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盖体的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6-10 20:01: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盖体的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2.在食品、药品、日用品等生产加工领域,通常需要使用容器装存物料,并且在将物料装存至容器后需要对容器进行封盖。这个过程通常采用流水线自动化的形式完成,以提高生产效率。
3.为了能够自动化地对容器进行封盖,需要使得被运输至封盖工位的盖体具有统一的位置状态。然而盖体通常具有不规则的形状,盖体在被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装置的振动或盖体之间的相互碰撞可能会使得被运输至封盖工位的盖体的位置状态各不相同,从而难以自动化地对容器进行封盖。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获得处于目标位置状态的盖体的运输系统。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盖体的运输系统,所述盖体呈柱状且包括沿着轴向形成有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段的外径,所述运输系统包括呈筒状且用于容纳所述盖体的容纳机构、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纳机构的第一引导机构、以及接合于所述第一引导机构的第二引导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盖体沿所述第一引导机构和所述第二引导机构从所述容纳机构内移动至所述容纳机构外,所述第一引导机构包括承载所述盖体的承载面,并且所述承载面靠近所述第二引导机构的一端朝向所述容纳机构的内壁倾斜,所述第二引导机构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以及布置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所在面的一侧的支承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之间具有预定间距,所述预定间距不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外径且小于所述第一段的外径,所述支承部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所在面之间具有预设法向距离,所述预设法向距离小于所述盖体的长度且不小于所述第一段的长度,在沿着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所在面的法线方向上进行投影,所述支承部位于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之间,所述支承部靠近所述第一引导机构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所在面的上方或侧方,随着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以及所述支承部向下螺旋延伸,所述支承部逐渐位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所在面的下方。
6.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运输系统中,盖体依次经由第一引导机构和第二引导机构而被运输。盖体经由第一引导机构从容纳机构中被运输至第二引导机构;盖体在从第一引导机构转移至第二引导机构上时,由于第二引导机构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具有预定间距,因此被转移至第二引导机构上的盖体具有统一的位置状态;盖体在经由第二引导机构的运输过程中逐渐被调整至目标位置状态,从而最终使第二引导机构将处于目标位置状态的盖体运输至目标工位。
7.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系统中,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容纳机构沿着竖直方向进行振动。在这种情况下,驱动机构与容纳机构组合形成振动盘,振动盘在振动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水平的分力,从而使得位于第一引导机构和第二引导机构上的盖体能够被运输。
8.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系统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引导机构沿着所述容纳机构的内壁由底部螺旋向上延伸。在这种情况下,盖体依次经由第一运输部、第二运输部以及第二引导机构而被运输。
9.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系统中,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引导机构与所述第二引导机构的接合处,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所在面沿着竖直方向且位于所述承载面的外侧。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利用阻挡部对经由第二运输部运输的具有不同的位置状态的盖体进行筛选。
10.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系统中,可选地,在靠近所述第一引导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相较于所述支承部向前延伸预定长度。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降低将盖体向上运输的运输路线的坡度,从而降低将盖体向上运输所需要的动力。
11.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系统中,可选地,所述预定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段的外径。在这种情况下,盖体能够平稳地从第一运输部转移至第二运输部。
12.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系统中,可选地,所述第二引导机构在所述容纳机构的外侧向下螺旋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将第二引导机构的运输路线设置为螺旋状,能够降低盖体向下延伸的运输路线的坡度,从而提高第二引导机构运输盖体的稳定性。
13.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系统中,可选地,所述第二引导机构连接于所述容纳机构。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引导机构能够将盖体从容纳机构运输至目标工位。
14.由此,能够获得一种处于目标位置状态的盖体的运输系统。
附图说明
15.现在将仅通过参考附图的例子进一步详细地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
16.图1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盖体和运输系统的应用场景概况。
17.图2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盖体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18.图3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运输系统的示意图。
19.图4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第一引导机构的示意图。
20.图5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第二引导机构的示意图。
21.图6是示出了图5所示第二引导机构和盖体沿着线a-a'的截面图。
22.图7是示出了图5所示第二引导机构和盖体沿着线b-b'的截面图。
