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可倾倒定量食物的容器

2022-06-18 00:13: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可倾倒定量食物的容器。


背景技术:

2.现在人们的饮食越来越讲究精确测量,尤其是对于固体、粉类的食品,如五谷杂粮、奶粉等,但现有食品容器(如奶粉罐、袋装麦片等),很难控制倒出的食物量,容易倒多或者倒少,因此往往需要借助食品称或量勺辅助,操作很不方便。对于视障人群,通过视觉来判断倒出的食物量,操作会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可倾倒食物的容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5.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可倾倒定量食物的容器。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倾倒定量食物的容器,其包括,
7.容纳单元,包括大容器以及与所述大容器连接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内部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以及,
8.控量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包括控量器,所述控量器一侧设置有凸起,一侧设置有凹槽,多个所述控量器插合连接,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倾倒定量食物的容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量器顶部设置有设置有凸点,所述凸点的数量对应所述第二通孔的大小。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倾倒定量食物的容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量单元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连接器配合,其上设置有第三通孔,多个所述控量器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卡紧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倾倒定量食物的容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量器一侧设置有第一流出口,所述连接器一侧设置有第二流出口,所述第一流出口和所述第二流出口对应设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倾倒定量食物的容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容纳单元还包括盖子,所述盖子设置在所述第二流出口处。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倾倒定量食物的容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器外侧还设置有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设置在所述第二流出口的上方。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倾倒定量食物的容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量器
上还设置有第二凸条,所述第二凸条与所述凸点连接。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倾倒定量食物的容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器外侧设置有第三凸条,所述第三凸条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倾倒定量食物的容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大容器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连接器上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和所述第二螺纹配合。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倾倒定量食物的容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量器的顶部尺寸小于底部尺寸。
18.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所述容器不需要额外的称量物(食品称、量勺等),就可以倒出想要的食物量;可倾倒不同容积大小的食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旋转调节倾倒出的食物量;对视障人群友好,可以根据触觉感知和选择倾倒出食物量;容器中的四个小容器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自行更换想要的容积;容器易清洗,几个部分均可以拆解清洗,没有小零件,可以反复使用。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20.图1为可倾倒定量食物的容器的结构图。
21.图2为可倾倒定量食物的容器的控量器的结构图。
22.图3为可倾倒定量食物的容器的连接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5.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26.实施例1
27.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可倾倒定量食物的容器,可倾倒定量食物的容器包括容纳单元100和控量单元200。
28.容纳单元100,包括大容器101以及与大容器101连接的连接器102,连接器102内部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102a,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102b;通过设置连接器102将控量单元200和大容器101连接起来。
29.控量单元200,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102a内,包括控量器201,控量器201一侧设置有凸起201a,一侧设置有凹槽201b,多个控量器201插合连接,底部设置有与第一通孔102b
对应的第二通孔201c;本实施例中,控量器201设置4个,通过将凸起201a插入凹槽201b内,使得两个控量器201连接起来,如法炮制,将4个控量器201插接起来。
30.组装过程:
31.通过将凸起201a插入凹槽201b内,将4个控量器201插接起来;放入第一容置空间102a内;将4个控量器201卡在连接器102内;将大容器101和组装有控量单元200的连接器102连接起来。
