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食用可生物降解餐具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2022-06-05 16:22: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餐具的生产方法,尤指一种可食用可生物降解餐具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2.许多餐饮业者或者消费者为了节省餐具成本,通常都会选择购买一次性使用的免洗餐具,免洗餐具通常系为塑料或纸类材质制成,虽然免洗餐具相较于可重复清洗使用的餐具而言,具有节省清洗餐具以及降低购买成本的功效;但是,制成免洗餐具的材质无法被生物降解,造成免洗餐具不会腐烂,容易产生垃圾堆积的问题,而且使用过的免洗餐具所形成的垃圾,若运用焚烧方式及掩埋方式处理,反而会严重导致环境污染,因而免洗餐具在回收处理上极为不易,导致严重的生态破坏及垃圾危害的问题。
3.目前全球每年生产3亿吨塑料,其中50%的塑料是一次性的,一次性塑料的下游处理不善造成有830万吨塑料流入海洋,而其中50%的海洋垃圾就是一次性塑料,在抽样统计中,废弃塑料餐具在各种海洋塑料垃圾中是名列前10的,大量的塑料颗粒在海洋中漂浮造成海洋生物误食,例如,在北太平洋,每年有12-14万吨塑料被鱼类误食,按照当前海洋中积累的塑料垃圾的接近指数的趋势,科学家预计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垃圾的重量会比鱼类重量还要多。
4.目前替代石油基塑料是以生物基塑料为主,最具代表性的是聚乳酸 (pla),但是能全降解的生物塑料是薄膜形式的聚羟基丁酸酯(phb)、叔丁基二甲基硅基(tbs),并且有机化学中物质的转换率不高。另外就是竹/木/棕榈等纤维类产品,但是上游加工时会产生不少污染废水,而且加工时候的自动化率,成品率也是问题。所以目前在同业尚未有完全能在各种环境包括野外能够自然环境降解的餐具,且更没有在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的一次性餐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人有鉴于已知餐具存在有上述缺点,因此有考虑创作的意念,经多方探讨与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后,遂推出本发明。
6.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食用可生物降解餐具的生产方法,其采用一粉料混合物以一制程制成可食用可生物降解的成品,该粉料混合物包含:一干粉及一麦芽糖,该干粉包含:10至30%的小麦粉;5至30%的玉米粉;20至40%的大米粉;0.01至5%的藻酸钠;0.1至6%的植物油;0.01至2%的瓜尔胶; 0.5至3%的盐;0.5至5%的海藻糖;0.1至3%的氯化钙;及0.1至50%的杂粮粉;麦芽糖根据干粉总重量以1:20~50比例进行调配。
7.本发明的可食用可生物降解餐具的生产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其可提高成品的稳定性,简化工艺,及增加产率与效率,并且生产时不产生污染,使用后能在各种环境降解。
附图说明
8.图1是本发明一制程的方块图。
9.图2是本发明一制程的搅拌及挤出成型示意图。
10.图3是本发明一制程的压延及辊切示意图。
11.图4是本发明一制程的置入模具示意图。
12.图5是本发明一制程的烘干处理示意图。
13.图6是本发明一制程的取出成品示意图。
14.图7是本发明另一制程的方块图。
15.图8是本发明又一制程的方块图。
16.图9是本发明再一制程的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兹配合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图式进一步说明如下,以期能使熟悉本发明相关技术的人士,得依本说明书的陈述据以实施。
