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辆用监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19:22: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车内的顶棚表面的车辆用监视装置。


背景技术:

2.作为这种装置,以往已知有具有作为车内的照明装置的功能的监视装置。这样的装置例如记载于专利文献1中。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在大致矩形状的基座构件的周缘部配置导光体,并且基座构件以支承导光体的支架的壁部的上端与顶棚表面抵接的状态被支承。
3.然而,有时顶棚表面形成为平缓的曲面状,并且有时顶棚表面的形状会产生偏差。因此,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那样,要是构成为使支架的壁部的上端与顶棚表面抵接,有可能会产生与顶棚表面的抵接不充分的地方,难以通过导光体均匀地照射。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058794号公报(jp6058794b)。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车辆用监视装置,具备:安装部,其安装于车厢内的顶棚表面;监视部,其具有支承于安装部的基座部;导光体,其沿着基座部的周缘延伸设置;以及间隔件,其夹设在基座部与顶棚表面之间。间隔件设置在由导光体包围起来的区域的内侧且供设置安装部的区域以外的区域,由在基座部向顶棚表面安装时能够借助从顶棚表面作用的压缩力发生弹性变形的弹性体构成。
附图说明
8.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通过与附图相关的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进一步阐明。
9.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监视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10.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监视装置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11.图3是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监视装置的监视器主体的俯视图。
12.图4是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监视装置的间隔件的俯视图。
13.图5是示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监视装置的监视器主体的主要部分构成的立体图。
14.图6是示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监视装置的监视器主体的又一构成的俯视图。
15.图7是沿图5的vii-vii线剖开的剖视图。
16.图8是图7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17.图9是图3的ix部的放大立体图。
18.图10是图4的x部的放大立体图。
19.图11是将供安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监视装置的框架的一部分放大而示出的立体图。
20.图12a是示出副托架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
21.图12b是示出副托架的整体构成的侧视图。
22.图13是示出图12a的副托架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23.图14是示出图12a的副托架的安装状态的侧视图。
24.图15a是作为图12a的副托架的安装步骤示出第1步骤的图。
25.图15b是示出继图15a的第2步骤的图。
26.图15c是示出继图15b的第3步骤的图。
27.图15d是示出继图15c的第4步骤的图。
28.图15e是示出继图15d的第5步骤的图。
29.图15f是示出继图15e的第6步骤的图。
30.图16是示出在框架插入有柱状螺栓的状态的立体图。
31.图17是安装于图16的框架的柱状螺栓的立体图。