32.对于固体、粉类的食品,如五谷杂粮、奶粉等,用户需要精确倾倒一定量时,在使用该容器时,通过旋转控量器201的顶部部分,可以调节食物出口量;将第一通孔102b与第1个控量器201上的第二通孔201c对齐;将整个容器旋转倒置;食物会通过第一通孔102b和第二通孔201c流入控量器201中;旋转控量器201,将控量器201的出口与连接器102的出口对齐;再将整个容器缓缓倾斜,食物从连接器102的出口处流出;此时,倒出的食物量与用户选择的第1个控量器201的容量是一致的;如果用户选择的是第2个控量器201的话,重复上述步骤,可倒出的食物量与用户选择的第2个控量器201的容量是一致的;如果用户选择的是第3个控量器201的话,重复上述步骤,可倒出的食物量与用户选择的第3个控量器201的容量是一致的;如果用户选择的是第4个控量器201的话,重复上述步骤,可倒出的食物量与用户选择的第4个控量器201的容量是一致的;可达到“定量食物”标准。
33.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通孔102b的尺寸大于等于第二通孔201c的尺寸;第一通孔102b设置成一定规格的扇形,4个控量器201上的第二通孔201c的尺寸逐步递减,第1个控量器201上的第二通孔201c设置成同规格的扇形,第2个控量器201上的第二通孔201c比第1个控量器201上的第二通孔201c少四分之一,第3个控量器201上的第二通孔201c比第2个控量器201上的第二通孔201c少四分之一,第4个控量器201上的第二通孔201c比第3个控量器201上的第二通孔201c少四分之一。
34.实施例2
35.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
36.具体的,控量器201顶部设置有设置有凸点201d,凸点201d的数量对应第二通孔201c的大小;凸点201d的数量可以帮助用户了解出口食物的多少,如一个凸点201d代表10g,两个凸点201d代表20g......;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义凸点201d的数量与实际容量;因此,视障人群可通过触觉方式选择自己想要的食物量而不需要额外辅助。
3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4个控量器201对应凸点201d的数量为1,第3个控量器201对应凸点201d的数量为2,第2个控量器201对应凸点201d的数量为3,第1个控量器201对应凸点201d的数量为4。
38.进一步的,控量单元200还包括顶盖202,顶盖202与连接器102配合,其上设置有第三通孔202a,多个控量器201穿过第三通孔202a卡紧在第一容置空间102a内;设置顶盖202,对多个控量器201起到固定的作用。
39.较佳的,控量器201一侧设置有第一流出口201e,连接器102一侧设置有第二流出口102c,第一流出口201e和第二流出口102c对应设置;便于食物的流出。
40.优选的,容纳单元100还包括盖子103,盖子103设置在第二流出口102c处;此处的设置采用螺纹连接;对第二流出口102c起到防尘、密封等作用。
41.组装过程:
42.通过将凸起201a插入凹槽201b内,将4个控量器201插接起来;放入第一容置空间102a内;利用顶盖202将4个控量器201卡在连接器102内;用盖子103盖住第二流出口102c;将大容器101和组装有控量单元200的连接器102连接起来。
43.对于固体、粉类的食品,如五谷杂粮、奶粉等,用户需要精确倾倒一定量时,在使用该容器时,通过旋转控量器201的顶部部分,可以调节食物出口量;将第一通孔102b与第1个控量器201(即凸点201d的数量为4的控量器201)上的第二通孔201c对齐;将整个容器旋转倒置;食物会通过第一通孔102b和第二通孔201c流入控量器201中;旋转控量器201,将控量器201的第一流出口201e与连接器102的第二流出口102c对齐;再将整个容器缓缓倾斜,打开盖子103,食物从连接器102的第二流出口102c处流出;此时,倒出的食物量与用户选择的第1个控量器201(即凸点201d的数量为4的控量器201)的容量是一致的;如果用户选择的是第2个控量器201(即凸点201d的数量为3的控量器201)的话,重复上述步骤,可倒出的食物量与用户选择的第2个控量器201(即凸点201d的数量为3的控量器201)的容量是一致的;如果用户选择的是第3个控量器201(即凸点201d的数量为2的控量器201)的话,重复上述步骤,可倒出的食物量与用户选择的第3个控量器201(即凸点201d的数量为2的控量器201)的容量是一致的;如果用户选择的是第4个控量器201(即凸点201d的数量为1的控量器201)的话,重复上述步骤,可倒出的食物量与用户选择的第4个控量器201(即凸点201d的数量为1的控量器201)的容量是一致的;可达到“定量食物”标准。
44.实施例3
45.参照图1、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前两个实施例。
46.具体的,连接器102外侧还设置有第一凸条102d,第一凸条102d设置在第二流出口102c的上方;第一凸条102d和第二流出口102c对齐,视障人群通过触摸,旋转控量器201,使得第二凸条201f与第一凸条102d对齐,进而使得控量器201上的第一流出口201e与连接器102上的第二流出口102c对应,便于食物的流出。
47.进一步的,控量器201上还设置有第二凸条201f,第二凸条201f与凸点201d连接;视障人群通过触摸凸点201d的数量选择自己想要的食物量,再通过旋转控量器201,使得第二凸条201f与第三凸条102e对齐,进而使得控量器201上的第二通孔201c与第一通孔102b对应;便于大容器101内的食物通过第一通孔102b和第二通孔201c流入控量器201内。
48.较佳的,连接器102外侧设置有第三凸条102e,第三凸条102e与第一通孔102b对应设置;便于视障人群通过触摸第三凸条102e来确定第一通孔102b的位置。
49.优选的,大容器101上设置有第一螺纹101a,连接器102上设置有第二螺纹102f,第一螺纹101a和第二螺纹102f配合;便于大容器101和连接器102之间的装拆,反复使用。
50.较佳的,控量器201的顶部尺寸小于底部尺寸,使得顶盖202上的第三通孔202a只能通过控量器201的顶部,控量器201的底部在顶盖202和连接器102的第一容置空间102a之间。
51.组装过程:
52.通过将凸起201a插入凹槽201b内,将4个控量器201插接起来;放入第一容置空间102a内;利用顶盖202将4个控量器201卡在连接器102内;用盖子103盖住第二流出口102c;将大容器101和组装有控量单元200的连接器102螺纹连接起来。
53.对于固体、粉类的食品,如五谷杂粮、奶粉等,用户需要精确倾倒一定量时,在使用
该容器时,通过旋转控量器201的顶部部分,可以调节食物出口量;将与凸点201d连接的第二凸条201f和与第一通孔102b对应设置的第三凸条102e对齐;将第一通孔102b与第1个控量器201(即凸点201d的数量为4的控量器201)上的第二通孔201c对齐;将整个容器旋转倒置;食物会通过第一通孔102b和第二通孔201c流入控量器201中;旋转控量器201,将与凸点201d连接的第二凸条201f和设置在第二流出口102c上方的第一凸条102d对齐,从而使控量器201的第一流出口201e与连接器102的第二流出口102c对齐;再将整个容器缓缓倾斜,打开盖子103,食物从连接器102的第二流出口102c处流出;此时,倒出的食物量与用户选择的第1个控量器201(即凸点201d的数量为4的控量器201)的容量是一致的;如果用户选择的是第2个控量器201(即凸点201d的数量为3的控量器201)的话,重复上述步骤,可倒出的食物量与用户选择的第2个控量器201(即凸点201d的数量为3的控量器201)的容量是一致的;如果用户选择的是第3个控量器201(即凸点201d的数量为2的控量器201)的话,重复上述步骤,可倒出的食物量与用户选择的第3个控量器201(即凸点201d的数量为2的控量器201)的容量是一致的;如果用户选择的是第4个控量器201(即凸点201d的数量为1的控量器201)的话,重复上述步骤,可倒出的食物量与用户选择的第4个控量器201(即凸点201d的数量为1的控量器201)的容量是一致的;可达到“定量食物”标准。
54.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