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梯门的双推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6-16 03:14: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梯门的技术,尤指一种电梯门的双推板结构。


背景技术:

2.电梯或称为升降机,是一种垂直运送人员或货物的运输工具,其为现代建筑的常用设备之一。电梯主要包括内厢门(电梯内门)、各楼层门(电梯外门)和其它相关的装置与传动机构,当内厢门停止在各楼层时,车厢门会带动各楼层门开启或关闭。
3.然而,现有电梯门的启闭结构,在实际使用上仍然未臻完善,由于现场风压等相关问题,常常会导致外门无法被有效的紧闭。另由于门配重而使得拉力不足。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创作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问题点,即成为本实用新型创作人改良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门的双推板结构,其使外门能够紧密的闭合及可解决门配重拉力不足的问题。
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新型提供一种电梯门的双推板结构,包括一固定座、一摆动臂、一受动构件、一第一推板及一第二推板,该摆动臂的一端枢接该固定座;该受动构件枢接该固定座并受该摆动臂所致动;该第一推板枢接在该受动构件的一端;该第二推板枢接在该受动构件的另一端并与该第一推板相对配置;其中该受动构件受该摆动臂致动时,将带动该第一推板和该第二推板朝着接近方向做靠拢或朝着远离方向做张开。
7.本新型还具有以下功效,通过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同步移动,可消除内厢门和外门之间所存在的余隙问题及由于现场风压导致外门无法被紧闭的问题。
附图说明
8.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9.图1为本新型优选实施例双推板结构组合外观图;
10.图2为本新型优选实施例双推板结构另一方向组合外观图;
11.图3为本新型优选实施例双推板结构的应用平面示意图;
12.图4为本新型优选实施例双推板结构的应用部分分解图;
13.图5为本新型优选实施例双推板结构与安全机构组合示意图;
14.图6为图5中安全机构另一方向组合外观图;
15.图7为本新型优选实施例双推板结构、安全机构和卡掣机构使用状态图(一);
16.图8为本新型优选实施例双推板结构、安全机构和卡掣机构使用状态图(二)。
17.附图标记:
18.10:固定座
19.11:第一枢轴
20.12:第二枢轴
21.13:扇形孔
22.14:第三枢轴
23.15:第一挂孔
24.16:第四枢轴
25.17:挂柱
26.18:止挡件
27.20:摆动臂
28.21:拨杆构件
29.211:第一滚柱
30.212:第二滚柱
31.213:延伸杆
32.30:受动构件
33.31:横向段
34.311:第一枢接柱
35.312:第二枢接柱
36.32:斜向段
37.321:槽沟
38.40:第一推板
39.41:平板
40.411:第二挂孔
41.42:立板
42.50:第二推板
43.51:平板
44.52:立板
45.55:连动构件
46.56:第三枢接柱
47.57:第四枢接柱
48.60:第一拉伸弹簧
49.65:脱扣组件
50.651:脱扣元件
51.652:勾部
52.653:受拨动部
53.654:挂臂
54.655:第二拉伸弹簧
55.8:电梯门
56.81:外门
57.82:车厢门
58.83:驱动机构
59.831:移动件
60.84:安全机构
61.841:主滚轮
62.842:次滚轮
63.843:卡勾
64.844:受勾组件
65.85:卡勾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66.在本说明书当中,提供了许多特定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彻底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在没有一个或更多个该些特定的细节的情况下,依然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其他情况下,则未显示或描述众所周知的细节以避免模糊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67.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新型提供一种电梯门的双推板结构,其主要包括一固定座10、一摆动臂20、一受动构件30、一第一推板40及一第二推板50。