23.图8是示出了图5所示第二引导机构和盖体沿着线c-c'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图,部件相互之间的尺寸的比例或者部件的形状等可以与实际的不同。
2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例如
所包括或所具有的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包括或具有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6.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下面描述中涉及的小标题等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或范围,其仅仅是作为阅读的提示作用。这样的小标题既不能理解为用于分割文章的内容,也不应将小标题下的内容仅仅限制在小标题的范围内。
27.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上方”、“朝向上方”、“下方”、“朝向下方”、“上下方向”、“左侧”、“朝向左侧”、“左方”、“朝向左方”、“右侧”、“朝向右侧”、“右方”、“朝向右方”、“左右方向”、“前方”、“朝向前方”、“后方”、“朝向后方”、“前后方向”等相对位置和相对方向术语,是参照通常操作姿态,并且不应当认为是限制性的。
2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盖体的运输系统,其可以用于盖体运输至目标工位,例如将盖体运输至压盖工位。通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输系统,能够有助于将盖体运输至期望的工位。
29.在一些示例中,在压盖工位,压盖装置将盖体装配至容器的容器口。
30.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输系统还可以称为例如运输装置、搬运装置、搬运系统、传送系统等。需要所说明的是,各名称是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将盖体运输至期望工位的系统,并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的。
31.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可以用在药品、食品、日用品等加工与生产中用于存放物料的容器。容器可以呈瓶状,例如药瓶、饮料瓶、化妆品的瓶子等。
32.图1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盖体5和运输系统1的应用场景概况。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5可经由运输系统1被运输至期望工位并且经由期望工位被转移至压盖工位。在压盖工位,盖体5被装配至容器的容器口。
33.在一些示例中,期望工位即为压盖工位。在另一些示例中,盖体5通过期望工位到达压盖工位。
34.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盖体转运系统2(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体5被运输系统运输至盖体转运系统2处,并且经由盖体转运系统2被转运至压盖工位。
35.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容器转运系统3(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经由容器转运系统3被转运至压盖工位。
36.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盖系统4(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压盖工位设置在压盖系统4,盖体5经由压盖系统4被装配至容器的容器口。
37.图2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盖体5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38.在一些示例中,盖体5可以包括第一段51和第二段52。如图2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分界线l的下方为第一段51,分界线l的上方为第二段52。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段51可以具有开口,第一段51的开口可以套设在容器的容器口。第一段51可以部分地置于容器中。在另一些示例中,容器的容器口可以部分地置于第一段51中。
39.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段51和第二段52可以连续地连接(参见图2),换言之,即第一段51与第二段52在连接处的直径相同。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段51和第二段52也可以呈阶梯状地连接,换言之,即第一段51与第二段52在连接处的直径不相同。
40.在一些示例中,盖体5可以呈圆台状,盖体5的直径从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换言
之,第一段51和第二段52的直径从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段51的直径为第一段51的最大直径,第二段52的直径为第二段52的最大直径。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段51的外径可以大于第二段52的外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利用第一段51与第二段52之间的尺寸的差异对盖体5在运输系统1上的位置状况进行筛选,从而使得运输系统1所运输至目标工位的盖体5具有统一的位置状况。
41.在一些示例中,运输系统1运输至目标工位的盖体5的位置状况可以是第一段51位于第二段52的下方(参见图2),换言之,即盖体5的开口朝向下方。在另一些示例中,运输系统1运输至目标工位的盖体5的位置状况可以是第二段52位于第一段51的下方,换言之,即盖体5的开口朝向上方。
42.以下,以运输至目标工位的盖体5的位置状况为第一段51位于第二段52的下方并且盖体5为圆台状为例,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输系统1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针对盖体5的其它位置状况,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所需要的位置状况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输系统1稍加改动便能够将具有不同位置状况的盖体5运输至目标工位。
43.图3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运输系统1的示意图。
44.如图3所示,在一些示例中,运输系统1可以包括容纳机构11、驱动机构、第一引导机构12以及第二引导机构13。驱动机构、第一引导机构12以及第二引导机构13可以设置于容纳机构11。驱动机构可以设置在容纳机构11的内部。第一引导机构12可以结合于第二引导机构13。在一些示例中,盖体5可以被容纳在容纳机构11中,并且依次经由第一引导机构12和第二引导机构13而被运输至目标工位,驱动机构可以被配置为驱动盖体5沿着第一引导机构12和第二引导机构13而从容纳机构11内移动至容纳机构11外。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得盖体5被运输。
45.在一些示例中,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容纳机构11沿着竖直方向上进行振动。在这种情况下,驱动机构与容纳机构11组合形成振动盘,振动盘在振动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水平的分力,从而使得位于第一引导机构12和第二引导机构13上的盖体5能够被运输。
46.图4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第一引导机构12的示意图。
