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处理废气的吸附床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23:29: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有机废气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废气的吸附床。


背景技术:

2.现有吸附床在气体进口与吸附材料之间未设置专门的装置将气体均匀分布,从而导致进入吸附材料的气体在靠近进气方向的区域多,在远离这个方向的气体就很少,使得整个气体分布很不均匀,造成吸附材料的利用率不高,吸附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废气的吸附床,用于解决吸附材料的利用率不高,吸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废气的吸附床,包括:吸附床主体以及布风装置;
5.所述吸附床主体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吸附床主体内设置有吸附材料以及所述布风装置;
6.所述布风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吸附材料之间,所述布风装置用于将从进气口进入的气体均匀分布至所述吸附材料。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床主体上还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吸附材料之间也设置有所述布风装置。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布风装置包括中间部以及外围部,所述中间部的外围设置有所述外围部;
9.所述中间部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第一孔,所述外围部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第二孔。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孔的直径。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围部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布风装置固定在所述吸附床主体上。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部包括第一板件,所述外围部包括三块以上第二板件。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床主体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吸附材料。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以及两条以上支撑横梁,两条以上所述支撑横梁平行设置,两条以上所述支撑横梁与所述吸附床主体连接;
15.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吸附材料,两条以上支撑横梁上设置有所述支撑架。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设置有横梁连接件,所述吸附床主体上设置有过渡连接件;
17.所述横梁连接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过渡连接件连接。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以上支撑块,两个以上所述支撑块并排设置在两个以上所述支撑横梁上。
19.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气口与吸附材料之间设置有布风装置,通过布风装置将从进气口进入的气体均匀分布至所述吸附材料。其结构简单,布风效果良好,极大提高了吸附材料的使用率,进而提高吸附的效率。
20.上述实用新型内容相关记载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21.附图仅用于示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原理、实现方式、应用、特点以及效果等,并不能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
22.在说明书附图中:
23.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吸附床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吸附床的俯视图;
25.图3为图2中a-a的截面示意图;
26.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吸附床的另一截面示意图;
27.图5为图4中b的放大图;
28.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布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布风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30.上述各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31.1、吸附床;
32.11、吸附床主体;
33.111、进气口;
34.112、吸附材料;
35.113、防爆口;
36.114、检修口;
37.115、挂耳;
38.116、出气口;
39.117、支撑组件;
40.1171、支撑架;
41.1172、支撑横梁;
42.1173、横梁连接件;
43.1174、过渡连接件;
44.1175、支撑块;
45.12、布风装置;
46.121、中间部;
47.1211、第一孔;
48.1212、第一板件;