32.图18是沿图16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
33.图19是示出使安装于框架的柱状螺栓倾斜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参照图1~图19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监视装置构成为,安装于车内的顶棚表面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向后座的乘员提供各种图像。
35.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监视装置100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车辆用监视装置100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以下为方便起见,以车辆用监视装置100的安装状态为基准,如图所示定义前后方向(长度方向)、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以及上下方向(高度方向),并按照该定义对各部分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图2是从右斜后方且上方观察车辆用监视装置100的图。
36.如图2所示,车辆的顶棚部1具有以覆盖车辆的外表面的方式延伸设置的俯视下呈大致矩形状的金属制薄板的车顶板4和与车顶板4对置面向车厢内延伸设置的车顶衬层5。车顶衬层5为以树脂等作为构成材料的内饰材料,能够使用刀具等工具从车厢内侧容易地进行规定形状的开孔加工。在车顶板4与车顶衬层5之间,前后一对框架2以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规定距离的状态在左右方向上架设。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有时也将前侧的框架2称为前框架2a,将后侧的框架2称为后框架2b。
37.框架2是从未图示的中立柱的上端部附近的顶棚部1的右端部到左端部架设成拱形的强度构件,与车顶板4一体地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图2中,方便起见,以视线穿透顶棚部1的状态示出框架2等的构成。
38.如图1、图2所示,车辆用监视装置100具有:安装于车辆的顶棚部1的框架2的托架10、安装于托架10的监视器主体20、夹设在顶棚部1(车顶衬层5)与监视器主体20之间的间隔件30。如图2所示,在车顶衬层5开设与托架10的外形形状大致形状相同的开口部5a,托架
10从车厢内侧通过开口部5a安装于框架2。
39.如图1所示,在前框架2a的左右方向中央部设置用于安装托架10的开口部200。需要说明的是,也能够将开口部200用于将与监视器主体20连接的缆线、线束等向前框架2a的上方引导。
40.托架10由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延伸的金属制板构件构成为大致板状。在托架10的前端部设置撑条11。在撑条11开设左右一对贯通孔11a,通过了贯通孔11a的螺钉12与设置在框架2(前框架2a)的螺纹孔201螺纹配合,由此撑条11固定于框架2。另外,在托架10的后端部于左右方向上4处设置用于将托架10固定于后框架2b的撑条13。在托架10的中央部设置俯视下呈大致矩形的开口部14。在开口部14的左右两侧分别于3处设置螺纹孔15。在托架10的左右侧端部分别设置向上方弯曲的弯曲部16。
41.监视器主体20具有俯视下呈大致矩形的基座部21和能够以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铰链(参照图5)为支点在前后方向上转动地支承在基座部21的前端部的监视器22。基座部21具有由树脂材料等构成的壳体,在壳体内配置各种电子元件。基座部21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比托架10宽。
42.图3是示出监视器主体20的外观形状、尤其是示出基座部21的上表面的构成的俯视图(从上方观察的图)。如图1、图3所示,在基座部21的周缘部安装作为基座部21的一部分的矩形框形状的导光板23,沿着导光板23的内周缘设置间隔件30的安装部20a。在基座部21开设与托架10的螺纹孔15相对应地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24,通过贯通了贯通孔24的螺钉25与螺纹孔15螺纹配合,由此监视器主体20固定于托架10。
