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子零件加工用去边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22:41: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零件加工用去边料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零件机械化生产效率快,但电子零件生产后,其由于技术问题,边角会有边料存在,去边料装置能够将电子零件的边料去除,使得电子零件更加美观和便于安装。
3.在现有技术中,去边料装置不能够自行测量电子零件的宽度,直接移动进行刮除去边,刮除边料时会对电子零件造成损坏,不能控制去边料装置去边料的范围。
4.因此对高可靠性产品的需求迫在眉睫,故而我们提出了一种电子零件加工用去边料装置,其具有自行测量电子零件防止去边料时伤到电子零件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实现上述自行测量电子零件防止去边料时伤到电子零件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电子零件加工用去边料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凹架,所述凹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单向组件,所述单向组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去边组件;
7.所述单向组件包括方盒,所述方盒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棘轮,所述棘轮的外壁啮合连接有活动卡齿,所述活动卡齿远离棘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簧,所述方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磁铁,所述磁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簧,所述磁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平板;
8.去边组件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方块,所述方块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软滚轮,所述方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远离方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杆,所述竖板远离弹簧伸缩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磨轮。
9.优选的,所述凹架的正上方设置有电子产品,所述方盒的左右两侧均与凹架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转轴的正反两侧均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棘轮设有两个,且关于方盒中心对称,两个棘轮的齿牙方向相反。
11.优选的,所述方盒与转轴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扭矩弹簧,所述磁铁位于方盒的中心线位置。
12.优选的,所述活动卡齿设置有两个,且关于方盒中心对称磁铁与复位簧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绝缘套。
13.优选的,所述复位簧远离磁铁的一端与方盒固定连接,所述平板的形状为t形,所述平板的外壁与方盒滑动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弹簧伸缩杆远离方块的一侧与弹簧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磨轮的直
径比软滚轮的直径小,所述软滚轮与磨轮的圆心位于同一条竖直直线上。
15.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零件加工用去边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该电子零件加工用去边料装置,通过去边料装置通电,电动推杆向上推移凹架,凹架整体向电子零件的方向移动,凹架利用方盒带动转轴向上移动,转轴利用转动杆带动软滚轮向上移动,软滚轮与电子零件接触,软滚轮在电子零件水平面滚动,此时软滚轮利用转动杆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压缩扭矩弹簧,随着凹架向电子零件移动,软滚轮开始向电子零件两侧滚动,随后软滚轮移动至电子零件左右两侧,软滚轮利用方块推移竖板,竖板压缩弹簧伸缩杆并使得磨轮跟随移动,磨轮对电子零件进行去边料,随后软滚轮继续向上移动直至与电子零件不再接触,由于转轴转动带动棘轮转动,棘轮、活动卡齿和压簧配合阻止方盒复位,转轴不会由于扭矩弹簧作用而复位,当平板与电子产品接触时,平板会被电子产品向下推移,平板推移磁铁使其移动中活动卡齿的水平线上,此时磁铁的吸力使得压簧压缩压簧,压簧向方盒的中心线处移动,此时棘轮不再受到活动卡齿的阻碍,故扭矩弹簧使得方盒复位,避免软滚轮与电子产品不接触后复位,而使得磨轮对电子产品造成伤害,从而实现自动测量电子产品宽度去除边料的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向组件结构主视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软滚轮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平板结构俯视示意图。