49.122、外围部;“连接”“固定”“设置”等用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所述“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设置;其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信连接;其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其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用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62.发明人发现现有吸附床1在进气口111与吸附材料112之间并未设置有任何装置,从而导致从进气口111进入吸附材料112的气体在靠近进气方向的区域多,而在远离这个方向的气体就很少,使得整个气体分布很不均匀,造成吸附材料112的利用率不高,吸附效率低的问题。因此,发明人在进气口111与吸附材料112之间特意设置有布风装置12,在布风装置12的作用下将从进气口111进入的气体能均匀地分布至吸附材料112,极大提高了吸附材料112的使用率,进而提高吸附的效率。
63.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废气的吸附床1,包括吸附床主体11以及布风装置12。吸附床主体11上开设有进气口111,吸附床主体11内设置有吸附材料112以及布风装置12。布风装置12设置在进气口111与吸附材料112之间,布风装置12用于将从进气口111进入的气体均匀分布至吸附材料112。
64.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气口111与吸附材料112之间设置有布风装置12,通过布风装置12将从进气口111进入的气体均匀分布至所述吸附材料112。其结构简单,布风效果良好,极大提高了吸附材料112的使用率,进而提高吸附的效率。
6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吸附床主体11上还开设有出气口116,出气口116与所述吸附材料112之间也设置有所述布风装置12。
66.吸附床1为现有的吸附床1结构,可选地,吸附床1包括吸附床主体11、进气口111、吸附材料112以及出气口116。在吸附床主体11内设置有吸附材料112,吸附材料112设置有上下两层,上层设置的吸附材料112靠近进气口111,下层设置的吸附材料112靠近出气口116。同理,布风装置也设置有两个,上层设置的布风装置12靠近进气口111,下层设置的布风装置12靠近出气口116。
67.其中,吸附材料112为沸石分子筛,沸石分子筛是一种常见的硅铝酸盐晶体材料,在自然界中即可存在,也可以大量人工合成。分子筛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比表面积较大,一般为200~900m2/g,具有较好的水热稳定性和较强的耐酸性等特性,是良好的载体。沸石分子筛规则的微孔骨架结构(孔道直径一般小于2nm择形效应),其孔径与大部分vocs的动力学直径相当,因此可以有效地吸附废气中的vocs,进而有效净化空气。其工作原理如下:沸石分子筛活化后,水分子被除去,余下的原子形成笼形结构,分子筛晶体中有许多一定大小的空穴,空穴之间有许多同直径的孔(也称“窗口”)相连。由于分子筛能将比其孔径小的分子吸附到空穴内部,而把比孔径大的分子排斥在其空穴外,起到筛分分子的作用。
68.如图3及图4所示,吸附床1在进行吸附时,气体通过进气口111分别经过上层设置的布风装置12、上层设置的吸附材料112、下层设置的吸附材料112以及下层设置的布风装置12后从出气口116排出。吸附床在进行脱附时,与进气时候的方向相反。此时,气体从出气口116方向进入后分别经过下层设置的布风装置12、下层设置的吸附材料112、上层设置的吸附材料112以及上层设置的布风装置12后从进气口排出。
69.可选地,在吸附床主体11上还开设有防爆口113,防爆口113用于平衡吸附床主体
11内部的压强,防止吸附床主体11内的压力过大,导致爆炸。可选地,在吸附床主体11的侧面还开设有检修口114,检修口114开设在吸附材料112附近。当吸附材料112使用达到一定次数或者吸附材料112都被使用完毕后,需要更换吸附材料112。可打开检修口114供工人进去更换吸附材料112,方便更换。可选地,在吸附床主体11的两侧设置有挂耳115,设置挂耳115方便工人吊装移动。
7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如图3及图4所示,布风装置12的截面为u型。布风装置12的截面为u型,由于进气口111设置在吸附床主体11的上方,为了使得布风装置12能尽可能将气体往两边分布,设置u型结构,由于u型结构的两端向进气口111倾斜,进入进气口111的气体能较大程度地往u型结构的两端走,之后进入u型结构的两端气体顺着吸附床主体11的内侧壁往吸附材料112的两端走,提高吸附材料112的利用率。
7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如图6及图7所示,布风装置12包括中间部121以及外围部122,中间部121的外围设置有外围部122。中间部121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第一孔1211,外围部122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第二孔1221。
72.布风装置12包括中间部121以及外围部122,中间部121的外围设置有外围部122。可选地,外围部122倾斜中间部121,两者间的角度为钝角。中间部121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第一孔1211,外围部122上开设有两个以上的第二孔1221。当气体从进气口111进入吸附床主体11后,经过布风装置12,通过中间部121的第一孔1211流至吸附材料112的中间,通过外围部122的第二孔1221沿着吸附床主体11的内侧壁流至吸附材料112的两端,这样吸附材料112的两端以及中间都能被合理地利用,提高利用率。
7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如图6及图7所示,第一孔1211的直径小于第二孔1221的直径。为了使气体能尽可能从布风装置12的两端流走,设置外围部122的第二孔1221的直径大于中间部121的第一孔1211的直径,即外围部122上开设的第二孔1221比中间部121上开设的第一孔1211更大,这样从进气口111进入地气体也能更大可能得往布风装置12的两端走。
7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如图4及图5所示,中间部121上均匀分布有第一孔1211,外围部122上均匀分布有第二孔1221。作为一优选实施例,中间部121上开设的第一孔1211的直径为40mm,开孔率为14%。外围部上开设第二孔直径为50mm,开孔率为28%。