43.图4是间隔件30的俯视图(从上方观察的图)。间隔件30由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等构成。如图1、图4所示,间隔件30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前后一对横宽部30a和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对纵长部30b,整体呈矩形框形状。在后方的横宽部30a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与横宽部30a一体地设置向前方突出的平板部35。能够在平板部35刻印序列号等。间隔件30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长度(全长)比监视器主体20短。因此,在俯视下不从监视器主体20向外侧突出地安装于在监视器主体20的上表面设置的安装部20a。
44.图5是示出安装了间隔件30的状态下的监视器主体20的主要部分构成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在基座部21的上表面固定向上方且前方突出设置的左右一对钩26。钩26与托架10的弯曲部16(图1)的位置相对应地设置。由此,能够在将托架10固定于框架2之后,在将监视器主体20固定于托架10之前,使钩26与弯曲部16卡合而从顶棚部1吊装监视器主体20。即,能够暂时保持监视器主体20。由此,监视器主体20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贯通孔24和钩26设置在间隔件30的内侧。
45.图6是示出安装了间隔件30的状态下的监视器主体20(基座部21)的又一构成的俯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基座部21的上表面构成为左右对称,但在图6中,示出在比基座部21的左右方向的中心线cl靠右侧去除了导光板23的状态。
46.如图6所示,在基座部21的上表面沿着其周缘设置凹部21a,在前端且右端部和前端且左端部的凹部21a分别配置光源27。光源27由例如能够发射rgb的各个颜色的光的led构成。沿着基座部21的左右两边缘部和后边缘部配置的俯视下呈大致u字状的导光管28的两端分别与左右的光源27连接,导光管28的上方于整个导光管28由导光板23覆盖。当在监视器主体20安装于顶棚部1的状态下点亮光源27时,如图5所示,监视器主体20周围的三个
方向的区域ar(虚线的内侧区域)被照亮。由此,车辆用监视装置100能够用作作为车厢内的间接照明的照明装置。
47.图7是示出基座部21的周缘部的构成的剖视图(沿图5的vii-vii线剖开的剖视图)。图7中,示出面向车厢内的顶棚部1的表面,即车顶衬层5的下端面。如图7所示,在基座部21的周缘部安装导光板23,面向导光板23于基座部21的凹部21a配置导光管28。导光板23的内周缘部(图7中为前端部)比导光管28向靠内侧延伸,在其内周缘部的上表面23a的安装部20a安装间隔件30。
48.图8是示出间隔件30的安装部20a的构成的图7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如图8所示,在导光板23的内周缘部的上表面23a,遍布内周缘部的整周设置凹部231,还在凹部的内侧(图8中为前侧),遍布内周缘部的整周设置比上表面23a向上方突起的突起部232。即,安装部20a(图3)具有凹部231和突起部232。突起部232的剖面呈大致矩形状,厚度(图8中为前后方向的长度)在上下方向上恒定。
49.间隔件30具有基部31和从基部31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32。基部31的厚度(图8中为前后方向的长度)比突出部32的厚度厚。更详细而言,基部31的外周面(图8中为后端面)与突出部32的外周面位于大致同一表面上,与此相对,基部31的内周面位于比突出部32的内周面靠内侧(图8中为前侧)。基部31的下端面与导光板23的上表面23a的凹凸形状相对应地形成凹凸状。即,基部31的下端面在整周具有与导光板23的凹部231嵌合的凸部311和与导光板23的突起部232嵌合的凹部312。
50.凸部311与凹部231相同,剖面呈大致矩形状。另一方面,凹部312如图8的虚线所示,入口侧(下端侧)的宽度t1比里侧(上端侧)的宽度t2短。即,里侧的宽度t2与突起部232的厚度相同(例如2mm),与此相对,入口侧的宽度t1比突起部232的厚度短(例如1.5mm)。因此,使凹部312向外侧加宽的同时,凹部312与突起部232嵌合。
