表皮层18、夹芯结构层19和隔音隔热层20依次贴
合,且表皮层18朝向车内。也就是说,前顶板1、中顶板4、是第一后顶板5、第二后顶板6、第一壁板7、第二壁板8、第三壁板9和第四壁板10均由起美观效果的表皮层18、提供强度的夹芯结构层19、起隔音隔热效果的隔音隔热层20组成。通过特定的工艺使其三者结合,使前顶板1、中顶板4、是第一后顶板5、第二后顶板6、第一壁板7、第二壁板8、第三壁板9和第四壁板10具有三者的优点,有效的提高了军用猛士车的耐候性、隔音隔热等特性,又具有美观实用性能。本实施例中夹芯结构层19为玻纤增加复合材料,轻质高强和耐化学性,使得内饰板具备更高的硬度、刚性以及耐腐蚀性。
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