21.图中:1、支架;2、电动推杆;3、凹架;4、单向组件;401、方盒;402、转轴;403、棘轮;404、活动卡齿;405、压簧;406、磁铁;407、复位簧;408、平板;5、去边组件;501、转动杆;502、方块;503、软滚轮;504、竖板;505、弹簧伸缩杆;506、磨轮。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3,一种电子零件加工用去边料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电动推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凹架3,凹架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单向组件4,单向组件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去边组件5。
24.单向组件4包括方盒401,方盒40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402,凹架3的正上方设置有电子产品,方盒401的左右两侧均与凹架3固定连接,转轴40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棘轮403,棘轮403的外壁啮合连接有活动卡齿404,活动卡齿404远离棘轮4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簧405,方盒40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磁铁406,方盒401与转轴402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扭矩弹簧。
25.磁铁406位于方盒401的中心线位置,磁铁40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簧407,活动
卡齿404设置有两个,且关于方盒401中心对称磁铁406与复位簧407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绝缘套,磁铁40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平板408,复位簧407远离磁铁406的一端与方盒401固定连接,平板408的形状为t形,平板408的外壁与方盒401滑动连接。
26.去边组件5包括转动杆501,转动杆501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方块502,转轴402的正反两侧均与转动杆501固定连接,棘轮403设有两个,且关于方盒401中心对称,两个棘轮403的齿牙方向相反,方块502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软滚轮503。
27.方块50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竖板504,竖板504远离方块5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伸缩杆505,弹簧伸缩杆505远离方块502的一侧与弹簧伸缩杆505固定连接,磨轮506的直径比软滚轮503的直径小,软滚轮503与磨轮506的圆心位于同一条竖直直线上,竖板504远离弹簧伸缩杆50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磨轮506。
28.在使用时,去边料装置通电,电动推杆2向上推移凹架3,凹架3整体向电子零件的方向移动,凹架3利用方盒401带动转轴402向上移动,转轴402利用转动杆501带动软滚轮503向上移动,软滚轮503与电子零件接触,软滚轮503在电子零件水平面滚动,此时软滚轮503利用转动杆501带动转轴402转动,转轴402压缩扭矩弹簧,扭矩弹簧用于转轴402复位,随着凹架3向电子零件移动,软滚轮503开始向电子零件两侧滚动,随后软滚轮503移动至电子零件左右两侧,软滚轮503利用方块502推移竖板504,竖板504压缩弹簧伸缩杆505并使得磨轮506跟随移动,由于磨轮506的直径比软滚轮503的直径小,软滚轮503与磨轮506的圆心位于同一条竖直直线上,故磨轮506不会与电子零件接触,磨轮506对电子零件进行去边料磨轮506与电子零件边缘之间存在间隙,防止磨轮506接触电子零件并对其造成伤害;
29.随后软滚轮503继续向上移动直至与电子零件不再接触,由于转轴402转动带动棘轮403转动,棘轮403、活动卡齿404和压簧405配合阻止方盒401复位,即固定住转动杆501角度防止回退,故软滚轮503与电子零件不接触时,转轴402也不会由于扭矩弹簧作用而复位,当平板408与电子产品接触时,平板408会被电子产品向下推移,平板408推移磁铁406使其移动中活动卡齿404的水平线上,此时磁铁406的吸力使得压簧405压缩压簧405,压簧405向方盒401的中心线处移动,此时棘轮403不再受到活动卡齿404的阻碍,故扭矩弹簧使得方盒401复位,避免软滚轮503与电子产品不接触后复位,而使得磨轮506对电子产品造成伤害。
30.综上所述,该电子零件加工用去边料装置,去边料装置通电,电动推杆2向上推移凹架3,凹架3整体向电子零件的方向移动,凹架3利用方盒401带动转轴402向上移动,转轴402利用转动杆501带动软滚轮503向上移动,软滚轮503与电子零件接触,软滚轮503在电子零件水平面滚动,此时软滚轮503利用转动杆501带动转轴402转动,转轴402压缩扭矩弹簧,随着凹架3向电子零件移动,软滚轮503开始向电子零件两侧滚动,随后软滚轮503移动至电子零件左右两侧,软滚轮503利用方块502推移竖板504,竖板504压缩弹簧伸缩杆505并使得磨轮506跟随移动,磨轮506对电子零件进行去边料,随后软滚轮503继续向上移动直至与电子零件不再接触,由于转轴402转动带动棘轮403转动,棘轮403、活动卡齿404和压簧405配合阻止方盒401复位,转轴402不会由于扭矩弹簧作用而复位,当平板408与电子产品接触时,平板408会被电子产品向下推移,平板408推移磁铁406使其移动中活动卡齿404的水平线上,此时磁铁406的吸力使得压簧405压缩压簧405,压簧405向方盒401的中心线处移动,此时棘轮403不再受到活动卡齿404的阻碍,故扭矩弹簧使得方盒401复位,避免软滚轮503与电子产品不接触后复位,而使得磨轮506对电子产品造成伤害。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