51.在该嵌合状态下,从间隔件30向突起部232的基端部作用最大的夹持力。这样,通过以凹部312衔着突起部232的方式形成间隔件30,能够提高间隔件30的刚度。即,间隔件30构成为矩形框状,因此从外周面到内周面的长度(厚度)薄,刚度易变低,但以衔着突起部232的方式形成间隔件30,即将间隔件30设为衔入形状,能够发挥足够的刚度。
52.需要说明的是,凹部312的外周面(图8中为后端面)大致位于突出部32的内周面(图8中为前端面)向下方的延长线上。因此,在将凹部312与突起部232嵌合时,能够容易地扩大凹部312的宽度(前后方向长度),嵌合较容易。
53.突出部32形成为剖面大致矩形状,并且其上端面323形成为楔形。更详细而言,突出部32的外周面侧的上端324位于比内周面侧的上端325靠上方规定长度(例如2mm左右)的位置,上端面323从外周面侧到内周面侧以下坡倾斜而构成。即,上端面323以规定的倾斜角构成楔形,遍布整个上端面323设置楔形部323a。因此,在将监视器主体20安装在托架10时,首先间隔件30的外周面侧的上端324与车顶衬层5的下表面抵接。
54.车顶衬层5的下表面的形状根据车型、每一车辆多少存在些偏差。还有,车顶衬层5的下表面有时也弯曲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件30的上端面323倾斜而形成,因此间隔件30的上端部能够容易地发生弹性变形。因此,在安装监视器主体20时,当间隔件30的上端324与车顶衬层5抵接时,间隔件30的上端部例如如图7所示,被来自上方的按压力f压扁。由此,能够使间隔件30与车顶衬层5的下表面整周无缝隙地抵接。即,能够通过间隔件30的
弹性变形容易地吸收从图7所示的导光板23的上表面23a到车顶衬层5的下表面的距离l的偏差。
55.还有,通过间隔件30的弹性变形,间隔件30与车顶衬层5之间的间隙整周被填满之后,能够将从导光板23的上表面23a到车顶衬层5的下表面的距离l保持为恒定。由此,导光板23的上方整周被均匀地照射,车厢内能够获得良好的照明效果。
56.图9是将位于导光板23的后端且左右方向中央部的间隔件30的安装部20a的构成放大而示出的立体图(图3的ix部的放大立体图),是从斜上方观察安装部20a的图。如图9所示,在导光板23的上表面23a以与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突起部232交叉的方式分别在前方和后方突出设置规定长度的筋233。即,在安装部20a由突起部232和筋233形成俯视下呈大致十字状的十字筋234。
57.图10是将设置于间隔件30的横宽部30a的平板部35的周围放大而示出的立体图(图4的x部的放大立体图),是从斜下方观察平板部35的图。如图10所示,在横宽部30a的下表面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以与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凹部312交叉的方式在前后方向上设置凹部326。即,在横宽部30a利用凹部312和凹部326设置与十字筋234相对应的十字嵌合部327。
58.在将车辆用监视装置100安装于顶棚部1时,预先将间隔件30安装于导光板23的上表面23a。即,间隔件30的凹部312被压入突起部232并嵌合。此时,十字筋234和十字嵌合部327同时嵌合。间隔件30为在前后方向上非对称的形状,因此能够防止将间隔件30在前后方向上安反。还有,十字筋234与十字嵌合部327嵌合,因此间隔件30的对位容易,还能够防止间隔件30的位置偏移。
59.如图1所示,安装了间隔件30的监视器主体20通过螺钉25固定于托架10。例如通过螺钉12将托架10固定于框架2(前框架2a)之后,在该托架10固定监视器主体20。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件30构成为矩形框状,因此间隔件30被轻量化。因此,安装了间隔件30的监视器主体20也相应量地被轻量化,所以监视器主体20的安装容易。还有,能够使用监视器主体20的上表面的钩26(图3)将监视器主体20暂时保持在托架1,因此监视器主体20的安装更加容易。
60.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车辆用监视装置100时,还可以不是先将托架10固定于框架2(前框架2a),而是在将监视器主体20固定于托架10之后,将托架10与监视器主体20一体地固定于框架2。即,还可以将与监视器主体20一体的托架10的前端部的撑条11和后端部的撑条13分别固定于前框架2a和后框架2b。在该情况下,还可以在安装托架10的中途,将从监视器主体20的上表面突出设置的钩26挂在框架2,暂时保持整个车辆用监视装置100。