68.固定座10为一矩形板体,其设有一第一枢轴11、形成在第一枢轴11上方的一第二枢轴12及形成在第二枢轴12上方的一扇形孔13,并于扇形孔13的侧边设有一第三枢轴14。另在固定座10的右侧边缘处设有一第一挂孔15。又,在固定座10的下部设有一第四枢轴16,于扇形孔13二侧边的外周围附近分别固定有一挂柱17和一止挡件18。
69.摆动臂20的下端枢接在固定座10的第一枢轴11上,摆动臂20的上端在对应于前述扇形孔13的位置连接有一拨杆构件21,拨杆构件21包括第一滚柱211、一第二滚柱212和一延伸杆213,其中第一滚柱211容置在扇形孔13内,第二滚柱212位在摆动臂20背后方,且与第一滚柱211同轴心配置,延伸杆213则从第二滚柱212的中心朝着远离摆动臂20的方向凸伸而出。又,前述止挡件18是用以提供摆动臂20在极限位置的阻挡的作用。
70.受动构件30包括一横向段31及自横向段31倾斜延伸出的一斜向段32,横向段31的中心枢接在前述第二枢轴12,横向段31的二端则分别连接有一第一枢接柱311和一第二枢接柱312。另在斜向段32开设有一槽沟321,以供前述第一滚柱211穿接容设。
71.第一推板40包括一平板41和自平板41之一边缘弯折延伸的一立板42,平板41和立板42均为一长条形,平板41的顶端枢设于前述受动构件30的第一枢接柱311上,另在平板41的中段区域间隔开设有复数第二挂孔411。
72.第二推板50亦包括一平板51和自平板51之一边缘弯折延伸的一立板52,平板51和立板52均为一长条形,平板52的顶端枢设于前述受动构件30的第二枢接柱312上,且第二推板50的立板52与第一推板40的立板42是面对面设置。
73.在一实施例中,本新型电梯门的双推板结构还包括一连动构件55,其是枢接在固定座10并形成于受动构件30的下方位置,连动构件55的二端分别连接有一第三枢接柱56和一第四枢接柱57,第一推板40是枢设在第三枢接柱56上,第二推板50是枢设在第四枢接柱
57上。用于在第一推板40和第二推板50在受到受动构件30带动后,可以产生同步但反向移动。
74.在一实施例中,本新型电梯门的双推板结构还包括一第一拉伸弹簧60,其二端是分别挂设在第一挂孔15和其中的一第二挂孔411上,用于提供第一推板40之复归原位。
75.在一实施例中,本新型电梯门的双推板结构还包括一脱扣组件65,其是枢接在固定座10,此脱扣组件65主要包括一脱扣元件651及一第二拉伸弹簧655,脱扣元件651透过前述第三枢轴14枢接在固定座10上,且其具有一勾部652、自勾部652延伸出的一受拨动部653及自受拨动部653延伸出的一挂臂654,受拨动部653是对应于前述第二滚柱212配置,用以供第二滚柱212致动而产生旋摆,第二拉伸弹簧655的二端是分别挂设在挂臂654和挂柱17上,用于提供脱扣元件651的复归原位。
76.请参阅图3至图6所示,使用时是将其装设在一电梯门8上,电梯门8主要包括一外门81、一内厢门82、一驱动机构83、一安全机构84、一卡勾机构85及相关装置,其中双推板结构、驱动机构83和卡勾机构85是设置在内厢门82的一侧,安全机构84则设置在外门81的一侧,驱动机构83主要包括一移动件831、一电动机、一传送带及一拉绳等元件,安全机构84则包括一主滚轮841、一次滚轮842、一卡勾843及一受勾组件844。其中主滚轮841和次滚轮842是设置在第一推板40的立板42和第二推板50的立板52之间,卡勾机构85则对应于脱扣组件65的一侧边配置。
77.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在内厢门82到达各楼层的外门81位置后,开门时,电动机和传送带将驱使移动件831产生位移,移动件831将驱使拨杆构件21并带动摆动臂20以第一枢轴11为旋转中心做摆动,在摆动臂20摆动后,透过其第二滚柱212推抵脱扣元件651的受拨动部653,进而使其勾部652与卡勾机构85脱离卡扣;另外透过拨杆构件21穿设受动构件30的槽沟321,使受动构件30以第二枢轴12为旋转中心做旋动,同时带动第一推板40和第二推板50同步朝着主滚轮841和次滚轮842的方向做靠拢,在主滚轮841和次滚轮842被第一推板40和第二推板50夹持后,次滚轮842将朝着上方做升起,同时带动卡勾843脱离与受勾组件844卡扣,如此内厢门82即能够带动外门81做开启。同理,
78.在内厢门82和外门81到达预定位置后,第一推板40和第二推板50受到受动构件30的带动,而朝着远离主滚轮841和次滚轮842的方向做张开,进而使卡勾843和受勾组件844回复卡扣,同时勾部652和卡勾机构85亦回复卡扣。
79.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等,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意图保护的范畴。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