18.本发明为一种可食用可生物降解餐具的生产方法,其采用一粉料混合物以一制程制成可食用可生物降解的成品,该粉料混合物包含:一干粉及一麦芽糖,该干粉包含:
19.20至80%的大米粉;
20.10至50%的杂粮粉;
21.0.1至20%的魔芋粉;
22.0.01至5%的藻酸钠;
23.0.5至4%的盐;
24.0.5至5%的海藻糖;
25.0.1至5%的氯化钙;
26.0.1至5%卡拉胶;及
27.0.1至5%的食用碱;
28.该麦芽糖根据干粉总重量以1:10~100比例进行调配。
29.如图1-6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制程,该制程包含以下步骤:
30.(a)搅拌步骤110,将粉料混合物a置入一搅拌机10内进行搅拌。
31.(b)挤出步骤120,将搅拌后的粉料混合物a置入一挤出机20,加水使粉料混合物湿度20~50%,升温至50~200℃进行挤压,由该挤出机20挤出成连续管状,再经切开成平面状片状料材a1,该片状料材a1厚度为1~4mm。
32.(c)压延步骤130,将该片状料材a1经一压延机30碾平,经碾平后的厚度为1~4mm。
33.(d)辊切步骤140,将碾平的片状料材a1经一辊切机40切出指定长度及宽度的胚料a2。
34.(e)边料回收步骤150,将上述辊切步骤140剩余的边料,回收到上述搅拌步骤110的搅拌机10。
35.(f)置入模具步骤160,将该胚料a2放入一下模具50中,再以一上模具 60与该下模具50进行合模,使该胚料a2夹置在该下模具50与该上模具60 之间。
36.(g)烘干处理步骤170,将上述合模的上模具60与下模具50送入一烘干线70,以65~150℃进行1至8小时的烘干处理,使该胚料a2成型为成品 a3(如刀、叉、勺等)。
37.(h)取出成品步骤180,将上述合模的上模具60与下模具50分离,将成品a3从下模
具50中取出放入一输送线输送前进。
38.(i)成品包装步骤190,将成品a3分批包装入箱。
39.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制程,该另一制程包含以下步骤:
40.(a1)搅拌步骤210,将粉料混合物置入一搅拌机内进行搅拌。
41.(b1)挤出成型步骤220,将搅拌后的粉料混合物置入一挤出机,加水使粉料混合物湿度20~50%,升温至50~200℃进行挤压,由该挤出机挤出成连续圆柱、管状或钉状的料材,再经滚刀切断成指定长度,成型出所欲制造的成品形状后,掉落至一输送线输送前进。
42.(c1)烘干处理步骤230,由上述输送线将该切断成指定长度的料材输送进入一烘干线,以65~150℃进行1至8小时的烘干处理,使该切断成指定长度的料材烘干为成品(如高尔夫球钉、吸管、筷子、饮料搅拌棒等)。
43.(d1)成品包装步骤240,将成品排列,装入包装中。
44.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的又一制程,该又一制程包含以下步骤:
45.(a2)蒸气搅拌推出步骤310,将粉料混合物置入一搅拌机内进行搅拌,及加入蒸气搅拌,搅拌后将料材推出。
46.(b2)压延步骤320,将含水量在20~50%的料材送入一压延机,以多组压延装置将料材碾平成片状,经碾平后的厚度为1~4mm。
47.(c2)料材熟成步骤330,将碾平的片状料材进行制冷(老化)熟成。
48.(d2)辊切步骤340,将熟成后的片状料材经一辊切机切出指定长度及宽度的胚料,并切出剩余的边料。
49.(e2)边料回收步骤350,将上述切出剩余的边料,回收到上述蒸气搅拌推出步骤310的搅拌机。
50.(f2)置入模具步骤360,将该胚料放入一下模具中,再以一上模具与该下模具进行合模,使该胚料夹置在该下模具与该上模具之间。
51.(g2)烘干处理步骤370,将上述合模的上模具与下模具及边料送入一烘干线,以65~150℃进行1至8小时的烘干处理,使该胚料成型为成品(如刀、叉、勺、饮料搅拌棒等)。
52.(h2)取出成品步骤380,将上述合模的上模具与下模具分离,将成品从下模具中取出放入一输送线输送前进。