47.如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引导机构12可以设置在容纳机构11的内壁上。第一引导机构12可以从容纳机构11的底部向上延伸。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引导机构12的运输路线可以呈螺旋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第一引导机构12的运输路线设置为螺旋状,能够降低将盖体5向上运输的运输路线的坡度,从而降低将盖体5向上运输所需要的动力。
48.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引导机构12可以具有承载面12a,承载面12a用于承载盖体5。在一些示例中,承载面12a在靠近第二引导机构13的一端朝向所述容纳机构11的内壁倾斜。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降低盖体5从第一引导机构12转移至第二引导机13时盖体从第一引导机构12上掉落的可能性。
49.图5是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示例所涉及的第二引导机构13的示意图。
50.图6是示出了图5所示第二引导机构13和盖体5沿着线a-a'的截面图。
51.图7是示出了图5所示第二引导机构13和盖体5沿着线b-b'的截面图。
52.图8是示出了图5所示第二引导机构13和盖体5沿着线c-c'的截面图。
53.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引导机构13可以在容纳机构11的外侧向下螺旋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将第二引导机构13的运输路线设置为螺旋状,能够降低盖体5向下延伸的运输路线
的坡度,从而提高第二引导机构13运输盖体5的稳定性。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二引导机构13也可以在容纳机构11的外侧向下直线延伸。
54.以下,结合图5并且以第二引导机构13为直线延伸为例对第二引导机构13进行详细说明。
55.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引导机13可以包括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参见图4和图5),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用于挂持盖体5。第一导轨131与第二导轨132可以相对布置,第一导轨131与第二导轨132之间可以具有预定间距,预定间距可以不小于第二段52的外径并且小于第一段51的外径,换言之,即第二段52能够通过第一导轨131与第二导轨132之间的预定间距。在这种情况下,当盖体5从第一引导机构12转移至第二引导机构13上,并且盖体5的第二段52靠近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所在的面时,盖体5能够挂持在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上。
56.在一些示例中,在第一引导机构12与第二引导机构13的接合处,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所在面沿着竖直方向并且位于承载面12a的外侧。在这种情况下,盖体5能够以第二段52靠近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所在面的方式从第一引导机构12转移至第二引导机构13。
57.如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引导机构13还可以包括支承部133,支承部133可以用于在第二引导机构13运输盖体5时对盖体5进行支承。在一些示例中,支承部133可以布置在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所在面的一侧。在沿着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所在面的方向上的投影中,支承部133位于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之间(参见图6、图7和图8)。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导轨131、第二导轨132和支承部133在第二引导机构13的运输方向上螺旋延伸(参见图5)。在支承部133靠近第一引导机构12的一端可以位于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所在面的上方。支承部133在远离第一引导机构12的一端位于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所在面的下方,换言之,即随着第一导轨131、第二导轨132和支承部133螺旋延伸,支承部133逐渐位于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所在面的下方。在这种请况下,第二引导机构13能够将盖体5以第一段51位于第二段52的下方的位置状态运输至目标工位。在另一些示例中,支承部133靠近第一引导机构12的一端也可以位于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所在面的侧方。
58.在一些示例中,在靠近第一引导机构12的一端,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相较于支承部133可以向前延伸预定长度。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降低支承部133对盖体5从第一引导机构12转移至第二引导机构13上的阻碍作用。在一些示例中,预定长度可以小于第一段51的外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得支承部133具有对盖体5的支承作用。
59.以下,结合图6、图7和图8并且以第二引导机构13具有一个支承部133为例对第二引导机构13对盖体5的运输进行详细说明。
60.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引导机构132从d端至e端对盖体5进行运输,换言之,即d端为第二引导机构13靠近第一引导机构12的一端,e端为第二引导机构13远离第一引导机构的一端。
61.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盖体5位于d端时,此时支承部133位于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所在面的侧方。如图5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盖体5位于d端与e端之间时,此时支承部133位于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所在面的斜下方。如图5和图
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盖体5位于e端时,此时支承部133位于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所在面的下方。
62.如上所示,盖体5在经由第二引导机构13的运输过程中逐渐被调整至第一段51位于第二段52下方的位置状态。
63.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5依次经由第一引导机构12和第二引导机构13而被运输,盖体5经由第一引导机构12从容纳机构11中被运输至第二引导机构13;盖体5在从第一引导机构12转移至第二引导机构13上时,由于第二引导机构13的第一导轨131和第二导轨132之间具有预定间距,因此被转移至第二引导机构13上的盖体5具有统一的位置状态;盖体5在经由第二引导机构13的运输过程中逐渐被调整至目标位置状态,从而最终使第二引导机构13将处于目标位置状态的盖体5运输至目标工位。
64.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能够获得处于目标位置状态的盖体的运输系统。
65.虽然以上结合附图和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可以理解,上述说明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