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3D打印铝锂合金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2022-06-05 12:22: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3d打印铝锂合金,其特征在于,其元素配比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li 2.1~3.5%、zn 3.5~6.8%、cu 1.8~2.5%、mg 1.8~3.0%、zr 0.05~0.15%、fe<0.05%、si<0.05%、na<0.001%、ca<0.001%、h<0.001%、余量为al。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3d打印铝锂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铝锂合金中合金元素li、mg、zn和cu的总添加量为10~15%。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3d打印铝锂合金,其特征在于,其元素配比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li 2.5~3.0%、zn 4.0~6.0%、cu2.0~2.5%、mg 2.0~2.5%、zr 0.05~0.15%、fe<0.03%、si<0.03%、na<0.0005%、ca<0.0005%、h<0.0001%、余量为al。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一种3d打印铝锂合金用于打印飞行器构件,其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按照配方量称取金属原材料进行配料;(2)坯料制备:将配料置于真空感应熔炼炉中进行熔炼,采用石墨坩埚,熔炼后浇注到直径50~150mm的金属型模具中,获得铸锭;(3)退火及热变形:将铸锭进行均匀化退火,退火后铸锭表面车光,在油压机上进行热变形,变形温度480~530℃,变形后直径为35~85mm;(4)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制粉:变形后棒坯进行表面机加工制备直径30~80mm的电极棒,圆度偏差小于0.1mm,直线偏差小于0.05mm/m;采用prep制粉,电极棒转速10000~40000r/min,等离子弧电流800~2500a,进给速度1~10mm/s,雾化介质为氩气;(5)粉处理:在氩气环境下采用震动筛分法筛选出45~150μm的粉末,并封装于含氩气的气瓶中;(6)粉末床电子束3d打印:根据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产品结构,粉床预热温度<380℃,电子束熔化电流2~10ma,扫描速度1~15m/s,氦气保护下熔化打印;(7)热处理:将打印件先进行均匀化退火,再进行固溶热处理,最后进行时效热处理。5.如权利要求4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的工艺参数为:真空度≤1000pa,熔炼温度750~780℃。6.如权利要求4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温度为680~720℃。7.如权利要求4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化退火的工艺参数为:退火温度为480~530℃,时间24~72h。8.如权利要求4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床预热温度为200~380℃且不包括380℃。9.如权利要求4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溶温度为490~530℃,时间0.5~3h。10.如权利要求4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时效温度为110~220℃,时间16~48h。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3D打印金属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铝锂合金及其应用,其元素配比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Li 2.1~3.5%、Zn3.5~6.8%、Cu 1.8~2.5%、Mg 1.8~3.0%、Zr 0.05~0.15%、Fe<0.05%、Si<0.05%、Na<0.001%、Ca<0.001%、H<0.001%、余量为Al,本发明的3D打印铝锂合金具有高合金化特征,兼具合金经济性、轻量化和适应3D打印性能,其能够用于打印航空航天领域轻质金属结构件,尤其实现了利用粉末床电子束3D打印技术制作飞行器构件中的应用。应用。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军 张帅 胡丽敏 曹俊生 李爱文 万隆 王庆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1
技术公布日:2022/6/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