53.(i2)成品包装步骤390,将成品分批包装入箱。
54.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的再一制程,该再一制程包含以下步骤:
55.(a3)搅拌推出步骤410,将粉料混合物置入一搅拌机内进行搅拌,加水搅拌(水温<35℃),搅拌后将料材推出。
56.(b3)压延步骤420,将含水量在20~50%的料材送入一复合机,以多组压延装置将料材碾平成片状,经碾平后的厚度为1~4mm。
57.(c3)辊切步骤430,将碾平的片状料材经一辊切机切出指定长度及宽度的胚料。
58.(d3)边料回收步骤440,将上述辊切步骤430剩余的边料,回收到上述搅拌推出步骤410的搅拌机。
59.(e3)置入模具步骤450,将该胚料放入一下模具中,再以一上模具与该下模具进行合模,使该胚料夹置在该下模具与该上模具之间。
60.(f3)蒸煮处理步骤460,将上述合模的上模具与下模具送入一蒸煮线,以 90~100
℃进行1至10分钟的蒸煮处理。
61.(g3)烘干处理步骤470,将上述合模的上模具与下模具送入一烘干线,以 65~150℃进行1至8小时的烘干处理,使该胚料成型为成品(如刀、叉、勺等)。
62.(h3)取出成品步骤480,将上述合模的上模具与下模具分离,将成品从下模具中取出放入一输送线输送前进。
63.(i3)成品包装步骤490,将成品分批包装入箱。
64.再者,上述粉料混合物的干粉亦可包含:
65.10至30%的小麦粉;
66.5至30%的玉米粉;
67.20至40%的大米粉;
68.0.01至5%的藻酸钠;
69.0.1至6%的植物油;
70.0.01至2%的瓜尔胶;
71.0.5至3%的盐;
72.0.5至5%的海藻糖;
73.0.1至3%的氯化钙;及
74.0.1至50%的杂粮粉。
75.由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
76.1.本发明可食用可生物降解餐具的生产方法,其可提高成品的稳定性,简化工艺,及增加产率与效率,并且生产时不产生污染,使用后能在各种环境降解。
77.2.本发明可食用可生物降解餐具的生产方法,其可使量产成品厚度做得更薄更稳定(1.0~4.0mm),同时保证所有量产成品的糊化度,减缓成品缩水率(<10%),提高成品的质量。
78.【附图标记说明】
79.10
ꢀꢀꢀꢀ
搅拌机
80.20
ꢀꢀꢀꢀ
挤出机
81.30
ꢀꢀꢀꢀ
压延机
82.40
ꢀꢀꢀꢀ
辊切机
83.50
ꢀꢀꢀꢀ
下模具
84.60
ꢀꢀꢀꢀ
上模具
85.70
ꢀꢀꢀꢀ
烘干线
86.a
ꢀꢀꢀꢀꢀ
粉料混合物
87.a1
ꢀꢀꢀꢀꢀ
片状料材
88.a2
ꢀꢀꢀꢀꢀ
胚料
89.a3
ꢀꢀꢀꢀꢀ
成品
90.110
ꢀꢀꢀꢀ
搅拌步骤
91.120
ꢀꢀꢀꢀ
挤出步骤
92.130
ꢀꢀꢀꢀ
压延步骤
93.140
ꢀꢀꢀꢀ
辊切步骤
94.150
ꢀꢀꢀꢀ
边料回收步骤
95.160
ꢀꢀꢀꢀ
置入模具步骤
96.170
ꢀꢀꢀꢀ
烘干处理步骤
97.180
ꢀꢀꢀꢀ
取出成品步骤
98.190
ꢀꢀꢀꢀ
成品包装步骤
99.210
ꢀꢀꢀꢀ
搅拌步骤
100.220
ꢀꢀꢀꢀ
挤出成型步骤
101.230
ꢀꢀꢀꢀ
烘干处理步骤
102.240
ꢀꢀꢀꢀ
成品包装步骤
103.310
ꢀꢀꢀꢀ
蒸气搅拌推出步骤
104.320
ꢀꢀꢀꢀ
压延步骤
105.330
ꢀꢀꢀꢀ
料材熟成步骤
106.340
ꢀꢀꢀꢀ
辊切步骤
107.350
ꢀꢀꢀꢀ
置入模具步骤
108.360
ꢀꢀꢀꢀ
烘干处理步骤
109.370
ꢀꢀꢀꢀ
边料回收步骤
110.380
ꢀꢀꢀꢀ
取出成品步骤
111.390
ꢀꢀꢀꢀ
成品包装步骤
112.410
ꢀꢀꢀꢀ
搅拌推出步骤
113.420
ꢀꢀꢀꢀ
压延步骤
114.430
ꢀꢀꢀꢀ
辊切步骤
115.440
ꢀꢀꢀꢀ
边料回收步骤
116.450
ꢀꢀꢀꢀ
置入模具步骤
117.460
ꢀꢀꢀꢀ
蒸煮处理步骤
118.470
ꢀꢀꢀꢀ
烘干处理步骤
119.480
ꢀꢀꢀꢀ
取出成品步骤
120.490
ꢀꢀꢀꢀ
成品包装步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