61.为了提高车辆用监视装置100的安装性,还可以如下将托架10安装在框架2。图11是将后框架2b的一部分放大而示出的立体图(从斜上方观察的图)。如图11所示,在后框架2b与托架10的后端部的撑条13相对应地开设多个槽孔210。在槽孔210插入具有止转功能的副托架。
62.图12a是示出副托架300的整体构成的立体图,图12b是侧视图。图13是示出副托架300向后框架2b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从斜下方观察的图),图14是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2a、图12b中,与图13相对应地示出副托架300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
63.如图12a、图12b所示,副托架300是将平板弯折成大致l字状而形成的,具有大致水平地延伸的大致矩形状的横板部301和从横板部301的端部(图中为左端部)向下方延伸的
大致矩形状的纵板部302。螺母303与横板部301的上表面的中央部接合。在横板部301沿着螺母303的螺纹孔303a开设贯通孔301a。
64.如图13所示,横板部301的前后方向长度比槽孔210的前后方向长度长,横板部301以与槽孔210交叉的方式配置于槽孔210的上方。纵板部302的前后方向长度尤其是纵板部302的上端部的前后方向长度与槽孔210的前后方向长度相等,或者比槽孔210的前后方向长度略短。因此,在螺栓310从横板部301的下方经由贯通孔301a(图12b)与螺母303的螺纹孔303a(图12b)螺纹配合了时,纵板部302的侧表面302a与槽孔210的边缘部抵接,副托架300向规定方向的(图15f的箭头方向)的旋转被阻止。横板部301的前后方向长度比槽孔210的左右方向长度短。因此,能够在使横板部301从图13的状态旋转了90
°
的状态下,贯通槽孔210从后框架2b的下方向后架2b的上方引导横板部301。
65.如图14所示,在后框架2b的底面与螺栓310的头部310a之间夹着托架10的后端部的撑条13(图1),由此撑条13被固定。更详细而言,在撑条13的后端部从撑条13的后端面到前方设置规定长度的缺口13a。因此,撑条13的后端部形成为大致u字状。如图13所示,在将螺栓310拧松与螺母303卡定的状态下,通过将撑条13从前方插入后框架2b的底面与螺栓310的头部310a之间,由此螺栓310被插入撑条13的缺口13a。
66.缺口13a的宽度与螺栓310的直径大致相等。因此,缺口13a的边缘部与螺栓310的外周面抵接,撑条13被定位。在该状态下,使用工具使螺栓310的头部310a旋转,由此如图14所示,撑条13被固定。此时,如图13所示,纵板部302的侧表面302a与槽孔210的边缘部抵接,副托架300的旋转被阻止。因此,在将副托架300保持在规定位置且规定姿势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将螺栓310与螺母303螺纹配合。
67.图15a~图15f是示出副托架300的安装步骤(第1步骤~第6步骤)的图。尤其是前半部分的安装步骤(第1步骤~第3步骤)由图15a~图15c以侧视图示出,后半部分的安装步骤(第4步骤~第6步骤)由图15d~图15f以俯视图示出。
68.如图15a所示,首先,在使横板部301的长边方向(图13的前后方向)与槽孔210的长边方向(图13的左右方向)一致的状态下,使副托架300倾斜,将横板部301的顶端插入槽孔210(第1步骤)。接下来,如图15b所示,在螺母303通过槽孔210之后,如箭头所示使横板部301向前方旋转(第2步骤)。然后,如图15c所示,将横板部301载置于后框架2b的上表面(第3步骤)。此时的副托架300与槽孔210所成的角度(俯视下的角度)为0
°
。即,槽孔210的延伸方向与纵板部302的延伸方向一致(图15d的单点划线),将该状态设为0
°

69.接下来,如图15d、图15e所示,将副托架300向箭头方向旋转(第4步骤、第5步骤)。如图15f所示,当副托架300与槽孔210所成的角度变为90
°
时,即当副托架300的旋转角变为90
°
时,纵板部302的侧表面302a与槽孔210的边缘部接触,副托架300的旋转被阻止(第6步骤)。通过以上步骤,副托架300的安装完成。
70.考虑到车辆用监视装置100的安装性和维护性,还可以将车辆用监视装置100暂时保持在倾斜状态。例如还可以利用托架10的后端部的撑条13暂时保持车辆用监视装置100。以下,对那样构成的一例进行说明。图16是将后框架2b的一部分放大而示出的立体图(从斜上方观察的图)。
71.如图16所示,经由设置于后框架2b的未图示的缺口被引导到后框架2b的上方(后框架2b与车顶板4之间)的柱状螺栓220插入在后框架2b的槽孔210。图17是柱状螺栓220的