7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如图6及图7所示,外围部122上设置有固定件1223,固定件1223用于将布风装置12固定在吸附床主体11上。由于中间部121外围设置有外围部122,因此,布风装置12主要通过外围部122固定在吸附床主体11上。可选地,在外围部122上设置有固定件1223,可通过固定件1223焊接在吸附床主体11上。固定件1223的一端固定在外围部122上,固定件1223的另一端固定在吸附床主体11的内侧壁上。
7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固定件1223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吸附床主体11上。为了方便后续拆卸布风装置12,设置布风装置12可拆卸地设置在吸附床主体11上。固定件1223可通过卡扣连接、螺纹连接或者铰链连接等可拆卸方式固定在吸附床主体11的内侧壁上。可选地,固定件1223的一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外围部122,固定件1223的另一端也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吸附床主体11的内侧壁上。
7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如图6及图7所示,中间部121包括第一板件1212,外围部122包括三块以上第二板件1222。其中,中间部121包括第一板件1212,外围部
122包括第二板件1222。第二板件1222的数量根据第一板件1212的形状设置。当第一板件1212的截面为三角形时,即俯视图为三角形时,需要三块第二板件1222设置在三角形的三条边上。作为一优选实施例,第一板件1212的截面为矩形,此时,需要四块第二板件1222,四块第二板件1222分别设置在第一板件1212的四边。由此类推,当第一板件1212的截面为多边形时,需要的第二板件1222的数量为第一板件1212的边的数量。当第一板件1212为正方形时,设置四块第二板件1222,第二板件1222的形状一致。在每块第二板件1222上设置有两个固定件1223,固定件1223通过螺栓固定在吸附床主体11的内侧壁上。
7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第一板件1212以及第二板件1222为不锈钢材质。为了保证布风装置12的使用率,设置第一板件1212以及第二板件1222为不锈钢材质,能降低气体腐蚀程度且质量较轻方便使用。
7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如图3至图5所示,吸附床主体11还包括支撑组件117,支撑组件117用于支撑吸附材料112。为了加强吸附材料112在吸附床主体11内的固定,设置有支撑组件117支撑吸附材料112。
8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如图3至图5所示,支撑组件117包括支撑架1171以及两条以上支撑横梁1172,两条以上支撑横梁1172平行设置,两条以上支撑横梁1172与吸附床主体11连接。支撑架1171上设置有吸附材料112,两条以上支撑横梁1172上设置有支撑架1171。
81.可选地,支撑组件117包括支撑架1171以及支撑横梁1172,支撑架1171上设置有网格,网格上设置有吸附材料112。支撑横梁1172设置有两个以上并平行设置,可选地,支撑横梁1172设置有四条,四条支撑横梁1172间隔设置并在上面设置有支撑架1171。支撑横梁1172与支撑架1171以及吸附床主体11之间都是可拆卸连接。
8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如图5所示,支撑横梁1172的两端设置有横梁连接件1173,吸附床主体11上设置有过渡连接件1174。横梁连接件1173通过紧固件与过渡连接件1174连接。
83.具体地,支撑横梁1172的两端设置有横梁连接件1173,吸附床主体1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横梁连接件1173相配合地过渡连接件1174,支撑连接件与过渡连接件1174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方便后续拆卸。作为一优选实施例,支撑横梁1172的两端开设有缺口,在缺口处设置有横梁连接件1173,吸附床主体11的内侧壁向支撑横梁1172方向凸出设置有过渡连接件1174(呈阶梯型),过渡连接件1174设置在横梁连接件1173下方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可选地,过渡连接件1174焊接在吸附床主体11的内侧壁上。
8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如图5所示,支撑架1171包括两个以上支撑块1175,两个以上支撑块1175并排设置在两个以上支撑横梁1172上。为了方便支撑架1171进行拆卸,支撑件设置两个以上的支撑块1175,相邻支撑块1175之间可以拆卸。可选地,设置支撑块1175之间设置有磁铁,相邻的支撑块1175之间通过磁铁固定。当需要拆卸支撑架1171时,通过磁铁将相邻的支撑块1175进行拆卸即可,操作方便。
85.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气口111与吸附材料112之间设置有布风装置12,通过布风装置12将从进气口111进入的气体均匀分布至所述吸附材料112。其结构简单,布风效果良好,极大提高了吸附材料112的使用率,进而提高吸附的效率。
86.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技术的说明书文字及附图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
行了描述,但并不能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基于本技术的实质理念,利用本技术说明书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替换或修改产生的技术方案,以及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施于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等,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