立体图。柱状螺栓220具有在外周面形成了螺纹的大致圆柱形状的螺纹部221和位于螺纹部221的上端部的头部222。在头部222与头部222一体地设置细长的板223。
72.螺纹部221的外径比槽孔210的宽度小。另一方面,板223的宽度比槽孔210的宽度(前后方向长度)小,板223的长度比槽孔210的长度(左右方向长度)长。因此能够一边使板223倾斜一边将柱状螺栓220从下方插入槽孔210。当将柱状螺栓220插入槽孔210时,柱状螺栓220不会通过槽孔210下落,而能够沿着槽孔210移动。
73.图18是沿着图16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示出托架10的后端部的撑条13固定在了后框架2b的状态。如图18所示,螺母230从下方与贯通了撑条13(缺口13a或贯通孔)的柱状螺栓220的螺纹部221螺纹配合,由此撑条13固定于后框架2b。在将车辆用监视装置100以倾斜状态保持的情况下,取下托架10的前端部的撑条11的螺钉12(图1),通过撑条13将托架10以悬臂状态支承于框架2。
74.还有,拧松螺母230,使得柱状螺栓220能够和撑条13一起相对于后框架2b移动。由此,例如如图19所示,能够使柱状螺栓220和托架10(图19中未图示)一起倾斜,能够进行车辆用监视装置100的维护等。在该情况下,间隔件30仅设置在车辆用监视装置100的周缘部,车辆用监视装置100的上表面的大部分露出,因此维护较容易。
75.还可以将槽孔210形成为比板223大一圈,以便无需使柱状螺栓220的板223倾斜,便能将板223从框架2的下方插入槽孔210。在该情况下,在将柱状螺栓220安装于撑条13并将螺母230拧松了的状态下,从下方将板223插入槽孔210。之后,使板223旋转90
°
,通过将板223载置于后框架2b上来防止板223的下落,由此利用柱状螺栓220将托架10暂时保持在后框架2b即可。然后,在将托架10暂时保持的状态下,利用螺钉12将前侧的撑条11固定于前框架2a,进一步地,保持板223旋转了90
°
的状态不变,紧固螺母230,将后侧的撑条13固定于后框架2b即可。由此,托架10的安装变得容易。该方法能够在预先将监视器主体20安装在了托架10的状态下,将托架10安装在框架2。因此车辆用监视装置100的安装较容易。
76.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起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77.(1)车辆用监视装置100具备:托架10,其安装于车厢内的顶棚部1;监视器主体20,其具有支承于托架10的基座部21;导光管28,其沿着基座部21的周缘延伸设置;以及间隔件30,其夹设于基座部21与顶棚部1(车顶衬层5)之间(图1、图6)。间隔件30配置于安装部20a,该安装部20a设置于由导光管28包围起来的区域的内侧且供设置托架10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图1、图5)。间隔件30由在基座部21向顶棚部1安装时能够借助从顶棚部1(车顶衬层5)作用的压缩力发生弹性变形的弹性体构成(图7)。
78.通过这样的构成,无论顶棚表面的形状、顶棚表面的形状的偏差等如何,都能够使配置于导光管28的内侧区域的间隔件30与顶棚部1整周无缝隙地抵接。由此,车辆用监视装置100的安装状态下的外观变得较好。还有,能够利用间隔件30管理从车顶衬层5到导光板23的距离l(图7),因此在点亮光源27时,能够使监视器主体20的周缘部在周向上均匀地进行照明,能够使车辆用监视装置100作为照明装置良好地发挥功能。还有,能够使间隔件30轻量化,监视器主体20的安装较容易。
79.(2)间隔件30沿着导光管28形成,并且在与顶棚部1接触的上端面323于导光管28的相反侧(基座部21的中央侧)具有以下坡倾斜的楔形部323a(图8)。由此,能够容易地使间隔件30的上端部变形。楔形部323a设置于间隔件30的内周面侧,因此从外部看不到,外形美
观。
80.(3)基座部21(导光板23)具有向上方突出设置的突起部232(图8)。间隔件30具有与突起部232嵌合的凹部312,凹部312以入口侧的宽度t1比突起部232的宽度短且里侧的宽度t2比入口侧的宽度t1长的方式形成(图8)。由此,即使在将间隔件30构成为矩形框状并轻量化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上端部(突出部32侧)变形,并且能够充分地提高间隔件30的基部31侧的刚度,能够通过与顶棚部1抵接了的间隔件30稳定地支承车辆用监视装置100。
81.(4)突起部232包括形成为俯视下呈大致十字形的十字筋234(图9)。凹部312包括以与十字筋234嵌合的方式形成为大致十字形的十字嵌合部327(图10)。由此,间隔件30与安装部20a的对位变得容易,并且能够防止将间隔件30在前后方向上装反。还能够防止间隔件30安装后的位置偏移。
82.(5)车辆用监视装置100具有:副托架300(安装构件),其插入安装于在顶棚表面设置的后框架2b的槽孔210;和螺栓310(固定构件),其将托架10固定于副托架300(图12a~图14)。副托架300设置为,能够将与槽孔210的夹角角度从副托架300插入槽孔210的第1角度(0
°
)变更为阻止在副托架300插入后副托架300向规定方向的旋转的第2角度(90
°
)(图15a~图15f)。
83.这样,通过使用具有止转功能的副托架300,由此撑条13的固定较容易,能够通过托架10将监视器主体20容易地安装于车辆的顶棚表面。安装副托架300时的副托架300与后框架2b的接触面积小,因此不会干扰设置于后框架2b的筋、壁部等,能够精确地将副托架300安装在以槽孔210为基准的规定位置。因此,能够借助利用螺栓310而产生的规定的紧固力将托架10稳定地保持在顶棚表面。
84.(6)在托架10的撑条13的后端部设置缺口13a(卡合部),在螺栓310插入缺口13a后,螺栓310与螺母303紧固在一起(图14)。由此,能够精确地规定托架10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将作为安装部的托架10与固定构件卡合的卡合部的构成不局限于缺口13a。
85.(7)车辆用监视装置100能够通过柱状螺栓220安装在框架2,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托架10将基座部21保持在相对于顶棚部1倾斜的状态(图18、19)。也能够利用设置于监视器主体20的上表面的钩26,将基座部21保持为倾斜状态(图5)。由此,能够容易地实施对车辆用监视装置100的维护等。
86.本实施方式能够变形成各种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托架10的撑条11、13(第1安装部)安装在处于车厢内的顶棚表面的前后一对框架2a、2b,但还可以在单个框架安装托架,作为安装部的托架的构成不限于以上所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监视器主体20的基座部21支承在托架10的螺纹孔15(第2安装部),但具有基座部的监视部的构成不限于以上所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沿着基座部21的周缘配置了俯视下呈大致u字状的导光管28,但只要是沿着基座部的周缘延伸设置,则导光体的构成就可以是任何形式。
8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间隔件30构成为大致矩形框形状,但夹设在基座部与顶棚表面之间的间隔件的构成不限于以上所述。即,只要是设置在由导光体包围起来的区域的内侧且供设置托架(安装部)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并且由在基座部利用托架向顶棚表面安装时能够借助从顶棚表面作用的压缩力发生弹性变形的弹性体构成,则间隔件的构成就可以是任何形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间隔件30的整个上端面323设置了楔形部323a,但还可以在上端面的一部分设置楔形部,倾斜部的构成不限于以上所述。
8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作为基座部21的一部分的导光板23设置向上方突出的突起部232(筋),并且在间隔件30设置与突起部232嵌合的大致凹状的凹部312(嵌合部,尤其是凹状嵌合部),构成为凹部312的入口侧的宽度比突起部232的宽度短,其里侧的宽度比入口侧的宽度长,但嵌合部的构成并不局限于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柱状螺栓220或钩26将基座部21暂时保持在相对于顶棚表面倾斜的状态,但倾斜保持部的构成不局限于此。
89.既能够任意组合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一个或者多个,也能够将各变形例彼此进行组合。
90.采用本发明能够使间隔件在整周无缝隙地与顶棚表面抵接,能够由导光体均匀地照射。
91.上文结合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为能够在不脱离后述权利要求书的公开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